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上虞团队高珠怡:2024-2025馨火科学网络研修共同体个人专帖 [复制链接]

1#
银光图片

“馨火科学网络研修共同体”成员学习说明和任务单

报名申请时间:2024年1月26日—2025年11月30日

网络研修时间:2024年1月26日—2025年12月30日

资料汇总评选:2026年1月—2月

评比结果公布:2026年3月

为方便落实网络研修过程管理和研修成果统计,“馨火科学网络研修共同体”成员的学习任务采用积分制,分为“学习分”和“成长分”两个部分,所有资料时间界定在2024年1月26日-2025年12月30日。

一、学习分

成员或团队的学习分资料,需在每期网络研修结束后至下月研修开始前,将资料汇总到一个文件夹,以压缩包的形式发送至指定邮箱173692760@qq.com。在最后一期(2025年12月26日)附上参与期数目录。

举例说明:2024年1月26日的研修资料,最迟需在2024年2月25日24时前发送,当月提交时间截止不接受补交资料。文件夹建议采用“姓名(团队名)+总期号+研修资料”,比如陈建秋总第103期研修资料。

1.宣传:每期1分

积极宣传馨火科学网络研修的活动通知或海报,发布在QQ、微信、钉钉群或朋友圈,发布时间要求在研修活动当天8点之前,每期1分,以截图为证。

2.研修:每期10-20分

及时收看馨火科学网络研修的直播或回放,记录该期研修的总期号、主讲嘉宾和分享主题,说明是收看直播还是回放,撰写有一定价值的学习笔记或体会,后期评比时由学习组组织名师进行评分。

3.互动:每期1分

参加网络研修直播时,提出的问题被主持人或嘉宾采纳解答,每期1分,根据研修工作组公布的获奖名单计分。

*以上内容到时候可参照微信群里提供的研修记录样本汇总。

二、成长分

1.成绩:按说明加分

网络研修期间,取得的县区级或以上的科学类荣誉、优质课、公开课、讲座、教学技能比赛、论文课题等获奖发表(不包括指导学生比赛),每人次加1分,团队集体类获奖每次加5分。后期评比时需提供正规文件或证书作为凭证,并要求先自行进行统计汇总。

2.发表:每期加1—3分

馨火科学网络研修在“小学科学教学论坛”设有专版,在此版块建立个人或团队专贴,并将每期的学习笔记或体会在下月研修开始前(这一点非常重要)发表分享,后期评比时由工作人员统计,每期加1分。特别优秀的学习笔记或体会,工作人员会推荐到桂馨公众号“桂馨科学云”发表,则每篇再加2分。

网址:http://lt.zjxxkx.com/showtopic-66966.aspx

分享 转发
TOP
2#

一、学习分:

【得分标准】

成员或团队的学习分资料,需在每期网络研修结束后至下月研修开始前,将资料汇总到一个文件夹,以压缩包的形式发送至指定邮箱173692760@qq.com。在最后一期(2025年12月26日)附上参与期数目录。

举例说明:2024年1月26日的研修资料,最迟需在2024年2月25日24时前发送,当月提交时间截止不接受补交资料。文件夹建议采用“姓名(团队名)+总期号+研修资料”,比如陈建秋总第103期研修资料。

1.宣传:每期1分

积极宣传馨火科学网络研修的活动通知或海报,发布在QQ、微信、钉钉群或朋友圈,发布时间要求在研修活动当天8点之前,每期1分,以截图为证。

2.研修:每期10-20分

及时收看馨火科学网络研修的直播或回放,记录该期研修的总期号、主讲嘉宾和分享主题,说明是收看直播还是回放,撰写有一定价值的学习笔记或体会,后期评比时由学习组组织名师进行评分。

3.互动:每期1分

参加网络研修直播时,提出的问题被主持人或嘉宾采纳解答,每期1分,根据研修工作组公布的获奖名单计分。

*以上内容到时候可参照微信群里提供的研修记录样本汇总。


【具体得分】目前: 分(宣传1分+研修(看直播+笔记)10分+互动1分)

