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诸暨市小学科学成长者团队2024年“暑期科学汇”活动分享帖 [复制链接]

61#

一、《科学论证怎样教》读后感

城东小学 周齐江



科学教育的核心在于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与理性思考,本书通过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案例,为我们提供了详尽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这本书不仅是教育工作者的宝贵资源,也为学生的科学素养提升提供了明确的指导。以下是我的读后感:

本书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科学论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科学解释能力。重点强调了“做中学”的理念,即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而不仅仅是接受现成的知识结论。通过丰富的案例分析,展示了如何设计启发式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究欲,使他们主动提出假设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其次,构建科学解释的重要性被反复提及,科学不仅是事实的累积,更是对现象背后原理的理解与逻辑建构。书中介绍了多种策略,帮助教师指导学生如何收集证据、分析数据,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合理的科学解释。这一过程鼓励学生质疑、反思,从而深化对科学概念的理解。还着重讨论了如何在教学中融入科学论证的五个基本要素: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并进行实验、收集与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并交流发现。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科学思维框架,也为其今后的学习与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深刻意识到作为科学教育者,我们的任务是成为学生科学探索旅程中的引导者与伙伴,而非知识的简单传递者。我们应当创造条件,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每一步,从失败中学习,在成功中成长,逐步建立起对科学的热爱与敬畏之心。此书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套系统、实用的教学方法论,对于提升科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具有重要价值。它提醒我们,真正的科学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能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新一代科学探索者。

接下来的教学中,我将在课堂中实施论证教学,计划在未来的科学课程中采取更多的合作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和分析问题,交换意见。通过互相提出观点和反驳,我相信学生们能更深刻地理解论证的关键要素。同时提供丰富的案例分析,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论证。下一步,我会在课程中加入来自不同学科的科学论证案例,让学生看到科学论证的广泛应用,激发他们的兴趣。让学生在每次论证中都能获得反馈,逐步提高他们的科学论证能力。

科学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为学生创造一个能够自由表达、积极探索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科学的海洋中遨游,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二、学生活动指导

1.自行设计和研究、自己制作,以计新颖、具有自主性、科学性、实用性、多样性为原则,能很好的体现作者的想象力及创造力、突出创新理念和科技含量的作品。

2.作品可利用现有的材料经过设计、加工、制作、改装成具有一定科学原理或科技含量,使作品性能更优越,使用更方便,更能体现新颖性、创新性。


3.作品可利用废旧物品做材料,变废为宝,进行设计、加工制作(不可使用钱币、有污染的材料、不清洁的材料及法律规定不可用的材料)作品在美观度、可视度、实用度有很好的改善。






TOP
62#

诸暨小科人的别样2024暑假生活,持续更新中!
TOP
63#

很有计划的暑假啊,收获也是满满的

持续学习勤充电,不断提升攀高峰——诸暨市 和济小学 何继鹏      伴随
月月鸟 发表于 2024/8/16 14:57:01
TOP
64#

回复 1楼月月鸟的帖子

蝉鸣盛夏,蓄力追光

——“2024暑期科学汇”活动分享

夏日假期,一半清凉,一半炽热,一半回望,一半向往。在假期休闲感受生活的同时,也要给自己充充电,精进修行,拓宽知识视野,提升专业技能。我的暑期充电如下。

一、精读一本专著

   暑期我阅读了《科学论证怎样教?》这本书,分享一下我的部分学习笔记。






对于课程标准我也根据我的论文方向再次进行了学习。





二、指导一项活动

  滨小娃儿们也积极参与了诸暨小科的暑期科学汇活动。

有小朋友自制的收音机。


也有孩子们的阅读体会和科普剧观后感。




三、录制一节说课

假期也根据一些视频号的解说录制了一节说课,发现了自己挺多问题。语速过快,时间容易拖沓太长。


终身学习,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旅程,它如同星辰指引下的航行,让我们不断探索、成长与超越。暑期科学汇活动,更让我明确了学习的方向和内容,是我们青年教师不断进步和成长的动力源泉。

TOP
65#

暑期不打烊 给脑充充电

暑期不打烊 给脑充充电

枫桥镇王冕小学 俞琳婷

  莎士比亚说:“没有比读书更好的娱乐,更持久的满足了”。2024年的暑假,我度过了一个满足的假期。

一、精读一本专著科学验证怎么教

《科学论证怎样教?帮助学生构建科学解释》读后感




    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我一直在探索如何让学生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不仅仅停留在记忆知识点上,而是能够主动思考、质疑,并且形成自己独立的见解。在这个过程中,科学论证显然是一个关键的技能。而《科学论证怎样教?帮助学生构建科学解释》这本书,正是为我提供了在这一领域深入教学的指导和灵感。

