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分析:
沈老师从身边的岩石入手,让学生们说说我们都在哪里见到过岩石,学生们能说出在路边、河滩边、悬崖上见到过岩石,沈老师以身边的事例入手,说自己在金沙江边也发现了一块岩石,此时呈现在了课堂上请同学们初步感受,摸一摸、看一看。沈老师以小推车的形式
带着岩石进入课堂,全方位的让学生能够触摸、看到,这种形式值得学习。
沈老师接着大家刚刚感受过一块身边的岩石,顺势提出今天我们要研究三块岩石,请同学们用已有的知识描述一下这几种岩石,学生们能够说出他们是什么颜色、光滑程度如何,还能说出岩石是亮还是暗,能知道这是光泽度特征。这就是学生原有的知识生长点。
借此沈老师利用岩石学习工具箱让学生阅读资料自主学习何为颗粒大小、种类和颜色,以及何为层理、条纹、气孔和斑点;或观看视频学习如何鉴定岩石的软硬以及光泽程度,此为新习得的知识。
学生在了解了鉴定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通力配合,完成了学习记录单,
沈老师在此环节增设小组之间的互评,丰富过程性评价,还能在矛盾中引出新知识,例如两个小组砂岩颜色的不同引起认知冲突,引导学生得出判断一块未知的岩石是否为砂岩,要关注主要的特征,颜色不是最主要的鉴定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