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024陈建秋听课笔记综合 [复制链接]

1#
2024陈建秋听课笔记综合
3楼:20240306听课笔记章羽浩五下2-1船的历史
4楼:20240308听课笔记章羽浩五下2-1船的历史
5楼:20240312听课笔记章羽浩五下2-1船的历史
6楼:20240314听课笔记戴鑫六下2-5相貌各异的我们
7楼:20240325听课笔记高波英五下“热”《4-4热在金属中的传递》
8楼:20240325听课笔记潘伶丽四下“岩石与土壤”《3-2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9楼:20240325听课笔记谢金艳五下“热”《4-1温度与水的变化》
10楼:20240325听课笔记徐自力四下“电路”《2-5里面是怎么连接的》
11楼:20240326听课笔记林建华六下“物质的变化”《4-2产生气体的变化》
12楼:20240326听课笔记潘明月四上“运动和力”《3-4弹簧测力计》
13楼:20240326听课笔记张静六下“宇宙”《3-1太阳系大家庭》
14楼:20240326听课笔记钟聪萍五下“热”《4-3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
15楼:20240327听课笔记吴钰琳四年级上册“呼吸与消化”《2-1感受我们的呼吸》
16楼:20240328听课笔记金世超 产生气体的变化
17楼:20240411听课笔记章羽浩五下3-2《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
18楼:20240412听课笔记戴鑫四下2-7《电路中的开关》
19楼:20240412听课笔记刘聪六下4-1《厨房里的物质与变化》
20楼:20240412听课笔记刘玉民五下4-4《热在金属中的传递》
21楼:20240416听课笔记戴鑫四下2-7《电路中的开关》
22楼:20240416听课笔记刘聪六下4-1《厨房里的物质与变化》
23楼:20240417听课笔记张晓俊五下4-4《热在金属中的传递》
24楼:20240419听课笔记刘玉民五下“热”4-4《热在金属中的传递》
25楼:20240419听课笔记许建斌:五下“环境与我们”3-3《珍惜水资源》
26楼:20240419听课笔记张丛兴:五下“热”4-3《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
27楼:20240422听课笔记陈艳:五下“热”4-6《哪个传热快》
28楼:20240422听课笔记刘勰一:四上“声音”1-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29楼:20240422听课笔记刘玉民:五下“热”4-4《热在金属中的传递》
30楼:20240422听课笔记尚海竹:三上“空气”2-2《空气占据空间吗》
32楼:20240425听课笔记陶露文四下2-8《模拟安装照明电路》
33楼:20240425听课笔记徐磊六下4-3《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
34楼:20240506听课笔记章羽浩五下3-6让资源再生
35楼:20240507听课笔记叶琳 五年级下册《包装的学问》(数学)
36楼:20240507听课笔记章羽浩五下3-6让资源再生
37楼:20240511听课笔记兰晓霞五下《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
38楼:20240515听课笔记曾忠明影子的秘密
39楼:20240516听课笔记刘聪 厨房里的物质与变化
40楼:20240516听课笔记汤雅雅 产生气体的变化
41楼:20240517听课笔记储榕六上4.4《电能和磁能》
42楼:20240517听课笔记朱敏敏五下4.3《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
57楼:20240523听课笔记杨冬梅影子的秘密
58楼:20240524听课笔记徐薇四年级下册《2.6导体和绝缘体》
59楼:20240524听课笔记朱敏五年级下册《4.4热在金属中的传递》
60楼:20240528听课笔记吴柱芬一下2.3游戏中的观察
61楼:20240529听课笔记钟婷婷五下“热”4.4《热在金属中的传递》
62楼:20240606听课笔记唐志鸿三年级 乘法的整理与复习(数学)
63楼:20240606听课笔记赵裕欢二年级 两三位数加法和减法的复习(数学)
64楼:20240612听课笔记章羽浩对比实验专题复习课
65楼:20240717听课笔记江苏曾宝俊《3.日食》(视频)
66楼:20240717听课笔记宁波黄巧尔《3.日食》(视频)
67楼:20240718听课笔记湖南株洲刘新平《它溶解了吗》(视频)
68楼:20240914听课笔记吴柱芬三年级上册水单元《加快溶解》
70楼:20241009听课笔记陈艳三年级《溶解与搅拌》
71楼:20241009听课笔记刘勰一一年级《前后左右》
72楼:20241009听课笔记王玉茗三年级上册《2.2鸟类的特征》
73楼:20241009听课笔记张晓俊二年级《磁铁有两极》
74楼:20241010听课笔记陈志强六年级《日食》
75楼:20241010听课笔记胡向科六年级《推动社会发展的印刷术》
76楼:20241010听课笔记柳良敏四年级《点亮小灯泡》
77楼:20241018听课笔记张勤娟六年级上册《斜面》
78楼:20241025听课笔记章旭琴《圆明园的毁灭》(语文)
79楼:20241029听课笔记叶子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80楼:20241031听课笔记戴鑫四年级下册《岩石和土壤的故事》
81楼:20241101听课笔记戴鑫四年级下册《岩石和土壤的故事》
82楼:20241101听课笔记叶子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83楼:20241103听课笔记叶子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84楼:20241105听课笔记戴鑫岩石和土壤的故事
85楼:20241105听课笔记施晓露岩石和土壤的故事
86楼:20241105听课笔记孙青青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87楼:20241105听课笔记吴文韬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88楼:20241105听课笔记叶贤海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89楼:20241105听课笔记叶子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90楼:20241105听课笔记周雪芳岩石和土壤的故事
91楼:20241106听课笔记葛丽华五下《设计我们的小船》
92楼:20241106听课笔记蓝陶凌云五下《设计我们的小船》
93楼:20241106听课笔记梅秋燕三上《认识气温计》
94楼:20241106听课笔记潘华春五下《设计我们的小船》
95楼:20241114听课笔记陈华佩六上《电磁铁》
96楼:20241114听课笔记梅秋燕三上《认识气温计》
97楼:20241115听课笔记梅秋燕三上《认识气温计》
98楼:20241118听课笔记梅秋燕三上《认识气温计》
101楼:20241120听课笔记陈芳芳五下《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 2
102楼:20241120听课笔记陈芳芳五下《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
103楼:20241121听课笔记雷徐建《摆的快慢》
104楼:20241206听课笔记雷伟丽三上3.2认识气温计
105楼:20241206听课笔记徐薇四上3.4弹簧测力计
106楼:20241209听课笔记蓝伟萍运动的小车
107楼:20241211听课笔记陈金凤运动的小车
108楼:20241212听课笔记赵巍运动的小车
109楼:20241213听课笔记吴煜弹簧测力计
110楼:20241213听课笔记朱敏敏运动与摩擦力
111楼:20241216听课笔记雷海芳运动的小车
112楼:20241219听课笔记雷海芳运动的小车
113楼:20241219听课笔记柳良敏四下第二单元《2.点亮小灯泡》
114楼:20241219听课笔记吴煜四上第三单元《4.弹簧测力计》
115楼:20241219听课笔记朱敏敏四上第三单元《5.运动与摩擦力》
119楼:20241226听课笔记陈铁津五年级身体的联络员
120楼:20241226听课笔记金蓓红四年级光的反射现象
分享 转发
TOP
2#

成长足迹 » 2023陈建秋听课笔记综合
http://lt.zjxxkx.com/showtopic-63810.aspx
TOP
3#

20240306听课笔记章羽浩五下2-1船的历史

活动时间:20243月6日

活动主题:实习教师磨课

活动地点:莲都区天宁小学

上课课题: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1.船的历史》

上课班级:莲都区天宁小学503班

上课老师:莲都区天宁小学
章羽浩

记录人员: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一、谈话导入

1.师:看看科学书的封面,封面是什么东西?

生:船。

师:再看看第二单元起始面,这也是船。

2.揭题:今天我们学习船的历史。

二、聚焦探索

1.出示课件:介绍书上的科学考察船。

评点:可以让学生提问,激发科学学习的兴趣。

2.组织交流船的知识。

评点:教师讲的过多,可以转换成问题让学生来说。

请了两个学生发言,介绍自己知道的船的知识。

3.教师出示各种船的照片,组织学生认识各种船。


4.引导学生进行对船的排序。

5.对不同的船进行特点比较。


三、探索:研究独木舟

1.师:今天我们来研究独木舟,这个独木舟很小。大家看一下,它有什么特点?(两头尖)

2.师:独木舟有什么特点?

请一个学生回答:一根木头挖空制作。

引导学生阅读作业本上关于独木舟的内容,进行了解。

3.观看视频:制作独木舟


4.问:独木舟有什么特点?我们的模型比较小,现实中是不是这么小?它的载重量、稳定性怎样?有同学猜测载重量小、稳定性差,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下。

5.各组长领取实验器材。

学生领到器材之后,教师进行说明要求。

评点:实验要求要在学生领取器材前说明,不要让学生拿到器材之后再补充,也不要学生边领边说,否则没有什么效果,学生不会认真听讲。

教师强制学生安静,介绍实验要求。

问:怎么这两个材料,研究独木舟的载重量和稳定性?

一个学生进行发言,发言比较到位,但是其他学生基本上没有听讲。

师说明如何计算承重的垫圈个数,以及放垫圈的方法。

师:如果多次,承受的垫圈个人不一样,该怎么选择?(生:最大值)

6.各组分组进行实验。


评点:有几个组的塑料盘水较少,放上2-3个垫圈就碰底。需要保证一定深度的水位,还要明确判断载重量的标准。

评点:作业本的实验记录,该如何完成,需要老师适当的指导。

7.引导学生整理第一个实验的材料。

四、探索:研究独木舟的船头

1.师:为什么我们的独木舟船头是尖尖的?

2.组织学生观察实验器材,有什么不一样?


3.教师进行实验演示。


评点:演示的效果不到位,许多学生看不到,不少学生没有看。

4.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有些小组操作不够规范,没有同时放手,结果导致速度差不多,或者是平头更快。

5.组织学生收集整理实验材料。

评点:缺少活动交流总结,缺少课堂总结。

TOP
4#

20240308听课笔记章羽浩五下2-1船的历史

活动时间:20243月8日

活动主题:实习教师试水课

活动地点:莲都区天宁小学

上课课题: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1.船的历史》

上课班级:莲都区天宁小学502班

上课老师:莲都区天宁小学
章羽浩

记录人员: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一、谈话导入

1.师:看一下科学书的封面,封面就是一艘科考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船的历史。

评点:开头的这个导入,学生没有什么直接感受,意义不大。

2.课件出示独木舟的图片,问:独木舟有什么特点?


