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项目“真”、“小”、“好”
3月6日参加了上虞区教研组长会议,以往每次参加会议,我的关注点都是那几堂展示课,希望从教学设计、教学互动、教学评价等去学一学。但这一次的会议,两个科学科学项目活动更让我有体会。
一、项目要“真”,学生本身
博文小学的科学学科项目“肺活量”,这个主题与学生息息相关,不仅与现下的学生体质息息相关,又完美结合了科学课堂的内容,非常接地气。
文澜小学的科学项目“牛奶盒”,学生每天都会接触到的内容,牛奶盒本来被丢进了其他垃圾桶,现在可以变成可以回收的垃圾,不仅是垃圾类别的更改,更重要的是对于牛奶盒的态度也会改变,因为可回收的垃圾都有可能成为“宝贝”。
启发:多关注学生,从学生的认知与利益出发
二、项目要“小”,学生会做
项目不在于多华丽,也不在于做的有多复杂,项目越难,学生的操作就越难。“肺活量”的项目,学生根据自己的预测与选择,在跳绳、跑步、俯卧撑等项目的锻炼下感受肺活量的改变情况,积极性高了,效果是否真正有提高也变得没有那么重要。
牛奶盒的项目,学生尝试了多种方式来分离、沉淀牛奶盒,经历就是财富,相信下一次喝牛奶的时候学生会关注到这个牛奶盒的分层与接下来的处理。
启发:学生是项目主体,从学生的行动力开始着手
三、项目要“好”,学生受益
项目好不好,就看学生有没有收到“好处”:肺活量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因人而异,但学生对运动的快乐应该已经有建立。运动不再是任务,而是目标。
牛奶盒变成了再生纸,变成宣传作品来到校园,来到社区宣传的时候,学生的心里应该是很骄傲的,得到了其他人的肯定,也得到了自我的肯定。
启发:学生必须是最大受益者,从一切为了学生为目标。
做项目,不是唯一可以让学生变得更好的途径,但肯定是可以让学生有归属感的活动。因为每一个项目都需要利用到学生很多的课余时间,学生的课余生活也会变得有意义。课内与课外,校园与生活的完美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