    这本书首先让我重新认识了科学论证在科学教育中的重要性。科学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思维方式的培养。书中强调,科学论证是学生理解科学概念、发展批判性思维的核心环节。在课堂上,我常常遇到学生能够重复老师讲解的内容,但当他们被要求解释某个现象或推理出一个结论时,往往表现出困惑和不知所措。这让我意识到,在科学教学中,仅仅传授知识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通过证据支持他们的论点,如何进行科学的推理和辩论。实践中的应用书中详细探讨了如何在课堂中有效地实施科学论证教学。我受益最多的是如何将理论转化为实际的教学策略。例如,作者介绍了在课堂上通过设计实验、引导讨论和辩论,来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概念并学会用证据支持他们的结论。我在教学中尝试了这些方法,发现学生在参与这些活动时,不仅学会了如何运用证据来支持他们的观点,还变得更有信心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在一个具体的案例中,我让学生们设计并制作一个简易的水钟。通过这个项目,学生们不仅学习了如何测量时间,还通过实验验证了不同设计对计时精度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我引导学生提出假设、收集数据并分析结果。最终,他们通过合作和讨论,得出了科学结论,并能够清晰地解释为什么某些设计更优。这种基于实践的教学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感和学习效果。

    读完这本书后,我也意识到,在教学中,我还有很多可以提升的地方。比如,如何在不同的年级段设置适合的论证任务,如何针对不同学生的能力进行分层教学,以及如何更有效地评估学生的论证能力。这本书不仅给我提供了理论支持,还激励我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和改进我的教学方法。

    《科学论证怎样教》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是一次知识的获取,更是一次教学理念的革新。它让我深刻理解到,作为一名科学教师,我的职责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论证能力。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继续运用书中的理念和方法,帮助学生在科学的探究中,不断发展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实践能力。这本书是每一位科学教师的宝贵资源,我相信,它将对提升我们的教学质量,特别是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方面,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继续研读课标

暑假里,我还继续研读了课标。对于工程类问题,有了新的思考。


三.录制一个实验说课

  暑假里,我录制了一个实验说课的视频,改进了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摆的快慢》的实验器材。





四.指导一项活动

暑假开始,我就在班级群中布置了暑期科学汇活动,整理了数本科学阅读书目供学生们自行选择,并以读后感或者阅读小报、思维导图等形式呈现孩子们所思所想。








最后编辑张亮麻辣烫 最后编辑于 2024-08-25 23:15:48
TOP
66#

暑期专业进阶,科学教育焕新

暑期专业进阶,科学教育焕新

店口镇文裔小学张佳敏

一、书香润暑假,成长不停歇

1.阅读《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版)》实践随笔

                              以探究实践引领科学课堂

在深入精读《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 版)》后,我对科学教育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其中,“探究实践” 这一核心素养要素引起了我的强烈共鸣,也让我在回顾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思考某节经典课时,有了更多的感悟与启发。

“探究实践” 强调学生在科学学习中要经历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和反思评价等一系列过程。这不仅是科学学习的重要方式,更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关键途径。

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探究实践对于学生科学素养提升的重要性。例如,在教授 “植物的生长变化” 这一单元时,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植物生长的过程和规律,而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记录等方式自主探究。我带领学生在校园里开辟了一块种植园,让他们亲手种下各种植物的种子。从种子的萌发到幼苗的生长,再到开花结果,学生们全程参与观察和记录。他们提出了许多问题,如 “为什么有的种子发芽快,有的种子发芽慢?”“植物的生长需要哪些条件?”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生们分组进行实验,有的小组控制光照条件,有的小组控制水分条件,通过对比实验来寻找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学会了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和搜集证据,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极大的锻炼。

同时,在探究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们也学会了合作与交流。每个小组的成员都有自己的任务和分工,他们需要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在实验结束后,学生们还要进行表达交流,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和心得体会。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不仅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学会了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回顾一节经典课 ——“电路连接”,这节课也充分体现了探究实践的重要性。在课堂上,我先给学生展示了一些简单的电路元件,如电池、灯泡、导线等,然后提出问题:“如何让灯泡亮起来?” 学生们纷纷动手尝试,有的学生很快就连接成功了,而有的学生则遇到了困难。我鼓励学生们相互交流、合作探究,找出问题所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学会了电路连接的方法,还了解了电路的基本原理。同时,他们也体验到了探究实践的乐趣和成就感。

