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关于《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的学习与实践 [复制链接]

1#

关于《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的学习与实践


                                                                                                               ——————《摆的快慢》教学目标制定与课堂实践

   听完张教授的讲座之后,让我对教学目标的制定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单课时的教学目标应从大单元视角立意本节课的地位,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的。并且教学目标在书写时应具体,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便于落实;还应具有可评价性,能判断学生经过学习之后是否能达到教学目标里的要求。教学目标所对应的教学活动,应指向学生的真实探究,而非机械操作。

刚好执教到《摆的快慢》这节课,就想着这节课按照张教授的思路来进行目标制定并进行课堂实践。

   【教材分析】

   本单元前几课中介绍了燃香钟和水钟这两种计时工具的构造和原理,从《机械摆钟》一课开始,4-6都是对计时工具——摆钟的研究和探索。上一课,学生经过测量自制摆1分钟摆动次数时,已经发现各小组摆动次数是不一样的。沿着上节课的问题,本节课将直接聚焦到“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学生经历“讨论-猜测-验证”,以对比实验方式分别研究摆的快慢与摆锤质量和摆绳长短的关系来修正自己的猜测,最终得出摆动的快慢与摆绳长短有关,摆绳短,摆动快;摆绳长,摆动慢,而与摆锤质量无关。本课学习也为下一课《制作钟摆》奠定了认知基础。

本课的重点是研究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初步培养学生设计控制变量的实验方案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能依据证据推理,找出规律的思维方式,进一步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分析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自制摆的摆动,推测影响摆的快慢的因素;会制定对比实验,探究摆绳长短和摆锤质量对摆的快慢的影响。

  2.在对比实验中,会根据记录单的引导精确控制变量,减小实验误差;并在实验过程中体验到会与小组成员合作的重要性。

  3.会基于得到的数据,分析出摆锤质量对摆的快慢没有影响;摆绳越长,摆得越慢,摆绳越短,摆得越快。通过其他小组数据的补充,知道结论的得出需要更多证据的支撑;同时通过对差异数据的分析,反思实验操作过程,知道规范的操作是得出科学结论的前提,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

  4.通过解决钟摆走时不准的问题,体会科学学习对生活问题解决的帮助。

本主题由 超级管理员 喻伯军 于 2023/9/20 22:28:40 执行 设置精华/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教学过程】

  一、现象聚焦 提出问题

  1.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自制了一个摆,发现同一个摆具有等时性。但是不同小组自制的摆,摆动快慢却不一样。哪些因素会影响摆的快慢呢?

  2.生根据图中现象作出假设:摆锤质量、摆绳长短可能会影响摆的快慢。同时排除“摆动幅度”对摆快慢的影响。

  设计意图:从现象出发,像科学家一样去研究一个现象背后的原因。根据看到的现象有依据地提出假设。

  二、小组讨论 制定方案

  1.教师引导:如何研究“摆绳长短”是否真的会影响摆动快慢?我们该如何进行实验研究?

  2.提供研究单,确定填写的顺序和内容。

  3.小组讨论,商定研究方案。

  4.小组分享研究方案:

  改变的条件:摆绳长度

  不变的条件:摆锤质量、摆动幅度等

  5.方案迁移:如何制定“摆锤质量”对摆动快慢影响的研究方案。

  改变的条件:摆锤质量

  不变的条件:摆绳长度、摆动幅度等

  设计意图:在之前的学习中,孩子们已经知道了“对比实验”,但是没有经过系统地学习如何控制单一变量,更多的都是老师为他们提供实验方案。从教学实践结果来看,孩子们口头上表达是会意识到要进行单一变量控制的,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又会忘得一干二净,导致实验数据的科学性、可信度、精准度都很低。因此后面的教学中用一张研究单作为脚手架来帮助孩子进行变量控制。让孩子们自己去制定方案,而不是简单按照教师提供的方案进行机械操作。