1:又细又长。

2:用木头做的。

3:一头尖一头圆。

3.师: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容易翻掉,易翻是它的一个特征。

评点:古诗中的“舟”,应该不是独木舟,所以这里的举例不恰当。

探究独木舟的稳定性和载重量

1.提问:稳定性是什么意思?载重量是什么意思?

请几个学生分别回答。

2.师:载重量,如果放8个垫圈没有沉,9个垫圈沉了,我们就说8个垫圈就是它的最大载重量。

3.作业本记录表说明。重点说明放垫圈的方式。

评点:尽量给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强调载重量实验时,老师要求大家测量3次。如果测量出的数据是8、8、9,那我们选择载重量是几个?

大部分学生回答是8个,理由是8出现的次数多。

教师纠正,载重量是选择最大的数值。

4.各组领取实验材料,进行分组实验。

评点:又犯之前的问题,学生领取材料之后,老师提示要注意分工,及时记录数据。


学生放垫圈还是容易出问题,没有达到独木舟的有效载重量。

5.整理实验器材。

6.组织交流。由各组派代表汇报数据,老师在黑板上汇总登记。

7个组:6,5,5,6,5,6,6

分析3次载重量不同的原因:独木舟的木材会吸水,部分垫圈带水。

归纳:独木舟的载重量小,稳定性差。

了解船的发展史

1.出示课件,安排一个小组开火车的形式说船的名称。


2.按船出现的时间进行排序。

3.对比木船和轮船,课件出示表格。

四、研究:船首的形状和阻力的关系

1.出示各种船的图片,提问:古代的船和现代的船,船首是什么形状?

生:尖的。

2.出示实验材料,说明实验要求,特别强调对比实验的规范操作。


3.学生分组领取材料,进行实验,研究不同船首形状和阻力的关系。


4.组织学生整理材料。

5.交流:刚才你们看到的实验现象都是怎样的?

生:尖头快一点。

课件概括:船头尖的在水中受到的阻力小。

五、总结拓展

1.课件出示思考题,简单讲解。


评点:老师讲的有点多,仍然是传统的讲述式教学。


TOP
5#

20240312听课笔记章羽浩五下2-1船的历史

活动时间:20243月12日

活动主题:实习教师试水课

活动地点:莲都区天宁小学

上课课题: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1.船的历史》

上课班级:莲都区天宁小学506班

上课老师:莲都区天宁小学
章羽浩

记录人员: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一、谈话导入

1.谈话导入

出示课件:独木舟模型

师:人类要过河,最早是怎么办?直接用手和脚游。后来有些聪明的人使用罐子,因为罐子可以浮在水面上。后来发明了独木舟。

2.出示独木舟的图片,学生讨论独木舟的特点。

生:两头尖。

生:载重量小。

师:载重量小,我们现在不能肯定,等一下做实验。

探究:独木舟的稳定性和载重量

1.引导学生讨论,什么是稳定性,什么是载重量。

学生自由发表观点。

2.讲解作业本活动记录的要求。分为两个部分,分别研究稳定性和载重量。


出示器材,包括垫圈和毛巾,说明用途。

再让学生说说如何在独木舟上放垫圈,课件出示几种不同的摆放方法。

载重量的实验,建议至少做三次。以及如何取值。

评点:有学生在三次载重量8、8、9的取值时说取中间值8,老师明确否定这是不对的,这样的评价方式不恰当。取值是根据不同活动需要,采用不同的取值方法。

3.学生分组领取实验器材,进行探究。


评点:学生的垫圈摆放有些混乱,一个是受到独木舟船舱大小的限制,还有一个是学生沐浴按照规范要求操作,一次性就加了比较多的垫圈,导致船直接沉没。个别小组的学生分工比较混乱。

4.组织学生收集、整理材料。

评点:个别组一直没有很好的整理和安静下来,教师有些束手无策,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调控,需要老师思考,掌握一定的方法。

5.组织交流数据。

6,6,5,5,5,3,5

归纳结论:稳定性差,载重量小。

评点:稳定性的好坏,载重量的大小,是需要通过比较得出的,这个环节还值得进一步思考。

探索:船的发展史

1.出示各种船的图片,让学生认识,说出船的名称。

2.对这些船按出现顺序进行排列。


3.对木船和蒸汽船进行比较,得出各自的特点。

探究:船首的形状和阻力的关系

1.出示多艘不同类型的船,让学生观察船首的形状有什么特点。

生:尖

2.引出实验内容,出示实验材料,讲解实验要求。

教师组织学生强调对比实验的要求:动力,船本身,起点要相同,不同的条件是船首的形状。

3.让学生预测实验结果:尖头的更快。

4.学生领取实验材料,进行分组实验,其中一个组使用大水盆进行实验。

评点:学生的操作不怎么规范,其中有实验器材本身的原因,比较难以做到两个船板同时出发,还有就是到底是放在水面上启动还是压在水底启动,可以深入思考。船首行驶的时候还要注意防止相互之间的干扰。

5.组织学生交流实验结果,概括结论。

评点:要不要解释平头船先到终点?如何解释?让谁来解释?

课堂总结

1.组织研讨3个问题。

2.布置作业本的作业。

评点:预估拖堂12分钟,如何有效掌控时间要考虑。

TOP
6#

20240314听课笔记戴鑫六下2-5相貌各异的我们

活动时间:20243月14日

活动主题:莲都区小学科学综合评价改革阶段性成果展示活动

活动地点:莲都区人民路小学

上课课题: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5.相貌各异的我们》

上课班级:莲都区人民路小学601班

上课老师:莲都区碧湖小学
戴鑫

记录人员: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一、课驱活动

1.出示明星陈小春以及他的孩子的照片,辨别他的孩子。


请学生发表观点,并说明理由

两种观点都有,学生主要是眉毛、耳朵等方面观察。

师:你们更赞同A还是B?

生:A。

师:其实AB都是他的孩子。

2.利用浙里办的人脸识别操作。

先让几个学生尝试刷脸,无法登陆成功,再老师自己尝试,成功。


3.让学生说说理由。

评点:两个活动都很有意思,考虑到导入环节的特点,可以取一移一,保留第二个活动,把第一个活动放在后面巩固应用。

探究相貌特征

1.任务:对比同学们的相貌特征,找到班级中与戴老师最相似的有缘人。

2.引导学生说说什么是相貌特征。

课件出示相貌特征的定义,并出示课件说明。


3.让学生说说哪些是相貌特征:脸型、鼻子、肤色、眉毛……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板贴或板书。

4.师:刚才大家列举的都是静态的相貌特征,还有一些是动态的相貌特征,需要我们做出动作,才能发现。

评点:静态的相貌特征和动态的相貌特征这个说法很不错,而且通过学习,学生了解了相貌特征,为后面的活动铺垫了必要的基础。

5.说说身体上的相貌特征。

6.师:今天时间有限,我们选取6种相貌特征,大家看看,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


老师选择耳垂进行指导说明。


7.观察老师的照片,寻找老师的相貌特征。


8.根据老师的相貌特征,在人体遗传转轮,找到对应编号。


评点:利用老师的相貌进行分析,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这样的设计很有特点。还可以切换成学生熟悉的班主任或科学老师,课堂效果会更优。

探究:观察自己的相貌特征

1.出示课件要求,老师进行读说。


2.学生分组进行活动,时间要求4分钟。

3.根据自己的观察,寻找戴老师的有缘人,寻找班级的有缘人。

评点:活动参与度高。在寻找有缘人的时候,可以给与区域划分要求,方便学生寻找,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消耗。


4.组织交流反馈:戴老师的有缘人。

统计之后有7个,男的女的都有。

师:哪些方面有点像?

生:都是戴眼镜的。

生:脸型有点像。

师:为什么我们的编号一样,但是我们长的好像不怎么一样?

生:因为世界上没有完全相似的。

生:因为遗传和变异。

生:肤色不一样,戴老师很白,我很黑。

5.师:你们有没有找到自己的有缘人?

生:没有。

生:我找到了,而且找到了4个。

师:你觉得你们长的像吗?

生:就是外貌身高大致相同,但是性格特点不同。

6.专门针对没有找到有缘人的同学,引导学生发现还是有相似之处。

评点:感觉这个交流活动的内容有些混乱,和教学目标、探究活动的关联不大,还需要进一步的思考设计。这个问题的核心还是要让学生明白这节课和这节课主要活动的目的。

性状组合

1.出示课件,让学生进行相貌组合。


2.组织分析:有没有完成相同的人?


3.解释为什么没有完全相同的人。


五、拓展延伸

1.引导学生交流人有哪些遗传现象。


板书设计:

TOP
7#

20240325听课笔记高波英五下“热”《4-4热在金属中的传递》

活动时间:2024年3月25日

活动主题:陈志强、叶军特级教师工作室联合送教活动

活动地点:松阳县赤寿乡中心小学

上课课题:五下“热”《4-4热在金属中的传递》

上课班级:松阳县赤寿乡中心小学

上课老师:安吉县外国语学校 高波英

记录人员: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一、谈话导入

1.师:老师很喜欢吃火锅,在吃火锅的时候,遇到这样的问题。(出示图片)


2.组织学生分析,金属勺子的温度传递。

从勺柄变烫,初步了解热量传递的方向:从温度高的一端传到温度低的一端。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深入学习,热在金属中的传递。

评点:情境导入,引发学生快速聚焦,是否可以提供实物或类似的实验操作,让学生感受后发表观点,激发学生产生问题。

二、实验探究

1.出示活动记录单,学生自行阅读,思考问题:1、怎么探究?2、注意什么?3、记录什么?4、思考什么?

评点:不作过多的讲解,让学生以任务为导向,对记录单进行学习和思考,大大提高学生的参与效度,非常好。只是4个问题的提出,学生能否真正有效落实?比如“思考什么”这个问题怎么去思考?