通过这些教学实践和经典课例,我深刻认识到 “探究实践” 是科学教育的核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践,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科学、体验科学、热爱科学。

首先,我要精心设计探究活动。探究活动的设计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活动的难度要适中,既不能过于简单,让学生失去挑战的乐趣;也不能过于复杂,让学生望而却步。同时,活动的内容要具有开放性和可扩展性,让学生有足够的空间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其次,我要加强对学生探究过程的指导。在学生进行探究实践的过程中,我要及时给予他们指导和帮助,引导他们正确地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和搜集证据。同时,我也要鼓励学生勇于尝试、敢于创新,不怕失败、不怕挫折。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我要引导他们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我要注重对学生探究结果的评价。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更要关注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我要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等,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发展水平。同时,我也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和进步得到了认可和肯定,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 版)》为我们的科学教育指明了方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以 “探究实践” 为核心,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提高科学教学质量。


2.精读一本专著之《科学论证怎样教?》

断断续续啃完了《科学论证怎样教》,有很多的顿悟。上学期在上课的时候,总感觉没有新的反思,一直在重复之前的教学思路和方法。

这本书从理论到实践,全面而深入地阐述了科学论证教学的方法与策略。作者们以其专业的素养和丰富的经验,将科学论证这一复杂的教学主题拆解成易于理解和操作的部分。

书中提出的 CER 框架,即观点(Claim)、证据(Evidence)、推理(Reasoning),为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提供了清晰的路径。通过引导学生明确观点、寻找证据、进行合理推理,我们能够帮助他们构建起科学的解释,提升他们的科学素养。这让我深刻认识到,在科学教学中,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论证能力。

书中丰富的教学案例更是让我受益匪浅。这些案例涵盖了不同年级和科学课程的不同内容领域,为我在实际教学中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参考。无论是教学设计、课堂实施策略还是教学评价,都有详细的介绍和分析,让我能够更好地将科学论证融入到日常教学中。

此外,书中强调的小小科学家共同体和科学课堂文化的创建也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一个积极、合作的学习环境对于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通过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们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创新能力。

读完这本书,我深感自己在科学教学方面还有很多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我将把书中的理念和方法运用到今后的教学中,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充满科学论证氛围的课堂。让学生在科学的海洋中,学会思考、学会论证、学会创新,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共”享假期——指导一项活动

在这个丰富多彩的暑假,一群充满好奇与探索精神的孩子们,在家中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学之旅。他们用小小的双手,点亮了科学的火花;用纯真的心灵,感受着科学的魅力。现在,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些精彩瞬间,领略孩子们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的奇妙风采。透过这一张张图片,我们将看到孩子们专注的眼神、好奇的表情、成功的喜悦,感受他们在科学世界里的成长与收获。


三、改进一个实验

声音的传播实验

原实验不足:在教材中,通常使用闹钟在空气中、水中、固体中(如玻璃罩内、水中的金属管等)来展示声音的传播,但这种方式存在一些局限,比如在课堂上操作时,学生可能难以清晰地听到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变化,且实验装置相对复杂。

改进创新点:利用智能手机和一个密封的透明塑料盒进行实验。将手机设置为持续发出声音(如播放一段音乐),然后把手机放入塑料盒中,密封好。接着,通过用不同的物质(如空气、水、沙子等)逐渐填充塑料盒,让学生观察手机声音的变化。例如,当盒子中充满空气时,学生能听到相对清晰的声音;慢慢注入水,声音会变得模糊且有所减弱;而当换成沙子时,声音变得更加微弱。

优点:这个实验改进利用了学生们日常熟悉的物品,使实验更贴近生活,增加了学生的兴趣。同时,通过直观的声音变化,学生能更深刻地理解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性,实验效果明显且操作简便。

具体方案:

一、实验材料

智能手机一部:用于发出声音源,可以选择一首节奏明显、音量适中的音乐作为播放内容。

透明塑料盒一个:要求密封性良好,大小适中,能够容纳手机且便于观察。可以选择材质较硬、透明度高的塑料盒,以便更好地观察内部情况。

空气、水、沙子等不同介质:空气可以直接利用环境中的空气;水可以使用普通的自来水;沙子可以选择干净、颗粒均匀的细沙。

二、实验步骤

准备阶段:

