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024陈建秋听课笔记综合 [复制链接]

61#

活动时间:2024年5月29日

活动主题:兰溪市小学科学教师课堂、实验综合能力提升90学时培训

活动地点:兰溪市实验小学

上课课题:五下“热”4.4《热在金属中的传递》

上课班级:兰溪市实验小学四(2)班

上课老师:北京师范大学丽水实验学校  钟婷婷

记录人员: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一、聚焦,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热水杯,勺子,用手摸,什么感觉?


生:烫。

师;这个部分没有接触热水,怎么会变烫?

生:热传递。

2.请一个写上上台画热传递的方向。

3.师:有没有不同的意见?是不是都这样认为?热传递的方向,你们看到吗?

生:看不见。

师:有什么办法看到?

生:可以用手摸。

师:如果要用眼睛看到,有什么办法?小组讨论下。

4.学生分组讨论。学生没有讨论出结果。

5.揭示课题:热在金属中的传递。


探索1:热在金属棒中的传递

1.师:刚才有同学说到温度计,这是一种方法,不过可能不是很方便。

老师给大家带来两种神奇的材料。

贴板书:感温油墨,感温贴纸。

简单介绍一下感温油墨,感温贴纸。

2.出示实验材料。询问:有什么不清楚的吗?

生:陶瓷碗什么用。

师:介绍陶瓷碗的用途。

3.出示实验记录单。


组长分发实验记录单,观看,有无不清楚的地方。

指导学生完成实验记录单上的组别、姓名和预测。

4.组织学生分享预测。

请一个学生发言。其他学生没有不同意见。

5.课件出示实验提示。


学生观看阅读温馨提示,教师询问有无问题?

6.学生分组领取材料,进行实验。

7.学生分组实验,加热金属棒。


8.组织交流:实验结果

投屏学生的记录单。组织学生交流。


9.组织学生讨论感温油墨或感温贴纸的变色顺序,以及温度的高低,然后引导出热传递的规律。教师完成板贴。  温度高——温度低

探索2:热在金属片上的传递

1.课件:热在金属片中的传递,出示实验材料和实验记录单。


2.重点介绍加热金属片的方法,请一个学生参与演示。以及随机拿到感温油墨、感温贴纸和蜡油的说明。


3.学生拿出实验记录单,进行预测。

4.组织学生分享预测。

师:刚才两位同学的预测结果是不一样的,没关系,我们下面做实验。

5.学生分组领取实验材料,进行实验。


6.学生进行实验记录。

7.投屏,组织学生交流。


总结概括

1.研讨,两个实验的相同点或不同点。


2.出示拓展的物体,让学生分析怎么传递。


3.出示热传导的概念,让学生举例。

学生举例讲到开空调,整个房间都会变热。

4.回顾前面的热水杯活动,进行解释。


拓展延伸

1.介绍三种热传递的方式,回应前面的空调问题。



TOP
62#

活动时间:2024年6月6日

活动主题:夏慧丽、张妍名师工作室送教活动

活动地点:莲都区天宁小学

上课课题:三年级下册《乘法的整理与复习》

上课班级:莲都区天宁小学302班

上课老师:莲都外国语学校  唐志鸿

记录人员: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参与听课老师:天宁小学数学老师,夏慧丽、张妍名师工作室成员

一、模型导入,寻找规律

1.师:今天我们进行乘法的复习。这里有个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模型,你有什么想法?

2.师:在这个模型中,积最小的是什么?最大的是什么?

根据学生自由答,教师副板书。

10*10=100

99*99=

3.课件出示,师:先不算,你有什么想法?


根据9*9,个位肯定是1。

4.课件出示教师的方法(算式),让学生分析。


请一个学生回答。

5.课件出示,让学生自由说一个算式,教师随机板书。


6.问:在不去计算的情况下,猜测,它们的积,在哪个范围之间?

生:三位数和四位数之间。

师:有没有可能大于9801?有没有可能比100小?

学生表示没有。

师归纳,我们这个模型的计算结果,肯定是在9801和100之间。

多种方法计算

1.课件出示一列算式,请学生思考回答


2.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算。

3.投影多个学生的计算,组织交流。


组织引导对学生的方法进行分析感悟。

4.老师板贴出示其他的方法(拆分法)

5.小结:这三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都是把4和2拆分出来,再和3、6相乘。

教师组织归纳,帮助学生理解。


系统梳理

1.课件出示,让学生思考回顾,寻找计算规律。


2.组织学生根据课件上出示的竖式模型,寻找规律。

3.按照从一位数到两位数再到三位数的顺序,从简单到复制让学生梳理。


4.概括:这就是乘法计算的模型。

练习挑战

1.学生独立完成作业。

136*42

2.请一个学生上台板演。其他同学进行方法对答,一样举手反馈,大部分学生使用的方法一样。

3.拓展应用:铺地锦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这是意大利古代使用的方法,发现还是我们古代数学家所以的竖式更加几简便。

4.完成练习单上的练习二

学生独立完成。再拍照投屏学生的练习

师:你跟他不一样的请举手?(两个不一样,让学生说谁对)


5.组织学生观察算式,看看有什么规律?

请一个学生发言,然后教师重复概括,帮助学生掌握。


引导学生总结:一个数扩大几倍,另一个数缩小几倍,积不变。

6.寻找发现第二列的算式规律。(25*40 ……)

7.让学生说说本节课的感受或问题,无学生发言。


TOP
63#

活动时间:2024年6月6日

活动主题:夏慧丽、张妍名师工作室送教活动

活动地点:莲都区天宁小学

上课课题:二年级下册《两三位数加法和减法的复习》

上课班级:莲都区天宁小学203班

上课老师:莲都区巨溪小学  赵裕欢

记录人员: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参与听课老师:天宁小学数学老师,夏慧丽、张妍名师工作室成员

一、挑战第一关(两位数减法)

1.师:邀请大家参加加与减的活动。

2.课件出示第一关,学生完成学习单上的关卡一,然后开火车回答。


3.师:观察算式,看看有什么发现?

4.学生4人一组,观察算式有什么规律。

5.组织交流。

生:被减数都是从小到大,差也是从小到大。

老师请另外一个学生再来说一说。

然后教师根据课件的算式和答案,组织学生一起分析,完成板贴。

师:被减数怎么变?减数有没有变化?差怎么变化?

引导学生一起说,然后提议把不变的减数放在前面,然后说规律。

生:减数不变,被减数变大,差也变大。

6.提示学生从下往上看,有什么规律?补充板贴。


挑战第二关(三位数减法)

1.出示题目,学生独立计算。


2.抽取学生单独回答,告知答案,有不同意见举手纠正。

师:刚才有同学算错了,怎么才能保证我们计算正确?

生:列竖式计算。

生:验算。

师:可以怎样验算?

生:536-209(师解围:他采用的是重新计算一遍)

生:用209+227,看看是不是等于536?

讨论归纳验算的方法,不是差减减数,而是差加减数。


3.师:还有没有其他方法?能不能用被减数-差的方法?

以刚才题目为例,536-309,列竖式计算,得出也可以用这种方法验算。

4.学生用验算的方法自行验算536-398 自己的计算结果。

5.组织反馈答案,学生没有什么问题。

6.观看算式,寻找规律。

7.组织学生交流。抽取学生。

生:差越变越小,减数越变越大。

师:还有吗(请另外一个学生回答)

生:它们的被减数不变。

生:减数越来越大,差越来越小。

请同学们看课件一起归纳。

师请一个同学下往上观察,交流规律。


8.完整归纳:被减数不变,减数越来越大,差越来越小。

9.师:关于验算,你觉得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

生:一定要验算。

生:数位要对齐。

挑战第三关

1.观察圆圈里的数字,看看有什么规律?


生:左边的数字大,右边的数字小。

2.请学生思考:这道题怎么解答?

课件出示要求:先想一想,再算一算,然后与同桌说说你的想法。

3.组织学生反馈,抽取一个学生回答。

生:698  129  698-129

师(插问):为什么这里要选最大的698?

评点:学生有点沉闷,估计大部分学生不怎么理解。

师:差要越大,减数要怎么选?

评点:学生的思维无法跟上,难以理解要差越大,被减数要选最大,减数要选最小。

4.经过讨论,个别学生掌握理解。

5.师:现在你们懂了吗?

四、拓展练习

1.学生自由读题,然后思考,再请同学回答:有几种走法?哪种比较近?


2.分别抽取了几个学生回答,说出自己的观点,老师要求学生说明理由:为什么比较近?

教师组织学生估算,直接组织学生讨论,原来发言的学生没有再去给机会。

3.师:本来需要我们验证一下,哪种方法比较近,因为时间关系,下课之后再验证。

五、课堂总结

1.师:在这节课,运用到哪些知识?

生:用到了进位和退位。

生:用到估算的方法。

2.下课。

TOP
64#

20240612听课笔记章羽浩对比实验专题复习课

活动时间:2024年6月12日

活动主题:新教师成长磨课

活动地点:莲都区天宁小学

上课课题: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课《对比实验专题复习》

上课班级:莲都区天宁小学505班

上课老师:莲都区天宁小学  章羽浩

记录人员: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一、谈话导入

1.师:这个学期,有许多实验,最开始的实验是——

生:种子发芽实验。

2.出示课件,问:这个实验研究的是什么?(种子发芽和光照关系的实验)


3.请一个学生回答:光照。

4.出示课件,另外一个实验,让学生回答。(种子发芽和土壤关系的实验)


5.引导归纳:刚才的两个实验,有什么共同点?

