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关于不同温度物体相互接触的疑问 [复制链接]

1#
今天上了《不同物体相互接触一课》,实验中,把冷水的试管加入热水烧杯中,在14分钟内,每隔两分钟进行观察,学生实验中,发现冷水的温度超过了热水,然后再逐渐下降,这个该怎么跟学生解释呢?根据生活经验,大家一致认为温度最后会趋于相同。
也有学生猜测是热水多,冷水少的原因,又有追问为什么热水少冷水多就会有这样的现象呢?
反思这一课,学生对热量跟温度两个概念混淆,记得热量的计算是高中学过的哈,五年级的孩子应该比较难以理解热量跟温度吧
分享 转发
TOP
2#

因为中间的冷水在加热到一定后,外面的热水层充当了“保温杯”,外面下降温度快,内部的原冷水下降慢,出现了冷水的温度超过了热水。
TOP
3#

回复 2楼林杰的帖子

这个解释听起来挺合理的
TOP
4#

很多孩子在上课时发现这个问题后,他们基于前面几节课的学习,给出的推理解释是:热水除了给冷水热量,与此同时也在向杯子以及外面的空气释放热量,而试管里的冷水只是在吸收烧杯内热水的热量,所以会有一段时间试管里冷水的温度比外面热水温度高
TOP
5#

外面的热水也在散热的,冷水反而散热散的少
TOP
6#

热量是在标准大气压下,将1g水提升1摄氏度所需要的能量,应该是高中才学
TOP
7#

因为中间的冷水在加热到一定后,外面的热水层充当了“保温杯”,外面下降温度快,内部的原冷水下降慢,出现了冷水的温度超过了热水。
林杰 发表于 2024/5/11 12:23:51

浅显易懂,赞!
TOP
8#

回复 2楼林杰的帖子

感谢解答,我还一下子没想到
TOP
9#

注重思考
TOP
10#

2楼解释的很好
TOP
11#

赞同2楼解释,学生能从这个数据趋势中发现热水还向外面冷的空气传递热量,进而建够核心概念
TOP
12#

我也遇到这个问题,感谢2楼解释
TOP
13#

回复 2楼林杰的帖子

这个解释非常合理,这也是正常的状态。
TOP
14#

热水除了给冷水热量,与此同时也在向杯子以及外面的空气释放热量,而试管里的冷水只是在吸收烧杯内热水的热量,所以会有一段时间试管里冷水的温度比外面热水温度高。
这个解释学生能理解
TOP
15#

解释很形象
TOP
16#

还有一个就是温度计的选用,我发现器材室里比较老的温度计都不太准了,明明是放在一起的,显示的温度相差很大。在实验开始前可以先校准一下
TOP
17#

回复 2楼林杰的帖子

这个解释很专业,热传递也要时间。
TOP
18#

回复 11楼秋清的帖子

这个点很不错
TOP
19#

从传热的角度去思考这个现象,学生能理解的,同时也跟本单元的知识产生关联。
TOP
20#

因为中间的冷水在加热到一定后,外面的热水层充当了“保温杯”,外面下降温度快,内部的原冷水下降慢,出现了冷水的温度超过了热水。
林杰 发表于 2024/5/11 12:23:51
比喻极佳
TOP
21#

温度趋向一致后,因为外界空气温度更低,所以两者温度都会下降。但是外面烧杯中的直接接触外界空气且面积很大,降温快。内部试管中的因为没有直接接触外部较冷冻空气,故降温慢。
TOP
22#

2楼的这个解释很专业,热传递也要时间。
TOP
23#

感谢解释
TOP
24#

感谢解答
TOP
25#

回复 4楼西湖吴晓的帖子

科学的解释
TOP
26#

在课堂上学生也发现了这个问题,有同学已经发现,冷水在热水的包围中,有点像保温杯,所以散热要比热水要慢,温度会比热水高,但是后面也慢慢的降下来,与热水的温度趋于平衡。
TOP
27#

热水的接触面大,散热更多
TOP
28#

学生能发现这个点,说明他非常的会思考。
TOP
29#

浅显的感受温度与热量之间的关系,
TOP
30#

二楼的解释很有道理,而且试管本身散热就要比烧杯不容易散热吧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