将智能手机的音量调整到合适的大小,确保在不同实验阶段都能清晰地听到声音。

检查透明塑料盒的密封性,确保在实验过程中不会有介质泄漏。

空气传播实验:

将手机放入透明塑料盒中,不要盖上盖子,此时盒子内主要是空气介质。

让学生在一定距离外倾听手机发出的声音,感受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效果。可以让学生描述听到的声音特点,如音量大小、清晰度等。

水传播实验:

小心地将手机放入透明塑料盒中,然后慢慢向盒子中注入适量的水,注意不要让水溅到手机上。

盖上盒子的盖子,确保密封良好。

再次让学生在相同距离外倾听手机发出的声音。与空气传播时的声音进行对比,观察声音在水中传播时的变化,如音量是否减弱、声音是否变得更加模糊等。

沙子传播实验:

将手机从水中取出,擦干后放入透明塑料盒中。

慢慢向盒子中倒入沙子,直至将手机完全覆盖。

让学生倾听手机声音在沙子中的传播效果。与空气和水传播时的声音进行对比,描述声音在沙子中的特点,如声音是否变得非常微弱甚至几乎听不到等。

讨论与总结:

引导学生讨论在不同介质中声音传播的特点和差异。例如,为什么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效果会不同?是介质的哪些特性影响了声音的传播?

总结声音传播的规律,强调声音需要通过介质传播,不同介质的密度、弹性等特性会影响声音的传播速度、音量和清晰度等。

三、实验预期效果

通过对比不同介质中手机声音的变化,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效果差异。

激发学生对声音传播原理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促使他们主动思考声音传播与介质特性之间的关系。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分析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最后编辑之昂张 最后编辑于 2024-08-25 23:24:55
TOP
67#

研途风景如画,成长脚步不停

研途风景如画,成长脚步不停


--安华镇中心小学 蒋秀芳

山高路远,挡不住探索进取的步伐;


步伐匆匆,裹挟着求知若渴的热情。


学习是奋力追光,为行稳致远奠定基础。


科学老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学习、反思、研讨和实践,


而我们,一直在路上,从未停止......


一、与书润心,与智同行

在这个悠长而充实的暑假里,我们不仅仅是身体的休憩,更是心灵的充电站。作为教师,阅读不仅是自我提升的重要途径,也是传递智慧与爱的桥梁。本次暑假我认真阅读了以下几本书。









二、创新实验,学思并行

在教学三年级上册的《我们来做热气球》一课中,发现本节课的实验器材及设计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1.实验过程中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容易点燃纸筒发生安全事故,存在安全隐患。

2.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实验过程中抓着塑料袋顶端时,容易使塑料袋离火源太近被烧化;很难把控放手时间,放手过早,塑料袋塌陷易被燃烧,放手过晚,实验现象不明显,导致实验失败。

3.学生只能用手感受到热量的变化,释放“热气球”后,学生无法直观地将“热气球”内空气的冷热变化与“热气球”的升降联结起来。

通过学习思考,对实验进行了一定改进。



二、赋能成长,一起同行

  在暑假期间,小朋友们也度过了 一个充满科学韵味的假期。他们中有参观科技馆的,有建立家庭厨房实验室的,也有自己设计制作一个有趣科技作品的。






小朋友们利用家里的工具建立了家庭实验室,在家也可以做实验。



扶一桓小朋友在暑假期间设计并制作了液压电磁铁机械臂。


袁菲小朋友在使用饮水机接水过程中,发现按压开关饮水机可以出水,提出了“饮水机是怎么出水的呢?”这一问题,在我的指导下,她通过思考探究了解了饮水机出水原理,并且利用压强自制了一个简易饮水机。

经过不断地改进,制作了一个可以出冷、热、温水的“阴阳壶”。


成长之路是无止境的,新学期里我将继续前行。

微信图片1.jpg (, 下载次数:0)

(2024/8/26 15:31:24 上传)

微信图片1.jpg

最后编辑蒋秀芳 最后编辑于 2024-08-26 15:31:24
TOP
68#

常思常悟,日思日记——很好的积累方式  一起加油
TOP
69#

2024年暑期科学汇,共学习,共成长

诸暨市西湖小学 吕秋雨

一、精读一本专著


暑假期间,因为一场考试,我重新拿起了《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开始研读,课程标准是教学的指向标,每一节课堂都离不开课程标准的指导,在对重要部分进行摘记的过程中,我对课标重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又有了新的理解。

