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4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地球——宇宙的奇迹》:项目促学,评价引领 [复制链接]

1#
银光图片

  距离《地球——宇宙的奇迹》这一公开课已经过去了一个月,再次回顾自己的课堂,还是能找出一些亮点的。

一、微项目式促学

  接到上课通知时,我们学校和区内很多学校的五年级班级,都已经上过这节课了。而且前一周的送教活动中,区内的罗老师也已经展示过一次。如何提起学生的兴趣,让这节起始课不那么枯燥呢?近年来我们常强调项目化,很多是跨学科的或者是以大单元形式开展,从之前执教的《影子的秘密》一课中,我学到每节科学课其实都可以是一个微项目,端看教师如何设计。因此我将本课时定位为微项目主题。一课时一项目,也是我们课题组的着力点。

最后编辑王丽洁 最后编辑于 2024-06-02 18:27:48
本主题由 进化管理员 曹文佳 于 2024/6/2 20:25:50 执行 设置精华/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二、微情境式导入

  能被称为宇宙的奇迹,地球自然是有过人之处,但是看看周遭现实环境,两相比较,我们的地球明显在遭受破坏,那么当未来地球家园难以负荷时,人类该何去何从?基于这一情境,自然过渡到了挑战,而且这个环境问题正是后面的第2课时中重点探讨的,起始课的作用也包含其中。


TOP
3#

三、微任务式驱动

  在引出挑战主题:寻找适合生命生存的第二个星球后,学生就会思考有哪颗星球能够担此重任,我们为什么要去选择它?简单分析后可以提炼出学生们都在关注“生命生存所需要的条件”,所以第一个子任务顺势提出。通过分析生存条件,延伸到科学家们也是按照这样的思考方式去寻找的。他们找出了 6 颗最有可能的星球。分别是太阳系内的火星、金星、土卫六,还有系外行星 K2-18b、K-186f、T-1452b。此时对这些或有些许涉猎,或完全没有听说过的星球,我们该怎么去评价优劣呢?学生们需要完成第二个子任务:制定星球评级单。最后就是利用我们的星球评价单,完成对各个星球的评分,这就是第三个子任务。三个子任务的逻辑是环环相扣的,和课本内的环节已经大有不同了。

TOP
4#

四、微支架以辅助

  在分析生命生存的重要条件时,我们用上作业本中的气泡图。尤其是分析原因:为什么它很重要?这里团队中的傅老师向我提出建议,可以把曾经学习过的和地球提供的重要条件的单元目录进行罗列,用以支撑学生精细构想,巩固旧知识,建构新知识,促进自身的思维能力发展。



TOP
5#

五、微评价式引领

  素养课堂开展中,评价环节必不可少,评价的提出及实施如何能够不突兀?我认为在这节课中“星球评级单”的使用是一个很好的亮点。这节课的评价有对星球的评价,也有小组自己的评价,小组评分后的贴纸以及分享展示后还可以得到班级同学的评价反馈。评价的形式是多元的,评价的内容是丰富的,评价的结果是能引起学生激烈探讨的。


TOP
6#

好精美的设计
TOP
7#

在任务驱动中,把八大行星都学了一遍,并进行对比。
TOP
8#

微项目的形式、情景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兴趣
TOP
9#

好有想法!又学习到了!
TOP
10#

以项目的形式进行教学,丰富了科学教学的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