      教学反思:本想着五年级了,之前的实验课都是如此落实,所以就偷懒没有示范研究单的使用。结果很多孩子都是填写不完整,只填写表格内容,连结论都懒的写。所以在后面的教学中有让孩子示范这份研究单的填写,并且也强调研究单填写的规范性。

TOP
3#

  三、方案实施 分析数据

  1.学生活动:学生依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获得数据。

  2.数据汇总,关于“摆锤质量”对摆的快慢的影响的实验数据汇总于希沃课件中;关于“摆绳长短”对摆的快慢的影响的实验数据汇总于黑板上,并投屏在希沃助手上。

  3.大数据分析:

  ①层面一(依据证据得出结论):横向对比,个别小组根据本组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②层面二(证据的充分性):纵向对比,这个结论得出只根据一个小组的数据充分吗?其他小组的数据是否支持这个结论?

  ③层面三(证据的科学性):同小组之间的数据依然有差异,属于“误差”,数据差异过大的可能就是“错误数据”。造成这些数据的原因分析。

  4.结论得出:

  摆的快慢与摆锤质量无关,与摆绳长短有关;摆绳越短,摆得越快;摆绳越长,摆得越慢。

  5.教师小结:规范的操作、小组的密切配合、严谨的科学态度才会得到更加准确、科学的数据,才能得到更为科学的结论。

  设计意图:像科学家一样思考,不仅需要学生真探究,还需要孩子们建立证据与结论之间的联系,学会分析自己组得到的数据,也会用别组的数据去充分佐证自己小组的结论,而不是简单得到一个结论。在这次数据中孩子们也会依据数据对别组的方案进行质疑。例如有些小组在绳子长度改变量是1㎝或者3㎝,加上实验误差,这就导致实验数据的差异性就不够明显,证据完全不充分。这样的经验也让孩子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为什么我们在变量控制的时候,要改变地多一些,例如5㎝甚至是10㎝地改变,这样的目的是为了让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孩子们不仅能明白怎样探究,同时也明白为何要这样探究。

      教学反思:看似简单的活动,但是重复操作3次,并且两个小活动融合成一个大活动来完成,耗时还是蛮久的,一般需要12-15分钟。实验过程中有些小组很灵活,会相互利用两个小活动中的数据,有些小组还需要提示,不然他们又有再重复实验,活动的效率还需要教师在巡视的时候进行适当地指导。希沃这个软件是真的好用,数据汇总的时候,还可以多人同屏操作,数据汇总起来速度还是蛮快的。就是大数据汇总还是需要教师抽丝剥茧地引导,否则孩子们看到如此多的数据会有点懵圈。因此我在数据分析的时候按照上面三个层面进行剖析,总体效果还是可以的。孩子们也会去找到误差较大的小组的数据和一些有疑问的错误数据。







  四、结论应用 解决问题

  1.教师提问:一个摆钟走慢了2分钟,该如何调节摆绳长度。

  2.学生分析:摆钟走慢了,所以应该将摆绳长度调短一些。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以问题解决来检测教学目标的完成度。

最后编辑夏薏 最后编辑于 2023-09-20 12:27:10
TOP
4#

感谢分享,准备充分,数据全面。
TOP
5#

       教学意外的处理:   1.由于有些小组在方案设计的时候成为了漏网之鱼,摆绳长度改变只有1㎝的小组没有被发现。因此他们的数据采集结果就很有问题了。该变量小加上实验误差,导致他们的数据非常混乱,他们得不出结论,还推断了一个错误结论。所以这在分析数据的时候反而成为了一个典型案例。孩子们找到之后异常兴奋,还帮助他们小组分析出了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其实这个措施在四年级小车挂垫圈时,也有涉及到这个原理。所以大多数孩子已经有点感觉了,但是依然也有少部分的孩子还没有体会到,所以在这节课就暴露出来了。但是这样的教学意外也挺好的~~


       2.五(4)班是第一个上课的班级,可能我自己也有一方面的原因,课堂内容不是很熟悉。学生也有一方面原因,做实验,就推给其他人做。自己就在边上看看,所以那节课,看着他们的实验态度和收集到的实验数据。我第一次对他们发了火,并且第二节课重新上了这一节课。第二节课,孩子们的实验态度端正了很多,每个孩子也知道参与进来,相互帮助、相互监督。这样严谨态度下得到的数据,准确性很高。课后随机访问了几个孩子的课后感受,他们也坦言“端正严谨的科学态度”对于科学研究非常重要,这样获得的成就感也更强。下图是他们第二节课堂上采集的数据,精确度高了不是一点点!