4楼:20240126馨火学堂桂馨科学课网络研修2024年第1期(总第103期)黄春方老师《日本科学教育考察见闻》

宣传  分+研修(看直播+笔记)10分+互动   分=    分

5-6楼:20240226馨火学堂桂馨科学课网络研修2024年第2期(总第104期)韩玉明老师《教学评价的设计与实践》

宣传1分+研修(看直播+笔记)10分+互动  分=   分

7-8楼:20240326馨火学堂桂馨科学课网络研修2024年第3期(总第105期)林雅芸老师《我的船长我的船》

宣传1分+研修(看直播+笔记)10分+互动  分=   分

最后编辑高珠怡 最后编辑于 2024-03-27 13:35:41
TOP
3#

二、成长分

【得分标准】

1.成绩:按说明加分

网络研修期间,取得的县区级或以上的科学类荣誉、优质课、公开课、讲座、教学技能比赛、论文课题等获奖发表(不包括指导学生比赛),每人次加1分,团队集体类获奖每次加5分。后期评比时需提供正规文件或证书作为凭证,并要求先自行进行统计汇总。

2.发表:每期加1—3分

馨火科学网络研修在小学科学教学论坛”设有专版,在此版块建立个人或团队专贴,并将每期的学习笔记或体会在下月研修开始前(这一点非常重要)发表分享,后期评比时由工作人员统计,每期加1分。特别优秀的学习笔记或体会,工作人员会推荐到桂馨公众号“桂馨科学云”发表,则每篇再加2分。


【得分内容】

TOP
4#

我的姓名:高珠怡
研修期数:2024年第1期,总第103期
分享嘉宾:黄春方
分享主题:日本科学教育考察见闻
学习方式:直播学习( √ )   视频回放(   )
学习笔记或体会:

一、学习体会:

以生为本 优化教具

   黄老师从学校教育、科学中心、科学培训、社会教育、见闻感受这五个方面对其在日本科学教育的考察展开分享,此次分享中黄老师参观了松泽小学、三川小学、岚南小学、新泻大学附属小学中学、长冈小学中学共五所学校并对各校进行了详细介绍。此次分享中我最大的感悟就是从生活到课堂落实以生为本,教具改进对教学的重要作用及落实思维发展的重要意义。

   在黄老师的分享中,可以感受到学校对学生在生活及课堂中的关爱,且细致入微,例如设立意见箱、增加校医量、大小课结合等。此外,日本科学教育中涉及到许多自制教具,例如热胀冷缩器材、手臂模型的研发迭代、杠杆材料等,这些教具都是为了更好地助推教学过程,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动手实践及动脑思考的能力。除自制教具外,在社会教育层面也提供了许多优异教具,例如科学博物馆中以剖面展示内部结构的展品,也可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在日常科学课堂中,我们也应注重以生为本,坚持学生主体性,同时不断创新教具,促进优质教学

其他说明:直播时提问被主持人或嘉宾采纳解答   有(   )无(

最后编辑高珠怡 最后编辑于 2024-02-27 10:26:49
TOP
5#

2024年2月26日发朋友圈宣传
TOP
6#

我的姓名:高珠怡
研修期数:2024年第2期,总第104期
分享嘉宾:韩玉明
分享主题:教学评价的设计与实践
学习方式:直播学习( √ )   视频回放(   )
学习笔记或体会:

一、学习笔记:

1.《科学课程标准》:明确需重视综合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2.强化过程评价,重视“教—学—评”一体化,关注学生在探究和实践过程中大的真实表现与思维活动。

3.“教—学—评一致化”的前提是学习目标要精确,目标表达必须要可评可测,其次,学习目标与评价任务的一致性,学习目标与教学过程的一致性。目标、评价与教学三者之间是一致的,“教—学—评”一致性是教学设计与实践的基本要求。围绕学习目标设计评价任务,根据评价任务设计学习活动。

4.教学评价的设计:评价设计是依据学习目标设计的评价任务和评价标准。只要是为检测学习目标是否达成而安排的学习任务都是评价任务;评价标准是判断学生是否完成任务的依据。