生:都是对比实验。

师:对比实验有什么要求?

学生自由回答。

6.归纳,课件出示对比实验的概念和特点。

7.揭示课题:对比实验专题复习


概括对比实验特点

1.课件出示“对比实验步骤”。

2.分步骤引导学生回顾,然后出示课件内容。


3.让学生拿出“对比实验研究单”。

教师引导学生要注意什么,特别是提醒表格下面的实验提示。


4.学生独立完成研究单。教师提示可以翻看书本,了解具体实验内容。

5.课件出示对比实验的定义和主要特点。


对比实验,指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改变其中的一个条件,比较分析结果,来探究该条件与实验对象关系的实验。

6.投影学生的研究单,组织交流反馈


先进行判断是否是对比实验。

学生对第三个实验“蚯蚓对光照的选择实验”有争议,一些同学认为是模拟实验,有些同学认为是对比实验,通过讨论,最终确定,这个实验既是模拟实验,又是对比实验。

学生对第四个实验“生态瓶实验”有争议,教师引导学生看清楚标注上的书18面拓展,确定是对比实验。

学生对等六个实验“增加铝箔船的载重量实验”有小许争议。

评议:有一定的难度,才能引发学生的争议和思考,在讨论和思辨中明确认识,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7.组织学生对有争议的实验进行讨论,然后分析后面的改变条件和保持不变条件。

练习巩固

1.课件出示:有哪些方法来保证实验的准确性?


2.课件出示题目2,组织学生讨论。


1)寻找和题目要求一致的改变条件。

2)指出实验设计中的问题,并说明理由。

评点:教师过急讲述,没有给学生充分的阅读和思考时间。

3.课件出示题目3,学生自行阅读,再同桌互相考问,然后组织交流。


评点:组织有点混乱,要想办法挑一个问题,去引发全体学生的思考。另外,课件制作的问题,字体太小,后面的学生无法阅读题目。

4.课件出示题目4.学生自行思考


5.组织学生反馈交流。

TOP
65#

20240717听课笔记江苏曾宝俊《3.日食》(视频)

活动时间:2024年7月17日

活动主题:融合共创 播种科学——2024桂馨教师培训交流项目

活动地点:湖北恩施

上课课题:六年级下册“宇宙”单元《3.日食》

上课老师:江苏曾宝俊(视频课)

记录人员: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一、0920揭示课题

1.师:今天的课题,是发生在10天之前的事情,正好是4月9日。我请你们看看当时的现场。

2.播放多个小视频。


3.师:这是一种什么现象?

生:日食。

师:见过吗?没有,所以说是一种罕见的天文奇观。

4.播放专业视频。

5.师:漂亮吗?想不想亲眼看一下?谁知道日食的过程是怎样?

一个学生发言,内容是关于日食的原因。

另外一个学生简单描述了一下。

6.教师进行描述,然后是课件出示,并介绍每个图片的名称。


比如什么叫初亏?食既……

7.教师强调:刚才大家都是说我以为,这个是事实。

8.师:有没有第二种日食现象?请你们再看一种。


9.比较这三种日食现象的不同。

10.课件概括:不一样的日食现象。


讨论成因

1.出示太阳系示意图。

师:除了月球,还有什么天体,会挡住太阳光?


2.生:金星、水星离我们比较远,不可能造成日全食,而是造成日偏食。

3.图片出示水星凌日和金星凌日,简单说明。


模拟实验

1.学生模拟,看看能不能产生日食现象。


2.教师统一口令,让学生分别模拟出初亏、食既、……等现象。

3.师:请你们告诉我,月球是从哪里到哪里移动的?

生:月球逆时针转的。

师:地球是怎样转动的?

生:地球是顺时针转的。

师:地球也是一样,逆时针转。从左边往右边,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刚才有同学是顺时针转的,从哪边开始亏?

4.组织学生重新再做一次。

师:刚才你们模拟的是日食现象的哪一种?(日全食)那日偏食呢?

师:刚才你们是闭着眼睛看,一只看到的是全食,换个眼睛,这个就是偏食现象。日环食现象,刚才有没有模拟出来?

生:月球要离太阳近一点。

师:一个人够不够?再来一个同学,两两合作。

5.学生分组进行模拟实验。

6.师:刚才的实验,地球在哪里?(我们的脑袋瓜)要把这个实验做好,一个诀窍,知道是什么吗?

生:要哪边到哪边。

生:距离和大小,距离要特别远,大小也不一样,太阳要比月球大很多。

师:这三个你可以想一下,哪个离哪个特别近?这是第一个诀窍,还有什么诀窍?

生: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师:第三个诀窍?

生:太阳、地球、月球,要处于同一个水平线上。

拓展延伸

1师:刚才我们对日食的研究,完成了小学的任务。曾老师这里还有一点小资料。有什么发现?这个时候可以用“我以为”、“我认为”来回答。


2.组织学生就日食是少见还是常见进行讨论。

3.师:如果要继续这个话题,我们就要推出问题。


生:我觉得这里会有一个周期。

4.教师概括:根据资料提出自己发现,或值得研究的问题。

师:就地球而言,是不少见的,就对于一个地方而言,就少见了。

5.让学生按周期进行模拟实验,而不是一点点的绕。学生进行分组实验。

6.师:刚才大家是模拟一次,我的要求是要模拟两次日全食,要隔几年,一定要周期性的绕。

7.师:我们可以推测,以后的日食发生时间。

8.介绍利用异常天相,确定一些历史事件的时间。


郑永春老师评价:观察现象要细致全面,原因分析要到位,学生课堂表达不足(质疑、分享、答辩、思考、总结,不要过多实验演示),


章鼎儿老师:观察学生的发展状态,他们所获得的成果是什么,这是老师所追求的最有价值的目标。既然对这两节课不满意,那么我们觉得还可以达到什么目标,在教学中可以达成什么?我们设想中的理想的目标是什么?


我设定的教学目标:

目标1:了解日食现象,知道日食的产生和哪些因素有关。

目标2:针对日食现象,提出想研究的问题,进行方案设计。

目标3:进行模拟实验,验证日食产生的成因,并对实验方法进行优化。

目标4:在活动和交流中,养成细致观察、认真倾听的习惯,培养学生分析、思辨、质疑等思维能力。

TOP
66#

20240717听课笔记宁波黄巧尔《3.日食》(视频)

活动时间:2024年7月17日

活动主题:融合共创 播种科学——2024桂馨教师培训交流项目

活动地点:湖北恩施

上课课题:六年级下册“宇宙”单元《3.日食》

上课老师:浙江宁波黄巧尔(视频课)

记录人员: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课前谈话

1.组织交流:科学课上,让你非常难忘的事。

2.学生自由发表。

一、谈话导入0829-0833

1.师:2009年7月22日,在宁波,有一个非常难忘的天文奇观,你能猜测一下吗?

2.学生自由交流:日食,流星,北斗七星

3.老师播放视频。


4.0831问:你看到了什么?

1:我看到了日食现象。

2:日全食像黑洞一样。

3:日全食是一个奇观。

4:日全食是很慢的,日全食是圆形的。遮挡太阳的阴影,是正圆形的。

师:在科学历史上,这样的天文现象,我们称为日食。日食是怎么发生的,我们一起来学习下。

5.揭示课题:日食。

讨论日食发生因素0833-0841

1.0833问:日食和什么有关?

生:月球挡住了太阳。

2:观察到这种现象,是因为地球是观测点。

2.师:还有什么想说的?刚才大家说到和太阳、月球、地球有关。谁能说说,他们是怎样运动的?

1:地球是椭圆形运动的,地球是不动的。

2:我觉得地球是绕着太阳转,地球是倾斜的。

师:这三者在运动的过程中,会发生日食吗?

3.老师出现三球仪,介绍使用。

4.0836师:这个三球仪,是顺时针转动,还是逆时针转动?怎样才更符合客现实?

生:我觉得是自西向东,逆时针转动。

师:月球绕地球一圈,时间应该是多少?

生:我觉得应该是一个月。

师:所以,使用三球仪转动时,一定要慢慢转动,否则会错过许多现象。想不想模拟一下?

5.师:关于这个实验还有什么问题吗?那黄老师一个问题,看到什么现象,说明日食发生了吗?

1:地球把太阳挡住了。

2:三个球在一条直线上。

生:在地球上看到一个阴影。

6.教师给予肯定,说明要求:看到阴影。

实验探究:日食发生条件0841-0846

1.0841师:材料员领取三球仪,开始实验。

课件提示:运动过程中,是否会发生日食?

如果发生,这时它们处于怎样的位置?

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3.0844组织交流:日食发生了吗?它们处于怎样的位置?

1:它们在一条直线上。

2:月亮处于地球和太阳之间。

师:我们把这两个回答综合一下。你还有什么其他发现?


1:日食发生的位置是不一样的。

2:月亮在旁边的时候,也会造成日食,不过不是日全食。

师:日食发生时,是不是全部遮挡?所以是不是地球上所有的人都能看到吗?

四、模拟观察日食现象(日全食)0846-0854

1.0846出示日食观察仪。投影出示实验装置,介绍仪器的组成和使用。


2.视频出示使用方法。

3.出示实验记录单。


4.0849学生分组使用日食观察仪进行观察。


5.观察好了的学生,回到位置完成实验记录。

6.师:谁能交流下,看到日食发生的过程。

一个学生自由发言,老师让学生上台使用日食观察仪呈现。

7.师:哪个组来分享一下你们的实验报告单?

