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萧山小科精品栏目——一课一反思 [复制链接]

1#
1.一课一思 | 瞿国阳老师《我们来发电》
2.一课一思 | 顾婷婷老师《滚滚的车轮》
3.一课一思 | 吴蓓蕾老师《斜面》
4.一课一思|汤晓伟老师《亚运模型的电路安装》
最后编辑罗海军 最后编辑于 2023-05-25 09:44:56
分享 转发
TOP
2#

个人简介瞿国阳,萧山区河上镇中心小学科学教师。自2009年起开始从事科学教学工作以来,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重视发展学生思维品质,愿意成为孩子们的朋友,在科学学习的道路上和孩子一起共成长。

教学设计

[p=null, 2, left]《我们来发电》是六年级上册《能量》单元的第7课《能量从哪里来》的拓展课。本节课围绕探究电能是从哪里来的进行项目化学习。通过学生对发电器材的选择,画出发电实验示意图,然后动手实验,对实验器材进行优化组合,最终成功体验太阳能、风能、机械能三种发电方式,从而引发对电能来源和转换问题的思考,认识电不是自然存在的能源,而是由其他能源(风能、水能、热能、核能等)转换来的二次能源,进一步完善“能量之间可以互相转换”的概念建构。为此,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达成目标:[/p]

1

创设真实情境,实现真实任务驱动

[p=null, 2, left]通过科技节需要布置展台这一真实且富挑战性的任务情境,激发孩子的学习内驱力。学生对科技节非常向往,也曾为科技节布置展台动过好多心思。本节课,要求学生制作三个不同能量转换形式的发电体验装置,这一任务激起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孩子对科技项目本身具有天然的好奇心,得知需要自己亲手来制作,学习激情一下子爆棚,充满了探究的欲望。前期孩子已经学习了各种形式的能量、电能转化成磁能以及小电机结构等知识,因此这样设计,不仅问题情境是真实的,还体现了孩子们在知识、能力和思维方式上也具备了能完成任务的真实性。[/p]
最后编辑罗海军 最后编辑于 2023-05-25 09:24:29
TOP
3#

2.巧置实验材料,搭建探究脚手架
通过安排不同的有结构的实验材料,让学生体验学习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如本课中的130电机能产生较大电流,但对转速有一定的要求,达到一定转速能点亮小灯泡;反之不仅不能点亮小灯泡,连LED灯也点不亮;300电机只需要用手用力转就能点亮LED灯,但能发出的电流较小,不能点亮小灯泡;太阳能电板和手电筒的组合,由于手电筒光强较弱,因此能输出的电压较低,电流也较小,只能点亮发光二极管,但不能点亮小灯泡。如此,这样有结构的材料安排,给学生设置了较多的陷阱,让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能主动分析思考,重新选择组合材料,不断迭代修正自己的实验方案,从而得出最佳的组合。通过学生多元化的探索,发展了他们的高阶思维,提升了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了经历挫折后再成功的喜悦,大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TOP
4#

3.关注问题解决,促进思维发展
学生对发电器材的初步选择后,通过组内交流,然后形成小组意见,这样不仅让每个学生独立进行了思考,还在小组交流同伴帮助中,对实验材料和方案进行取舍、调整,之后要求学生画出发电实验装置示意图,再动手实验验证。这样安排,学生思在前,动手操作在后,更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通过小问题“遇到了什么困难?”、“是怎么解决的?”“有什么新的发现?”贯穿每个小实验的始终,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不断地克服一个个小坑,促进思维和动手能力双提升。如学生在做太阳能发电装置实验时,一开始选了小灯泡点不亮,换成LED灯,还是点不亮,这时学生会有满脑子的问号?再通过组员间的相互提示探索,发现太阳能电板也有正负极之分,LED灯接线正确了才会亮。之后在风能、机械能发电装置实验中,还发现小电机的转动方向不同,发出的电流方向也不同,电机发出的电流也有大小……学生始终在兴致盎然地不断探究中,思维在不断碰撞中得到提升。
TOP
5#

教学反思
1.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强调一下电是由其他能量转化而来的。这样点一下,更利于学生对电能来源和转换问题的思考,能进一步完善“能量之间可以互相转换”的概念建构。

2.画设计图的要求可以再明确一点,要求画草图,但部分学生画图时,画得太过细致,导致时间浪费,教师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些草图的符号(类似电路图那样的),这样在画图环节可以节省更多的时间,用于自主探究实验。

3.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探究应再集中一点,让学生更能专注地研究,提高效率。同时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应更有针对性和策略性,学生的交流汇报环节可以给予更多的时间,让更多的学生得到展示锻炼的机会。
TOP
6#