5.例谈“教—学—评”一致性中的评价方式与方法:较强学生对老师的评价,例科学课中的演示实验;突出评价标准的作用;强化对学生思维的评价(学生对学生、学生对小组);注重评价的检测功能;教学活动也是评价活动;即时性评价;评价环节;对个别同学的评价;其他方式的评价。

二、学习体会:

本次研修韩老师从《科学课程标准》对评价的要求入手,课标明确重视综合评价,促进学生发展。随后,韩老师围绕强化过程评价,重视“教—学—评”一体化,关注学生在探究实践过程中的真实表现与思维活动,重点讲述了“教—学—评一致性”的具体要点及重要意义并分享了教学评价的设计与案例。为此,我有以下体会:

1.聚焦课堂,精确目标

韩老师提到“教—学—评一致性”前提是学习目标要精确,目标表达必须可评可测。在日常课堂中,教师备课时需仔细研究教材,明确学习范围,挖掘育人价值,从而明确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四部分目标,并紧系目标设计教学过程,落实各环节任务及活动,做到目标、评价与教学三者之间的一致。在新课教授前,教师需仔细研读教材、教参及课标要求,分析梳理出单元核心内容及要求,把握整个单元。随后依据单元主题,梳理学情并明确教学起点。最后,分析整合结果,确定本课具体教学目标,达到目标精准、教学有效、评价到位,促使学生更优发展。

2.紧扣要点,巧妙设计

评价设计是依据学习目标设计的评价任务和评价标准,前者是为检测学习目标是否达成而安排的学习任务,而后者则是判断学生是否完成任务的依据。评价任务指向要明晰,可执行,且具多样性、开放性、简约化、层次化等;评价标准需符合学生学情,关注学生间的差异性。在日常课堂评价中,我们需要关注学生差异去评价,比如有个别学困生,当他们勇于回答问题并能较为完整地表述自己的想法时,我会进行明确表扬并引导班级同学给予掌声,增强其信心。

3.注重评价,抓住方法

评价可包括生生互评、师生互评、组内评价、组间评价等多种组织形式。在活动中,韩老师提到了以下九个要点:需加强学生对老师的评价,突出评价标准的作用,强化对学生思维的评价,注重评价的检测功能,教学活动也是评价活动,即时性评价,评价环节,对个别同学的评价,其他方式的评价。在每个要点中韩老师又分享了各科教师的真实案例,这些案例为今后我们的教学评价提供了参考及新思路。在日常教学中小组实验环节,我常采用小组上台汇报同学点评的形式进行研讨环节,这一环节中小组间的评价得到一定落实,但是小组内的评价往往会被忽略,为此,我也在思考如何更好的开展组内评价及自评。此外,在课堂中采用“逆向设计,评价前置”的方式也是很好的方法,将评价任务放置于教学活动之前,确保教学活动始终围绕着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评价也能够及时发挥着反馈和促进作用,从而更有利于本课教学目标的达成。

通过学习,让我知道“教—学—评”一致性的概念及重要意义,其中过程性评价的重要性,我将联系自身教学实际,积极学习和改进,多阅读,多思考,多研究,将学习到的教学理念及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完善教学策略,提升教学水平,促进学生不断发展进步。


其他说明:直播时提问被主持人或嘉宾采纳解答   有(   )无( √ )
最后编辑高珠怡 最后编辑于 2024-02-28 13:14:58
TOP
7#

2024年3月26日发朋友圈宣传
TOP
8#

我的姓名:高珠怡
研修期数:2024年第3期,总第105期
分享嘉宾:林雅芸
分享主题:《我的船长我的船》
学习方式:直播学习( √ )   视频回放(   )
学习笔记或体会:

一、学习笔记:

(一)项目式学习之3W

1.What is PBL?

    PBL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法。它通过提出真实世界中的问题或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项目式能够整合科学教材大单元内容、实现跨学科知识整合、设计驱动问题持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落实小组合作并及时进行项目反思,实现深度学习,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新教育模式。

2.Why PBL?