2.教师出示实验示意图,介绍实验操方法和注意事项。


凡士林粘火柴,到时候观察什么现象?变温油墨,如何观察?

3.出示实验注意事项,让学生自行观察。然后教师简单强调要点。


4.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第一个实验加热的过程学生非常有意思。从刚开始接近酒精灯的火柴快速掉落,到最后一根火柴长时间没有掉落,学生纷纷猜测是否凡士林粘的过多,然后又去观察其他组,发现其他组也是如此,然后又是继续等待,最后终于掉落,学生如释重负。


5.出现音乐,提醒学生整理材料,准备汇报。

三、汇报交流

1.请学生上台,投影自己组的观察记录,与学生交流。


学生上台交流时,教师在旁记录各组产生的问题。

2.多个组上台,每个组都是完整交流自己的实验记录和问题。

3.教师组织归纳分析:有几个小组,发现速度是由快到慢。


四、总结拓展

1.组织学生讨论各组产生的问题。

2.播放热传递视频。


结论:热传递是有一定的距离限制。

3.组织讨论:热量传递到哪里去了?

生:散发到空气中去了。

4.教师概括板书:

方向  温度高——温度低

速度  ——慢

距离  限制


总评:有意识的让学生主动参与活动探究,减少老师的讲解、指导时间,把学生推到前台。金属条的活动设计,充分体现了学生的思维参与,通过问题和现象引发学生真正的思考。交流研讨时体现了各组学生参与,受学生平时习惯的影响,学生交流时没有很好地体现互动性和有效性,但这样的设计显然是非常恰当的,可以在组内先进行交流,然后推荐组员代表上台交流,在交流时想办法让其他学生参与其中。

TOP
8#

20240325听课笔记潘伶丽四下“岩石与土壤”《3-2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活动时间:2024年3月25日

活动主题:陈志强、叶军特级教师工作室联合送教活动

活动地点:松阳县赤寿乡中心小学

上课课题:四年级下册“岩石与土壤”《3-2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上课班级:松阳县赤寿乡中心小学

上课老师:松阳县赤寿乡中心小学 潘伶丽

记录人员: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一、活动导入

1.出示岩石的图片,询问:今天我们学习的课题是……

生: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2.观看老师准备的几种岩石材料。

3.出示各种景区的岩石图片,了解花岗岩、大理岩、砂岩等。


评点:教师讲解过多,准备的材料利用率还不够到位。可以让学生对老师准备的材料充分观察体验。

4.问:这三种岩石作了介绍,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生:都可以用来雕刻。

师:用来雕刻的理由——

生:好看。

生:坚实。

二、活动一:找出所能观察到的特征

1.学生拿出信封,里面有三种常见的岩石花岗岩、砂岩、大理岩),让学生分组观察。


2.组织学生交流发现。

生:形状很不规则。

生:外形不一样。

生:坚硬程度不同。

3.请学生上台,投影岩石,并进行特征介绍,教师补充黑板上的板书。


4.重点围绕斑点、条纹和层次进行比较。

让学生发表各自的观点,教师再补充完善。

评点:活动设计可以更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比如,岩石特征的观察可以放开,让学生先自行观察三种不同的岩石,此时三种岩石只是编号,不告诉具体的名称,然后归纳汇总,再出示三种岩石的名称,并在此基础上发现同类岩石在颜色等方面有一定区别,但是也有相同的特征。


5.让学生用手摸三种岩石,对比观察它们的粗糙程度。

教师引导学生用“粗糙、较粗糙、较光滑、光滑”四种方式进行表达。

6.师:岩石比较小,怎么办?

生:使用放大镜。

出示不同岩石的颗粒图片,了解颗粒特征。


三、活动二,细致观察岩石的特征

1.问:怎么比较岩石的软硬?

教师从菜刀和骨头的例子入手,让学生迁移出比较岩石软硬的方法:互相刻划。

2.学生使用这个方法进行实验,并安排一个学生上台,投影实验操作和现象。

3.课件出示,介绍比较专业的观察岩石软硬的方法和标准。

4.学生分组进行活动,借助放大镜、小刀等工具观察岩石的特征,完成记录。


5.组织学生上台,投影交流观察发现。

请意见不同的学生上台,拿着岩石和记录单进行交流。


评点:组织交流的时候,注重让学生上台投影展示,很不错。只是投影的效果还要加强,可以适当放大倍数。另外就是学生上台交流的时候,其他学生怎样参与,特别是大多数学生的参与程度,还可以考虑怎样落实。

四、整理拓展

1.师:整理材料,石头带回去,可以继续观察。

评点: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怎样让学生展开科学探究活动,真正提升学生的思维,需要我们老师进行深度思考,而不是被动的参与学习。


总评:老师准备充分,无论是学生观察活动的实验材料,还是老师的演示材料,以及板贴和课件,都花了许多心思。但在教学设计上,感觉环节过多,而且基本上都是老师引导下的观察活动,缺少学生自发探究的活动安排,尤其是有思维层次的活动设计,这其实也是当前科学课教学中普遍的问题。

TOP
9#

20240325听课笔记谢金艳五下“热”《4-1温度与水的变化》

活动时间:2024年3月25日

活动主题:陈志强、叶军特级教师工作室联合送教活动

活动地点:松阳县赤寿乡中心小学

上课课题:五下“热”《4-1温度与水的变化》

上课班级:松阳县赤寿乡中心小学

上课老师:松阳县阳溪小学 谢金艳

记录人员: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一、聚焦

1.水有哪几种形态?它们之间会发生变化吗?

生:三种,固态、液态、气态。

生:水蒸气会变成水,水会变成冰。


2.问:水蒸气的变化,和什么有关呢?

生:温度。

3.揭示课题:温度与水的变化。

二、探索:水的形态变化与温度的关系

1.出示实验板书,介绍实验步骤和要求。


2.问: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

生:为什么停止加热,还要观察1分钟呢?

师:还有没有问题?老师有个问题……

让学生解释。

3.出示记录单,让学生观察有没有问题,学生很快回答没有问题。

评点:这么多的内容,学生根本就没有在仔细观察,时间过快。

4.学生分组分工进行实验,并观察记录。


5.整理记录单,学生将疑问贴在黑板上对应位置。

三、组织交流

1.让学生整组上台交流。


2. 再请其他组同学上台分享。每个学生一不同颜色的记录单,上台时分别交流。

3.师:刚才同学们的交流,你们有疑问的地方吗?(学生没有反应)老师这里有个疑问,你是怎么看出来前面水温快后来慢的?

学生进行解释。

4.师补充板书上的板贴,问:这些现象一开始就有吗?什么时候有?


生:酒精灯慢慢加热,水蒸气慢慢上升。

生:一开始,水受温度影响,慢慢变成水蒸气,水蒸气让塑料袋鼓起来了。

5.问:气泡有变化吗?有没有关注过?怎么变化?

四、概括总结

1.师: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能达成的一致观点是——

2.师傅: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同学也发现了许多的问题,我们看一下——(把学生的问题拍照投影)

让其他学生尝试解释。


3.组织讨论白汽的产生。

TOP
10#

20240325听课笔记徐自力四下“电路”《2-5里面是怎么连接的》

活动时间:2024年3月25日

活动主题:陈志强、叶军特级教师工作室联合送教活动

活动地点:松阳县赤寿乡中心小学

上课课题:四“电路”《2-5里面是怎么连接的》

上课班级:松阳县赤寿乡中心小学

上课老师:安吉县晓墅小学 徐自力

记录人员: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一、活动导入

1.出示电路检测器,问:有什么用?可以做什么?

生:检测电路。

2.教师提供一个暗盒,粘贴在黑板上,询问,能不能检测里面有无导线连接?怎么检测。


引导学生回忆检测的方法。

3.教师在黑板上演示,让学生观察现象,板书记录检测结果,并打开确认。


4.揭示课题:如果给你一个4个接线头的暗盒,你能否检测出里面的导线连接情况?

二、实验探究

1.出示实验要求,教师简单说明。


2.学生分组进行检测。

3.组织汇报

1)师:请各组说说你们的检测步骤,教师在黑板上记录。


询问哪种检测步骤最好,为什么?

生异口同声,第一种,请一个学生回答:不会漏掉。

2)汇报检测结果和可能的连接方式。

让一个学生上台,投影出示他们组的记录表,并让学生介绍。


让学生里面可能是怎么连接的,并说说电流是怎样流动的。

4.引导思考:如果要出现上面的实验结果,是否一定要三根线这样连?只要两根线,能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让学生自行思考1-2分钟,再组织学生上台板画,并简单介绍。


5.师:她的连接有什么问题?大家没有问题,那老师一个问题,连在中间,电流能不能通?怎么改进?

另外一个学生上台进行改进,并说明:电线的中间是绝缘体。


6.师:还有没有其他方法,打开你们的思路。另外一个学生上台,出现第三种连接方法。最后另外一个学生上台,完成第四种连接方法。

7.问:使用一根线,能不能达到这个效果?

学生:不能。

8.师:这几种连接,有什么共同特点?

生:都跟2连接。

师:还有什么发现?1都没有连接。

9.师:想不想看看你们的暗盒连接?打开看一下。

各组学生打开暗盒,观察连接情况,并统计。

三、拓展研究:5个接线柱的暗盒

1.课件出示5个接线柱的暗盒,询问:能不能检测?怎么检测?


2.告诉学生实验结果,让学生分组反推,里面是怎么连接的。把可能的结果都画出来。


3.组织学生反馈,自己的推测情况。



4.组织归纳总结:先把每2个接线柱两两相连,然后观察分析最多需要几根,最少需要几根。

5.以减少2根,教师归纳,课件提示。


6.拓展作业:如果减少3根,有几种,怎么连接,大家课外去探究。




TOP
11#

20240326听课笔记林建华六下“物质的变化”《4-2产生气体的变化》

活动时间:2024年3月26日

活动主题:陈志强、叶军特级教师工作室联合送教活动

活动地点:松阳县赤寿乡中心小学

上课课题:六下“物质的变化”《4-2产生气体的变化》

上课班级:松阳县赤寿乡中心小学

上课老师:松阳县赤寿乡中心小学  林建华

记录人员: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一、直接导入

1.师:今天老师带来厨房里的物质,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会发生什么变化?


