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2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次实在的常态课研讨活动 [复制链接]

1#
银光图片

为增强科学90学时培训的有效性,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打造优质的科学常态课堂近期,普陀区六横中心小学教育集团三所学校(龙山、台门、峧头)的科学教师多次齐聚六横中心峧头校区开展研训活动。科学教师们就如何打造优质的常态课,发表了各自见解,形成对优质常态课的共识。归纳起来主要有点:一是发挥集团力量,做好集体备课;二是课前充分准备,做好教师下水实验;三是不断提升教师素养,掌握优质常态课的必备要素和教学方法。



最后编辑翁昌舟 最后编辑于 2024-05-24 09:21:57
本主题由 进化管理员 章兴波 于 2024/5/28 14:13:54 执行 移动主题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如何有效进行集体备课

活动中,峧头校区的李彬彦老师就“如何有效进行集体备课”分享了观点。他提出,教师在集体备课之前,应对教材进行初步研究,形成具有个人思考的教案;接着,在集体备课过程中,通过交流与碰撞,形成集体共识的教案,即共案;随后,教师结合班级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析并确定可用于教学的教案;最后,根据教学实践中的反思,对共案进行修订,以形成高质量的集体备课教案。在集体备课的探讨过程中,教师们可以明确哪些知识学生可以自行学习掌握,哪些知识需要教师进行讲解,并确定教师讲解的程度;同时,也能预设学生课堂上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探讨采用何种方式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李老师建议,以前三所学校相对独立,每所学校只有1到2名科学教师,很难在备课中集思广议,现在通过发挥集团力量,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交流方式,可以让集体备课的效用得到进一步提升。



TOP
3#

教师如何下水实验

峧头校区的王鼎毅老师分享了教师如何下水实验的心得。王老师重点对三六年级的易错实验进行了讲解,如弹簧测力计的读数问题,研究摆的快慢,学生操作时摆容易撞到立柱的问题等。随后老师们着重就六下《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这课内容进行了下水实验,经过多次实验,总结得出学生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三点:一是白糖的量不要太多,避免白糖熔化低落到地面;二是金属勺子事先要包好锡箔纸,便于燃烧后清理;三是蜡烛火焰与烧杯底部不能过近,不然可能较难观察到蜡烛燃烧产生的水。



TOP
4#

常态课提升的要素和教学方法

台门校区的胡鹏祥老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分享了“常态课提升的四要素”分别如何设定教学目标、如何根据不同教学内容使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如何把握课堂纪律管理和如何有效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出了对上好一堂常态课的见解。随后,老师们就六下汇报课《美丽的化学变化》进行了集体研讨。台门校区的洪小媛老师围绕单元主题、教材特点、学情分析,以及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对本课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高级教师刘海平提议上课用魔术的方式导入,增加课堂趣味性;在研讨环节,可给学生准备一些图文资料,了解生活中的一些化学变化,从而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物质变化的含义。



TOP
5#

龙山校区的骆春燕老师对自己常态课教学方法进行了三个方面的介绍:一是注重基础教学,强调基础知识的传授。二是教具选择以材料易得,并且要求能够重复使用的教具为主,贴近实际的教学情况。三是注重作业本的答疑作业是检验学生课堂学习情况的重要方式,对于学生错误的纠正与课堂上的教学一样重要。对于课堂上的实验,骆老师提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学生分组实验是否一定优于演示实验如何确保分组实验过程中所有学生能积极参与高级教师刘海平提议可根据学情来灵活调整,对于像六下第四单元《物质的变化》的实验内容,整体探究体验感较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能较为浓厚,可进行分组实验。五下第四单元《热》,有些实验温度较高,具有危险性,可由教师进行演示,再配合现在的多媒体技术,能让学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观察实验现象,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TOP
6#

本次90学时培训通过数日多次研训活动,老师们共享教学经验,尽情交流疑难杂症,将以前倾尽全力打造一堂公开课的思想转变到对常态课的用心用情用力上。常态课优质,是教师们教学学习的样板,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关键。



TOP
7#

发挥集团力量,做好集体备课
TOP
8#

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TOP
9#

学习学习
TOP
10#

团体的力量无限大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