    国家政策:势在必行,2021年“双减“文件,项目式学习本身就是作业分层,学习任务也是个性化的。

    课程标准: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通过造船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必要性。造船初见于科学教材五下第二单元《船的研究》,且与本学期数学学科的体积、容积学习单元有关。课标也要求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以项目式习的形式造一艘大船具有必要性。

    教师与学生:项目式学习实际上是在填补中国教育的短板,它并不是否定中国教育。

    PBL中跨学科融合的必要性对于项目而言提供综合性的视角促进创新思维培养综合能力提高学习兴趣增加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对于学生而言提供更全面的学习体验培养综合能力增强学习兴趣促进实际应用、知识迁移增加就业竞争力

3.How PBL?

    PBL设计模型,理解高质量项目学习六大要素。

(二)”船长杯“PBL项目

    项目背景,对标的科学/数学/物理核心素养,项目目标,驱动问题,项目实施,项目评价,项目复盘与反思。

1.项目背景

    背景:船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使人类有了跨河流、远航大海的能力五年级下册《船的趼究》具有相关探究内容,且与本学期学学科的体积、容积学习单元吻合,借助PBL驱动学生在真实情景中进行深度学习,经历工程与设计探索的过程,实现思雄与知识、技能的多维度融合。

   学情学生具备做项目的相关能力

   界定问题:成功标准:能承栽至少一个人,能够达到终点;限制条件利用身边的材料自制

2.对标的科学/数学/物理核心素养。

3.项目目标

   ①学生能够持续探究并且深入理解哪些东西:不同时期的船具有不同的特点发展趋势,材料的特性及结构能够影响船的载重量和稳定性,技术与工程设计往往需要经历“问题研究设计制作→测试→完善”等过程....

   ②学生能够做到哪些事情小组基于本次比赛的基规则,完成船长日志与初代设计图通过实验探究船的形状、结构与阻力、载重量稳定的关系...

4.项目关注点:重点,难点(保持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师资质量,场馆资源,评价与反馈)

5.驱动问题:龙岭科技节之“船长杯"自制贸易小船招标比赛即将举行,作为参赛选手,如何用生活中的材料制作一艘载人小船驶向终点呢?

6.项目实施:关注学生怎么做,老师怎么做。评价表前置。

二、学习体会:

   本次研修老师首先介绍了项目式学习之3W”,明确了项目式学习的定义,从多个层面解释了开展项目式学习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项目式学习的“三六标准模型。随后,林老师从项目背景、目标、驱动问题、实施逻辑图、实施过程、评价等方面详细分享了《我的船长我的船》项目。听了林老师的分享,我主要有以下两点体会:

1.紧系学科,明确项目式是为了优化教学的教学方式

   对于我们学科教师,开展项目式学习更多的是开展学科项目化,此时,便更需要结合学科相关内容,让学生们在项目式这样一种方式中学习课程内容及知识点,运用中学习,问题中学习,探究中学习。

2.牢记主体,明确项目式是为了发展学生的教学方式

    在项目式学习中我们要把时间更多的还给学生,适时引导,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思考力去创新,去设计,去完善。同时,在小组合作中发展交流沟通能力,发展科学思维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落实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项目式学习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发展,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也应善于发现单元内容联合点,将单元整体化,设计单元项目,灵活教材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其他说明:直播时提问被主持人或嘉宾采纳解答   有(   )无( √ )
最后编辑高珠怡 最后编辑于 2024-03-27 13:34:45
TOP
9#

我的姓名:高珠怡
研修期数:2024年第4期,总第106期
分享嘉宾:刘松
分享主题:《中小学生创意实验的思与行》
学习方式:直播学习( √ )   视频回放(   )
学习笔记或体会:

一、学习笔记

   视频展示:“粉尘爆炸实验”等创新性实验,孩子们喜欢刘老师的课主要原因“新奇、有趣、好玩”,带领孩子们认识科学、爱上科学、研究科学,开启探索之旅。刘老师由向内取经→向外查找,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思、思中创。