学生自由发言。

2.师:如果想直接看到变化,就需要什么——做实验。

二、实验探究

1.出示温馨提示,学生观看。


2.师:我们需要用到哪些器官进行观察,怎么观察?

请了几个学生发言。

3.学生观看记录单。

4.分组进行实验操作。

三、交流讨论

1.整理材料,进行交流。其他学生补充。

2.师:除了有不同的现象,关于思考,你们有什么想法吗?

3.师:除了气体之外,还产生什么?

生:产生了白色的液体。

师:这个液体是白色的吗?这个液体你们知道是什么吗?(不明液体)

4.师:这个白色物质可能是什么?

生:可能是沐浴溶解的小苏打。

生:我觉得不能确定,可能是产生的新物质。

5.师:我们可以确定,小苏打和白醋的反应,产生了新的物质,产生新的物质的变化我们称之为化学变化。

6.生:我猜想这个物质可能是二氧化碳。因为闻起来有点难受。

四、探究:产生的气体是什么

1.教师出示资料,让学生思考可以自己排除或进一步研究。


2.出示实验器材,询问哪个材料不了解,介绍集气瓶。


3.出示实验提示,学生观看了解,提出疑问。

TOP
12#

20240326听课笔记潘明月四上“运动和力”《3-4弹簧测力计》

活动时间:2024年3月26日

活动主题:陈志强、叶军特级教师工作室联合送教活动

活动地点:松阳县赤寿乡中心小学

上课课题:四上“运动和力”《3-4弹簧测力计》

上课班级:松阳县赤寿乡中心小学

上课老师:松阳县古市镇中心学校 潘明月

记录人员: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一、导入

1.牛顿,苹果,引出重力。

二、活动一:认识弹簧测力计并学习使用

1.课件出示活动要求

阅读资料,遇到不理解的词汇圈起来打上问号。

1)找出重点内容,等会请你来介绍弹簧测力计。

2)试着测量黄色物体的重力。

3.学生阅读资料,了解弹簧测力计,并学习使用。


教师完成弹簧测力计课题和示意图的板贴。

4.组织交流:

1)你不理解的词汇有哪些?

生:量程是什么

生:最大范围。

师引导学生观察黑板上贴的弹簧测力计示意图,问:哪个部分是最大范围?

生:刻度板?

师:刻度板和什么像?

生:温度计。

生:调0的0?

生:零刻度。

2)介绍弹簧测力计的组成。

请一个学生上台,拿着教师提供的板贴进行贴图标注。

教师组织学生认识各部分名称。


3)测了黄色物体的重力,多少?

生:0.2牛,3牛,0.5牛,0.4牛。

师:老师给你们黄色的物体是一样的,为什么数值不一样?

请了3牛的同学上台展示他的测量,但是直播的效果不好。教师采用拍照上传形式,观察刻度,学生发现是没有读0.,是因为每一格的数值是0.1 。


继续寻找问题的原因。

生:测量的时候有点抖。

师:这一步他做了吗?老师看了一下,他的测力计没有指针在0刻度线上。调0怎么调?

组织全体学生进行弹簧测力计的调0。


分析其他的问题原因,出示照片:视线没有平视。

介绍估重的方法,了解估重的作用。

三、拓展延伸

1.师:弹簧测力计认识了,家里有弹簧测力计吗?家里想测量怎么办?

生:电子秤。

生:杆秤。

师:老师教你做一个弹簧测力计。要找一个什么有弹力的物体?

生:弹力绳。

生:橡皮筋。

2.课件出示材料。

师:老师给你这些材料,怎么做?


3.学生根据材料,尝试模仿弹簧测力计制作橡皮筋测力计。

教师利用视频进行指导。


学生两人一组进行制作。


4.在原来预定的时间后延长了3分钟,仍然有些同学没有完成。

5.交流学生制作的橡皮筋测力计。和弹簧测力计有什么不同?有什么问题?

生:测量的时候弯了。

师:刻度可以用直尺画,大家觉得的可以吗

6.留材料,学生课外继续完成。



TOP
13#

20240326听课笔记张静六下“宇宙”《3-1太阳系大家庭》

活动时间:2024年3月26日

活动主题:陈志强、叶军特级教师工作室联合送教活动

活动地点:松阳县赤寿乡中心小学

上课课题:六下“宇宙”《3-1太阳系大家庭》

上课班级:松阳县赤寿乡中心小学

上课老师:龙游县实验小学 张静

记录人员: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一、视频导入

1.观看视频

2.关于太阳系,你知道哪些?

请了几个学生简单回答。

二、活动一:画一画 我们知道的太阳系

1.学生分组在白板上画。

2.学生将画的结果在指定位置展示。

3.师:每一组画的太阳系都不相同,真正的太阳系是怎样?我们阅读资料。

三、活动二:了解太阳系的成员

1.课件出示要求


2.教师进行分组,学生根据选择的组,重新组合,进行研究。

3.继续提供资料,学生召开深入的研究。


4.学生分组使用平板进行视频学习,完成任务。

5.整理各组观点,准备汇报。

6.学生进行汇报。


请学生发言,同组学生补充,老师提示其他组认真倾听,有问题可以提出。

学生讲到耀斑的时候,教师播放视频:


请两个学生上台,完成太阳系的行星贴图。

师:太阳系除了太阳和八大行星,还有什么成员?

彗星组、流星组继续补充。

在贴流星的时候,教师问:为什么贴在这里?


7.学生回到原来小组,修正自己的太阳系示意图。然后放回展示位。

四、交流拓展

1.师:这么多的板子,你想看哪个组?或者哪个组说一说,你们哪些地方修

TOP
14#

20240326听课笔记钟聪萍五下“热”《4-3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

活动时间:2024年3月26日

活动主题:陈志强、叶军特级教师工作室联合送教活动

活动地点:松阳县赤寿乡中心小学

上课课题:五下“热”《4-3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

上课班级:松阳县赤寿乡中心小学

上课老师:松阳县新兴小学  钟聪萍

记录人员: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一、谈话导入

1.师:老师家一个6岁的小朋友,每天都要喝牛奶,你能帮老师想一个办法,让她每天喝到热的牛奶吗?

生:用微波炉加热。

师:如果老师把牛奶放在热水里,会怎样变化?

生:牛奶会变热。

2.出示前期班级学生的调查分类结果,让学生简单交流。


3.揭题:这是我们班同学的猜测,到底是不是这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

二、实验设计

1.出示实验材料图,学生小组设计实验。


2.组织反馈。

生:把冷水放在热水里面,用温度计计时,观察冷水上升了几度,热水下降了几度。

师:还有什么补充?

生:不能倒进去,要放进去。

生:我觉得时间要放长一些。

3.师:使用温度计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

生:使用温度计注意不能碰到杯壁和杯底。

生:使用计时器,不能停下来。

生:保持热水的稳定性,不能像船那样侧翻了。

4.播放微课,了解实验的操作方法。


5.出示实验记录表


师:到时候将你们的发现及时记录在这个表格里。有疑问吗?没有。

三、实验探究和交流

1.各组拿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

评点:实验器材还可以优化,目前使用的材料学生不容易观察,而且装水的容器摆放也不是很方便。


2.学生完成实验,整理数据制作统计图。


3.学生上台投影分享。


学生分享时教师进行提问,学生回答。

评点:学生的发现交流,教师要适当记录和评价,引发其他组的思考或共鸣,让讨论真正开展,而不是仅仅是老师参与。

师:其他组对他们的观察有什么疑问吗?

4.教师收集全部组的记录单,张贴在黑板上,并把原来的预测也贴上。


问:跟原来的预测一样吗?

生:有些一样,有些不一样。

5.组织学生讨论实验中产生的疑问。


学生对老师的问题,或者是各组产生的问题,不是很理解,出现冷场。

四、总结拓展

1.师: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现象?

生:冰箱的温度把热量传递给菜。

生:西瓜把热量传递给了冰块。

2.师:今天我们用温度计感受温度,生活中还有什么材料可以感知温度?

生一时没有想到。

师:昨天另外一个老师给大家用的——

生:电子温度计。

3.教师播放视频,其他一些能够感受温度的材料介绍。


板书设计:



TOP
15#

20240327听课笔记吴钰琳四年级上册“呼吸与消化”《2-1感受我们的呼吸》

活动时间:2024年3月27日

活动主题:景宁骨干老师磨课

活动地点:松阳县阳溪小学

上课课题:四年级上册“呼吸与消化”《2-1感受我们的呼吸》

上课班级:松阳县阳溪小学

上课老师:景宁县红星小学  吴钰琳

记录人员: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课前小调整

一起来做呼吸操。


一、谈话导入(0900-0906)

1.师:你们会憋气吗?敢不敢和老师比试比试?


2.一起憋气活动。

3.交流:憋气时有什么感受?现在呼吸又有什么感受?

学生自由随意回答。

4.提问:呼吸时,气体会经过哪些器官呢?


5.分别展示课前的学生调查图,请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


6.师:气体是怎么进入我们的身体,会经过哪些器官,这节课我们就来感受我们的呼吸。(揭示课题)

感受呼吸(0906-)

1.出示活动要求:感受呼吸


2.提问:看明白了吗?知道怎么做了吗?

3.学生尝试感受呼吸。

4.和组员交流感受体会。教师给予适当的加星评价。

5.组织学生交流:经过这些呼吸器官,你有什么感受?

6.小结:同学一致认为,我们的呼吸先从鼻子进入的,这个时候的感受是凉凉的,然后是经过气管……(教师引导学生表达,并完成黑板上的板贴)

师:有什么办法,让我们证明,气体确实是经过气管?