一个组学生代表上台投影分享实验报告单。

8.概括:像2009年这样的日食,叫日全食。多少时间发生一次?(300年)

五、深入探究:观察日食现象(日环食)0854-

1.0854师:模拟1987年孙老师观察到的日全食。(对仪器进行调整,将月球和太阳的距离移近)

2.学生进行实验观察。

3.0858师:看到1987年的日食吗?看到的现象是怎样的?

生:中间被遮挡住了。

请写上上台呈现,教具投屏。

4.问:其他同学是不是这样认为?和2009年有什么不同?

生:2009年是全部遮住了。

师:这样的日食,我们称为日环食。


5.师:为什么这样,和什么有关?

生:离地球远近不同。

6.打开教具箱,观看远近,确实如此。

7.师:科学家经过长期的观察,证实了运行轨道是椭圆形。(课件出示)

8.师:2010年,老师又看到了日食,有什么不一样呢?(视频展示)

9.组织学生讨论,这个时候,什么发生了变化?

生:月球的高低发生变化。

师:为什么发生这样的变化?

生:月球运行的轨道是倾斜的。

师:非常好,科学家发现,月球运行的轨道是倾斜的。

10.师:通过这个模拟实验,你有什么发现?

1:轨道是椭圆形的,运行的轨道是倾斜的。

师:那你对三球仪,有什么改进的地方?

六、拓展延伸

1.师:太阳系里还有什么天体,也会导致发生类似的现象?

学生自由发言。

2.播放金星凌日视频。

3.师:金星凌日和日食有什么不一样。

TOP
67#

活动时间:2024年7月18日
活动主题:融合共创 播种科学——2024桂馨教师培训交流项目
活动地点:湖南株洲
上课课题:《它溶解了吗》
上课老师:刘新平(视频课)
记录人员: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一、活动导入0835
1.师:老师手上有两样物品,一手是沙子,一手是食盐。请大家观察下,然后把它们画下来。
2.学生拿出材料,进行观察。
3.师:如果那个同学观察的比较快,请你到黑板上画一下。0837
4.进行评价,给上台的1组和2组加一颗星。0838

5.组织学生交流画的位置和形状。
评点:不少学生没有完成观察记录,导致老师组织的交流参与度不够。
6.课件出示,问:如果把沙子倒入水中,还是这样子吗?如果把食盐倒入水中,还是这样子吗?0842
生:沙子倒入水中,会变成湿的。毛茸茸的。食盐倒入水中,会溶化。
7.师:到底是不是这样,我们要不要尝试一下?0844
二、实验:观察物质的溶解
1.观看视频,学习实验方法。0844

2.讨论:现在我们观察是把谁倒入水中?(沙子)0847
师:记录员要注意记录,还要用搅拌棒搅拌一下。
3.学生拿出水、沙子等材料,进行实验。0848
一组学生把沙子全部倒入烧杯的水中。老师提醒学生用搅拌棒搅拌下。
评点:如何判断沙子没有被溶解?一般的实验方法没有考虑到这点,这里可以采用少量(具体到3-5颗)放入水中,然后观察有没有减少。
4.组织学生交流0857
5.把这杯沙子浮放在前面,领取食盐。0900
6.学生分组进行实验。0901
7.组织学生反馈,请一个学生上台0908

组织交流:沙子还在底下,食盐不见了。
师:你的融化是什么意思?融化是消失了,消失了是什么意思呢?
生:消失找不到了。0911
生:变透明了。
三、寻找食盐的踪迹
1.课件:食盐藏到哪里去了?我们找食盐的方法。
生:尝一尝。有盐味。
2.视频播放:用吸管吸水,演示尝的方法。
3.教师补充强调:未知液体不能尝。0918
4.学生分组品尝。0919

学生反复品尝。
5.请一个同学上台,用磁吸在黑板的板书上演示实验现象。0921

6.组织交流:沙子都在角落,食盐和沙子一样吗?(不一样)它在水中均匀分布。(板书:均匀分散)
四、拓展活动0925
1.课件:观察胭脂红在水中的的变化?

2.学生分组领取材料,进行实验。0926
3.组织学生讨论0930

4.讨论:0931
作业:沙子它溶解了吗?
问:上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生:收获了很多知识。
评点:学生交流习惯没有养成,个别学生参与发言,大部分学生都自己做事。
TOP
68#

活动时间:2024年9月14日

活动主题:骨干教师磨课

活动地点:莲都区长岗背小学

上课课题:三年级上册“水”单元《加快溶解》

上课班级:莲都区长岗背小学

上课老师:莲都区长岗背小学  吴柱芬

记录人员: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一、活动导入0910

1.师:老师喜欢喝糖水,这是一杯凉开水,我在里面放入一块冰糖(现在演示),怎么不甜?

2.学生自由发言。

生:换热水。

生:搅拌。

生:捣碎。

3.师:热水,搅拌捣碎,真的可以加快溶解吗?

4.揭示课题,进行板贴。

实验设计:热水能加快食盐溶解吗

1.课件出示实验材料图,说明实验内容。


2.学生分组讨论实验方法。


3.交流汇报方法0917

第二组一个学生上台汇报,教师拍照投屏记录单。学生介绍,教师在旁边补充或概括。

第四组一个写上上台汇报。


提醒:这个实验我们都采用不搅拌的方法。

实验设计:搅拌能加快食盐溶解吗

1.说明实验要求,学生分组讨论。

2.请第一组一个学生上台介绍方法。

3.课件出示实验步骤和实验记录单,问: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


4.出示 热水能加快食盐溶解吗?和搅拌能加快食盐溶解吗? 的实验步骤


5.教师提醒实验注意事项。并出现课件提示。

四、学生分组完成2个实验0930

1.学生进行实验,大约10分钟。

2.请第二组同学汇报实验发现。


3.教师先后统计其他组的实验数据。


4.师:比较第一个实验和第二个实验,你有什么发现?

生:搅拌这种方法,比热水的溶解速度要快。

5.教师进行归纳,完成板贴。

五、拓展活动:小颗粒缃盐比大颗粒粗盐溶解快吗

1.课件出示实验方法,请一个销售说说该如何操作。


2.概括:改变一个条件,其他条件保持不变,这样的实验叫作对比实验。


3.布置家庭实践作业:领取粗盐、细盐和记录单,与爸爸妈妈一起完成实验。


评课:教学活动设计过于注重实验设计,导致课堂氛围显得有些沉闷,学生的活动是在教师指令下进行,缺少自主参与和发现。交流反馈效果不是很理想。

TOP
69#

陈老师好认真,学习了
TOP
70#

20241009听课笔记陈艳三年级《溶解与搅拌》

活动时间:2024年10月9日

活动主题:桂馨科学课公益项目(河南滑县)展示交流项目

活动地点:滑县城关街道滑台路小学

上课课题:三年级《溶解与搅拌》

上课班级:滑县城关街道滑台路小学

上课老师:滑县  陈艳

记录人员: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一、揭示课题0912

1.师:今天由陈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溶解的快慢》。


2.课件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教师口述。

3.提问:刚才老师喝水,吃感冒药,很自然进行了搅拌,搅拌有什么用?


学生自由回答。

4.请学生说说生活中关于搅拌的现象。

生:泡糖水,放在杯子里搅拌下,马上就熔化了。

5.小结:通过搅拌,可以让我们的物质溶解得更快。

探究一:搅拌能加快白糖在水中的溶解吗?0917

1.课件出示活动任务,学生拿出实验记录单,小组如何如何做这个实验,1分钟。

2.组织交流。

生:准备两个烧杯,放入同样多的白糖,一个搅拌,一个不搅拌。

3.课件出示:制定计划

询问:哪些是可变条件,哪些是不可变条件?


学生有点困难,教师引导之后学生齐答。

课件概括实验方法。


4.学生领取实验材料。0922

5.教师补充说明实验注意事项。


6.学生分组实验。0927

教师巡回指导,提示其中一个水杯不能晃动。

7.有学生反馈实验已经完成,老师提示用坐姿告诉老师。

8.组织交流0934

生:不搅拌白糖化的慢,搅拌的化的快。

老师请另外一个组的学生,一样的观点。

第三个学生:搅拌时,白糖跟着水一起动,就熔化的快。

师生概括:搅拌可以加快物质溶解速度。

探究二:搅拌能加快其他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吗0937

1.课件出示活动要求。


2.学生分组领取材料,进行实验。

3.组织学生反馈实验现象。

分别有小苏打组、高锰酸钾组的实验现象。

四、课堂总结

1.概括实验结论。0947

学生齐答,课件出示,教师板书。


2.对课堂上的学生表现进行笼统评价。

3.学生收拾材料。

TOP
71#

20241009听课笔记刘勰一一年级《前后左右》

活动时间:2024年10月9日

活动主题:桂馨科学课公益项目(河南滑县)展示交流项目

活动地点:滑县城关街道滑台路小学

上课课题:一年级《前后左右》

上课班级:滑县城关街道滑台路小学

上课老师:滑县城关街道滑台路小学
刘勰一

记录人员: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一、活动导入

1.师生问好。然后让学生先向右转,然后向左转。

2.问:刚才有几个同学先是错误的,后来改过来了。到底哪里是左哪里是右?

3.揭示课题《前后左右》。

4.采访学生如何判断左右。

1:相对的人,是相反的。

2:写字手,是右。

3:我是记住的。

探究与结论:如何确定前后和左右

1.课件出示如何确定前后图片,让学生判断,没有问题。

2.课件出示如何确定左右图片,让学生思考:拿筷子用左手可以吗?用右手可以吗?