《科学课程标准》一书不仅阐述了科学探究、科学实验是学习科学课的根本,也告诉了我们如何上好小学科学实验课、科学实验的类型、实验学业考核等理论知识,还系统全面详细的介绍了整个小学科学教学中实验教学的经典教学案例,学习了这本《科学课程标准》我有以下四点体会:

1. 不同的课型要精心的准备,立足于具体的教材和学情。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基础性课程,是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导对科学素养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捕捉科学,我们需要有一只善于捕捉问题的“眼睛”。自制实验教具要贴合教材和教学实际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在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深入钻研教材的同时,还要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年龄特征,分析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程度。在平时的实验教学中留心观察学生,善于寻找问题,发现问题,多分析,多反思。这些都是自制实验教具的灵感源泉。

2. 借用巧而精的实验探究活动,贯穿于科学课堂的始终。

新课程标准在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四大领域中一共设置18个主要概念,18个主要概念又分解成75个学习内容,即以主要概念来统筹课程内容架构,以学习进阶思想设计课程内容。这75个学习内容分布在三个学段,设定的教学目标相应地层层递进,不同的教学目标就会有不一样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在学习中得到的培养也相应地不同,例如达成“记忆”层面,小学科学是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教师要从常规课上要质量,“研在课前,探在课中,思在课后”这几句精辟的话一直指导着我的教学思想,科学素养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早期的科学教育对学生的科学素养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以四年级下册《会变的影子》一课为例:

学生对于影子并不陌生,以踩影子游戏引入新课,然后再开始进行追躲的游戏。在游戏后就会很自然地提出问题“影子是怎样形成的”,引导学生作出假设:影子的形成可能需要光线、阻挡光的物体和接收影子的平面。然后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为学生提供手电筒、圆柱和白色的纸屏。实验时建议将教室内进行遮光处理,以便于学生实验时取得更好的观察效果。要提醒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真实记录,可以调整手电筒与纸杯的距离,也可以调整光线的方向,看看手电筒的位置、光线的方向改变后对影子会造成什么影响。注意引导学生充分地进行表达和交流,将小组的实验过程和发现的实验现象完整、准确地表达出来,并且讲述得出结论的思考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

3. 以提问促思考,自主学习

《科学新课标》中提出,在教学过程中要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鼓励孩子提问题,并以此作为我们的教学资源,大力创造提问的环境。教学中应注意对学生进行发散性问题的训练,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一个问题的结果作多种假设和预测,教育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前先思考行动计划,包括制定计划、选择方法和设想安全措施。注意收集第一手材料,教会学生观察、测量、实验、记录、统计与做统计图表的方法。注意指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师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人的心理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4. 转变观念,做出改变

小学科学课程的根本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这要求科学教师转变角色,从“教师教”转换成“学生学”。科学教师要学会转变观念,“世界上最重要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书中的教师不仅仅局限于一招一式、一点一滴上,更立足于生活、关注发展,体现出了课堂教学的迁移性。要多带学生在校园、社区、公园等课外不同环境去走近科学,如熟悉花草树木、虫鱼鸟兽,会意大自然的美好;查看建筑桥梁斟酌相应的原理。

二、指导一项活动

暑假期间,学生们也度过了一个有收获的假期生活,有的同学走进科技馆,感受前沿高端科技的魅力,有的同学制作生态瓶,观察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三、改进一个实验

在三年级学习《加快溶解》时,我把教材中的食盐改成了方糖,能够发现溶解的微观本质。


好用的原因:

1. 大小统一,非常方便。

2. 会有很多的现象能让学生来分享,在实际教学中每个班都能答出来“气泡冒出”、“小颗粒浮起来了”、“方糖塌了”……

气泡冒出:能发现气泡上升快慢和溶解快慢的关系。

小颗粒上浮:溶解的本质是大颗粒变成小颗粒。

方糖塌了:一整块的方糖中小颗粒被溶解了,溶解着溶解着方糖也塌了,进一步说明溶解的本质是物体变成了小颗粒留在水中。

最后编辑乐鱼吕 最后编辑于 2024-08-26 16:30:19
TOP
70#

暑期蓄能 学习成长

《暑期蓄能  学习成长》

——暨阳街道  江东小学 阮美霞

一、读书学习不停歇







暑假花了点时间粗略阅读了2022版科学课程标准,也认真阅读了一些文章推送,结合专家的解读,总结了一些新课改突出的要点。也大概梳理了一下新课标和2017版课标的进步。