生:这里有凹陷,我摸了一下。

7.师:这里一个法宝,可以让我们感受呼吸。这是什么(出示听诊器)?怎么用?(学生开始兴奋起来)

老师播放小视频:听诊器的使用方法。


让学生观看之后说说怎么使用听诊器。

8.使用听诊器感受(0913-0918)

组长上台领取听诊器,学生进行实验。


评点:学生的活动比较混乱,纯粹是玩听诊器,无法达到感受呼吸的作用。

组织反馈,听到举手,有个别学生没有举手。老师出示特别的听诊器,让没有听到的同学上台。


播放录制的声音,比较明显。

师:看来,气体确实约过了哪里——气管。

经过气管有什么感受?——很凉快。

经过气管后来到哪里——肺。

肺在哪里?(老师用手演示告知学生)


组织学生一起呼吸,感受肺在呼吸时的状态。

问:感受到了吗?——感受到了。

评点:这样的感受说服力不够。学生回答纯粹是附和老师。

呼吸模拟器(0924)

1.课件出示图片,问:气球模拟什么?其他模拟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2.学生观看温馨提示。


3.领取材料,进行实验(0927-0933)

学生变成吹气球活动,比谁吹的大。


4.组织交流展示

第二小组上台。老师在旁边协调组织。


评点:这样的交流效果不好,低年级学生持续注意力不够,已经有些学生坐不住了,开始吵闹起来。

5.师:人体有一块肌肉,和下面的气球皮一样,这是辅助呼吸的部位,叫膈肌。(出示课件)


6.讨论:两种方法,哪一种是我们真实的呼吸?


第一种的方式生活中有没有——人工呼吸。

四、再次感受呼吸(0939-)

1.出示活动要求


2.教师分发记录单,学生每人感受。(一些组的学生开始自由玩耍)

3.组织学生展示记录单,进行交流(0942-)


学生不怎么敢说,教师一句句的引导,变成师生的单一交流。

五、总结拓展(0945-)

1.问:呼吸是怎么一回事?

学生分小组自由说,再请学生上台说。其他学生的倾听情况不怎么好。


此时课件显示:如何保护呼吸器官。

2.老师简单说明怎样保护呼吸。

3.课件出示小问题


4.布置任务,让学生修改自己的记录单。(0950)


TOP
16#

20240328听课笔记金世超 产生气体的变化

活动时间:2024年3月28日

活动主题:工作室成员磨课

活动地点:莲都区人民路小学

上课课题:六年级下册《产生气体的变化》

上课班级:莲都区人民路小学601班

上课老师:莲都区碧湖二小  金世超

记录人员: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一、谈话导入

1.从做饭情境导入,引出不小心把小苏打和白醋混合。

2.交流: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会看到什么

活动一:白醋和小苏打混合有什么现象

1.说明活动名称和要求。

2.学生分组实验,进行观察。

用塑料袋的一部分装白醋,长夹夹住塑料袋的上部,放入小苏打。学生打开夹子,混合,充分摇晃,观察现象。

3.组织学生交流。

投影学生的观察记录单。

请一个学生发言:会产生气泡,袋子会鼓起来。

又请一个同学回答。

4.揭示题目:产生气体的变化。

5.投屏展示各组学生的汇总问题,

6.板书问题:产生的气体是什么?剩余的液体是不是白醋?


活动二:观察并推测剩余的液体是白醋吗

1.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研究。

2.组织学生交流(但交流很简单)

3.投影出示实验记录单,简单了解。


4.学生分组领取材料,进行实验。

5.音乐响起,学生整理材料,准备交流。

四、交流汇报

1.请一个组同学全部上台交流。


2.师:其他小组有什么不同或补充?

3个学生主动举手发言。

评点:学生交流或补充时,教师提示过多,出现教师代替学生交流和发言,或者是干扰学生的发言。

3.师:我有疑惑,这个地方(加一勺时)只有白醋吗?

通过学生反复引导,勉强得出:第一勺时,有未知液体。

4.再请一个组的学生上台,对前面的板书进行补充和修正。

五、拓展:产生的气体是什么

1.课件出示资料,了解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2.播放视频:二氧化碳与我们的生活。

请学生说说二氧化碳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饮料,可乐,里面有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导致温室现象加剧。

六、总结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生: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产生的变化水压化学变化。

……



TOP
17#

20240411听课笔记章羽浩五下3-2《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

活动时间:2024年4月11日

活动主题:新教师磨课

活动地点:莲都区天宁小学

上课课题:五年级下册3-2《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

上课班级:莲都区天宁小学503班

上课老师:莲都区天宁小学  章羽浩

记录人员: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一、谈话导入

1.师:地球是否是永恒的乐园?我们看一下图片。


2.除了自然灾害,人类还面临着哪些环境问题?

1:大气污染。

2:日本核废水排放大海,造成核污染。

3:酸雨……

3.教师播放视频,看看会有哪些环境问题。


4.教师剪辑视频中的典型图片,进行说明。


问:还会想到什么环境问题?

探索环境问题

1.问:大气污染、水污染,我们都比较熟悉,那什么是噪声污染?

请一个学生回答,教师补充说明。

再依次出现其他的一些环境问题,教师进行简单讲解。


2.分组阅读资料,分析环境问题的表现及其影响


教师想起污染还没有分类,在旁边利用板书补充。


学生分小组快速讨论,然后汇报,教师整理。

大气污染:2-3-5-8,固体废弃物:4,水资源短缺:1-6-7

3.学生领取资料,人手一份,完成作业本上的题目。


4.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固体废弃物”。教师采用实物投影。


提醒学生完成科学书上的填写。

再投影“大气污染”组的填写。

5.教师出示课件填写好的网状图,让学生查看。


探索:全球变暖

1.提问:关于全球变暖,你知道什么?

多个学生自由发言。

2.教师出示相关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全球变暖的危害。


3.介绍全球变暖的原因,观看视频。


四、研讨:环境问题带来的危害

1.教师快速出示课件内容。

2.拓展:我们所在的城市,主要有什么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TOP
18#

20240412听课笔记戴鑫四下2-7《电路中的开关》

活动时间:2024年4月12日

活动主题:工作室成员磨课

活动地点:莲都区天宁小学

上课课题:四下2-7《电路中的开关》

上课班级:莲都区天宁小学406班

上课老师:莲都区碧湖小学  戴鑫

记录人员: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一、明确任务

1.课件出示:利用生活中

2.观察开关的结构与材料

问: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开关,为什么要用这两种材料?

生:塑料,不容易让电流通过,

3.问:开关怎么使用?

生:把红色的部位按下去。

出示另一种开关。问:这种开关的材料和刚才——一样的,怎么用?

生:把黄色的部分往下压,小灯泡就可以亮了。如果想关掉的话,就把黄色的往上提。

4.问:从这两个开关的分析中,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做开关的材料,一般是导体和绝缘体的组合。

设计方案

1.观看材料超市,制作开关,你有哪些组合?

学生自由发言。

2.出示活动步骤。

小组讨论设计方案——在设计单上填写所需材料——绘制设计图(图文结合)

制作开关

1.明确活动要求。

2.学生领取实验材料,进行实验。

3.整理实验材料,准备交流。

组织交流

1.采用视频投影,分析。

让学生进行补充。

2.问:给其他没有上过制作小开关有什么建议?

3.课后对自己组的开关进行改进和评价。

补充板书,课堂总结

1.问:生活中你见过还有哪些开关?

学生自由发言。

2.概括:开关在电路中非常重要。

TOP
19#

20240412听课笔记刘聪六下4-1《厨房里的物质与变化》

活动时间:2024年4月12日

活动主题:工作室成员磨课

活动地点:莲都区天宁小学

上课课题:六下4-1《厨房里的物质与变化》

上课班级:莲都区天宁小学605班

上课老师:莲都区碧湖小学  刘聪

记录人员: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一、谈话导入

1.让同学说说自己的爱好。

2.视频播放:老师的爱好——烧菜。

3.出示课件:锅,铲。

师:这是厨房常用的工具,也是属于物质。什么是物质?

学生有点冷场。教师出示课件文字说明。

4.播放视频,让学生了解物质的概念和特点。

让学生说说什么是物质。

物质:客观存在的。有一定的质量或能量。

5.揭示课题:厨房里的物质与变化。

6.请会做菜的学生说说自己会做什么饭菜。

实验设计和讨论

1.师:想不想在科学课堂上经历厨房的乐趣?今天我们来做一次“煮一碗蛋花汤”。

2.请学生说说需要哪些材料。

3.课件出示老师准备的材料。问:第一排都认识吗?怎么使用?

请多个学生说说如何做。

4.出示实验记录单,简单讨论:重点观察什么。

5.还要注意评价,出示评价表,交流哪几个内容要评价?

实验探究

1.出示活动流程(共15分钟)

2.学生进行实验,非常热闹。

3.整理实验材料。

交流研讨

1.老师说明交流要求。

2.组织学生交流。


TOP
20#

20240412听课笔记刘玉民五下4-4《热在金属中的传递》

活动时间:2024年4月12日

活动主题:跟岗教师磨课

活动地点:莲都区天宁小学

上课课题:五年级下册4-4《热在金属中的传递》

上课班级:莲都区天宁小学505班

上课老师:滑县嵩山路小学  刘玉民

记录人员: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一、活动导入(0838)

1.老师阐述咖啡杯里的金属勺变烫的事情。


2.学生分析原因。(热从下面往上传)

3.师:热量是怎么从勺子一端传到另一端呢?我们可以怎么设计实验证明?

活动:观察加热金属条

1.出示课件和实验材料,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实验。

2.学生领取器材。

师:同学们用老师给你的器材,想想可以采用怎样的实验方法?


8组反馈:把金属条放在酒精灯上,然后把蜡块放在上面,观察融化的快慢。

老师补充:加热的时候,你们会想到从哪加热呢?

出示课件,告知可以采用两种的加热方法。

3.学生各组拿出材料进行操作。

老师补充:各组可以看看黑板上的温馨提示。

评点:学生实验中的问题比较多。主要有:蜡块距离过远,金属条会摇晃,酒精灯的高度和金属条的高度不配套,学生摆放蜡块的方式不对,有些组是融化一个放一个,而不是提前放好。

4.0854:播放音乐,

5.0857师:没有完成的组先停一停。投屏组织交流实验记录。

请第6组上台交流实验记录,结论:金属能导热。

师:哪一组还有没有补充?(学生基本上处于冷场)

老师请了第一组,学生:热能在金属中传播。(师:传递)

生:离火源越近,温度越高。

师:火源是怎么传递?