有好几个学生叫,不能用左手写字,但是有一个同学提出:只要舒服就行。

评点:这个学生的发言非常精彩。用哪只手只要舒服就行。

3.引导讨论汽车和行人靠右边通行。

4.叮当猫游戏:怎样才能和手印一样?


探究一:观察自己的前后左右是谁

1.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介绍:自己的前后左右是谁。

请了几个学生进行介绍。

2.然后以老师为中心,介绍老师的前后左右。

四、探究二:传球游戏

1.让学生说说游戏的玩法。


2.进行传球游戏。

评点:学生的参与度很高,学生特别感兴趣。后面活动还可以优化,老师喊口令之后,可以让学生喊口令。

3.有些同学还没有传到小球,老师会送到班里给大家玩。

五、拓展巩固

1.用上下前后左右说出小狗的位置?


2.第一个学生回答不够完整,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整表达,说清楚谁在谁的什么位置,然后后面的学生大部分能够完整表达。

3.探究三:画一画

师:这个图上已经画了眼睛、耳朵、嘴巴,还缺少什么?

生:鼻子。

教师引导学生知道眼睛可以给我们提供颜色、大小、位置等。


4.蒙上一个学生的眼睛,让其他同学指挥,画上黑板上圆脸的鼻子。


评点:准备一个眼罩,活动更加方便。

5.继续游戏,改为画小嘴巴。(小结,刚开始画的太小了,后来改了。他是怎么知道画小了——眼睛看)

6.游戏:帮助农夫抓害虫。

7.应用与迁移:前后左右儿歌


8.总结:今天的学习,学到了什么?


总评:教师语言亲切可爱,活动设计层层深入,非常注重互动性,十分尊重学生的观点,善于评价激励学生,教育自然发生。

TOP
72#

20241009听课笔记王玉茗三年级上册《2.2鸟类的特征》

活动时间:2024年10月9日

活动主题:桂馨科学课公益项目(河南滑县)展示交流项目

活动地点:滑县城关街道滑台路小学

上课课题:三年级上册《2.2鸟类的特征》

上课班级:滑县城关街道滑台路小学

上课老师:滑县  王玉茗

记录人员: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一、歌曲导入

1.播放歌曲,学生跟着节奏拍手,齐读歌词。


2.过渡:小猫、小狗,是怎么出生的?

一个学生:胎生。

师:鸽子是怎么出生的?

一个学生:卵生


3.揭题:《鸟类的特征》

观察

1.课件出示:鸽子长大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1:会长出羽毛。

2:用喙取食。

让几个学生摸一摸鸟模型的喙,说说感受。

2.课件出示概括鸟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

3.问:动物是怎么把食物吞下去的?

4.思考:人类和动物吃东西有什么不同?

事实证据

1.课件:下列动物有哪些相同的特征?

请几个学生自由发言。

2.观看视频。1012


3.学生选择一种鸟类,小组讨论记录,完成记录单。


4.请了几组学生代表反馈,基本上是一对一的师生问答。


5.课件出示,归纳概括鸟类的特点。


四、总结巩固

1.师:凡是会飞的动物,都是鸟类,对吗?

生反对,举例:蜻蜓,蝙蝠,蚊子。

2.问:鸟类的这四个条件,缺少一个行不行?缺少两个行不行?

评点:没有实质价值的问题。

3.希沃游戏:判断是不是鸟类。


4.情境下的思考判断:下列动物是不是鸟类


5.希沃游戏:判断下列的说法对不对。

TOP
73#

20241009听课笔记张晓俊二年级《磁铁有两极》

活动时间:2024年10月9日

活动主题:桂馨科学课公益项目(河南滑县)展示交流项目

活动地点:滑县城关街道滑台路小学

上课课题:二年级《磁铁有两极》

上课班级:滑县城关街道滑台路小学

上课老师:滑县  张晓俊

记录人员: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一、导入新课

1.直接出示课题:

2.师:我手中拿着的是什么?(磁铁)磁铁能吸什么?

1:磁铁能吸铁。

2:两个磁铁也能吸。

3.提出问题:磁铁每个部位都能吸铁?哪个位置吸引的曲别针多?


学生两人一组,在图片上完成预测。

4.出示实验记录单,将每个小组分成甲乙两个队。


5.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图、写数字)进行猜测,看看能不能达成共识?

评点:可以让学生每人一张记录单,完成自己的猜想。

评点:导入部分可设计这样的问题——磁铁哪个地方的磁力最强?你觉得有几个地方?圈出来。不同类型的磁铁呢?哪里磁力最强?用什么方法证明?

6.投影学生的记录单,向大家介绍。

1:数字小磁性强。

2:(展示和生1一样)


评点:这里可以深入询问学生,1和2是如何区分的,从而引导学生有些地方可以写相同的数字。

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

1.问:我们的猜想有可能正确,有可能不正确,怎样验证自己的想法?

生:做实验。

2.出示实验材料,并简单介绍使用轻小物体(回形针、铁粉)的目的。

教师进行安全提示。

3.小组长领取实验材料。

4.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5.整理实验器材,交回给老师,准备交流。

交流研讨:磁铁的磁力大小

1.课件出示交流要求

两个问题:磁铁各个部位都有磁力吗?磁铁各个部位磁力大小一样吗?


2.学生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展示。

第一小组,两个学生先后上台:(1)中间的只能吸铁屑;(2)1和5的磁性最强。


第二小组上台,展示记录单。


评点:学生指出,两边的磁力没有两头的磁力大,这个发现很有价值,老师可以请学生进一步说明,也可以请其他学生补充。

有一个学生提出,马蹄形磁铁中间3的位置也可以吸铁屑。

3.教师引导总结,课件出示:磁铁中间的磁性弱,两端的磁性强。

4.观看别人的实验结论。

评点:这个环节设计的不科学。仅仅通过看照片就能得出结论吗?

四、迁移延伸

1.小结:磁铁有两个磁极。

2.拓展实验,老师提供材料,分别是断的条形磁铁和马蹄形磁铁,回去进行实验,下节课交流。



总评:探究活动的组织比较到位,学生的研讨发现比较有价值,教师的问题设计挺不错。记录单交流展示还可以优化。

TOP
74#

20241010听课笔记陈志强六年级《日食》

活动时间:2024年10月9日

活动主题:桂馨科学课公益项目(河南滑县)展示交流项目

活动地点:滑县城关街道滑台路小学

上课课题:六年级《日食》

上课班级:滑县城关街道滑台路小学

上课老师:浙江丽水  陈志强

记录人员: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一、活动导入

1.大屏幕:这是什么天文现象?


学生猜测:黑洞,日食

2.问:有没有同学见过日食?(老师:我见过)今年四月,就发生过一次,在北美地区,想不想看看?

3.播放视频。

4.让学生说说感受:感觉很壮观,很激动。

5.问:关于日食,你们知道点什么?

生:太阳和月亮重叠在一起了。

生:金星或者是水星,遮挡住了太阳。

6.就到底是金星还是月亮,学生迟疑不定。

7.教师提供新的图片资料,让学生判断不是金星。


8.出现日全食、日偏食和日环食的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日食的种类。

9.问:现在,你有什么问题?

1:日食是怎么产生的?

2:为什么会有日全食、日环食和日偏食三种类型?

教师引导:什么时候会出现三种不同类型的日食?

3:为什么是月亮挡住了太阳,而不是别的挡住了太阳。

探究任务:做小球模拟月球公转的实验

1.课件出示研究任务。


2.问:有没有问题?学生说没有问题,教师说:我不放心,找了一个学生说了说。

3.学生人手一个小球,进行实验。


4.一定时间后,提示:三种日食都模拟出来了,可以把发现或问题写一写。

交流反馈

1.组内交流:每个人都说说自己在模拟研究中的发现。形成小组的研究共识,准备向全班展示与交流。


2.研究成果发布

师:你们小组研究了什么问题,有什么发现?每个组派两个同学,一个同学将记录单展示在屏幕上,一个同学讲解展示。

3.第6组上台展示。


其他学生质疑提问:如果月亮不在同一条线上,还会是日全食吗?

另外一个组的学生上台展示。


4.教师将两个组的记录单集中,让学生对比发现问题。学生相互质疑或补充。

5.学生的视角发展到太阳是四面八方发光。

6.教师考虑时间问题,进行小结说明:日全食、日偏食。

7.师:为什么是月亮挡,不是金星?

提出金星凌日的同学,自己解释,金星离地球太远,所以看起来很小。

四、拓展延伸

1.问:到现在为止,同学们有没有产生新的问题?

TOP
75#

20241010听课笔记胡向科六年级《推动社会发展的印刷术》

活动时间:2024年10月10日

活动主题:桂馨科学课公益项目(河南滑县)展示交流项目

活动地点:滑县城关街道滑台路小学

上课课题:六年级《推动社会发展的印刷术》

上课班级:滑县城关街道滑台路小学

上课老师:浙江金华  胡向科

记录人员: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一、谈话导入

1.问:印刷,让创意不再受限,让美好触手可及。这句话你怎么理解?


一个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到印刷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2.拆分印刷两个字,简单明白什么叫做印刷。


3.揭示本课学习内容《推动社会发展的印刷术》

了解印刷术

1.课件出示资料,让学生说说对印的了解。


2.请一个学生简单表述,然后教师进行系统阐述。

探索——我也来印一印,刷一刷

1.简单介绍材料和要求。

2.布置任务:每个同学刻一个“牛”。


3.学生动手实践。

4.组织学生反馈有什么发现。概括:刻正印反。

5.没有成功的学生重新尝试。

6.出示任务二:好牛


7.反馈部分学生刻成“牛好”,提示是刻“好牛”。失败了重新刻。

请学生总结实践经验.

