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2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萧山区小学科学第六期“骨干教师成长共同体”专帖 [复制链接]

121#

高老师用三个课例向我们阐述了新课标下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的实践探索。从一个课里高老师提出了我们现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几个问题:老师们在上课的过程中还是以知识的教授为主,哪怕采用实验探究等方式,主要也还是在开展知识点的教学,这样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非常不利的。学生会认为书本是对的,认为老师说的话是对的,他们不爱提问,不爱思考,这种学习习惯不仅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还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不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也就等于失去了学习的动力,那么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就会逐渐丧失,不愿意深入探究问题的本质,也容易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其实高老师说的这些就是现在孩子普遍存在的问题。
那如何通过我们科学课的教学来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呢?首先我们要认同科学课,它是培养人的课堂,我们要培养的是有思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科学课堂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动脑想动手做。那么教师首先就要有学生是学习主体的这一认知,那么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将以学生为主体开展设计。要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设计符合真实情境的驱动性问题,学生积极思考,有充分的生生交流和互动研讨的科学课。确实要开展充分的生生交流研讨,时间是必须保证的,但课堂上的时间又是非常有限的,如何设计这个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
高老师提出了以学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原则,以问题为核心驱动学习,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习问题在真实情境中展开,最好是一项真实的任务,学习任务的复杂性,强调协作学习的重要性,强调非量化的整体评价,保证学习任务展开的学习环境,涉及多种自主学习策略,要基于这些原则去进行设计。学生课堂上的生成,特别是错误的一些操作或观点,对于教师来说就是非常好的教学资源,要充分挖掘学生错误认知背后的思维逻辑,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观念。斜面一课,高老师提出了以研究不同类型的人行天桥作为切入点去研究不同设计的不同原理。这是我自己之前上过的一课,听了高老师的分享给了我一些启示。素养导向的科学课还有很多值得深入思考的,也需要不断得探索。(金惠小学 胡璐佳)
TOP
122#

每月研修之《新课标背景下小学科学教学设计实践探索》
11月15日晚参与了小学科学教学网每月研修活动,聆听了特级教师高翔老师的讲座《新课标背景下小学科学教学设计实践探索》,收获颇多。
高老师从五个方面展开了今天的讲座介绍,分别是案例:科学教学常态与反思、科学课程价值与教学追求、科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新课标背景下的教学设计探索、新课标要求下的教学设计创新。其中高老师在谈到科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时,发现有几点在的教学中也会出现,比如说未及精髓的科学探究活动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为了完成教学进度,而紧赶慢赶地完成一些探究活动,从而获得实验的数据,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一节课的时间有限,如果希望我们的课堂学生能有10分钟的探究,20分钟的研讨,给学生更多的时间来进行探讨,教师能更好地把控课堂,那么我们在教学的时候可以以大活动的形式开展教学,让课堂更加从容,让学生的学习更加真实有效。高老师对《鸟》这节课进行了三次迭代,次次精彩,次次以生为本。
在老师提问环节,有说到一节经典的探究课《斜面》,这样的课应该怎么设计?高老师说到了一种教学情境的导入:研究天桥的设计,学生会用斜面能省力的结论来解释天桥的设计,知道每一种结构都有自己的优势。在真实的情境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
以“学”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原理中有一条说到:学习问题在真实情境中展开,最好是一项真实的任务。只有真实的情境,真实的学习才能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发展学生的思维。新课标也倡导基于真实情境、问题、任务、项目进行学习,这是学生核心素养形成的必经之路,也是培养解决问题,发展学以致用的能力。(李翠 崇文世纪城)
TOP
123#

真情境,真学习
11月中旬,又到了每月的网络相聚日,此次有幸聆听了高翔老师关于《新课标背景下小学科学教学设计实践探究》的讲座。高老师结合课例进行评析,提出了项目化学习要有真实的情境,不能让学生进行“假”学习。以此同时,高老师还提出了指向大概念教学设计思路:1.立足课标分析教材,确定该课的核心概念,以及其在单元、领域、大概念中的位次和相互关联。2.厘清该概念内涵,了解并分析学生已有知识和前概念,设法掌握对于该教学内容的迷思概念,确定中心问题。3.分析概念的建构方式(前概念与迷思概念的暴露与矛盾引发)、特性(内涵和外延)将中心问题依次分解成具体问题,设计问题串。4.每个问题的解决需要学生获得什么事实性材料,如何获得,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5.获取事实性材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形成概念内涵。6.总结概念的内涵、外延,与已学概念建立联系。练习巩固,学以致用。
对标高老师提出的科学课堂常见问题,我反思了自己的教学设计与实施,认为可以尝试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突破:
一、培养“人”的课堂,培养综合素养的人。教学的核心是思维,学习的关键是思考。没有深度思考就没有深度学习。主动发展,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自己去思考。自己去探究,自己去实践。
二、积极发掘生活中的真实情境。我们要做一个有心人,用问题的视角看待许多现象,努力寻找教材知识和生活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明白学以致用的道理,也懂得科学知识的重要性。(凌启煜 赭山小学)
TOP
124#

