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承载思维的工具是需要有一定的弹性的,要有空间去容纳思维的自由度,而且应该有相应的结构和逻辑。也就是说我们提供给学生的工具,无论是我们的理答过程还是我们设计的导学案、实验器材它都应该具有科学思维的底色。
工具二:实验器材,在沈老师的课堂中,孩子们是真正的主体,实验设计由孩子们自己来完成,而不是按照课本中的要求,按部就班的机械操作。由一个问题引发的思考: “如何判断他是二氧化碳,需要沈老师提供什么帮助”,在孩子们与老师的对话中,实验思路逐步形成,
在收集气体的环节,孩子们考虑到二氧化碳是气体容易跑,就提出了要有密闭的容器,于是沈老师给孩子们提供了这样的器材,只要挤破密封袋中的白醋,就能和小苏打发生反应,密封袋又可以防止气体跑掉,收集气体的困难随着器材的出现就迎刃而解了。同时又抛出了下一个问题:导出气体的困难与解决方法。这个时候沈老师就拿出了输液管,孩子们的思维就像二氧化碳一样通过输液管流向烧杯。烧杯中有两根蜡烛,一根长一点,一根短一点,沈老师并没有说明这样两根蜡烛的作用,而是让孩子们动手实验,通过现象引发孩子们的思考。原来二氧化碳比空气重,短一点的蜡烛会先熄灭,有时候老师并不需要将实验器材的每一部分都介绍的很详细,也不一定需要把实验步骤很详细的呈现给学生,我们可以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