生:先用颜色深的笔,写在纸上,再把纸反过来看,就知道反字怎么写。

师:先刻牛,再刻好,这样印出来就成为“好牛”。

四、挑战:印“可以清心也”

1.小组讨论是选择一个人刻1个字,还是每个人刻5个字。

2.教师分发材料,学生实践。

3.组织讨论,每个人选择1个字的好处,学生不理解,老师用一个组的排序演示,让学生明白其中的作用。

引导出:活字印刷和雕版印刷


4.小组讨论:这个刷,需要哪些技术,需要哪些过程呢?

5.教师用课件出示相关资料,进行讲解,供学生学习了解。


五、探索——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1.出示印刷术的历史发展导图。


2.出示实验材料,简单介绍材料使用。出示实验任务,介绍实验步骤。


3.学生分组,合作完成诗句的印刷。

4.整理实验材料。

5.小结:活字印刷,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

六、研讨和总结

1.出示研讨题,学生分组讨论


2.组织反馈,学生选择一个问题,和大家分享。

3.如何推动社会发展?


学生有点困难,教师提示是否需要讨论,学生确定需要讨论。

4.了解印刷术的作用。


5.视频学习:印刷术的发展


TOP
76#

20241010听课笔记柳良敏四年级《点亮小灯泡》

活动时间:2024年10月10日

活动主题:桂馨科学课公益项目(河南滑县)展示交流项目

活动地点:滑县城关街道滑台路小学

上课课题:四年级《点亮小灯泡》

上课班级:滑县城关街道滑台路小学

上课老师:浙江丽水  柳良敏

记录人员: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一、导入新课

1.老师从口袋里拿出小灯泡,问:认识吗?

2.师:还需要什么?(电)

将电池、导线,也先后出示,投影在展台上。并在黑板上贴板贴,揭示课题。


3.请一个学生上台尝试点亮小灯泡。

教师在旁边协助,投影展示操作方法。

4.师:能把刚才的连接方法记录下来吗?(用板贴)

5.其他同学继续上台尝试,并板贴,请学生说说自己的连接方法。(学生不知道怎样表达)。同样投影,让其他学生观察点亮情况。

6.第三个学生上台,表达演示自己的连接方法。


探究

1.课件出示挑战任务。

挑战任务:1.用最少的次数成功点亮小灯泡;2.点亮之后,尝试用更多的方法点亮小灯泡。


2.教师针对挑战任务讲解。再提问:要注意什么,才能很好地完成这两个任务?提示可以仔细观察,或举手示意老师。


3.学生两人一组拿出材料,进行实验探究。

4.学生整理材料。以下是两个小组的实验连接记录。


展示交流

1.请一个组上台,投影展示,并向同学讲解。

2.再展示其他组的连接情况,讲解分析。

3.出示小灯泡的内部结构,介绍。


4.动画展示正确的连接方式,进行概括小结。


5.没有点亮的小组,用1分钟时间,点亮小灯泡。

四、整理总结

1.学生整理实验材料。

2.简单课堂小结。


TOP
77#

20241018听课笔记张勤娟六年级上册《斜面》

活动时间:2024年10月18日

活动主题:义乌市香山小学与丽水莲都小学跨地区教共体活动

活动地点:莲都区莲都小学

上课课题: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工具与技术”《2.斜面》

上课班级:莲都区莲都小学606班

上课老师:义乌市香山小学  张勤娟

记录人员: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一、视频导入(1001-1004,约3分钟)

1.播放连筒的视频,学生观看。


2.问:连筒是干什么的?

1:把水从一个地方移到另外一个地方。

师:为什么连筒可以把水移过去的呢?

2:连筒是一个斜面。

3.课件出示像这样与水平成一角度的面,我们可以称为斜面。

评点:关于斜面,可以适当拓展,把生活中的斜面运用提前到这里落实,让学生对斜面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

4.揭示课题:斜面(板贴课件和斜面示意图)


5.问:斜面有什么好处或作用?

1:更快、更便捷。

探索一:斜面的作用(以上往下)(1004-1008,约4分钟)

1.课件出示任务和材料,简单介绍。


2.学生领取实验材料,进行实验,并及时记录。1005


3.组织汇报1008

1:每样物品都是从A处滑到B处。

师:利用斜面,从上往下,有什么好处?


2:减少人力,更方便。

评点:活动简洁有效。可以和直接搬运进行比较,认识到斜面的作用。

4.问:从下往上搬运,猜测一下,有没有可能更省力?

请了2-3个学生回答,都认为不可以。

评点:学贵于疑,此处可以适当展开,让学生说说自己猜测的理由,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动机,从而设计实验。

探索二:斜面的作用(从下往下)

1.出示课件,介绍实验任务和方法。

2.请一个学生上台检验重物是否是1牛顿。

3.请学生复习交流使用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注意事项。

4.教师进行操作和讲解。


5.上台的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生:差不多是1牛)

6.师:使用什么方法,用不超过0.8牛的力,把重物提上去?

7.学生分组讨论,用简图的方式记录讨论实验方案。1013


8.组织交流,请一个学生说说自己的实验方案,老师在黑板上补充板书。

9.出示微课,演示实验做法和注意事项。

评点:弹簧秤的正确使用,以及匀速拉动和平行是实验操作的难点,教师采用了学生回顾、教师演示、学生演示、视频学习、课件温馨提示等方法,但学生实验时仍然不是很各理想。可以采用直接让学生上台演示尝试,其他学生和老师观察,指出存在问题,再进行归纳注意事项,讲解的要点要把握准确。

TOP
78#

活动时间:2024年10月25日
活动主题:天宁小学新进教师见面课
活动地点:莲都区天宁小学精品录播教室
上课课题:五年级上册《14.圆明园的毁灭》
上课班级:莲都区天宁小学506班
上课老师:莲都区天宁小学  章旭琴
记录人员: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视频《中国文物想回家》
2.提问:这些文物,是怎么漂洋过海到大英博物馆的?它们的家在哪里?

3.揭示课题:圆明园的毁灭
4.点拨圆明园的两个“圆园”字不同,进行“毁”的书空。
评点:视频确实比较吸引人,不过容易产生“高开低落”的效果,是不是可以放在后面作为拓展提升,前面就从学生的已有认知开始。
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1.回顾单元目标,课件出示,学生读。
2.带着要求,学生大声自由朗读课文。

3.学习生字词
(1)课件出示,学生快速跟读。

(2)问:你有什么发现?关注红色字。
生:分别是前后鼻音
(3)学生带读,其他学生跟读。
(4)讨论不可估量是什么意思。先让学生说,然后询问答案出处,引出善于利用我们的学习资料。
4.句段学习
课件出示两句话,组织学生讨论:这里的两个不可估量有什么作用?

进行朗读指导,特别是不可估量的语气要较低,读出痛惜的感情。
评点:注重朗读指导,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还能够在多个层面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出示学习要求
默读课文,思考:作者围绕圆明园,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呢?
2.学生自由学习。
3.组织学生交流。
请一个学生回答,教师进行补充完善。
再请一个学生发表自己的不同观点。
4.教师进行概括,板书分段。

四、细读段落,了解圆明园的特点
1.学习圆明园的构造和布局
课件出示相关段落,问:从中读出了什么?
出示圆明园的示意图,学生看图分析,圆明园的特色:多,大

2.读指定段落,要求读出圆明园的特点。
3.男生女生分读。教师进行评价,男生读的不够理想。

请一个学生示范读。
请学生说说这个自然段有什么特点?
师生配合读,教师引学生接读。
评点:感觉语文的教学流程,基本上都是老师带着学生学习,在下一个环节出现之前,学生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是不是可以改革一下,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先明确自己这节课要学什么做什么,然后再逐步完成预定目标?
问:这段话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
生1:排比,举例子。
师:有……有……还有……这些是什么词?
生:关联词。
4.师: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看了之后,你有什么感受?用一个词概括。

生:壮观,宏伟……
师:那我们朗读的时候应该带着什么感情?
生:骄傲。
学生有感情齐读。
5.进行写作指导:对举的方式

学生根据句式进行仿写,请学生口答。
公园里有(    ),也有(     )。
五、作业巩固
1.布置作业。

评课交流:
叶慧姬书记:新教材编写了语文要素。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结合查找的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列提纲,分段叙述。如何真正激发学生的情感,需要大量的图片资料、文字资料,引进课堂,让学生真正触发情感。老师在教学时一定要读语文要素,同样的课文放在不同的单元,要求是不同的。还有,老师要巧妙利用课后的习题,同样可以告诉我们老师如何去教,教什么内容。同样是朗读的指导,是让学生先读,还是让学生了解文本之后再读
TOP
79#

活动时间:2024年10月29日
活动主题:参评市优质课前期磨课
活动地点:莲都外国语学校
上课课题:三年级下册《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上课班级:莲都外国语学校
上课老师:丽水市实验学校  叶子
记录人员: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一、活动导入
1.教师介绍自己,带来游戏:滚球打怪兽
2.课件出示第一关

3.学生分组进行游戏。
评点:适当激发一下学生情绪,要给学生了解游戏规则的时间。
4.组织交流。师:采访同学,刚才的游戏你们击中了几次?
生:3次。
评点:4个学生,5次,如何分配?
师:有没有5次全部击中的小组?是什么原因?
(补充出示课件:你击中了几次?你有什么感受?)
生:要瞄准。
生:有时候会失误。
5.师:有没有什么办法,提供命中率?
生:窗口风的影响。
生:可以设置轨道。
评点:可以直接告诉学生可以采用轨道的方法,不需要学生说出。
二、介绍轨道和游戏新规则
1.出示轨道,引导学生说明轨道的要求。