一、新课改突出:素养导向,育人为本

新一轮国家课程改革为基础教育界带来了无尽的活力,并清晰地指向了素质教育的愿景,显示出了不可估量的育人价值与意义。从教育政策的落实到个体学生的培养,新课标的颁布为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基于目标、问题、创新三大导向,本轮新课程改革的整体方向主要体现为素养导向、注重综合、进阶设计、强化指导、加强实践。教师必须对课程改革的整体方向有效把握,才能有针对地变革教学行为,落实与国家课程改革价值理念相呼应、与其内容结构相契合的课堂教学。

素养导向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教育的过程中,所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五育并举”培养目标的中介环节就是核心素养。核心素养为学校育人画像,为教师教学架桥,为学生发展导航。

2022版课程方案中的培养目标中提到,使学生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新课改突出:注重综合

在创新人才成长规律的研究中可以发现:综合性的知识、课程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只有综合性的教学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因此,跨学科综合课程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提升。综合性既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需要,也是国际科学课程改革的趋势,还是课程方案的要求。

2022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基原则第四条为加强课程综合,注重关联。具体要求: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经验、社会生活的联系,强化学科内容知识的整合,统筹设计综合课程和跨学科主题学习。加强综合课程建设,完善课程科目设置,注意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强化课程协同育人功能。

三、新课改突出:进阶设计

2022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基本原则第二条明确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具体要求为:为每一位适龄儿童、少年提供适合的学习机会。把握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特征,注重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各学段之间的衔接,体现不同学段目标要求的层次性。打好共同基础,关注地区、学校和学生的差异,适当增加课程选择性,提高课程适宜性,促进教育公平。

课程方案中强调进阶设计,特别是幼小衔接、小初衔接和初高中衔接问题。在所有学科课程标准中都划分了学段,每个学段有不同的内容要求,要求进行基于学段的进阶设计。

本轮课程改革对六三学制进行了统一的分段:一、二年级是第一学段;三、四年级是第二学段;五、六年级是第三学段;七至九年级是第四学段。分段最根本的依据是学生思维的发展,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决定着他能够学懂什么,是素养的核心,也决定着学生素养发展的水平。

四、新课改突出:强化指导,深化评价

这一版课程标准中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学业要求、教学提示、学业质量标准、评价建议(包括过程性评价和学业水平考试)、教学、评价案例、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不仅明确了“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而且强化了“怎么教”的具体指导,做到好用、管用。

本轮课程改革大部分学科都要落实评价改革,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着力推进评价观念、方式方法改革、提升考试评价质量。强化考试评价与课程标准、教学的一致性,促进“教—学—评”有机衔接,主要体现为:综合评价,考试命题,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主体多元,方法多样,以诊断问题为手段;强化过程,重视增值,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重视学习过程的观察、记录、分析;注重动手操作、作品展示、口头报告等方法;增强试题的探究性、综合性、开放性。这里主要强调学业质量标准和评价建议方面的指导。学业质量标准要求依据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结合课程内容,整体刻画不同学段学生学业成就的具体表现,形成学业质量标准,引导和帮助教师把握教学深度与广度,为教材编写、教学实施、考试评价等提供依据。

四、新课改突出:加强实践


2022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基本原则第五条是变革育人方式,突出实践,具体要求为:加强课程与生成劳动、社会实践的结合,充分发挥实践的独特育人功能。突出学科思想方法和探究方式的学习,加强知行合一、学思结合,倡导“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优化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式和路径,推进工程与技术实践。积极探索新技术背景下学习环境与方式的变革。因此,新课改强调要强化学科实践, 注重“做中学”,引导学生参与学科探究活动,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构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体会学科思想方法;加强知识学习与学生经验、现实生活、社会实践之间的联系,注重真实情境的创设,增强学生认识真实世界、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

最新颁布的《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与2017版相比,有很大的不同,主要体现为:

1、把义务教育阶段1-9年级学生的科学学习进行整体布局,使得我们的小学科学课与初中进一步分科学习的物理、化学、生物等科学领域课程有了纵向衔接与横向配合。通过同一本课程标准,我们的小学科学老师能明确科学核心素养的进阶,知道孩子们现在在哪里,将要去向哪里;初中理科老师也能了解学生的起点是什么,如何进一步引导。