向思维型课堂迈进
又到每月十五日,今天的每月研修是高翔老师带来的《新课标背景下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的实践探索》。周老师提到新课标对科学课堂提出了四点建议:1.基于核心概念确定教学目标,2.围绕核心概念和跨学科概念组织教学内容,3.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设计(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4.以探究实践为主要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周老师还结合一节课《鸟足和鸟喙》进行了评课,从教材分析,教学内容如何明确,思维目标的确定,情境的创设,问题梳理,学生建构概念的过程和迁移应用,让我受益匪浅,这一流程对于我的日常教学非常有帮助,我也将在教学中实践起来。
周老师还指出了科学课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严重不足的学生学习主体认识,2.不够合理的科学教学内容载体,3.不能满足育人需要的教学设计,4.未及精髓的科学探究活动教学,5.经常忽略教学的互动研讨环节,6.低效无效的科学课堂教学生成。周老师指出的问题真的是一阵见血,回顾我的课堂,有的时候对学生不放心太多,探究前方方面面考虑到,微课注意事项,各种探究前的指导,学生还是按着老师的思路在学习,在五六年级课时宽松的条件下,以后不妨找机会试一试学生让自己设计实验,自己摸索,老师只明确探究问题,看看学生如何十八般武艺的去解决问题,让学生思维在科学课堂上充分展示,提升。(马和萍 湘湖小学)
TOP
125#

2023.11.15每月研修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的实践探索(2023.11总第127期)
高翔:厦门市思明区教师进修学校科学教研员,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有幸聆听了高老师的讲座,高老师在每月研修中分享了许许多多的干货,分享了科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讲了以“学”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原则,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支持第三代教学设计,又讲解了新课标提出的教学建议.在高老师每一个分享中,令我最印象深刻的还是在分享《鸟足和鸟喙》这一课时的讲解,上课老师以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物品来模拟四种典型的鸟喙,将复杂的结构简化,让学生通过简单的探究实验,收集证据。学会初步的模型建构的方法与理念。在我看来,这个设计很精妙啊,还能让学生体验鸟喙啄食,可高老师来了一个反转,说我并不认同这样的做法,这是为了教而教,为了让学生得出老师想要的答案所设计的,真实的鸟喙真的是这样的吗?这不得让我深思,真正的探究应该是怎样的,平时的课堂探究活动的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科学探究?在我的科学课堂教学中存在哪些高老师所提到的问题?
    新新课标强调以素养为导向,注重培育学生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核心素养,特别是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高老师设计了一个市民救下陌生小鸟寻求帮助的真实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接下来的课堂学习。真实的情境对学生来说充满探究的热情,更能深度学习。(潘盈超 党山小学)
TOP
126#

11.15每月研修感想
2023年11月15日每月研修有幸聆听了高翔老师的讲座《新课标背景下小学科学教学设计实践探索》。高老师从鸟类一课的案例出发,对科学教学常态进行了反思,高老师认为现在的课堂存在根深蒂固的“传统教学”,流于形式的“实验探究”,被动接受的“学习习惯”等问题。
结合科学课程核心素养,高老师提出科学课堂应该是培养“人”的课堂,是素养导向的课堂,是主动发展的课堂。科学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严重不足的学生学习主体认识,不够合理的科学教学内容载体,不能满足育人需要的教学设计,未及精髓的科学探究活动教学,还有经常忽略的教学互动研讨环节。
基于上述困境,高老师根据以“学”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原则,结合新课标提出的教学建议,提出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支持的第三代教学设计。高老师以鸟类一课为例,提出通过教材分析,融合两版教材,凸显探究教学,围绕核心概念,明确教学内容,明确了不同层级的具体概念,包括科学事实和现象,具体概念,学科核心概念,跨学科概念,哲学观点等等。让后将思维教学目标细化,从模型建构、推理论证、创新思维三个方面设计具体的教学环节。接着通过创设情境,制定驱动任务“观鸟协会要带领小朋友们进行一场观鸟展,一下四种鸟可能分布在厦门的哪片区域呢?”。然后模拟实验,数据分析,推理论证进行自我建构。教师还可以设计迁移应用环节,让学生设计拼图鸟足和鸟喙等。这样的教学设计,实现了技术赋能,助力课堂高效探究;创设情境,驱动项目式学习;授人以渔,培养思维方法的目标,值得我们学习。(邵荧荧 信息港小学)
TOP
127#

学 习 体 会
活动主题:每月研修《新课标背景下小学科学教学设计实践探索》高翔
活动时间:2023.11.15
活动地点:线上
活动收获和反思:
    高老师从常态化的课例观察课堂教学,追寻科学课程价值与教学追求,反思科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新课标背景下的教学设计探索与创新,为我们阐述新时代教育改革背景下,如何围绕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展开教学,以育人为导向,创设培养“人”的课堂,关注的是“受教育后学生能表现什么”,注重学生在课堂上思维的提升,即思维型课堂。学生在内在动力的激发下,面对新问题时能基于已有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通过高层次思维活动,整合信息和观念,解释现象和解决问题,并对学习活动进行积极自主的自我调节,实现知识的建构。通过学习高老师《鸟足与鸟喙》一课案例的解析,创设思维型课堂,我觉得可以从以下方面思考:1.激发学习动机,培养思维品质。学生是有个性的,他的活动受兴趣支配,有成效的活动需要以兴趣作先决条件,兴趣可以产生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重要动力来源之一。2.增加创新信息,强化思维训练。探究性活动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逻辑思维
、直觉思维等综合运用,产生创新性思维,创新思维能力是在点点滴滴的积累中形成的,在教学环节中有意识地创设创新信息去培养学生。3.运用多元方法,训练思维能力。思维能力的实质是分析、综合、推理、应用能力,外在表现是思维的速度和质量。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内容、利用适当的教学方式训练学生的思维速度,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试验、分析、猜想、归纳、类比、联想等思维方法,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赵海芳  所前镇第二小学)
TOP
128#