2.师:小怪兽提出新规则。
3.课件出示游戏规则,学生观看,明白游戏要求。
4.出示第二块地图,让学生明白游戏要求。

5.学生代表上台领取实验材料。
三、游戏打怪兽(1925-1940)
1.师:给大家十分钟时间,开始。
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先是用橡皮泥制作轨道,铺设到KT板上。然后,进行实验尝试,有个别小组使用直尺帮忙。有些小组的乒乓球无法一次滚到位。

3.学生活动照片。


四、组织交流
1.采访:你分别击中了几次,你有什么发现?
请了3个组的学生交流,命中率都很高。
2.教师展示拍照学生的轨道照片。
3.问:在这样的轨道里面,小球的运动路径是怎样的?
有学生悄悄说:非常丝滑。
生:沿着轨道直直往前。
4.展示学生曲线轨道的照片,和地图一比较有什么不同。
生:它们都是弧形的。
生:地图一是直线运动的,地图二是曲线运动的。
师:你把今天的知识都总结出来了。教师板画。

五、游戏第三关
1.观看和明确课件的游戏规则。
2.师:该怎么做呢?学生有点卡壳,教师提示:先要预测小球的运动路线。
评点:这个时候的橡皮泥没有收回,有学生使用橡皮泥在玩闹。教室有点乱。
3.学生进行实验。

评点:学生的球离桌面边缘太近。
4.组织交流:成功的同学举手。
5.问:刚才小球的运动是什么运动?
生:直线运动。
生:曲线运动。
师:有没有不同意的同学?都是直线运动?还是?
6.教师出示小视频,慢动作播放小球的运动。


六、拓展运用
1.观看图片,分析是直线运动还是曲线运动。
TOP
80#

活动时间:2024年10月31日
活动主题:市优质课评比前期磨课
活动地点:莲都外国语学校
上课课题:四年级下册《岩石和土壤的故事》
上课班级:莲都外国语学校
上课老师:莲都区碧湖小学  戴鑫
记录人员: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一、活动导入1822-1825
1.课件和实物出示:请来了一个嘉宾。请大家仔细观察下。

生:有点像蜗牛壳。
生:有点像古代的菊石。很像蜗牛。
生:这种生物有一个个年轮,格越多就说明年龄越大。
评点:导入还可以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故作神秘,让学生觉得是珍宝。还可以让学生提一下问题。
2.师:这是老师从地质大队借来的海螺化石。
3.问:你们知道化石是怎么形成的。
请了两个学生讲,都说的非常具体。
4.师:刚才两位同学都很会讲,给我们讲了故事。(板贴:故事)
5.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岩石的故事。
二、学习岩石的故事1825-
1.问:哪里见过岩石。
生:陆地上。
生:海边。
生:世界上所有地方都有岩石。
2.师:岩石到处都有,岩石能告诉我们什么故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几种岩石——鹅卵石、贝类化石,浮石。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学习?
生:我们可以到图书馆查阅资料。
生:我们可以根据名字进行分析,鹅卵石就是圆圆的,浮石很轻。
生:还可以询问老师。
3.师:今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每个组研究一种岩石。
交代学习任务,课件出示要求

评点:细心观察,认真阅读,合理分析,书写清楚美观,这些提示有许多是没有意义的,不如细化指导怎样观察和记录。
4.采用抽盲袋的方式,岩石已经放在你们的抽屉里了。
评点:学生拿到材料,就马上兴奋起来了。教师补充提醒要仔细观察,并且完成记录单,就比较吃力,好不容易才压制下来。
5.学生进行岩石观察,并观看相关资料。1831

教师到各组分发大记录单,让学生记录观察岩石的特点和故事。
6.整理材料,准备交流1846
评点:学生活动总是比较兴奋,教室里闹哄哄的,争取安静的研究科学。
三、故事分享会1847
1.请一个组全体组员上台,分享浮石故事。

第三小组:我们是第三小组,接下来我们讲浮石的故事,浮石表面有许多小孔,可以浮在水面上,浮石是火山喷发形成的,表面的小孔是气泡。这就是我们讲的故事,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
老师请其他组说说听到了什么,还可以提问,请分享的同学现场解答。
问:浮石为什么有气孔?
生:空气进入岩浆,岩浆再冷却形成的。
师追问:浮石的形成,能告诉我们什么信息呢?
教师概括并板贴:浮石  古火山活动
2.鹅卵石的故事分享。
生:鹅卵石的特点是很各光滑,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刚才我们的石头裂了,里面有小小的晶体。它的形成水的冲刷。……
生问:那些小小的晶体是怎么形成的?
生问:火山的周围,海水是怎么把爆发出来的石头冲刷出来?
评点:课件背景还是浮石,没有切换。
师:老师提醒一点,鹅卵石的前身是高山的岩石,那它是怎么被冲刷的?
师:鹅卵石我们一般在哪里看到?是什么原因让它这么光滑呢?
生:水的冲刷。
师:鹅卵石的故事,告诉我们水对地球表面的作用。(教师板贴)

3.贝类化石的故事分享1901

学生介绍到喜马拉雅山脉发现菊石的化石。
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故事?
一个学生简单解释,教师自己进行补充。
师:同样是贝类化石的小组,还有什么补充吗?
师概括板贴: 化石  海陆变迁
四、拓展延伸
1.师:地球上的岩石会一直这样存在吗?
2.课件出示岩石变成土壤的图片,让学生观看,讲述。

生:岩石经过漫长的演化,也会变成土壤。
3.问:我们为什么要研究岩石与土壤的故事呢?
生:我们可以了解地球的形成与演化过程。
4.师:我们后面会继续研究。

板书设计:
TOP
81#

活动时间:2024年11月1日
活动主题:市优质课评比前期磨课
活动地点:莲都区城西小学
上课课题:四年级下册《岩石和土壤的故事》
上课班级:莲都区城西小学401班
上课老师:莲都区碧湖小学  戴鑫
记录人员: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一、谈话导入1327
1.师:刚才老师从花坛捡到了这个,叫什么?
生:石头。
师:科学里一般叫岩石。
2.师:在哪里见到过岩石。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概括:岩石非常普遍,分布很广阔。
3.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岩石和土壤,它们背后隐藏什么秘密呢?
4.师:怎么进行研究呢,先观察岩石,指出特点,再写出关键词。然后张贴……
评点:老师讲述的太多,可以让学生自行观看,然后问有没有不清楚的地方,把老师认为是重点的地方再补充说明。
5.师:怎么确定你们组观察什么岩石呢?我们采用抽盲盒的形式。给大家10分钟的时间。下面每组到后面领取。
二、观察岩石
1.1330学生分组观察岩石。
教师到各组分发大记录纸。学生写词条并在大记录纸上张贴。从现场看,学生比较容易完成岩石特点的归纳,但是对故事的关键词,找到的比较少,而且此时用时基本上已经7-8分钟了。
2.10分钟之后,轻音乐,准备汇报交流。
3.1344学生回交材料到指定的区域。
4.师:刚才小组分工非常有序。接下来就是岩石土壤故事分享会了。哪个小组先来说说?
5.第二组上台交流。(鹅卵石)
学生分人开火车进行汇报,讲述故事。
问:你知道鹅卵石是怎么变成这样光滑的?
生:鹅卵石经过风吹雨打磨平了。
组2:经过岩石的摩擦碰撞,磨平了。
师:老师看过资料,鹅卵石的前身是高山上的岩石,它是怎么来到河里的?
生:高山上滚落下来。
师:还有一个组,你们的研究成果是怎样的?
生:我们组的研究和他们一样,是滚下来的。
6.第八组上台交流。(土壤)

学生开火车发言讲解。
问:土壤是怎么形成的吗?
师:谁能说一说,岩石和土壤有什么关系?
组8:岩石是土壤的前身。
7.第七组上台交流(浮石)
评点:交流的同学站位比较混乱,讲的也不够精彩。需要课前进行指导。
8.第一组上台交流(贝类化石)
第五组补充:闻上去有点咸味。
师:研究化石,你还能知道什么?
生:可以研究以前的生物长什么样。
三、概括拓展
1.岩石是什么变成土壤呢?
生:漫长。教师补充板书。
2.问:研究岩石和土壤有什么意义?
归纳板书:地球的形成与演变。

板书设计:
TOP
82#

活动时间:2024年11月1日
活动主题:参评市优质课前期磨课
活动地点:丽水市实验学校
上课课题:三年级下册《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上课班级:丽水市实验学校303班
上课老师:丽水市实验学校  叶子
记录人员: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一、活动导入
1.玩游戏,课前约定

2.第一个游戏:小球对对碰。
播放音频,学生了解游戏规则。

3.学生开始分组游戏。(2分钟)
4.组长整理材料,放在桌子正中间。
5.教师根据活动表现进行评价
6.组织交流汇报:

一个组击中2次,另一个组击中6次,反馈没有更多了,通过反馈,教师提示命中率不高。
二、设计轨道
1.问:有什么办法提高命中率?
生:可以加一个道。
师:叶老师也带来了一种材料,是2根绳子,有没有用?有什么用?