      我也希望更多的孩子在课堂上是真的在专注研究现象背后的原因,像一个科学家一样去思考、设计方案、论证,而不是做做样子,玩一玩实验,然后记住一个结论。
TOP
6#

      当时在准备实验材料的时候,想着给孩子们摆绳的长度每隔10厘米做个标记,方便他们进行实验。同时我也问了一下我自己,为什么我要给他们制定好每隔10厘米,让他们去执行呢?孩子们会有自己的想法,只要变量合理,得到的数据就能作为推断结论的证据。而且这样班级的数据会更加多样化,还能够相互佐证,证据更加充分~~
最后编辑夏薏 最后编辑于 2023-09-20 12:27:25
TOP
7#

精心准备每一节常态课,进步和成长会超快。但是同时也超累
TOP
8#

课堂的每个环节都落实到了对孩子们核心素养的目标,像科学家一样发现问题,能提出假设,会设计严谨的实验、进行规范的操作、如实记录数据,能够建立数据和假设之间的联系,对实验进行反思向朱老师学习( ˙˘˙ )
TOP
9#

不过有一点很好奇,在横向分析的时候,孩子们是怎么体现自己从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的呢?
TOP
10#

摆绳相差1厘米,在1分钟的情况下,摆动次数变化不明显,这是正常现象。
TOP
11#

回复 10楼喻伯军的帖子

是的,所以数据基本差不多,孩子们面对这个数据凌乱了😅
TOP
12#

回复 9楼朱海霞的帖子

横向比较是自己组的数据所对应的结论。例如摆锤质量改变时,摆动快慢基本不变。然后再用其他小组的数据继续去作证自己小组的观点,证据更加充分,让结论的得出更严谨科学。这是我的理解😀
TOP
13#

回复 12楼夏薏的帖子

原来如此!学习了!
TOP
14#

用腾讯文档记录数字会更好,还可以设函数自动计算平均值等。
TOP
15#

把常态课上出更高境界,点赞!
TOP
16#

回复 15楼金亚军的帖子

希望在孩子成长的路上,能让他们的科学素养真的有所提升
TOP
17#

大单元下的目标设定非常重要
TOP
18#

相差1cm,相差的太少了,差距大一些会明显了。
TOP
19#

精心准备这样一节课,真的是不容易的,如果每节课都是这样上,那老师会成长很快
TOP
20#

摆绳相差1厘米,在1分钟的情况下,摆动次数变化不明显,这是正常现象。
喻伯军 发表于 2023/9/20 22:26:35
是的,特别是长的一定程度的时候。记得做过一分钟摆30下,好像约1米,如果想摆20下,孩子们站到桌子上都没达成。
TOP
21#

回复 14楼金亚军的帖子

下次试一试。
TOP
22#

回复 18楼在水流年的帖子

所以孩子研究过后,才会印象更加深刻。不然他们都觉得明明我已经改变了1厘米了
TOP
23#

回复 20楼章兴波的帖子

这样的拓展实验,孩子们直接挂在灯上做的,也很有意思~~
TOP
24#

朱老师的实践很速度
TOP
25#

学习了,感谢分享
TOP
26#

回复 5楼夏薏的帖子

1cm的差距着实小了
TOP
27#

朱老师真的学习力强,实践力更强,反思力超强。
TOP
28#

每日研修后,设计教学目标,然后马上实践起来,核心素养在课堂上落实,厉害
TOP
29#

回复 26楼流风的帖子

是的,这个是漏网之鱼,多个班级执教下来,就只有这一组是这样设计实验变量的。
TOP
30#

漏网之鱼或许才是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如何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呢?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