一个学生:从温度高的向温度低的地方传递。

6.整理实验器材,放回塑料水槽。

活动:观察加热金属片

1.出示实验要求,介绍感温油墨。

2.请学生说一说,可能会怎样传递。

3.0907,每个组一一上台领取第二组实验器材:金属片、记录单。

老师强调,拿回去之后先不要动手。

评点:先给材料再讲要求,效果不好,要把实验要求前置落实。

4.老师讲解实验注意事项:加热要加热沐浴涂抹感温油墨的那一面。


5.学生分组进行实验。(0910-0914)

6.组织学生交流讨论。

投影学生的记录单,让学生上台交流。

教师询问其他组有没有补充。

另外一个组:从热的地方向冷的地方传递。

师纠正优化:从温度高的一端向温度低的地方传递。

7.学生收集整理材料。

研讨总结

1.师:刚才我们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出现不同的结果。它们都是从中间向四周扩散。

2.问题:金属条的热是通过什么传递的?

生:金属条是加热的地方向冷扩散。金属片是加热点向四周扩散。

3.教师补充板书

温度高——温度低

拓展延伸

1.课件:如果有一根20厘米的金属条,在A端持续加热,热能从A端慢慢传递到B端吗?

1:能量不足。

2:温度不够。一定的能量只能传递一定的范围。

教师进行补充讲解。

2.小结:

3.讨论三种热传递的方式(0925-)

评点: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讲解完成,学生基本上处于茫然的状态。





参与听课研讨的老师:


吴振峰交流:1.探究的问题不是很明确。2.钢锯条的材料是否可以改进,比如钢尺。

蓝鑫龙:问题让学生提出。




TOP
21#

20240416听课笔记戴鑫四下2-7《电路中的开关》

活动时间:2024年4月16日

活动主题:碧湖小学科学教师展示课

活动地点:莲都区碧湖小学

上课课题:四下2-7《电路中的开关》

上课班级:莲都区碧湖小学404班

上课老师:莲都区碧湖小学  戴鑫

记录人员: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课前游戏:逆反口令

目的:提高注意力,训练反应速度


一、谈话导入

1.师:学习有趣的电路实验,老师整理实验室的器材时,发现开关有不同程度的损坏,能不能用身边的材料,制作一些开关,让小灯泡亮起来?

2.课件出示任务,老师口述,学生观看,同时出现黑板上的板贴。


评点:这样的情境创设,欠真实,不如直接了当的提出要求。任务要求的呈现语句可以适当优化,更加简洁明了。

评点:课件和板书同样内容重复,感觉意义不大。

3.提问:明确任务之后,下一步做什么?

生:画图。

4.教师引导到设计要求,让一个学生读要求。

5.出示材料超市,问: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


生:为什么要用铜箔胶带?(教师简单介绍)

生:卡纸是干嘛的?

生:橡皮泥是什么用?

个别学生进行回复。

师:小组讨论,选择你们需要的材料,再填写在设计单上。

设计方案

1.根据要求,学生分组设计,预估时间6分钟。


评点:5-6人的学生小组,桌子有点大,不是特别适合小组讨论,好几个组都有学生游离在活动之外。

2.组织交流反馈

师请第6组学生上台,投屏让学生介绍设计。


师:组员对他的介绍有没有补充?(没有)其他组有没有疑惑或建议?有没有好的地方值得你们学习?

生:橡皮泥可以防止触电。

师请第1组上台交流。


评点:上台的学生介绍比较到位。

其他学生提问交流:铁丝弄久了会不会变形?铁丝画的太短了。

评点:指出“铁丝画的太短了”的学生观察仔细,教师应该给予积极的肯定评价,发挥评价的作用。

3.各组对自己组的设计图进行改进。(2分钟时间)

制作开关

1.师:完成设计方案,下一步应该是——制作开关。


2.课件出示,师说明采购材料的要求:拿着盒子,根据你们的设计图,选择材料,然后完成制作……听清楚了没有?

评点:老师过多的讲解,其实学生不会聆听和不容易理解,可以让学生自行观看,然后提有没有问题,适当点拨就可以了。

3.学生派代表领取材料。

评点:个别组领取了多余材料,因为在设计时没有强调选择合适、必要的材料。还有就是小组合作意识还需要加强,一些组的学生分成不同派系,自管自做其他活动。


4.教师投屏展示部分成功小组的作品。


并请小组同学说说制作时做了什么改进。

评点:此时的交流,主要呈现的是师生交流,其他学生有些继续制作开关,也有些学生在做学习无关的交流。

5.师:改进的部分在课后完成。

拓展

1.课件出示:课后实践

2.学生整理材料。


总评:这节课使用项目化学习,但是感觉没有到位,有形无神,没有发挥项目化学习的特色,课堂上的学习活动组织有些混乱,学生并不是很明白自己的每项活动,目标达成一般。

TOP
22#

20240416听课笔记刘聪六下4-1《厨房里的物质与变化》

活动时间:2024年4月16日

活动主题:碧湖小学科学教师展示课

活动地点:莲都区碧湖小学

上课课题:六下4-1《厨房里的物质与变化》

上课班级:莲都区碧湖小学604班

上课老师:莲都区碧湖小学  刘聪

记录人员: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一、谈话导入

1.揭示内容:厨房里的科学,说明要求。


评点:评价前置,为后面的活动组织提供保障。

2.提出问题:厨房里有什么?

生:锅,蔬菜、肉。

生:有灶台。

生:有盐、味精。

生:有煤气罐。

生:有炒菜的勺子。

生:有餐具。

3.教师出示电饭锅、卡磁炉,还有磨米……

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食材和厨具,这些都是物质。那这些物质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4.请一个学生帮忙煮饭。


观察煮虾的变化

1.教师演示煮虾。


出示实验记录单,明确要求。

2.进行直播,观看煮虾的过程,并且让学生讨论物质的变化。


先讨论水、锅的变化,再在水沸腾之后,放入虾,观察,并进行对比观察。


3.再次出示记录单,讲解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煮鸡蛋汤

1.课件出示任务:煮鸡蛋汤

2.问:需要什么?请学生自由说。

3.出示材料图,学生观看,问: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生:猪油碰到水,会蹦出来,很疼的。

其他学生提出:先放水再放油,慢慢放。

老师补充让学生明白筷子和碗的作用。

4.出示实验记录单,问:这个活动有哪些物质?


学生自由发言。

老师提问:下面两行空在哪里,有什么作用?

5.出示活动要求,并再次强调课前的约定,让学生说说。


6.学生分组领取材料。

7.分组进行实验。


8.教师使用评价,组织调控学生活动。


交流反馈

1.教师说明交流的要求。

2.一个组整组上台交流。其他学生进行补充评论。


评点:学生有两种观点,对蛋液是否产生新物质,有不同的观点,老师让学生继续辩论,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非常好。

3.老师提供补充材料,让学生阅读,再发表自己的观点。


4.学生继续讨论其他物质的变化。

评点:下课铃响起来了,教师仍然组织学生继续讨论,其他可以刹车,留课后再讨论,而把时间用在品尝美食上,兑现前面的约定。

课堂总结

1.师:领取公共勺子,进行品尝。


总评:拖堂比较明显,在最后交流物质变化可以适当减少内容,另外把开头的米饭环节删除,从而让时间分配更合理。


TOP
23#

20240417听课笔记张晓俊五下4-4《热在金属中的传递》

活动时间:2024年4月17日

活动主题:跟岗教师磨课

活动地点:莲都区天宁小学

上课课题:五年级下册4-4《热在金属中的传递》

上课班级:莲都区天宁小学503班

上课老师:滑县  张晓俊

记录人员: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一、活动导入

1.讲台上有两杯茶,一杯热的,一杯冷的,各放了两个小勺子,请同学上台触摸下,有什么发现?

评点:冷茶没有必要,因为这个仅仅是导入,直接开门见山。

一生上台体验,生:一个勺子有点热。

2.提问:勺子上端没有碰到热水,怎么变热的?

还是刚才学生进行解释。


3.请其他学生补充。并用箭头画出金属传递方向。

评点:教师组织活动有点过快,没有让学生充分的交流。

4.揭示课题:热在金属中的传递。

探索:观察加热金属条

1.怎么观察金属条上的热传递?

学生发言,说出来感温油墨、蜡块等内容。

2.教师出示实验提示,进行比较详细的讲解。

评点:教师讲解过多,事无巨细,但实际上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好,许多学生不理解、不明确。


3.学生上台领取材料。

4.分组进行实验。


评点:学生对实验的目的和要求不明确,有些组纯粹就是茫然做实验,也不知道观察什么,也不清楚该怎么做。

5.实验结束。完成实验记录单的填写,准备研讨。

研讨:金属条上的传递

1.请一个组的学生代表上台,投影记录单,交流,其他组可补充。


评点:学生上台交流的时候,老师逐一打断,询问其他学生是否同意,甚至反复强调是否同意,没有让学生完整表达。

2.金属条上的热是通过(  )传递过去的,学生的观点是通过“火”传递的,教师引导学生辩论。

3.教师完成板贴:温度高——温度低

探究:观察加热金属片

1.说明实验要求。


2.学生领取材料进行分组实验。


评点:学生对实验的要求和观察内容不清楚。

3.投屏记录单,组织交流。


评点:学生的交流效果不理想,主要还是师生交流,另外其他学生的参与度不高。

总结拓展

1.课件出示


2.整理材料,下课。


评课交流


张晓俊:实验的组织有点混乱。

徐益南:记录单的设计和使用可以优化,成为学生的学习单,还可以设计简单点,目的更明确。通过现象表现出来,形成思维建构。

叶晓燕:第一个实验,蜡块容易溜走,大小不均匀。第二个实验要提醒先放好再加热。


TOP
24#

20240419听课笔记刘玉民五下“热”4-4《热在金属中的传递》

活动时间:2024年4月19日

活动主题:陈志强名师工作室第1组、第15学带组联合线下研修活动

活动地点:云和县城西小学四楼录播室

上课课题:五下“热”4-4《热在金属中的传递》

上课班级:云和县城西小学502班

上课老师:滑县嵩山路小学  刘玉民

记录人员: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一、活动导入

1.师:老师赶来,没有顾上吃饭,刚才泡了一杯糖水。放了一个勺子。


评点:情境创设一定要真实、有一定的意见,否则比如开门见山,甚至这个活动不一定要实践操作,只要作为话题讨论就可以了。

2.让学生用手触摸感受,询问感受。

3.师:刚才同学感觉到,勺子的上面没有接触到水,也感受到热,为什么

生:金属勺是会导热的。

4.师:通过触摸,我们发现饰面也会变化,发生变化的原因,是通过什么传递到勺柄?