高特以一节同样的内容,但是三种不同的上课思路,直观地向我们呈现了一节好的,能够助力孩子核心素养得到发展的科学课应该怎么设计。从第一节为了知识点的学习,单个分离的探究活动,到第二节课创设情景,任务驱动:给出四种鸟,他们喜欢什么环境?让学生用材料模拟体验,数据统计,认识到鸟的喙具有不用的特点从而具有不同的功能,适应不同的环境,再让学生运用新知解决新的问题。第三节课问题驱动,不知名的鸟应该放生到哪种自然环境中,让学生不断思考、质疑、解释,科学思维得到不断提升。一个优秀的教学设计应该基于真实情景、问题、任务、项目化学习;需要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需要尽可能贴近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兴趣;尽可能让学生自己通过探究寻找答案;让学生通过动手做学习科学;基于大概念开展教学。(江寺小学 张琴琴)
TOP
129#

以上为11月15日每月研修骨干成长共同体的老师们的学习体悟,供大家学习!
TOP
130#

这次因为有事情没有参加现场活动,但有幸参加了胡老师的营养要均衡的课程设计。这节课设计有两条思路。第一条,从一天的食物摄入着手,设计身体不够健康的学生的一天的饮食,从他的食谱来分析,为什么他的身体不健康利用膳食平衡宝塔对照该生的食谱,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这样的活动中渗透健康生活的理念。第二条思路,是将一天的食谱进行聚焦变为一餐的食物,选择三明治,这样的食物,他具有着方便搭配的特点,便于学生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食物的丰富搭配,将膳食平衡宝塔进行儿童化的改编,把一天的饮食转化为一个三明治的饮食。通过设置驱动性任务:制作一个营养健康均衡的100克的三明治,引发学生深入的思考和讨论,通过筛选食物的过程,渗透数量均衡,搭配合理的健康生活的理念。这样的设计切口更小,更利于小学生的操作。两种设计思路各有特色,值得我去尝试、实践和反思。
本人曾经进行过第二种设计思路的教学尝试,在这样的设计当中存在一些问题,不知道如何去改进:一、一天的膳食宝塔如何转化为一餐,这是教师需要自主进行设定的,如何更加科学合理还需进一步思考。二、膳食平衡宝塔中一天的食物,这是总的摄入量,但不是每一餐都要按照这样的搭配,所以一天摄入够这样的数量和种类,转化为一餐要摄入这样的数量和种类,这样的转化是否合理?
(党湾二小 董晨晖)
TOP
131#

胡璐佳老师的《营养要均衡》一课,以制作营养均衡的三明治为驱动任务为载体,让学生借助膳食宝塔来进行设计、交流、评价、反思。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营养均衡的重要性,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改进自己的饮食习惯。这种教学效果是非常有益的,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保持健康的身体,还能够培养他们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
刘威老师的《制作钟摆》一课,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实验,理解钟摆的原理,并能够根据这一原理制作出一个1分钟摆动60次的钟摆。教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解、示范、小组讨论和实验等。这些方法的使用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钟摆的原理,并通过实验掌握制作钟摆的方法。特别是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互相交流、合作,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及时评价了学生的表现和实验结果,让学生能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不足之处,从而进行调整和提升。这种及时评价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自信心。
徐春建老师的讲座令我感受最深的一点就是教学目标要基于学生的水平。上公开课我们教师不能想着如何上的新颖、上的多么有深度、学生一定要得到很高的发展、目标要定的多高……而是要基于学生的真实水平来定教学目标,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党湾二小 吴彬)
TOP
132#

2023年12月1日,有幸参加了小学科学“萧山--上城”教学联谊活动,整个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课堂观摩、观点分享,还有专家讲座,让我收获满满。上午是课堂观摩和观点分享。上城区刘威老师的《制作钟摆》,让我印象深刻,对课堂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知。一、教学目标要以围绕学生进行设定;二教学过程要把“教”的活动转变为学生“学”的活动;三、提问培养思维发展。刘老师汇报环境中有这样的问题设置:同学们,看了这些数据,你有什么想问的吗?生:如果摆绳长、摆动慢;摆绳短、摆动快。为什么两组数据是相反的呢?....刘老师让孩子自己思考,再进行提问。这也是思维发展的锻炼。四、教具的设计也是围绕学生操作是否方便。总之,刘威老师这堂课的教学环节做到以学生为本,值得我学习!下午是徐春健老师的专家讲座,讲的都是很实用的内容。徐老师讲的其一即农观点是在确定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时都应该围绕学生的认知水平展开。一个问题一直困扰我:我在上课时,总是希望把所有涉及到的知识、活动都传授给他们,但是农村孩子认知水平低下,他们往往接受不了,到最后,还是我告之。课后我总是在纠结是不是我的问题表达的不对,没有表达清楚。经过徐老师的点拨后,我开始明白:学生水平差距大,有时候课堂上也要有取舍,能让孩子接受,并能让孩子得到科学素养得到发展的就是好课。(党湾一小 高青)
TOP
133#

2023年12月1日,小科科学“萧山-上城”教学联谊活动之小学生科学学习方式变革活动在金惠小学举行。观摩了胡璐佳老师执教的《营养要均衡》和刘威老师执教的《制作钟摆》,不愧都是骨干教师,课堂都非常精彩。胡老师从微项目的理念出发,用任务驱动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其中,任务一(构建我们的三明治膳食宝塔)和任务二(制作我们的三明治)的设计有结构感,先让学生分类别,再根据类别巧搭配,给学生搭了一个思维支架,贴合学生的思维逻辑。刘老师的课堂语言非常精炼,有科学味。其中,任务一的呈现方式让人眼前一亮,学生根据黑板上摆动的次数将相应的绳长(用纸条代替)吸附在相应位置,且每个小组的绳长都不同,根据呈现的实验结果,学生很容易得出“摆绳越长,摆动的次数越少”的结论。
两位老师在学生实验和思考时,都恰如其分地提供了思维的支架,这也提醒我,在平常的教学中,学生不能得出我想要的答案时,是不是因为缺少了思维前行的“脚手架”呢。
就像教研员杨老师所提出的,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要不断地学理论、新方法和途径,学会模仿、改变和创作,并不断地思考亮点、缺陷和改进。(夹灶小学 童佳丽)
TOP
134#

