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虞小科教改行动交流】 改变材料为始,改进之路不停 [复制链接]

1#
银光图片

改变材料为始,改进之路不停


         我分享的主题是“改变材料为始,改进之路不停”。主要分享3个利用常见材料改变原有实验装置的实验内容。


         说是“改变”,而不是“改进”。是因为我认为这是我在实验改进这条道路上,迈出的第一步。虽然不一定是正确的方向,但是我已经在行动、在路上,好于停滞不前。在不断摸索中,说不定我能找到正确的方向与道路。



本主题由 超级管理员 酸牛奶 于 2024/7/23 16:15:05 执行 移动主题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我从3个方面来讲述,我的改变、以及改后的反思。
TOP
3#

一.改变原因:

改变的原因主体其实是从教师出发,对教师而言是一种减负。

改变这3个实验材料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
实验材料重、多。这是主要原因,是它成为我改变实验材料的最大动机。

例如铁架台,对我来讲,一个班需要12个铁架台,太重,拎不动。搬运实在麻烦。

2.
实验室上课,可以很好解决这一问题。但是学校里能同时供多位教师上课的实验室有限,而且很大的问题是,学生来实验室耗费时间。上一节课拖堂、学生排队走到实验室一般已经响铃5分钟后,浪费课堂时间。

3.  

实验材料分配不足。铁架台这类实验器材,无法满足同时供多为教师上课使用。而且铁架台在摆这一单元使用频率有多次,更加分配不足。

TOP
4#

由此,我从改进的具体3个实验为例,说一说我对此的改变。

1.
火山喷发实验

这个实验内容是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

原有的实验,利用的材料是铁架台、爱牛材料箱中的银色铁罐、酒精灯、铁圈。

我发现这个装置的问题是:需要铁架台,多个,太重;


银色罐子需要的土豆泥太多,一个教具箱内的土豆泥不够多个班使用。银色罐子太深,可能就限制学生的观察视角。

其中实验步骤的问题,经过下水实验,发现从底部向上,堆砌土豆泥,难度有点难。

由此,改变了实验器材和实验步骤。铁架台换成三角架;银色罐子换成小铁碗;土豆泥量由此减少。堆砌土豆泥的实验方法,改成先堆成小山形状,用小木棍戳洞,形成火山通道。

至此,解决了实验材料重、多,搬运困难的问题,而且改变后,实验现象也比较明显。

原本,堆砌土豆泥火山,加入稀释番茄酱这两个步骤,都由学生完成。但是在尝试了一个班级后,发现,学生堆砌的土豆泥小山,底部过于厚实、或者顶部过于严实,好几个小组出现,土豆泥已经焦香了,但是番茄酱还是没有沸腾喷涌,效果较差。

所以后续,让学生操作的步骤简化成,只让学生加入稀释番茄酱,然后轻轻盖住顶部。现象基本每个小组都比较明显。

但是也产生了新的问题,学生对于岩浆通道的出现以及作用,被模拟实验给搞混了,认为是先出现的通道,才能让岩浆从通道喷涌。

所以对于这个问题,这个实验的改变还需要继续考虑,期待老师们有好的建议。


TOP
5#

2. 水钟实验

水钟实验来源于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原有的实验材料:铁架台、塑料瓶、计时器。

感觉作为科学教师,收集塑料瓶真的得从平时做起,不然一下子拿不出这个多塑料瓶做实验器材。

不过塑料瓶由教具箱中的滴漏装置代替。那么存在问题的又是铁架台和接水装置。

我的改进是,挂滴漏装置的铁架台改为杆子,可以放在课桌上,伸出课桌外,用书本压住。经过反复尝试,找到了这个量杯作为接水装置,放在凳子上,距离正好。

经过下水实验,通过观察,能发现随着水位降低,水流速度逐渐减慢的特点。

但是新的问题出现了,这个滴漏装置所能装的最大水量是60ml,不符合作业本中100ml的总水量。所以利用这个装置进行实验,作业本都进行了修改,将100ml改成了60ml。但是由于课本中利用的是烧杯作为接水装置,而我采用量杯,从实验结果看,暂时没有问题,但是不确定是否存在其他方面的科学性的问题,也希望老师们可以提提意见。


TOP
6#

3.
摆的实验

《机械摆钟》这一节,选自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也需要用到铁架台,而且利用铁架台做摆,经常出现一个问题,就是摆在摆动的过程中,经常容易撞到铁架台的杆子。

出于对这两个问题的考虑,我也是寻找替代品。最开始是找到了六年级杠杆的木条器材,利用这个木条绑上带绳子的小球,同水钟的理,将木条放在桌上,伸出桌子外,也能形成一个钟摆,并且伸出长度足够长,还可以解决小球经常打到铁架台的问题。

后续在《摆的快慢》这一节,又遇到一个问题,就是摆绳长度如何保持一致,直接用绳子绑,很难控制长度一致,后续想着可以先绑好,再调节绳子长度,但是发现用的杠杆的杆子,是方形,调节长度一致就比较难。这个问题就让我犯难了,我就去论坛上寻找方法,从“王燕飞”老师的帖子中找到了解决方法,王老师的办法是利用铁架台的杆子直接横倒,放在桌边,方式是一致的,但是利用的杆子是圆杆,调节绳子长度非常方便。于是我就寻找了实验室里的圆棍子,作为新的杆子,再次进行尝试,果然可以较细微的调节长度。

所以,我也解决了这一问题,材料非常轻便,简单。


TOP
7#

这3个实验,其实基本都是针对铁架台的问题,做出的改变。在改变后虽然可以达到预期的实验结果,但是也存在不少的问题。

1.
使用这些材料,是否在某些地方存在科学性的问题。

2.
这3个实验,我都避开了铁架台,可能会导致学生对铁架台的使用不够熟悉、不够熟练。

3.
有些环节的改变,比如火山实验中,岩浆通道的问题,会给学生带来认知观念上的差错。

其中也有一些好的影响,比如“摆的实验”,在课堂上利用了这些常见材料做摆之后,学生在课间自发的利用身边的材料,比如单面胶、笔等,做摆进行研究观察。


最后编辑冥王星 最后编辑于 2023-12-11 21:04:38
TOP
8#

在实验改进的道路上,我还在最底层,仅仅是从教师自身方便角度出发去改变实验。

在后续反思中,我认为这个角度不应该成为实验改进的主要角度。

最主体的角度,应该是从学生手出发,去改进实验。

不过希望我能在这样的改变中不断积累,从而逐步从更科学的角度、学生的角度出发,去改进实验,而不是停留在改变的程度。

TOP
9#

第二个土豆泥的实验是否需要自己购买铁碗和三脚架
TOP
10#

器材室的铁架台老是松动,看了黄老师的帖子,很好的利用到了身边的工具————课桌
TOP
11#

有改进 才会有改变
TOP
12#

黄老师一直在努力,一直在进步
TOP
13#

材料决定科学探究的深度和效果。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