生:通过金属勺慢慢传递过去的。

5.师:如果要画一下热量传递的方向,请一个同学上台画。


6.师:刚才同学从下往上,有没有不同意见?

7.师:这是我们猜测到的,我们有没有办法用实验证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热在金属中的传递?

讨论设计实验

1.师:有什么方法?

生:可以用做实验的方法。

生:做实验的时候,要移动酒精灯,还要做好防护。

生:我们可以上网查找资料。

2.师:这是刚才同学画的方向,今天我们就重点研究,热在金属中的传递。

3.课件出示,提示围绕“怎么加热、如何观察、要注意什么”进行小组讨论。


4.学生分组进行讨论。

5.组织学生交流。

生:水温度变高,水沸腾了。

生:可以加热铁棒,在上面放上一些蜡油。

师:稍等,刚才说到酒精灯,怎么加热?

生:先点燃。

生:用外焰加热。

评点:老师想引导是加热在金属的哪个部位,学生理解是用酒精灯什么部位加热,两者的理解出现误差,需要老师再优化问题。

6.师引导学生要注意什么。

学生提示要注意使用安全。

7.课件出示不同加热部位。


师:猜测一下,这样加热的话,热传递的方向是怎样的?

8.出示金属片的不同加热方法


让学生充分表达。

评点:让学生充分,出现了比较多的思考,特别是有个学生说到是绕一圈传递,暴露了学生的前概念。最好是让学生画图,了解每个学生的想法,为后面的实验做好铺垫。

9.出示实验器材,重点说明感温油墨。


10.根据老师给的材料,小组讨论交流,想一想实验的方法。

11.分发记录单,以小组为单位,先完成预测部分的画图。


实验探究

1.学生分组领取材料。

教师再次提示实验注意事项,课件出示。

2.学生分组实验。

评点:尽管前面讲了许多,学生的实验操作还是问题比较多,有些组在加热时加蜡块,有些组在金属片上加蜡块。

3.整理实验器材,完善实验记录单。

师:用自己的语言,把看到的现象概括出来。

四、研讨交流

1.教师拍照出示实验记录单。

2.请学生说说自己组的实验发现。


3.教师进行概括性的板贴。

热的传递

温度高——温度低

4.拓展


请学生说自己的观点

生:感受不到了。

生:火足够大,可能就可以了。

生:温度过高,金属条可能会融化。

生:热量会被空气吸收了。

5.教师进行总结解释。

6.出示热传递的三种方式。



板书:


TOP
25#

20240419听课笔记许建斌:五下“环境与我们”3-3《珍惜水资源》

活动时间:2024年4月19日

活动主题:陈志强名师工作室第1组、第15学带组联合线下研修活动

活动地点:云和县城西小学四楼录播室

上课课题:五下“环境与我们”3-3《珍惜水资源》

上课班级:云和县城西小学505

上课老师:云和县城西小学
许建斌

记录人员: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一、情境导入

1.观看地球图片,提问:蓝色的部分是什么?

2.播放视频:请节约用水


3.说说观看体会。

生:当你在用水的时候,别的地方在等水。

生:如果你多用一份水的话,别的地方就少用一份水。

生:要节约用水。

4.聚焦:揭示课题——珍惜水资源

探索:为什么要担忧水资源问题

1.观看书上的图表资料,学生分组讨论。

要求学生轻声阅读,分组讨论,组长记录,时间预计7分钟。

教师分组提供补充资料。



2.投屏展示学生的记录,一个同学上台汇报。


学生汇报之后回到座位,老师补问该学生:为什么说淡水资源有限?

老师强调:要有理有据,要用数据说话,要说服别人。

3.延续一部分时间(大约5分钟),学生继续学习。

中途老师提醒学生要讨论起来。

4.教师投屏学生的讨论记录,并让学生代表上台说明。

师打断:分布不均匀,你是怎么发现的?

学生进行回答,然后继续。

老师随后提问:哪里发现的?(其他学生回答)继续。


评点:学生的发言多次被老师打断,老师强调追问“哪里发现的”。其实可以根据学生记录单上括号里的内容作为证据。另外学生在交流的时候,其他学生看哪里?是看小屏幕还是大屏幕,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5.再投屏另外一个组的活动记录,然后教师出示各国水资源比较图。


问:为什么说我国水资源值得担忧?

生:和加拿大、俄罗斯等国家对比,我国水资源少。

生:我们和世界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对比,我们差距很大。

师:赞同他的意见吗?我国的水资源人均拥有量大概是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

6.播放视频:中国是缺水的国家


探索:珍惜水资源的做法

1.师:水资源是个很严重的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去做?

生:我们应该节约用水。

师:我们国家和社会应该怎么去做?(出示课件问题)


生:保护环境。不要乱丢垃圾。

生:解决分布不均的问题,实行南水北调。

生:积极推进生态工程建设。

师:老师提供一个思路,水资源不够用,我们可以发展科技——

2.学生讨论“我们小学生能做什么?”

3.组织汇报。(学生自由汇报)

生:洗手之后要关紧水龙头。一水多用。……

4.课件出示滴灌技术,并让学生体验滴灌技术。



四、整理总结

1.学生整理实验材料。


板书设计:



TOP
26#

20240419听课笔记张丛兴:五下“热”4-3《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

活动时间:2024年4月19日

活动主题:陈志强名师工作室第1组、第15学带组联合线下研修活动

活动地点:云和县城西小学四楼录播室

上课课题:五下“热”4-3《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

上课班级:云和县城西小学504班

上课老师:云和县古坊小学
张丛兴

记录人员: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课前谈话:

回顾温度计的使用。

一、聚焦(0950-)

1.师:使牛奶变热的办法?又方便又实用的方法。


2.请一个学生上台感受,教师帮助倒热水。学生用手感受。

3.师:再想问这个同学,热了多少?有多热?

无法具体知道牛奶的温度,学生在引导下提出要使用温度计。

4.交流:凉牛奶的温度具体是怎样子变化的?热水的温度又发生了怎样子变化的?


5.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这个变化。

探究: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0955

1.课件出示实验结构图,师:看一下材料,知道怎么做吗?

请一个学生发言。


教师评价讲的很好,并提醒要及时记录。

2.播放微课:如何分工和实验操作(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


评点:微课的形式可以提高活动指导效率,但过于详细的实验提示,把实验的情况都呈现,是否有利于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发展?

3.看了实验视频后,会做了了吗?你觉得这个实验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


请多个学生先后发言,学生陆续说出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评点:这个发言基本上都是对着老师说的,这就是传统意义的告诉老师,最好是让学生提醒学生,明白实验注意事项。另外这个环节和后面课件的部分内容有重复,如何有效合并?

4.课件出示记录单,进行讲解如何记录。


5.学生分组领取材料,进行分组实验(1005-)


6.3分钟之后,各组到教师处汇报数据,老师输入电脑,形成折线图。


研讨交流

1.课件展示全部小组的实验数据,问:有什么发现?有什么想说的?


2.教师一一读说数据,引导学生概括:总体怎样?有没有问题?

然后板书:热水:高——低  冷水:低——高

生:为什么冷水逐渐升高,冷水逐渐降低?

师打断,重复问题:总体的趋势是怎样?

3.教师特别投屏第七组,进行分析。


评点:大量数据的汇总产生,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分析数据,如何有效组织,需要讲究一定的策略,一般是先找共同的、普遍的规律,再分析存在的问题。本课教师急于介入,学生缺少自我思考的时间。

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觉得有些组的数据存在问题,认为最好是再测一次。

4.师:根据少数多数的原则,我们发现的规律是——(继续完成板书)

热传递:温高传到温低

温变速度:先快后慢

评点:教师的板书要规范,不要随意缩写科学概念词语。

四、拓展延伸

1.师:现在看一下,两个温度计,读数一模一样吗?

从学生回复看,两种情况都有。让学生分析原因。

生:开始就是不一样。

生:可能存在误差。

生:外界会有一定的影响。

生:可能碰到杯壁,造成影响。

2.整理实验材料。


板书设计:

TOP
27#

20240422听课笔记陈艳:五下“热”4-6《哪个传热快》

活动时间:2024年4月22日

活动主题:桂馨科学教师交流计划(河南滑县)项目汇报展示活动

活动地点:缙云县紫薇小学四楼多功能教室

上课课题:五下“热”4-6《哪个传热快》

上课班级:缙云县紫薇小学

上课老师:滑县老爷庙乡南屯小学
陈艳

记录人员: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一、活动导入

1.倒一杯热水,把三种材料放入杯子里,过一段时间,哪个导热快?


请了2个学生分别说观点,观点不同,有说金属有说塑料。

2.教师揭示课题:哪个传热快。

3.出示新的材料,问学生如何选择,说明理由。


4.出示感温油墨。请学生说说用途,以及怎么涂?


生:三分之二位置。

生:涂的一样长。

5.师:小棒怎么放入最为公平?

生:一起放入。

师:谁能用更科学的词语?

生:同时放入,而且放入的长度要相同。

6.师:知道了实验材料,还有注意事项,有没有其他需要提醒的?

教师在学生说了几个,提示是安全方面要注意的地方:防止烫伤。

探究:金属、塑料、木头的传热比赛

1.学生分组领取热水,和其他的材料,进行实验。

2.组织学生交流:金属传热快。

3.教师概括板贴:热的良导体,热的不良导体

探究:铁、铜、铝的导热性能

1.先让学生观看实验装置(热传导装置),推测哪个金属导热快。

2.请学生说说这个装置的结构组成。

3.出示蜡环。问:谁认识蜡环?


