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教学反思
一、备课时的疑惑
1.教材配图有争议,谁对对错?
《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是“物体的运动”单元的第4课。在这一课的聚焦环节,教材中出现了三幅图片,分别是:坐轮椅上斜坡、大石头在山坡上、小朋友在玩滑梯。教材的对话框提示,“也许物体会在斜坡上不动”描述“坐轮椅”的场景;“也许物体会像大石头从上坡上滚下去那样滚动”描述“山坡上的大石头”的场景;“也许物体会像我们滑滑梯那样滑下去”描述“滑滑梯”的场景。教材中的提示语让我对“滚动”和“不动”的判断存在了争歧。结合教参,我也发现教参中对前两个场景的运动情况描述与教材是不一致的。“谁对谁错呢?”
其实,大家都对,这些场景的出示只是激活学生对于研究运动情况的兴趣,至于“谁对谁错”,我们要激励学生以事实为依据开展交流研讨。所以,这三幅有争议的教材配图,让后续的实验研究才更有存在的意义。
2.“滑动”的材料不易得,怎么办?
对于研究物体的运动,学生具有与生俱来的探究兴趣,再加上每节课有丰富的实验材料更让他们无法抵抗实验的诱惑。在准备这一课的实验材料时,我根据教材中要求,出现三种在斜面上不同的运动情况,分别是不动、滑动、滚动。准备了小木块、六棱柱、小球和圆柱体四种物体,再要求学生可以自选物体,放在斜面上进行测试。预想的理想情况是小木块不动、六棱柱横放滑动、小球滚动、圆柱横放滚动。但是经过下水实验,发现六棱柱横放很难在斜面上实现滑动,如果斜面高度再调高就直接变为滚动了,所以这对学生来说很难操作。但是,又很难找到替代的材料来实现“滑动”的效果,因此第一个班级、第二个班级就硬着头皮上了。
两节课上完,我发现是自己多虑了。课堂上,学生并不拘泥于教师准备的材料,他们找来铅笔、橡皮、塑料尺等周围的物体,也有学生发现六棱柱将“棱”或“面”放在斜面上,运动情况也会不同。因此,在大量的实验材料测试下,不动、滑动、滚动这三种运动情况都顺利出现了,这为后期的研讨交流提供了充分的证据支持。这一次的“偶然”,让我体会到我们的科学课堂要学会适当放手,也可以更好地解决问题,包办一切未必是件好事。
二、上课后的新问题
材料的问题虽然顺利解决了,但是在实验之后的交流研讨成了这节课出现的新问题了。当学生测试并汇报完所有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后,我向学生提问:“观察这些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你发现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与什么有关?”此问题一出,先出现的是冷场,紧接着就出现出乎我意料的各种答案,比如说“与接触面的多少有关”、“与接触物体的大小有关”……甚至有同学说出“与斜面的粗糙度有关”,当我再追问,学生就一知半解,语无伦次了。学生最直接的回答其实都是直指他们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但是让他们从这么多物体中提炼出“形状”这一关键词实在太难了,几个迂回之后,最后还是教师直接告知,“物体形状的不同,导致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不同”。
三、再备课的新发现
对照新课标,我发现自己在课堂上的交流研讨已然超出学生的“科学思维目标”了。对于3~4年级,注重培养他们能“分析事物的特征及结构,建立事实与观点之间的联系;根据问题提出假设。”对于5~6年级,对他们的要求“通过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方法,抓住简单事物的本质特征。”解读课标,我拔高了学生的学习要求,以至于课堂的交流研讨无法顺利实现。
再备课,我还发现,自己对教材的把握也不到位。教材中最后的交流研讨分为两步走:研讨一,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分别是怎样运动的?研讨二,物体的形状与它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有关系吗?这两个研讨问题是基于学生探究实践之后,在教师引导之下自然而然完成的“归纳总结”。对于三年级学生,教师只要求学生能够在实验观察的基础上,以实例为支撑的情况下表达自己的发现即可,这也是新课标对3~4年级的学习要求。
解读课标、把握教材,勤反思、多总结。科学课上的问题就能对症下药、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