1.利用实物模型引导学生解释地球上四季的成因,突出教学重点。
地球的地轴倾斜和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是地球形成四季的两大原因,两者缺一不可,这是本课的重点。
两大原因如果只凭老师讲述,小学生是无法直观理解的。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地球仪这一实物模型,引导学生进行模拟实验,从而理解地球的地轴倾斜角度和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具体情况,这就为学生解释四季成因做了充分的认知铺垫。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地球仪及后续的公转模拟实验,就是“模型应用”中的“能用较为复杂的实物模型,初步解释真物之间的关系或系统内部的结构”,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
2.利用思维模型引导学生理解光线的直射和斜射是造成四季温度变化的关键,突破教学难点。
很多孩子也包括部分成人,有一个认知误区:夏季炎热,是因为地球离大阳近;冬季寒冷,是因为地球离太阳远。这似乎符合生活常识:离热源近,比较热;离热源远,比较冷。但事实恰恰相反,在真实的太阳系中,地球在“夏至”位比在“冬至”位离太阳更远!难道真的存在“近冷远热”的反常现象?其实,相对于地球到太阳之间的距离来说,地球在“夏至”位和“冬至”位的距离差异可以忽略不计,真正造成四季温度变化的关键是太阳光线的直射和斜射:光线直射,照射面积小,光线强;光线斜射,照射面积大,光线弱。这个认知过程对于小学生来说相当困难,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呢?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是让学生采用图示注释的方法,将“光线直射,照射面积小;光线斜射、照射面积大”画在纸上,用图画和文字的形式进行详细标注和思考,从而理解和突破这个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