                              以生为本,儿童立场
2023年12月1日参加了“萧山——上城小学科学联谊活动”,一天的学习干货满满。上午是两节课堂展示,下午是两个观点报告,和徐春建老师的讲座。从萧山和上城的课堂及观点报告中,也能感受到两区的教学风格上的差异,上城区以生为本,儿童立场的教学风格让我眼前一亮,虽然这是我们一直在提及的也是在努力追求的,但上城区做的细致之处还是非常吸引我的。上午的课堂展示中,刘威老师对于学生的评价很是吸引我,非常值得我学习,希望能有刘老师的实录。胡璐佳老师的《营养要均衡》将枯燥的阅读类的课堂变形为生动的微项目课堂,将做一个营养均衡的三明治做为驱动任务,同时胡老师又巧妙衔接营养均衡是综合一日三餐整体,一个三明治营养上没有完全均衡也没关系,给学生指明了科学、健康的饮食方向,课结尾还强调下周真的要外出,希望学生能将理论用于实践,学以致用。下午方佳伟老师的跨学科报告打开了我的思路,原来我们从多维度来思考项目主题,下午高老师的报告让我深刻体会到好的课是不断磨出来的,是需要老师不断反思自己的设计、教具、提问等等,只有教师不断反思,才会有所突破,才能真正体现以生为本。最后徐老师的讲座,例举了很多优秀的课例,我想,做为一名教师,上好课,上出好课,上出让孩子们喜欢的课才是王道,而不是单纯的教会知识点,我想需要努力的地方很多,从日常课堂中去改变,学习优秀的教学风格,只要上路就不晚。
(靖江二小  高霞)
TOP
135#

学习体会

活动主题:
“萧山-上城”教学联谊活动——小学科学“学习方式变革”研训活动
活动时间:
2023.12.01
活动地点:
萧山区金惠小学
活动收获和反思:
    本次活动主题围绕“学习方式变革”的科学课堂教学,两节精彩的课堂、两位教研员老师的观点报告、两位一线教师的教研分享、徐春建老师的课例分析,又是一场学习的盛宴。
“学习方式的变革”是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学”出发,来引领教师的教,这与当下的“素养导向”的教学改革不谋而合,聚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要达成这样的培养目标,育人方式转型是重中之重,学习方式变革是关键点。《课标(2022年版)》提出的学科实践、课程综合化、跨学科学习、主题式学习、项目式学习等概念都是指向学习方式的,不断从“知识”走向“素养”,从“教”走向“学”,作为我们一线教师,需要转变教学思维和理念,追寻素养导向下的学习方式变革的目标、路径。“学习方式”而非“教学方式”,是学生学习的方式,要让学生能充分认识学习的价值与意义,对学习内容有强烈的好奇心、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够在真实情境中完成学习任务,有明确的活动目标指向和清晰的任务解决过程。徐春建老师分享的课堂实例,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同课异构”的课例,“同课”却为什么“异构”呢?因为面对的孩子不同,不同地域、不同学校的孩子,认知水平、已有经验是有差异的,当我们在追求学生思维发展的课堂时,首先要明确所面对的孩子的现有的思维水平,力求在现有基础上得到提升,但是这个提升不是盲目的、不是过高的,我想这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教学的典型事例,也是我们在日常教学中需要不断探索的。学习方式变革,我想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把学生始终放在心里,把学生的学始终放在首位。
(萧山区所前镇第二小学 赵海芳)
TOP
136#

小学生科学学习方式变革
《营养要均衡》:胡老师创设研学活动的情境,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真实复杂情境。胡老师通过展示对应年龄的平衡膳食宝塔,让学生体会各类食物的重量,利用贴一贴、标重量的方法,帮助学生感受平衡膳食宝塔中食物的合理数量。
《制作钟摆》:刘老师板书设计非常巧妙,将摆动次数和摆绳长度结合起来,每个小组设置了不同的摆绳长度,激发学生自主思考摆绳长度是多少时一分钟刚好摆动60次。学生在调试过程发展推理论证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跨学科主题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以学科学习为立足点,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方法、思路去解决真实复杂情境中的问题,达到实践育人、综合育人。通过拟定学习主题,链接真实的生活问题,汇聚学习资源,拓宽多元的解决思路,分享学习成果,引发激烈的头脑风暴,来进行跨学科主题学习。以上两节课都将上课内容融入到真实的情境中,在研学活动和奶奶的钟摆不准了两个情境中,学生能在真实情境中学习,教师帮助学生建构多样的学习支架,创造多人的合作研讨,提出多种的解决方法,将小学科学学习方式进行变革。在科学教学的课堂研讨环节中,学生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明白怎么学、怎么想、做什么、怎么做,这就要求研讨环节必须充分、合理、有效,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益农二小 袁能)
TOP
137#