2.请学生上台板画。

评点:多个学生上台表达自己的不同观点,感觉不容易观看,而且可以适当请学生解释一下。
三、游戏:小球对对碰2.0
1.出示课件提示

2.请学生观看实验提示。
3.各组上台领取材料,进行实验1518-1524


4.学生在轻音乐的陪伴下整理材料,放回材料区。及时给与评价。
5.组织交流汇报。出示汇报参考格式:
我们组尝试了()种方法。
第一种的路线是(),击中了()次。第二种……
我们发现了……
6.请了几个学生说,然后老师展示拍摄的活动照片,进行分析。

概况:直线运动,曲线运动。教师板贴完成课题。
7.师:看起来是玩游戏,实际上是学科学。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四、游戏三:小球入桶
1.师:刚才的游戏好不好玩,想不想再玩?
2.出示微课,介绍游戏规则。
3.问:游戏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4.请几个学生上台进行板画,并简单说明。

5.谁更接近事实呢,怎么做?
生:试一试。
6.补充说明要求,出示课件。

7.学生分组领取材料,进行实验。1536-1541

8.组织交流。
仔细观察小球在桌面上和冲出桌面后的运动路线,找到小球入桶的诀窍。
五、拓展延伸
1.慢动作回放:小球入桶

2.请一个学生说说观察到的——既有直线运动,也有曲线运动。
3.生活中的运动:垂直电梯,荡秋千,摩天轮,交通枢纽的汽车。

4.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学习力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大家在生活中,也要有善于发现的眼睛。

板书设计:
TOP
83#

活动时间:2024年11月3日
活动主题:参评市优质课前期磨课
活动地点:莲都外国语学校
上课课题:三年级下册《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上课班级:莲都外国语学校
上课老师:丽水市实验学校  叶子
记录人员: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一、活动导入1817:小球对对碰第一关
1.课前约定
课件出示上课要求,让学生有了解。
2.出示第一个游戏:小球对对碰
微课的形式展示游戏规则。
击中白球,每组尝试8次。
3.学生分组进行游戏。并进行记录。
4.完成游戏的小组在黑板课件上登记数据。
5.请一个学生进行数据分析,全部组最少3次,最多击中5次。
6.问:有什么办法提高命中率?
学生自由回答,注意手法,力度,还可以加板……
二、第二个游戏:小球对对碰第二关
1.教师出示课件:两根绳子,可以怎么做?
2.请一个学生说明,然后上台画。
学生画的比较窄,其他同学有意见,提出小球滚不过去,然后该学生重新画了,结果又画的有点大,大家又提出意见,然后改成比较合适的大小。
3.出示第二关游戏规则,学生观看了解。并预告:完成了解锁第三关。
4.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完成第二关,在轨道的帮助下直线运动击中小球。
5.教师给予第三关的提示单,然后学生实践第三关,在轨道的帮助下曲线运动击中白球。
评点:教师有点忙,可以让学生组长自己上台领取的第三关。另外,教师要及时将课件切换到第三关,给其他的老师知道活动内容,也可以第二关和第三关一同展示。
6.及时运用评价手段,让学生安静下来,整理上交材料,保留任务单。进行交流汇报。
7.提供语言提示,让学生汇报刚才的游戏结果。
请一个学生上台进行板画和说明。
评点:上台解释的同学,面对屏幕发现,这个方式不是特别好,最好是侧身。
再请另外一个小组同学发言。发言之后进行评价奖励,挺好,还可以对认真倾听的小组进行评价奖励。
8.概括:直线运动,曲线运动。
9.揭题:今天我们表面上是玩游戏,实际上是学科学,体验“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10.教师进行标板画和板贴。
三、第四个游戏:小球飞跃
1.师:刚才的游戏好不好玩,想不想再玩游戏?
2.课件出示游戏规则。学生观看。
3.教师给每个组学生分发记录单,学生进行猜测。
4.请一个学生上台交流自己的猜想,并画出来运动路线。
评点:教师追问,可以改为学生相互提问。明确学生的想法。
再请另外一个同学上台画,其他学生意见很大,老师提示先不评价,让学生自己说说。
评点:这是很好的学习契机,教师要引导学生相互争辩,引出实验的重要性。可惜老师没有把握好,该学生解释时其他学生没有怎么关注。
5.课件出示实验要求。组代表上台领取实验材料。
6.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许多学生都很难做到小球入桶。
7.整理材料,并回交,教师进行评价。
8.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请学生上台汇报:我观察到小球的运动路线是这样的……
评点:有好几个学生画的是小球先掉在地上,然后弹进去的。学生上台交流的时候,其他学生没有怎么倾听。
9.课件出示小球慢动作展示,然后连线。让学生看图解说。
生:第五个红圆的时候是直线,然后掉下来的时候是曲线。
再请一个学生解说。
10.教师概况:这个游戏中的小球,是既有直线,又有曲线。
四、总结拓展
1.师:生活中有这样的例子吗?
生:操场跑步的时候,是先直线,然后转弯的时候,是曲线。
生:平路的时候,是直线,下坡的时候,是曲线。
2.教师出示观光电梯、荡秋千、摩天轮、交通枢纽……
让学生进行分析。
3.总结:今天我们通过游戏,学习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希望大家在生活中继续观察。
TOP
84#

活动时间:2024年11月5日
活动主题:丽水市2024年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比活动
活动地点:景宁县第二实验小学
上课课题:四年级下册《岩石和土壤的故事》
上课班级:景宁县第二实验小学
上课老师:莲都区碧湖小学  戴鑫
记录人员: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课前游戏
恐龙猜猜猜
一、谈话导入
1.师:岩石和土壤,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少见,哪些地方见过岩石和土壤?
学生自由发言。
2.教师引导:岩石和土壤,在地球上分布十分广泛。
3.揭示课题:岩石与土壤的故事
二、明确活动要求
1.出示岩石和土壤观察活动要求,学生自由阅读。

2.学生说说活动要点,主要是指要提醒同学的内容。

3.教师补充说明音乐的作用,听到音乐准备分享故事。音乐结束整理器材。
三、观察岩石和土壤
1.学生分组进行观察。

有学生拿出材料时送到开盲盒一样。
一个组拿到浮石,略带遗憾的说没有水。
2.学生提炼关键词,张贴在KT板上。

3.整理资料,摆放展板。

四、交流汇报
1.教师进行评价,表扬小组动作迅速、按时完成任务的小组。
2.课件分享提示。

3.请一个组上台分享。

浮石的故事分享
问:听了他们的分享,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生:浮石是火山喷发形成的。
问:听了他们的介绍,浮石还有什么特征?
请一个组学生上台体验浮石放入水中。

4.鹅卵石的故事分享

师:鹅卵石前身是高山的岩石,它是怎么到河道,并且变成现在光滑的样子?
学生自由发言。
生补充:鹅卵石的光滑,不一定是岩石碰撞风的作用,也可能是水的打磨。
5.贝类化石的故事分享

其他组补充:
贝类化石怎么会在高高 的喜马拉雅山上?
发言学生提出两种观点,分别是人们把它们带动高山上,或者是喜马拉雅山脉之前是海洋。

提炼并板贴:地壳运动  古生物  火山活动  地貌变化
6.问:岩石和土壤有什么关系?
板贴完善:岩石————土壤

五、总结拓展
1.思考:研究岩石和土壤有什么意义?
2.课后,我们还可以做什么?
生:可以研究化石。
生:可以研究石英。
3.师:可以把自己研究的成果和同学们分享。
TOP
85#

活动时间:2024年11月5日
活动主题:丽水市2024年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比活动
活动地点:景宁县第二实验小学
上课课题:四年级下册《岩石和土壤的故事》
上课班级:景宁县第二实验小学
上课老师:遂昌三仁畲族乡中心小学  施晓露
记录人员: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一、谈话导入
1.科学课的要求。

2.观看视频,要求:说说看到什么?

生:土,岩石。
生:把种子种在土里,会发芽。
生:石头很硬。
3.师:今天我们一起了了解岩石和土壤的故事。(揭示课题)
二、明确要求,观察岩石和土壤
1.出示一块岩石,让学生说说观察岩石的方法。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完成板贴。

2.出示课件,教师说明活动要求。

3.学生进行岩石观察。
  
4.学生观看资料,进一步了解岩石的特点。

5.展示交流:画廊漫步

  
三、交流反馈
1.师:黑板上的这几块岩石,哪一块是花岗岩?