顾婷婷,萧山区南翔小学科学教师。着力于研究生本课堂,着迷于和学生一起探索科学真理,一起玩转充满神奇的科学世界!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最好的自己!
TOP
7#

教学设计
本课是六年级上册《工具与技术》单元第4课的一种变式和拓展。本课以轮子作为研究对象,借助制作一个轮子以及模拟测试,让学生了解轮子的作用,建构对轮轴的认知。

同斜面、杠杆一样,车轮的发明与运用也历史悠久。人类很早就发明了车和车轮,改变了肩挑、畜力驮运的运输方式,有效地节省了人力,大大提高了运输的水平和效率。本课利用自制独轮车,通过学生的运输体验,比较独轮车运输工具与徒手搬运的人力情况。结合活动体验与评测指标,让学生体会到安装轮子的运输工具具有省力、省时、灵活、平稳、便利等优点。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了解轮子的变化历史,以及轮轴的意义,体会人类技术的进步。教学中,教师通过以下几方面来达成教学目标。
TOP
8#

1.亲自制轮,重温车轮史
自制车轮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活动,深受学生的喜欢。比起教材中直接利用平板车四个小小的万向轮不能明晰地看清轮子的相关结构,自己亲自挑选材料进行制作,学生的投入度以及积极性都有提高。在简易制作中,充分暴露学生对于轮子的前概念,不同的孩子会造出不同历史时期的轮子,便于孩子们了解车轮的滚滚历史。
TOP
9#

2.对标同伴,重塑车轮型
在全班评测后,学生通过对比观察各组的车轮,可以发现每个轮子都有轮和轴两个部分组成,对学生理解其他轮轴有一定的经验支撑,而轮子可以省力、方便以及灵活的共性,通过运输也可以体验到,感受到,帮助学生建构轮子的作用以及轮轴的概念。
TOP
10#

3.多元评测,重造运输车
班级集体测评和自制轮后的自我反思,让学生对于车轮以及轮轴的概念会相对明晰,学生会想去尝试两轮甚至多轮车是否会有更好的承载效果,通过现场直接改两轮车,学生再次体验多轮运输工具的便捷、省力,深刻体会工具的进步对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TOP
11#

教学反思
1.需要注重同伴互学,在交流中多多记录学生在解决问题中遇到的难题,促使生生互学,有更多的增长点。

2.在材料上还可以继续改进,利用更为精巧的拼搭或者插嵌式代替粘粘式的设计,更方便孩子操作。
TOP
12#

吴蓓蕾,萧山区楼塔镇岩山中心小学科学教师。科学是一门不断变化的课程,因此在教学时,不在于教学生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学生爱好学问的兴趣,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学生以研究学问的方法。
TOP
13#

教学设计
本课是基于教科版六年级上册《工具与技术》单元第2课《斜面》编写的,是对该课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展。  

关于斜面学生在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物体的运动》的第四课《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对斜面已有部分认知,学习内容需重新敲定。同时依靠生活经验的累积,学生对于斜面某些知识也已有部分了解,如利用斜面向下搬运物体时,物体可以借助重力,滑向坡底,从而大大节省人力。但他们对于利用斜面向上搬运物体时,是否有省力效果是不清楚的,甚至部分同学认为这是不能省力的。这种认知矛盾是一个很好的探究方向。因此,探究利用斜面向上搬运物体是否能够省力以及进一步对这个知识点进行深化:设计一个至少能省一半力的斜面。
TOP
14#

1.构建斜面知识
创设情境,学生两种搬书方式:直接抬VS利用斜面拉,你会选择哪种方式?大部分学生会选用利用斜面向上拉,抛出问题:“那利用斜面向上搬运物体时,能达到省力效果吗?”从而学生展开实验,通过测试数据,分析出利用斜面比直接提升物体更省力,并用第一个活动的实验数据去分析,直接提升物体时的力基本相同,但每一个小组的省力效果却不同,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在此基础上引入本节课的挑战任务:设计一个至少能省一半力的斜面。
TOP
15#

2.优化实验材料
在探索活动环节中,对教具进行了改良,制成了一个斜面与量角器的结合体。这样学生在不断改变斜面坡度时,能够对斜面坡度与用力情况有一个定量描述。

此过程中,学生不断变化斜面角度,对用力情况进行测量,记录数据、比较数据和角度,学生的思维在自由尝试中迭代。从而深化学生对斜面的认识:利用斜面向上搬运物体能省力,且坡度缓的,省力多。
TOP
16#

3.回归生活
最后将斜面知识回归生活,认识一下生活中的斜面,让学生体会斜面的应用给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凸显了“工具与技术促进人类社会发展”这一单元概念。
TOP
17#

教学反思
1.小组汇报应充分交流表达。学生小组汇报时,还是要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交流表达。对于学生记录单上的问题,还是应该指一指,比如有个小组中的某同学角度找对了,但是在画角度的时候,画错了。