政策背景:近期发布了许多关于重视科学教育的文件。

(一)实验类比赛简介

   全国科普讲解大赛;全国优秀科普作品评选活动;全国科普微视频大赛;全国科学实验展演汇演活动;国科技馆辅导员大赛;国际科学表演大赛;全国科学表演大赛;全国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比赛;全国中小学自制教具比赛;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教育部实验教学精品课遴;省市级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技能大赛等。

(二)趣味实验的思考

1.开发的现实背景

  “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讲实验不如背实验应试实验”。具体原因可能是:有理念少行动;有开发少实用,有情境少建构;有教师少实验员;有实验室少用品;有活动少专题;有内容少课时,有考核少监督。

  特别是教材中的实验问题实验原理的科学性实验安全性实验现象可见度实验步骤实验操作试剂用量实验装置实验装置图

  举例: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试。

  化学教师应以科学创新的态度去审视每一个实验,勤于反思、善于琢磨、精于研究,勇于创新。使教学行为将变得更加有效,教学行动将不断有所创新。

2.设计目的

  鼓励学生动手做科学激发学生的创意,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精神提供学生趣味生动学科学的机会提高学生废物利用及环保意识培养科学探究的技能、精神与持续研究的毅力印证科学理论,使科学概念具体化有助于记忆,帮助说明科学与技术的整合。

3.素材来源广泛:运用生活中的器材。

4.政策依据

  2019.11.30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实验教学的意见

  主要举措完善实验教学体系创新实验教学方式规范实验教学实施提高教师实验教学能力保障实验教学条件健全实验教学评价机制加强实验教学研究与探索强化实验教学安全管理。

  2021.4.12
  教基厅函〔2021〕13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

  鼓励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科学设计探究性作业和实践性作业,探索跨学科综合性作业。

5.开发思路

  器材为中心;概念为中心(知识点为中心);玩具为中心;生活为中心。

  就地取材式科学游戏。

(三)创意实验行动及案例

  实验应用:科技课、创新实验展示(活动的初衷:聚集一批实验爱好者、搭建一个展示的平台、促进专业水平的精进、营造乐学好学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家庭实验作业、科学表演大赛、亲子科学小实验。

  案例分享:声波万花尺、水木流马、科学变脸、空中陀螺。

(四)创意实验的突破策略

  掌握好实验改进的8个方向可视化个性化定量化智能化集成化游戏化、互动化、普及化

  充分利用网络科学实验资源,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时俱进运用新材料,跟随大咖们的脚步,人机对话高效启动创意突破。

二、学习体会

   科学教育中实验重要性不言而喻,其对学生思维能力、动手能力、逻辑能力等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日常学习中我们不仅要把课堂实验做好、做透、做深,同时也需像刘老师一样,开发创意实验,带领孩子们领略科学的魅力。刘老师的一句话让我颇有感触,实验的乐趣就在于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一次又一次的收获,一次又一次的靠近成功!将不可控变为可控。过程是曲折的,结果是幸福的!”。孩子们在日常课堂中表现出得对实验得喜爱便源自其发现奥秘的快乐,在实验中,有失败,有成功,有收获,有感悟,例如五下《船的研究》单元,做出小船的喜悦,小船制作过程的曲折。

  创意实验不仅可以作为学生寒暑假的一个趣味活动,也可作为知识学习的拓展活动,或是科技节中的活动。当前,大部分学校科技节会以教材中的拓展项目为主,其实我们也可以创设创意实验类的舞台,让学生们在创意实验中灵活应用知识,学习知识,做到用中学,学中用,学用结合。

  此外,从刘老师的分享中,我再次深刻体会到教师自身素养的重要性,我们要肯花时间,去查询资料学习新知识新理论,发现新思路,为学生们的学习提供更好的建议和指导,让自己成为真正有涵养的科学教师,助力学生科学思维夯基提质

其他说明:直播时提问被主持人或嘉宾采纳解答   有(   )无( √ )
最后编辑高珠怡 最后编辑于 2024-05-11 14:03:56
TOP
10#

2024年4月26日发朋友圈宣传

最后编辑高珠怡 最后编辑于 2024-05-11 14:07:20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