2.师:谁能说一说土壤的故事。(课件出示图)

四、制作土壤剖面图
1.出示土壤的分层图让学生进行调整。

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3.各组完成自己的岩石剖面模型,但是老师没有涉及。

五、总结拓展
1.介绍天空之城和遂昌金矿。

2.课堂小结。
TOP
86#

活动时间:2024年11月5日
活动主题:丽水市2024年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比活动
活动地点:景宁县第二实验小学
上课课题:三年级下册《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上课班级:景宁县第二实验小学
上课老师:青田县城东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孙青青
记录人员: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一、0918
1.师:天空之城,网红打卡点,那里的小火车很有特色,你知道这些轨道有什么特点?
生:一条条木头连在一起,中间还有螺丝钉加固。
生:有些是直的,有些是弯的。
生:变道的时候拉杆。
2.出示活动任务:设计青甜公园火车轨道设计。

3.播放视频,教师同时演示和介绍。
  
要点:议一议,画出路线,摆一摆,固定轨道,滚一滚,观察运动。
评点:学生想观看视频微课时,教师提醒要看老师,给学生的学习造成干扰。不如先让学生看,然后再询问是否了解,还可以让学生简单演示。
4.学生领取材料,进行制作0923-0936

5.音乐响起,学生整理材料和作品,并放在展示区进行摆放。
二、交流0938
1.师:小组讨论,把你们组认为最好的设计,贴上小红花。每个组只有一独朵小红花,不能投给自己组。

2.学生讨论。
评点:这个环节有点流于形式,如果有小组同学有争议怎么办?
3.统计:第八组票数最多,请第八组上台展示。

其他组补充或提问。
4.另外一个组上台交流。

学生对右上角的意见有点大,多个学生提出修改建议。
三、总结交流
1.投屏全部设计图,问:有什么发现?(揭示课题: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2.教师完成板书

3.分析生活中的现象是什么类别的运动。

4.利用学生的设计板,用小磁铁演示,引导学生得出:小球既有直线运动,又有曲线运动。
5.拓展活动:小球沿桌面滚并掉落

6.学生进行猜测。
7.微课视频演示:小球既做了直线运动,又做了曲线运动。
8.生活中的现象举例。
生:汽车,飞机,小鸟,走路……
9.拓展活动:小钢珠的运动形式实验。
TOP
87#

活动时间:2024年11月5日
活动主题:丽水市2024年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比活动
活动地点:景宁县第二实验小学
上课课题:三年级下册《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上课班级:景宁县第二实验小学
上课老师:庆元  吴文韬
记录人员: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1.课前谈话
师:今天我悄悄透露一下,今天的课和运动有关。
2.出示小车,让学生上台,设计路线,然后操纵小车。
  
3.学生演示,然后采访学生说说小车的实际路线。
一、活动导入1005
1.师:今天这节课和运动有关,这是什么?(台球)

2.今天我们在课堂上玩台球。请各组阅读游戏规则。

3.交流:清楚游戏规则了吗?说说挑战一是什么,挑战二是什么?
请2个学生分别说。
师:一次成功就可以了吗?
生:不可以,要百发百中。
4.师补充说明:音乐结束,收拾材料,组长张贴记录板到黑板。
二、游戏体验
1.学生分组体验。


2.整理材料。
3.请百发百中的同学上台分享游戏心得。

4.小结:两位同学,都用到了轨道。(拿出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分别引出直的和弯的)
5.请一个组的学生上台,将学生画的运动路线进行分类。


6.引导概括,补充课题:直线,曲线。

三、隐藏玩法:小球滚动和掉落
1.出示实验装置,同时说明要求:小球在平台上的滚动运动路线是怎样的,掉落的时候路线是怎样的?
  
2.请几个学生预测,并上台画出自己的猜想。
3.组织概括:在平台上的路线,大家的观点达成一致,它是——直的。关键是掉落的时候,大家的意见不一致。
4.把刚才3位同学的预测贴在黑板上。

5.说明游戏规则。
6.学生分组实验。

7.音乐结束,收拾材料。
四、组织交流
1.将学生的各组实验记录纸汇总张贴在黑板上,请大家观察发现。
2.先请两个学生上台进行发言:发现什么?

3.教师组织学生一起讨论,随手利用直线轨道进行比较,得出小球的掉落是曲线的。
4.观察微课,进一步了解小球的运动路线。

五、拓展应用
1.生活中的运动方式。

2.下课前,老师和同学玩一个游戏:回教室

问:刚才的这个游戏,有没有直线运动?有没有曲线运动?
3.请学生说说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作用。
4.师:希望大家回去留心观察。
TOP
88#

活动时间:2024年11月5日
活动主题:丽水市2024年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比活动
活动地点:景宁县第二实验小学
上课课题:三年级下册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上课班级:景宁县第二实验小学
上课老师:景宁县第二实验小学  叶贤海
记录人员: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一、游戏导入1051-
1.看到什么?(开车)模拟开车。
2.全体学生体验。
3.问:你觉得这辆车在道路上是怎么行驶的?
请一个学生发言。
4.再次体验,增加活动要求,边开车边思考路线。(去掉声音)
5.学生画出车开的路线。

6.教师投屏几个学生的记录单,组织交流:你赞同谁的观察路线?

7.这辆车是怎么开,切换视角,再次体验。

8.学生修改记录单。
二、进一步研讨
1.让学生继续交流路线。
2.采用无人机的视角,明确路线。

3.问:车子在直直的道路上走,是一条什么线?在弯弯的道路上走,是一条什么线?(直线,曲线)
4.展示缩微卫星地图,请学生上台分析。

5.归纳概括: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完成板贴。

6.请一个同学上台演示走路,其他同学判断运动路线。(分别演示直线运动和)
三、应用拓展
1,课件出示:生活中的这些运动,属于什么运动方式?

2,出示一个小球,直接掉落,是什么运动,如果放在斜面上,滚动之后落入水槽,是什么运动方式?

请2个学生分别上台说说自己的猜测。
3,学生在记录单上画下自己的猜想。

四、探究小球桌面滚动并掉落游戏
1.观看课件,明确活动要求。

2.出示记录提示,进行活动说明。

3.学生分组领取材料,进行实验探究。

4.音乐响起,收拾材料。
5.上台进行分享。

再请这个小组拿着材料上台演示。

6.演示小球滚动慢动作微课。

7.有的组掉落的是1号区域,有的掉落是2号区域,这是为什么?
学生自由交流。
8.教师出示材料,学生发现两个组的坡道不一样。

9.归纳小结:斜面上是直线运动,轨道上是曲线运动,掉落的时候是曲线运动。
10.军事上的运用演示。
模型炮台发射。

引申到钱学森弹道,进行思想教育。
TOP
89#

活动时间:2024年11月5日
活动主题:丽水市2024年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比活动
活动地点:景宁县第二实验小学
上课课题:三年级下册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上课班级:景宁县第二实验小学303班
上课老师:丽水市实验学校  叶子
记录人员: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一、活动导入,游戏第一关0828
1.师生聊天:平时参加什么运动?
2.师:今天科学课我们玩游戏,第一个游戏的名称叫“小球对对碰”。
3.课件微课出示游戏规则,学生观看。
4.教师补充:每组8次。

5.学生分组进行游戏体验。(3分钟)

6.采用白板的形式在课件上记录。
评点:第一个学生上台,采用打钩的形式,教师及时擦除。然后学生明白要求,重新记录。

7.教师及时评价,引导学生坐好。
8.请学生总结:最多击中了()次,最少击中几次。
二、游戏二:小球对对碰第二关、第三关0834
1.师:命中率不高,有什么办法提高命中率?
生:在它旁边搞几堵墙。
生:可以画右侧凹凸的地方(教师引导:凹槽)
2.师:老师带来了两根绳子,你想怎么做?

请一个学生上台在黑板上画。

其他学生补充:可以有同学两头拉着绳子。
师:其他同学有什么问题?
生:两边的绳子要略微宽一点。
师:他的建议你接受吗?
生:接受。(重新在黑板上画)
师:如果叶老师把轨道再画宽一点,合适吗?为什么?
3.课件出示小球对对碰第二关的活动要求。
师:记录单看明白了吗?老师这里提示,完成第二关之后,可以领取第三关的活动要求,解锁第三关。

4.学生分组领取材料,进行游戏体验。0841——0849
  

5.时间到,提醒学生整理材料,准备汇报。
6.播放音乐,学生整理材料。

7.组织交流
教师投屏几个组的活动照片,请学生分享经验。
第6组的组长略微有点腼腆,在老师帮助下上台,和大家进行汇报。

第7组上台分享,分别讲出了直线和弧形
第组上台分享,这个男生讲述的非常完整,教师及时评价。
8.教师概括,并板书: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三、游戏:小球飞跃0856
1.课件出示游戏规则,学生明确游戏要求。
2.师:小球的运动路线是怎样的?

学生每人一张记录单,画下自己的想法。
3.请一个同学上台,板画,然后向大家解释下。

另外一个学生上台,画出不同的路线,并简单解释。

4.课件出示游戏规则,学生观看微课。

5.学生分组领取材料,进行实验。0902-0907
6.学生整理材料保留材料单,进行汇报。
7.请2个学生上台进行分享:我观察到小球的运动路线是……
8.播放慢动作视频,再请学生说说小球的运动路线。

四、总结拓展
1.师:今天我们学习了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我们可以在生活中发现。
TOP
90#

活动时间:2024年11月5日
活动主题:丽水市2024年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比活动
活动地点:景宁县第二实验小学
上课课题:四年级下册《岩石和土壤的故事》
上课班级:景宁县第二实验小学
上课老师:龙泉市西新教育集团  周雪芳
记录人员: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一、谈话导入
1.课前介绍材料区的工具,了解使用方法。
重点介绍锤子、护目镜,注意活动安全。
2.播放视频:教师采集岩石和土壤。

3.揭示课题:岩石和土壤的故事。
4.提问:岩石和土壤不会说话,它们怎么讲故事?
生:根据它们的外表。
5.师:如何去寻找?

生:可以观察它们的外表。
生:用工具去观察。
二、明确活动要求
1.课件出示提示,询问:要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2.问:这么多要记录的内容,只有15分钟,我们可以怎么做?
生:分工。
生:关键词记录。
生:图文记录。
3.教师补充活动要求,音乐提示。
三、观察岩石和土壤
1.学生到材料区带着记录表自由观察。

2.音乐响起,学生回到座位,准备分享想法或疑问。
四、交流汇报
1.第一组上台分享。


2.在岩石敲击的交流活动中,教师用时较多,学生不明事理。

3.再请一个组上台交流。侧重点都是岩石的特点观察,包括敲击之后的变化,以及出现的微小颗粒特点。

4.另外一个组上台分享,台上学生和下面学生的状态。

五、总结拓展
1.师:地球表面的岩石有很多信息,我们是怎么获得的?……
2.概括研究思路和步骤,完成板贴。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