2、对科学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进行了明确的表述,包括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等。这是科学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需要我们小学科学老师进一步学习、理解、实施。

3、新课标特别关注学生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所获得的学习增量,单列了一个板块阐述学业质量,强调“教-学-评”一体。这也提醒我们小学科学老师,要系统思考问题,不仅要关注一堂课的教和学,还要关注学生长期学习科学课程的收获。

不管是教学管理者、教学研究者还是一线教师,新版课标都值得仔细研读。期待以解读促思考,通过老师们对新课标的阅读、理解和实践,实现科学学科的育人价值,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我们科学学科应有的贡献。


《深度学习课堂的构建逻辑》读书笔记

这本书深入探讨了如何构建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课堂环境,让我受益匪浅。

首先,书中明确指出了深度学习的重要性,它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多方面素养的提升。而传统课堂往往侧重于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深度思考。

接着,书中详细阐述了构建深度学习课堂的几个关键要素一是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同时要有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究问题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二是启发式教学策略:采用能够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主动思考的教学策略,如项目式学习、探究式学习、案例分析等。这些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并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三是课堂互动与参与: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提问和分享观点。教师可以设计各种互动环节,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辩论等,以提高课堂的活跃度和学生的参与度。

四是多样化的学习资源: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如图书、网络资源、实验器材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学会如何选择和利用这些资源,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是反馈与评估机制:建立及时、准确的反馈与评估机制,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展和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观察、作业批改、测验等方式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并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

六是开放包容的课堂氛围:营造一个开放、包容、鼓励创新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这些关键要素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高效深度学习课堂的基础。只有充分考虑并落实这些要素,才能打造出优质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此外,书中还通过一些具体的案例和实践经验,展示了深度学习课堂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这让我更加坚信,只有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读完这本书后,我深刻认识到自己在教学中还存在很多不足。比如,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深度思考方面还需要加强;在课堂环境的营造上也需要更加用心。因此,我会将这本书中的理念和方法应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努力构建更加高效的深度学习课堂。

二、学生活动细指导


  我觉得暑期科学汇活动布置非常好,孩子们能够学到很多有趣的科学课外知识,也体验到了科学的趣味性。同时我也十分理解学生们的不容易,我们或许只看到了一张图片,一段几十秒的视频,但是都凝聚了家长和孩子们背后的努力,我非常感谢有那么多学生能完成作业。

  另外,我还收到很多班主任老师的鼓励、支持和正向反馈,都让我觉得对于小学科学,家长们也开始越发重视了。





5.png (, 下载次数:0)

(2024/8/26 16:44:42 上传)

5.png

6.png (, 下载次数:0)

(2024/8/26 16:44:42 上传)

6.png

TOP
71#

充实一夏,学思同行

浣东街道城新小学  赵王宇

    暑热未消,但是暑假却悄然离去。这个夏天,充电一直进行着。

一、精读一本专著



从结果建构解释,用论证促进思维


浣东街道城新小学  赵王宇

这个暑假,我深入阅读了《科学论证怎么教?帮助学生构建科学解释》这一本书。本书通过各种案例式的讲解,更具有操作性,让我受益匪浅。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总感觉有些力不从心,或是上课时间不够讲解匆匆而过,或是因为担心学生理解不了而点到为止……甚至在听到有个别学生上完课后说不知道科学学了什么的时候,我都在深刻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后来我找到了部分原因:深度不够,同时有些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关联不大,导致很多学生知道了学习的内容但并不会运用……在阅读科学论证怎么教?帮助学生构建科学解释》后,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平时教学的不足——没有把课堂放开给学生,很多日常课堂中最后的科学解释还是以老师总结为主,这样使得学生的积极性并不是很高,对实验的重视程度大大降低。

一、科学论证的核心价值

当前科学强调探究实践,学生不仅需要理解科学概念、应用科学概念解释自然现象,而且要形成和评价科学证据,构建基于证据的解释并进行论证,有效地参与到科学学习的共同体中。科学论证教学强调通过提出问题、收集证据、构建解释、评估论证等步骤,引导学生像科学家一样进行思考和探究。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关注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更重视他们如何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如何形成自己的观点和判断。科学论证教学的核心价值在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科学论证的教学方法