2.评价表的使用过于形式化。评价表应在小组汇报时,作为某个小组是否完成任务的评价标准,这张表没有较好地利用起来,只是粗略做了一个讲解。其实可以在小组进行汇报交流完后,在参照这张评价表,让小组成员自评,已经自评过的,也可以让其他小组成员在倾听了该小组的汇报后,进行互评。

3.教具还应不断地改进。此教具制作还是不够精良,量角器的中心没有和斜面的底部进行精准对齐,因此每个小组读取的角度会有一些不同。
TOP
18#

一课一思|汤晓伟老师《亚运模型的电路安装》
TOP
19#

个人简介

汤晓伟,萧山区崇文世纪城实验学校科学教师,上海市问题化学习品牌教师,曾获全国问题化学习录像课评比一等奖。从教以来,不断学习、探索理解教学,关注“问题”这一元素在课堂中的角色,努力寻找、建立问题与科学思维的联系,追求以“真实的问题”为对象,学会解决“真实的问题”为目标,关注孩子的思维生长。
TOP
20#

教学设计
本课是基于大单元教学理念,依托“点亮亚运模型”项目设计的一节聚焦有效实践的探究课。在学校《科学家》主题活动的背景下,前后历时5周开展了点亮绿色亚运的项目化学习,通过“制作一个亚运模型并设计电路点亮”这一任务驱动,学生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学习、研究了简易电路等电学知识,并对闭合回路概念有了较深的理解。在教材“模拟安装照明电路”的基础上,结合单元整体教学理念,将本节课的主要探究活动改为“点亮亚运模型”,希望能引导学生将项目化学习过程中的所学、所见,以及在项目开展过程中积累的动手实践经验进行运用与迁移。

真实问题,聚焦认知矛盾

本节课的主要研究问题是基于学生在项目开展中遇到的真实问题,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发现自己制作的灯带不亮了,这与学生初步了解的“并联电路小灯泡之间互相不影响”这一概念是违背的。关注到了这个矛盾点,教师又留意了学生在项目书中的感想与对此想继续研究的留言,借此项目的问题设计了这节课。
TOP
21#

借助追问,促进思维生长

点亮吉祥物的双眼这个设计是源自学生的设计灵感,是学生喜爱的教学媒介。在设计环节,学生都会两两合作设计能让吉祥物的双眼(小灯泡)交替眨眼(点亮)的电路,而在此之前,学生是在项目化学习中积累了一定的概念和经验基础的,但对于电路的连接还存在一定的疑虑。通过学生的展示与分享,教师以“你们认可他们小组的设计吗?”,“为什么认同,说说你的理解?”,“你也是这样设计的吗?”等一系列追问,引导学生展露思维,在相互的质疑、追问和研讨中,共同推进本课关键科学思维的生长。
TOP
22#

交流解问,落地迁移运用

在最后的交流研讨中,教师组织学生回顾最开始聚焦的问题,思考灯带上这么多的小灯,它们是怎样连接的。学生在交流相互的质疑与解问中,确定灯带上小灯并联的连接方式,并说出了自己的理解。教师也顺势而为,借由学生的逻辑提出疑问:那为什么不能是某一盏小灯坏了,导致这种情况出现?再让学生充分的表达,来运用本节课的所学和之前项目学习所积累的经验,实现学以致用,解决真实的问题。
TOP
23#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探究活动设计是新颖、契合学生当前的认知和好奇心的,也创设了良好的研究情境,我们追求让教师教的课堂转变为学生学的课堂,从学生项目研究中的真实问题出发,经历聚焦、建构系统、设计与解决,在学生充分地表达与交流中,抓住课堂上发生的思维生长,提升学生的问题发现力、思考力与解决力。
TOP
24#

一课一思 | 傅美林老师《认识气温计》
TOP
25#

傅美林,萧山区盈丰小学专职科学教师。从教科学以来一直认真钻研教材,务实创新,不断探索与掌握新的教学理念,积极反思自己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调整,努力寻找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方式,坚信踏实、努力地走好科学教学的每一步,与孩子们一起轻松学科学。
TOP
26#

《认识气温计》一课中,教材探索部分主要涉及三个活动:“认识气温计”、“利用气温计模型练习读数”以及“观察其他温度计”。这是一堂概念性比较强的课,相对会枯燥些,三年级的孩子要提高积极性必须是让他们完全融入课堂,于是我设计了五个呈现进阶性挑战任务贴一贴、说一说、读一读、抽一抽、比一比,从而让孩子们感受到工具的使用能提高观测气温的准确性。
TOP
27#

1
TOP
28#

2
TOP
29#

3
TOP
30#

4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