研修路漫漫,贵在常坚持

萧山区小学科学学习方式变革专题研训活动在金惠小学举行。无论是胡璐佳老师的《营养要均衡》还是刘威老师的《制作钟摆》,让我收获很多,以下是自己对两节课的一些想法。
1、任务引领
胡璐佳老师通过任务一:建构我们的三明治膳食宝塔,任务二:制作我们呢的三明治,通过前一个任务让学生了解我们应该摄取哪些营养,怎样做到营养均衡,学生通过学习了解之后,为后一个任务制作三明治做好铺垫,可见任务之间是有前后关系的,刘威老师的课是以“做一个1分钟摆动60次的摆”为核心任务,学生通过调试制作来达成任务。
2、学以致用
学生通过对膳食宝塔的了解,知道我们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及多少,来设计我们三明治的食物搭配,从而制作成一个营养均衡的三明治,将前一个任务的知识运用到解决后一个任务中去,体现学以致用。
3、方式创新
胡璐佳老师的《营养要均衡》以制作一个三明治的任务,刘威老师通过“做一个1分钟摆动60次的摆”的任务为支架,学生在边调试边设计的过程中制作成了摆,两节课都有项目化学习的影子都体现了教师引导、学生为主的课堂学习方式。
落实核心素养的培育,不仅需要选择和变更教学内容,更需要变革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这也是我今后需要努力和前进的方向。(陈玉海楼塔镇小)
TOP
138#

12月1日,参加了“萧山—上城”小学科学教学联谊活动,观摩了两节课堂聆听了专家们的讲座,收获满满。胡璐佳老师上的《营养要均衡》,以计划组织一次班级研学活动,午餐自备,需要制作一个符合营养均衡的三明治为学习项目,让学生根据老师给的食材和膳食宝塔的具体要求制作三明治。胡老师材料的准备考虑得非常全面,操作简单,且可以反复调整。在拓展应用环节让学生在平衡膳食宝塔的指导下,去设计一天的食谱、一周的食谱、甚至一个月的食谱。刘威老师上的《制作摆钟》,以制作一个一分钟摆60次的摆为学习项目,一开始每一个小组制作不同摆绳长度的摆,把摆1分钟摆动几次记录在黑板上,摆绳长度和摆动次数的记录非常直观,有助于学生梳理出正确的结论,一个小组数据的错误直接上台再次实验,及时解除学生的困惑。根据规律让学生制作一分钟摆动60次的摆难度就大大降低了,也让学生依据可靠的证据开展学习项目,调试的速度也会更快,让实验探究的开展是有理有据是有方向的。为了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还让学生思考:要让你制作1分钟摆动30次的摆,你有什么想法吗?在日常的科学教学中,我也应该去挖掘一些基于教材内容的学习项目,并搭建合理的支架让学生主动深入探索,让学生科学学习不再是知识的学习,而是科学思维的提升。(江寺小学 张琴琴)
TOP
139#

这周有幸参加了“萧山--上城”的联合活动,学习了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困与解。跨学科学习是一种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学习方式。通过跨学科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现实世界的问题,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进行跨学科学习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反思以下几个方面:
1. 目标明确:在进行跨学科学习时,首先要明确学习的目标。这包括了解各个学科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能,以及如何将这些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明确目标有助于我们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
2. 知识整合:跨学科学习要求我们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在整合过程中,我们需要学会发现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找到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3. 学习方法:跨学科学习需要我们采用多种学习方法,如阅读、讨论、实践等。在学习方法的选择上,我们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灵活运用各种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4. 创新能力:跨学科学习强调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敢于挑战传统观念,勇于尝试新的方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5. 合作与交流:跨学科学习需要我们与他人进行合作和交流。通过合作,我们可以学习到他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通过交流,我们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6. 反思与总结:在跨学科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进行反思和总结。通过反思,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及时调整学习方法;通过总结,我们可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总之,跨学科学习是一种富有挑战性和创新性的学习方式。在进行跨学科学习时,我们要明确目标、整合知识、选择方法、培养能力、加强合作与交流,并进行反思与总结,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屠慧渭高桥小学)
TOP
140#

金惠小学活动心得
2023年的最后一个月在金惠小学的教学活动中拉开了序幕。我们先观摩了
胡老师的《营养要均衡》、刘老师的《制作摆钟》两节优秀的展示课。胡老师用微项目的形式上这节课,刘老师的板贴、教具,上课的状态都值得我们学习。
杭州市上城区教研员闻老师的讲座《素养导向的科学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给上课老师引领了方向。
1. 拟定明晰的学习目标
2. 设计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学习活动
3. 提供有结构的材料
4. 基于关键设问组织学生交流研讨
5. 创设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
这五点的建议真的是非常实用。
其中讲到“怎样的问题算关键问题?”是我上课时的主要问题,一直在说在问,但是学生的思维并没有得到提升。闻老师给的建议是:核心问题需要课前精心设计,而不是临时组织。核心问题引导学生探究与深入思考。核心问题指向概念建构与思维发展。
教师组织学生交流研讨可以关注的事项:
1.活动前明确交流研讨的主题
2.观察学生的学习活动,明确交流研讨分几个层次
3.对于学生的发言可以置后评价
如:听懂他的发言吗?其他同学有什么想法?错误及时纠正
4.鼓励学生进行评价
如:你赞成谁的观点,理由?请你作小老师来评价。
5.鼓励学生进行课堂小结
如:听了刚才不同小组的汇报,谁来作综述,今天我们达成了怎样的共识?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
闻老师的讲座不长,但给我的启发非常大。
杨老师《小学生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困”与“解”》的讲座给我们了高度引领,三字建议“学、做、思”,从模仿开始,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可以看得更远。
下午两位老师的观点分享也让人受益匪浅。徐春建特级教师的讲座,让我们深度走进省优质课一等奖的产生过程。从录播课的注意事项:录播教室、录播设备的重要性,服装、走位、吐字、团队一样都不能掉链子。再到教材的解析、指向的大概念等等。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一节优质课的诞生的来之不易。后面在短短的时间里,见识了很多优秀的课例,值得我们学习。(闻堰小学孔燕)
TOP
141#