本书中对于如何将科学论证付诸实践用案例的方式呈现出来。通过案例,我能直观地看到我们可以如何在课堂中将科学解释框架应用到教学中。




本书还讨论了如何进行包含科学解释的教学设计,其关键点是创造连贯的科学内容故事线,聚焦整体目标,对科学概念排序,为学生进行科学解释提供机会。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要采用各种策略帮助所有学生参与建构科学解释以及帮助学生进行书面科学解释的支持,包括写作支架、可视化呈现、选择式学习单等。尤其是书面科学解释一块更让我印象深刻,日常教学中我常常因为不知道如何更好地规范学生的书面解释而苦恼,最后只能自己上场,把结果“告诉”学生,同时学生会更加“懒惰”,恶性循环。本书中的方法让我犹如在迷雾中找到了前进的方向。阅读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科学论证教学对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非常高。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科学知识基础、敏锐的问题意识、灵活的教学方法和良好的沟通技巧。此外,教师还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以适应学生不断变化的学习需求。

三、科学论证的启示

日常教学中,我也会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走向探究,指导如何提出问题、如何收集和分析证据、如何构建合理的解释和论证。但事实上由于课堂时间以及学生态度影响,很多的实践过程很容易走向表层,也往往因为是小学生就总认为学生的思维还没到,所以不需要深入。

但是科学论证教学给我带来的启示是: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培养学生能力、塑造人格的过程。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让他们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发展需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接下去的教学中,会努力将书本中的一些策略方法在课堂当中尝试使用。我相信通过不断探索,科学论证教学能够成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指导一项活动

放假前,城新小学在实践活动板块中对每个年段的小朋友都布置了小任务——做一个有创意的人。




城新小学的小朋友们纷纷大展身手。





  







三、总结一个项目

大力出奇迹

一、项目概述

拔河是一项考验团队协作、力量分配和策略运用的运动。要想在拔河比赛中赢得胜利,需要注意很多影响因素。《大力出奇迹》适用于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灵感来源于平时学生拔河过程常常只凭借力气,认为体重是关键,但事实上拔河还有很多影响因素。基于以上情况,设计了本次课程,让学生通过自己体验拔河过程提出影响因素,并通过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进行科学探究,最终通过拔河比赛来验证结论是否正确。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驱动型问题:

拔河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三、核心概念

1. 锻炼学生身体素质,增强身体能力;

2. 学会挖掘生活中的科学,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

3. 学习合作中要信任他人,享受团队的力量。

四、学习目标

1.科学:知道并能利用实验证明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压力大小有关;

2.体育:正确姿势:保持身体直立,脚尖朝前,两腿分开与肩同宽或稍宽,身体重心下沉,背部挺直,这样的姿势有助于更好地传递力量。

3.心理:建立队友间的信任,相信彼此的力量和配合,这有助于在关键时刻保持团结,获得团队胜利。

五、预期项目成果

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能学以致用,将学习的内容应用到拔河比赛中。能用观察的眼光认真看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科学,了解知识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五、评价机制

本次评价通过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两种评价方式并行,让学生能时时监控自己的成果,给自己打分。

六、项目计划实施过程

任务

教育活动脚本

设计思路

任务一

游戏导入:在教室的空地上进行四人小组拔河比赛(需注意安全),比赛中思考并记录是什么因素导致了有输有赢。

小组分享自己的想法,教师将学生的猜想记录到黑板上进行汇总

拔河是学生很乐意“玩”的小游戏,在游戏中学生可以放松地边玩边思考,激发更多的创意。

任务二

小组讨论,对自己提出的影响因素进行实验设计,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控制变量法。

小组交流实验方法,通过全班一起讨论完善实验。尤其在摩擦力一块可以先将器材拿出来让学生设计用器材进行实验。

学生能够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对于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只需要定性不需要定量。

先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再全班群策群力进行实验方案完善,再进行实验验证。

任务三

在了解拔河的影响因素之后,让全班自己讨论如何将全班分成比较势均力敌的两队,根据学生自己讨论的方案进行比赛,探讨是否还有其他影响因素。

讨论如果与其他班级进行比赛,应该如何做?

组织一次班级之间的友谊赛。

通过两种情况的分析,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以致用,体会知识的实用性。


七、相关学习资料

与拔河相关的视频、体育老师的技术指导等。


TOP
72#

很有计划的暑假啊,收获也是满满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