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实验,简单的实验效果更清晰
五下第三单元第二课《水的蒸发和凝结》这一课也是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生活中很常见的蒸发现象和凝结现象:
煮饭的过程中,冒热气了;
衣服晒着,不知不觉干了;
冬天的早晨,房间的窗户都是水珠……
一、聚焦
上一课,学生观察到水加热到100摄氏度时会沸腾,形态由液态转变为水蒸气,可在生活中温度并没有达到100摄氏度,水也能转变成水蒸气,常常能看到水蒸气也会凝结成 水,
那么,水的物态变化跟什么有关系呢?
二、探索
1. 辨别生活中的蒸发和水蒸气凝结
两者的区别:
蒸发是看不到的,凝结可以看到;
蒸发是液态变成气态,凝结是气态变成液态
2. 探究水蒸发快慢与温度高低的关系
上一节课,有几个组在做《温度与水的变化》试验时,水一直没有沸腾,但有冒热气,最后烧杯里的水越来越少;
太阳下晒的衣服容易干,没有太阳的衣服几天后也会干,但很慢;


三、活动
材料:两个烧杯、两个温度计、冰、温度计、盐、抹布、记录单
过程:两个烧杯内分别加入冰、其中一个烧杯再加盐
温度计插入冰中
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第一次实验后,每一组的现象让人质疑
1.两边都是零下,而且不加盐的温度更低。


2.加盐的温度与不加盐差不多,而且三分钟之内越来越高


3.冰的烧杯温度变化不明显。加盐的温度也忽高忽低


还有很多其他的状况,让学生得不出加盐对冰的溶解有没有起作用判断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