12月1日,我有幸参加了“萧山——上城”教学联谊活动。这次活动的主题是“小学生科学学习方式变革”,旨在推进小学科学课程的有效实施,加强区域间的深度交流,探索小学科学学习方式变革的有效途径。
首先,我对萧山区金山小学教育集团金惠小学的胡璐佳老师的《营养要均衡》一课印象深刻。胡老师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了解到营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持营养均衡。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让我深感启发。杭州市濮家小学的刘威老师的《制作钟摆》一课也让我受益匪浅。刘老师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学生们亲手制作钟摆,从而理解摆的摆动原理。这种实践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们在动手操作中学习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此外,闻蓉美老师的《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杨春晖老师的《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困”与“解”》、高雅华子老师的《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优化案例》、方佳伟老师的《跨学科主题学习之主题选择的思考》等讲座,都让我对小学科学教学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
最后,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徐春建老师的专家讲座,让我对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他强调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以及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总的来说,这次“萧山——上城”教学联谊活动,让我收获颇丰。我将把在活动中学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更多优秀的学生做出贡献。(闻堰小学王冬丽)
TOP
142#

12月1日,在萧山区金山教育集团金惠小学举办了“萧山——上城”小学科学教学联谊活动。先后观摩了胡璐佳老师的《营养要均衡》和上城区刘威老师的《制作钟摆》。
胡老师的课给了我很多启发,我也在教四年级并且前不久已经上了这节课的内容。这节课对我来说其实很难下手,因为教材知识是没有什么实验内容的,只有简单的给了一个膳食宝塔的图片。对于我来说对着这个“膳食宝塔”的图片讲食物一天的营养分配是很无趣的。但是胡老师巧妙的将这节课改为一个微项目,让孩子能够参与其中。让孩子们制作一个三明治但同时结合了膳食宝塔的营养分配,孩子们不光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并更加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
刘威老师的《制作钟摆》用“制作一个一分钟摆动60次的摆”做为任务驱动设计了一个微项目。先让每个小组制作了摆长不同长度的摆,并记录了这个摆一分钟的摆动次数。刘威老师在数据处理上是让我觉得很佩服的。他让孩子们将自己的摆绳贴在相应的摆动数据的竖轴上,并标上摆绳的长度。这样作相当于制作了一个别具风格的“折线图”,让数据呈现一个趋势,学生能够一眼看清这个摆绳长度和摆动次数的关系。其中有一个组的数据有一点区别,刘老师直接上台邀请这个组再进行实验,使这个组能在课上就解决数据的问题。学生根据这个规律能更好更快的完成这个项目。
周五的这两节课很值得我们大家学习。(衙前农小 孙诗雨)
TOP
143#

学习方式变革途径有感
今天参加在金惠小学举行的萧山——上城小学科学教学联谊活动,探索小学科学学习方式变革的有效途径,第一节是金惠小学胡璐佳执教的《营养要均衡》,胡老师在课堂中通过两个任务一建构我们的三明治膳食宝塔和任务二制作我们的三明治,通过食物的搭配,不同的质量,不同的食物也有着不同营养成分表的介绍,学生能够通过观看这些表格,自己分析研究和搭配,最后做好我们的三明治,学生通过这样的学生,对营养和均衡有了更加直观的了解。最后在交流研讨环节中,让学生说说搭配的依据是什么,通过学生的表达,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第二节是杭州市溪家小学刘威老师执教《制作钟摆》,刘老师的任务一是调节摆绳长,准确测1分钟摆动的次数,里面有两个内容,调绳长,测1分钟摆动的次数,根据摆动的次数,将对应摆绳的软尺吸附在坐标相应的位置,任务二则是是做一个1分钟摆动60次的摆,如果能够1分钟精确60次呢,这个时候就需要进行调试,老师先指导学生如何调试,调试成功后,最后将实验的数据登记在黑板的汇总表上,最后得出规律:摆绳长短长摆动次数少,摆绳长度短,摆动次数多。
教研员闻蓉美老师给我们分享了《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内容非常丰富,学生的行为表现可以反映出学生的科学素养,通过素养导语的教学设计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萧山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杨春晖老师《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困”与“解”》,杨老师的讲解也让我对跨学科主体的学习有了更多的思路和方向,对我的困有了一个清晰的解。下午是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探究教师徐春建老师的讲座,一天下来收获满满。(衙前农小施林建)
TOP
144#

12月1日金惠小学举行的“萧山——上城”科学联谊活动,活动中展现精彩的两课《营养要均衡》、《制作摆钟》,同时两位教研员对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困与解进行了讲座。
本次活动中学到了这样的内容:跨学科主题学习不仅仅是一种方式,更是一种思维。当前我们遇到的困惑:目标不明,理解不清。包括我们究竟要培养怎样的人?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什么?怎么做?所以当我们没有想透彻,对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理解还是处于模糊状态,要真正实施跨学科主题学习就束手无策了。怎样进行破解呢?杨老师这样说:1.本质探析: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内涵;2.价值诠释: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意义;3.方法探索: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策略;4.本质探析: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内涵。跨学科是基础、主题是媒介,学习是落脚点。
跨学习                         主题                学习
基于学科主动跨界    复杂真实情境的综合问题      实践育人
合综育人

