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竹节的秘密 [复制链接]

1#
银光图片


                      直观“竹节”模型  破解“竹筏”困惑

  五上科学第二单元第二课《用浮的材料做船》,课堂作业本第2小题:

  用几根竹竿制作竹筏模型,应选择( )以提升载重量。

     A. 没有竹节的竹竿        

     B. 有一个竹节的竹竿

     C. 有两个竹节的竹竿

     D. 上述竹竿都可以



一、聚焦学生实际,找出问题根源

  这一题,全班接近40个学生有三分之一选了A,选C的寥寥无几,选B和D的共四分之一。后来上第二个班时,情况如出一辙,我很惊讶:怎么这么多学生选A?于是我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推测理由。



  学生的推测理由集中在:

1.没有竹节的竹竿比较轻

2.没有竹节的竹竿连接起来更加牢固等。

3.搞不清竹竿的模样



最后编辑蔡春芳 最后编辑于 2023-03-11 16:39:48
本主题由 生态维护者 徐玉红 于 2023/3/11 20:54:44 执行 设置精华/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二、探究竹竿原貌,分析竹节作用

  部分学生把“竹竿”搞成了“竹片”,很巧,我的办公室刚刚有一个一边带竹节的竹筒(上周儿子幼儿园老师要的材料准备了三个,孩子拎不进去我拿走了俩,舍不得扔放在了办公室)。课堂生成了:用一边竹节的竹筒放进水中观察实验:一边有竹节的竹竿在水里会怎样?

  学生推测了几种情况:竹节一端往下沉竹节一端浮在水面,另一端在水中浮在水面全部沉在水里竹节一端在水底,整根竹竿直立在水里

  因为事先没有准备材料,所以学生的推测画在了黑板上:



因为竹筒比较大,所以我用了办公室的脸盆:
实验现象:竹筒放入水中,有竹节的一端深入水底,另一端 翘起(与1符合 )。



学生质疑:脸盆太浅,竹筒立不起来。于是脸盆换成了 水桶
实验现象:有竹节的一端沉入 水底,另一端笔直在水面(与推测4符合)

学生质疑:平常的水会把竹子淹没。于是,再请学生把水加满




实验现象:竹筒浮起来了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发现了竹筒是不会沉入水底的,但是也发现了有竹节的一端对竹竿 是有影响的。可是课堂作业本上的 没有竹节 和两个竹节的情况,学生没有办法验证。
最后编辑蔡春芳 最后编辑于 2023-03-11 16:55:58
TOP
3#

三、深究竹节价值,搞懂竹竿沉浮

  下课了,可是我感觉到学生对“竹竿”的认知还是没有清晰,于是,第二天我在校园里搞来了几个竹筒(办公室王老师帮忙砍了一棵细竹,然后回办公室根据要求据成与课堂作业本类似的竹竿)


1. 一边有竹节的竹竿在水里会怎么样?选几个学生推测后画一画,并简单说理由


2. 作业本的竹竿放入水中会怎么样?


现象1:没有竹节的直接沉入水底,实验三次现象一致


现象2:一端有竹节的,两端分别进水后也沉入水底(忘记拍竹节在不是正中间位置的竹竿)


这里有一个质疑:为什么直径大的竹竿只有一端完全在水里,而这根直径小的是完成 沉入水底?


现象3:两个竹节的竹竿浮在水面


现象4:竹节越靠近两端,浮出水面的部分越多(两个竹节的两根竹竿有长短,最好是总长一样)



学生发现:两个竹节的竹竿会浮在水面,没有竹节或者只有一个 竹节都会有一端完全在水里。

微信图片_202303111628103.jpg (, 下载次数:0)

(2023/3/11 17:07:30 上传)

微信图片_202303111628103.jpg

最后编辑蔡春芳 最后编辑于 2023-03-11 17:07:30
TOP
4#

四、学生思维碰撞,发现竹筏秘密

1. 发现了有竹节水进不去了。

2. 发现了竹节越靠近两端浮的越起来。

3.有两个竹节的竹竿可以浮,是因为进入竹竿的水很少



竹筏的秘密,应该可以尝试做成一个微项目,继续搞起。

最后编辑蔡春芳 最后编辑于 2023-03-11 17:09:25
TOP
5#

老师很用心,研究不沉的秘密,空腔里有空气
TOP
6#

有趣,北方人接触不到这些竹节,长知识了!!
TOP
7#

虽然没有给出答案,读了探究解释,是选C吧。
TOP
8#

基于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教学活动设计,突破教学重难点!看到孩子灿烂的笑容!
TOP
9#

实证和理性是最有说服力的!
TOP
10#

一个选择题研究出了一个微项目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