4.然后再出示凡士林、牙签等材料。让学生根据实验设计单,分组进行实验。

5.组织学生交流分享实验设计。


四、学生实验

1.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2.在白板上记录自己组的实验结果。

3.让学生观察汇总表,说说自己的发现。


4.组织学生讨论个别组出现和大家不一样的问题。

五、总结拓展

1.学了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TOP
28#

20240422听课笔记刘勰一:四上“声音”1-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活动时间:2024年4月22日

活动主题:桂馨科学教师交流计划(河南滑县)项目汇报展示活动

活动地点:缙云县紫薇小学四楼多功能教室

上课课题:四上“声音”1-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上课班级:缙云县紫薇小学

上课老师:滑县焦虎镇第五中心小学
刘勰一

录人员: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一、活动导入(0837-)

1.教师拿出乐器,问学生乐器名称,教师演奏“小星星”。


2.师:刚才这个现象,你有什么问题?

生:你拨动琴弦的时候,为什么会发出声音?

3.拨动钢尺,让学生聆听声音。

问:怎么做,才能让钢尺发出声音?钢尺发出声音时,有什么变化?

生:上下振动。

让学生解释一下振动。

生:振动就是小幅度来回运动。

师追问:钢尺是怎么发出声音的?

学生有困难,教师引导得出。

评点:教师讲解过多,节奏过快,学生还没有进入状态,特别是没有给学生自由思考和提问的机会。

探究:让物体发出声音

1.课件出示更多的材料:音叉,弹簧片,橡皮筋,小鼓


2.学生分组领取材料,进行实验。



3.播放音乐,学生整理材料,小组探讨。

4.投屏展示学生的记录单,并让学生交流。

一个男生发言,另外一个女生否定,认为手放在音叉盒感受到振动。


评点:学生的这份记录单很有特点,而且学生也有不同的意见,这个时候是最好的讨论契机,但是老师没有把握这个机会,反而直接得出这几种材料的产生声音的特点,概括板贴,有点可惜,没有把学生真正放在主体地位。

5.请一个学生上来演示小鼓的振动(绿豆放在鼓面上),直播展示。


评点:教师按照自己的思路,层层追问,没有让学生充分表达观点,其实学生是可以把这个现象解释清楚的。要相信学生。

评点:教师很忙,忙着拿话筒,忙着投屏,忙着与学生交流,其实这个时候是可以请学生帮忙的。

6.教师让一个学生演示音叉的振动。


问:音叉是怎么发出声音的?

生:音叉是因为振动发出声音的。

7.出示锣,让学生敲击,问:发出声音,有没有发生振动?看到了吗?没有看到你能说发生振动吗?

学生说到利用水,利用绿豆。

教师演示绿豆放在锣上面,演示,但是学生提出异议。

生:有可能是敲击使绿豆动起来。

生:有可能是倾斜导致的。

评点: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而且对实验操作和现象非常较真,说明学生具备了优秀的科学素养,教师没有利用这些话题,进行积极评价和课堂调整,而是按自己的预定内容讲解。

教师让学生用手感觉下,有点麻麻的。

师:音叉也是发生了振动,可以怎样让锣停止振动?(敲了之后放在平面。)

拓展总结

1.师:我们的身体也有一个器官,我们是用什么交流的。

生:我们是用嘴巴交流的。

生:是音带交流的。

生:是声带,不是音带。

2.教师让学生发出声音,并用手感觉下。并出示课件。


3.问:声音是怎么发出来的?前面的乐器是怎么发出声音的?

4.问: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一个学生回答:今天我学会物体振动产生声音。


板书设计:

TOP
29#

20240422听课笔记刘玉民:五下“热”4-4《热在金属中的传递》

活动时间:2024年4月22日

活动主题:桂馨科学教师交流计划(河南滑县)项目汇报展示活动

活动地点:缙云县紫薇小学四楼多功能教室

上课课题:五下“热”4-4《热在金属中的传递》

上课班级:缙云县紫薇小学

上课老师:滑县锦和街道嵩山路小学
刘玉民

记录人员: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一、谈话导入

1.一杯热水,一个金属勺,会发生什么?

生:金属勺会变热。


2.猜想:


师:热通过什么传递到勺柄的?

生:通过勺子的杆传递到勺柄的。

师:通过勺子传递到勺柄的。

3.让一个学生上台,画出热传递的方向。


4.师:怎么证明的?不能光用嘴说啊,要通过什么证明?

生:做实验。

5.揭示课题:热在金属中的传递。

设计实验

1.课件出示实验器材,问:怎么使用这些材料,来验证?


2.重点介绍感温油墨和蜡。

3.问:怎么用老师给的材料,来证明自己的猜想?

4.课件出示本节课主要活动。


5.课件出示记录单,阅读思考:如何设计实验方案?需要注意的问题?


师中途提示,可以和别的同学交流下,你想到的别人想到了没有,别人想到的你想到了没有。

6.用手机投屏多个学生的记录单。


评点:老师点评记录单,学生只是看看,没有参与其中。而且任务要求太多,学生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做什么。

7.师:金属片或金属条怎么用?

生:可以用一个夹子夹在金属片上。

师:老师问的是感温油墨怎么用?

然后讲到蜡涂在金属条上使用。

实验探究:热在金属中的传递

1.各组领取实验材料。师:领到实验材料先不要动手。

2.老师提示实验要求。


3.各组进行实验。师约定:实验时间8分钟,音乐开始,实验停止。


4.整理实验器材,完善实验记录单。

师:把你们组写的最完整的放在上面。学生上交记录单。

5.组织学生交流。


生:我们的发现热会向四面八方传递。我们的问题是热为什么会向四面八方传递。

师:刚才有同学说热会向四面八方传递,我们的金属条是向四面八方传递吗?

生:向前面蔓延。

6.教师出示课件,再次询问:热是怎么传递的?


在教师引导和自我概括下,多长板书:热传递的方向是从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地方传递。

评点:教师讲解太多,没有给学生充分发表的机会,导致学生成为课堂上的观众,课堂成为老师表演的课堂。

四、总结拓展

1.课件出示热传递的方向规律。

2.出示拓展题:热能从A端慢慢传递到B端吗?

学生有多个观点,但是支持不行的观点比较多,有个学生说到热传递到后来就没有温度了。

教师解释:像水流一样,热量会传递到空气当中了,严格来说不能说没有一点热量,但我们感受不到了。在传递的过程当中慢慢地散发点。

3.课件出示图片,讲解热传递的三种方式。


4.师:你能举出生活中热传递的例子?

和学生分析水沸腾的热传递方式。



板书设计:

TOP
30#

20240422听课笔记尚海竹:三上“空气”2-2《空气占据空间吗》

活动时间:2024年4月22日

活动主题:桂馨科学教师交流计划(河南滑县)项目汇报展示活动

活动地点:缙云县紫薇小学四楼多功能教室

上课课题:三上“空气”2-2《空气占据空间吗》

上课班级:缙云县紫薇小学

上课老师:滑县道口镇街道第二实验小学
尚海竹

记录人员: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一、活动导入

1.两个瓶子,一个瓶子装了沙子,一个瓶子装了水,还有小石子,放进去,会怎样?

问:你观察到什么?

生:没有变化。

师:石头为什么没有沉下去?在科学上,我们可以说,沙子占据了空间,也可以说,瓶子的空间被沙子占据了。

2.观察另外一个瓶子,学生已经把石头放在瓶子里,观察到什么?

生:水漏出来了。

生:石头也能占据空间。

教师完成板贴。

3.老师拿出一个空瓶子。里面真的什么东西都没有吗?

评点:这个导入略微繁琐,学生并没有多少理解教师的意图,最好是设计的简单点,并让学生充分的思考。


生:有空气。

师:这是一瓶空气。

问:空气能占据空间吗?

征求学生的意见,出现两个答案,揭示课题:空气能占据空间吗?

探究:空气能占据空间吗

1.教师展示实验方法,一个瓶子倒扣在水里,瓶口有个泡沫片,让学生猜测思考实验现象。

2.学生独立在记录单上进行猜测,画出自己的想法。


3.教师补充板贴,让学生上台展示。

用模拟材料演示实验猜测。然后举手统计和刚才学生一样、不一样的猜测结果。请另外一个学生上台展示。

师:请表达一下,为什么你会这样猜想?


评点:第1-2两个学生的猜测其实没有什么区别,只是第二个学生补充了纸不会湿。第3个学生倒是有不同的观点,可以让不同的学生说说自己猜想的理由,然后引出实验的意义,而不是简单就说用实验来证明。

4.师:真的是这样吗?我们怎么做?(实验)

5.课件出示实验材料,让学生说说会怎么做。


评点:请了多个学生说会怎么做,有点浪费时间,其实完全可以问学生,你知道怎么做了吗?有没有疑问?说明教师很不放心,舍不得放手。

6.说明实验约定,同时课件出示:音乐响起,实验结束,请小组长把器材收到小盒子里。

7.学生领取材料,分组进行实验。


8.音乐响起,学生整理材料。

交流汇报

1.师:小组讨论一下,根据你们组的实验,表达一下你们的理由。

2.组织交流


请一个组的全体学生上台展示第一步实验的结果。


评点:全组学生上台意义不大,而且贴在黑板上其实后面组的学生是看不清楚的,交流的时候应该是要让全部或大部分学生看清楚,否则这样的交流方式是不合适的。

学生讲述自己在家的实验,蜡烛上面盖上杯子,蜡烛会熄灭。(无关)

评点:感觉学生的交流讨论不在点上,说明教师的引导出现问题,学生不明白老师问题的意图。

3.师:请一个组展示第二步实验的结果。

评点:学生上台有点无措,效果不好。也没有对学生的模拟作品进行评说。


4.请第8组上台展示气球的实验。


生:水进来了,有些空气就进入到气球里面。

生:首先是气球,上面的瓶盖挡住了水,所以气球就鼓起来了。

5.第四种展示(捏气球)

生:气球变高了(学生想表达的是气球捏了之后,水位变高了)

教师没有理会,自己去调整模拟图示。


四、拓展活动:吹气球比赛

1.课件出示吹气球的方法,两个学生不同方法。请学生上台展示。


2.学生从中说说实验发现:空气占据空间。



板书设计: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