目前核心素养驱动的课程改革成为全球潮流。21世纪以来,核心素养驱动下的课程与教学变革已经成为一种共识,而近些年来,素养视域下的课程与教学目的正在从过去相对抽象的变革理想转化为更为具体的育人目标——横坐标:结构化程度;纵坐标:与人交往。
当一项工作结构化水平越高,与人交往的程度越低,越容易被取代。
素养导向下,课程实施中需要突破的问题:1.教师为中心(构建学生为中心的学习);2.专家思维的形成;3.学习方法的单一;4.学习知识的割裂。课程目标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标志着人们对教育的认识不断深化。在“双基”目标体系下,逐渐形成了“知识—教授”“能力—训练”式教学模式。从“三维目标”发展到“核心素养”,学生在学科实践中实现了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发展,从而构建了“素养—养成”式教学模式 。
(1)由“知识立意”向“素养导向”转变
(2)由“教为中心”向“学为中心”转变
(3)由“学科认识”向“学科实践”转变
因此,我们应该多体会学科的思想和方法,促进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银河小学邸靖晏)
TOP
145#

变革学教方式,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2023年12月1日在金惠小学参加了为期一天的“小学科学萧山——上城教学联谊活动”,聆听了来自萧山和上城老师的课堂教学、观点报告,以及两位教研员的智慧分享和杭州市教研员徐春建老师的专家讲座,让我收获良多。
活动伊始,给我们带来精彩课堂的是我们这次骨干教师成长共同体的班长胡璐佳老师和四年级的孩子们。胡老师以真实的问题情境导入,学生带着问题开展研究《营养要均衡》,有利于学生开展深度学习。在活动环节,老师设计了组间参观学习的学习活动,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有实践有反思。在课的最后,如果能让学生真的体验一下营养均衡的三明治制作就更好了,相信这节课的学习对于学生后续的学习一定有很大的启发。
第二节课是来自上城的老师刘威带来的《制作钟摆》,刘老师的设计思路很清晰,带领学生一步一步开展研究,推理论证1分钟摆的摆动次数,引导学生逐层递进地开展探究活动。本节课学生活动非常投入,因此课堂纪律特别好。如果能在课的最后拓展一下不同的钟摆,相信这节课的深度会提高。
两节课结束后,上城区教研员闻蓉美老师带来了《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专题报告,闻老师我们提供了一些详实且有效的实施策略,如:拟定明晰的学习目标,设计有一定挑战的学习活动,提高有结构的材料,基于关键设问组织学生交流研讨,创设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都能促进学生素养发展。
我们的教研员杨春晖老师则给我们剖析了《小学生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困”与“解”》,杨老师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和深入浅出的介绍给我们解答了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困惑,原来跨学科学习并不难,在我们的日常学习中也在进行着。首先我们要搞明白要培养的是怎样的人;然后要多阅读,提升专业素养,为我们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开展提供坚实的基础;最后要善于学习身边优秀老师的经验和案例,相信在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路上,我们会一步一脚印,走得更坚实而有力量。(崇文世纪城实验 李翠)
TOP
146#

12.1教研活动反思与收获
    今天非常有幸参加了小学科学“萧山-上城”教学联谊活动,小学科学学习方式变革主题活动。首先是金惠小学胡璐佳老师的《营养要均衡》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课,胡老师的课非常的细致,连膳食宝塔都是11岁-13岁的符合四年级学生年龄的。本节课课堂内容比较多,所以课堂比较难上。徐老师说唯一需要改进的是老师给的食材清单比较多,食物背后的营养信息量比较大,如果微微控制删减一下就可以,会更好。徐老师也说,营养均衡不是一个三明治就可以了,其他早餐、中餐、晚餐的营养也要均衡。
第二节课是杭州濮家小学教育集团刘威老师的《制作钟摆》刘老师的课也是娓娓道来,非常的细致。尤其是刘老师精心设计的板贴,极具巧思。摆的教具非常符合学生的学情,简单容易操作,我也禁不住赶紧问刘老师讨要学具的制作秘诀,解决了以往我每次上这节课时实验教具中遇到的困难,一下子令人恍然大悟。如果要提点意见,徐老师提了非常重要的意见,前半部分的课能不能直接进入,黑板上一整块的摆长展示之后直接进入提问,不要再让学生再研讨再实验,直接让学生预判,观察上次的实验结果,一分钟摆动60次的摆的摆长大约有多长?
这两节课听下来,我也是收获满满,向两位老师学习。(党山小学 潘盈超)
TOP
147#

2023年12月1日在金惠小学参加小学科学“萧山——上城”教学联谊活动,聆听了展示课、观点分享及专家讲座,收获满满。
胡老师执教创设真实的情境——制作三明治,将学生带入熟悉的环境,并利用“宝塔”帮助学生建立“膳食营养宝塔”模型。在自己的食物宝塔与科学膳食宝塔的对比中,孩子们认识到均衡膳食的合理性与重要性,真正理解营养要均衡,展现了营养要均衡对于人类的意义,我们要因人而异、因需而吃,指向健康生活。在整个环节中胡老师适时适当提供参考意见,恰到好处地点拨,扎扎实实培养学生“探究实践”的科学核心素养也成为课堂的一大亮点。
刘老师执教《制作钟摆》,这是一节典型的工程设计与物化的课程。课堂开始的前三分钟时间,刘老师通过测试自己小组的摆摆动次数进入到教学情境中,快速聚焦课堂探究的主题。接着采用任务驱动方式激发学生积极主动进行科学探究的内在动机。当学生在组内设计交流实施方案时,或是在动手制作的环节,不时有灵光闪现的思维火花照亮课堂,最后水到渠成地完成交流研讨,得出科学结论,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上城区教研员闻老师结合了刘老师的课堂为我们带来了《素养导向的课堂设计与实施》观点报告,值得我们深思。杨老师为我们带来《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困”与“解”》观点分享,习从本质探析,价值诠释,方法探索三个方面进行展开,给我们一线教师开展跨学科学习指明方向。
                                                 (高桥金帆 郝晶晶)
TOP
148#

本次活动在金惠小学举办,作为东道主,有幸执教展示课,《营养要均衡》一课前前后后准备了近两个月,改了6稿不止,这么长时间的磨课真的还是头一遭。这样经历下来,发现还是自己对现在新课改的方向把握的不是很到位,导致前面一稿一稿的教学设计虽然也有改变,但是终究没有抓住关键性问题,没有把课堂真正交给学生。直到杨老师来听了试教课后,经她的指导下,这课才发生了质的变化。为什么我前面这么头疼的40分钟根本上不完的问题才迎刃而解。最后的教学设计定稿为通过创设研学活动自备午餐的情境出示本节课的任务“搭配制作一个三明治”。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借助平衡膳食宝塔获取搭配食物的原则,自主选择搭配食物,完成三明治的制作。交流研讨环节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自主交流,相互评价,实现学习方式的改变,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去做,去想,去说,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只是引导者,帮助者,教师扮演的角色就是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碰到了什么困难,教师通过提供学习支架,帮助他学习下去,活动材料是支架,恰当的问题也是支架,要了解学情,这是最最基本的,这样才能在孩子需要时帮一把,扶一把,让孩子实现跳一跳摘桃子,实现学习的进阶。
其实要真正把握学情也是非常难得,就像这一课,我也是摸索了好久,学生对营养要均衡的理解难在哪里。今天,哪怕是课上完了,学生对于营养均衡食物量的认识我发现还是不足的。继续反思,继续改进。(金惠小学 胡璐佳)
TOP
149#

任务驱动式教学,促科学思维发展
——观12月1日金惠小学教研活动有感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任务驱动式教学是构建小学科学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之一,与传统的讲授法相比,它更加注重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运用,学生的科学思维的发展。
胡璐佳老师在《营养要均衡》课中,首先为学生创设一种真实的情境——为外出露营制作三明治。对于学生来说,这个活动任务非常明确,而老师可以此任务完成为载体,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并且,胡老师为了让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能完成任务目标,帮助学生一起制定了学习计划,如:第一步先让学生对常见食物进行膳食宝塔分类,然后再是三明治食物材料的选择等等,以此一步一步帮助学生降低任务难度,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上台分享自己制作的三明治时,胡老师还鼓励其他组的同学对上台的同学进行提问。科学教师在引导学生提问和回答的时候,不仅把学生当成了课堂的主人,而且给了他们更多的思考、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时间和机会,让科学思维得到真正的发展。
刘威老师在《制作摆钟》的一课中的任务驱动模是学生先测试摆钟一分钟摆动的次数,再到分析数据,讨论设计一分钟能摆动60次的摆钟。刘老师鼓励学生在探究中通过自己的发现,在进一步去完成新任务。课堂上,每一个任务并不是单独存在的,每一步都可能互相影响。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引出新的任务,进行新的探究活动,这种具有进阶性的探究活动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引发其学习自主性和科学思维的高层次发展。(劲松小学 黄芳芳)
TOP
150#

聚焦核心素养  变革学习方式
12月1日参加了金惠小学的小学科学学习方式变革教研活动,我收获颇深,受益匪浅。
上午听了第一节课胡璐佳老师的《营养要均衡》一课,胡老师通过一个真实的情境:班级周末要准备一次研学活动,得自备一份午餐,需要制作一个营养均衡的三明治。通过对三明治的食材的选择和对食用量搭配的关注,以学习的膳食宝塔为原则,对食材进行分类并搭配食材制作一个营养均衡的三明治,然后各小组就各种设计搭配的三明治进行积极研讨,来引导孩子们加强营养均衡的意识,关注自己的饮食习惯。胡老师这一节课,突破了常态课你说我说的的状态,用了一个微项目,一个贴合学生生活的情境,重新解构了这堂课,这种处理方法非常值得我学习,那种枯燥的理论课使用合适的情境,合适的方法也可以变为有趣的科学课。胡老师的学具也设计的特别用心,用了贴纸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了便利,学生不用书写,可以将时间主要花在设计和研讨上,也为课堂节约了时间。
第二节课是刘威老师带来的《制作钟摆》一课,刘威老师将摆绳长度和摆动次数做成有刻度的板贴展示在黑板上,让如果要围绕这些数据思考和制作一个一分钟60秒的摆绳长要多长?学生很自然的利用内差法来进行思考和设计,这种数值处理方式非常好。刘老师的教具也非常的好,通过滑轮调节绳长,有可测量摆幅的量角器,下课后机智的问刘老师要来了淘宝网址,我也可以在课上试一试这个装置。刘老师对学生的评价语也非常的专业,比如学生在回答了他们是根据观察黑板数据猜测摆绳长度的,刘老师评价时会点明学生利用图标推测摆绳长度的,学生对于自己使用的科学方法有了更深的认识,能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学无止境,我将在教学的道路山不断探索,改变孩子们的学习方式,促进孩子们科学素养的发展。(湘湖小学 马和萍)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