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定海区屠琴2023年专帖 [复制链接]

1#
2023年工作学习目标:
1.对照新课标,每天认真备课。
2.平行班教学中坚持每节课至少备2次,提高教学实践能力。
3.合理安排每日工作时间,熬夜加班不超过11点。
4.每周坚持阅读2小时,每月写1篇读书笔记。
5.每学期精心准备2节课,并撰写教学反思或教学案例。
6.每月论坛学习、回帖30次以上。
最后编辑屠琴 最后编辑于 2023-02-13 13:59:47
分享 转发
TOP
2#

可以加上每月在论坛回帖30个以上。
TOP
3#

相约论坛,欢迎开贴,一起研修。
TOP
4#

加班熬夜第二天确实很难上课
TOP
5#

回复 2楼喻伯军的帖子

谢谢喻老师的鼓励,我会加油的。
TOP
6#

三下《运动和位置》教学反思

        2023年寒假在喻老师、林老师以及其他地区老师的帮助下,我在“小学科学教学网资源建设团队"也拥有了自己的一节课——三下“物体的运动”单元第1课《运动与位置》。很幸运,开学初我就有了实践这节课的机会,现将自己上课之后的心得反思跟老师们分享。

  一、创设生活情境,整合教材活动

  《运动和位置》一课是“物体的运动”的起始课。在本课,学生会认识到“物体有静止和运动两种状态”,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教师带领学生采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的方法来描述物体的位置。分析教材,设计教学时,我发现这节课的活动与活动之间难以自然过渡衔接,而且学生对于“为什么要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和位置”,这一科学方法的学习意愿并不强烈。因此结合教材,我创设了“寻找丢失的芦丁鸡”的情境任务,通过这一任务驱动,将教材的5个探索活动紧密联系,不仅有任务的驱动,而且5个探索活动通过游戏的形式整合成3个挑战任务,它们分别是: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测量并描述芦丁鸡在某个时刻的位置;借助校园平面图,描述芦丁鸡的位置。经过上周6个平行班的实践之后,对教材的改变确实让本堂课在教学中更受学生欢迎。

   二、激发认知冲突,直面教学难点

   在这一课的学习中,学生首先会面临一个学习难点: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并说出判断依据。对于三年级的学生,他们不要求掌握“参照物”一词,但这确是帮助判断的重要方法。既然是难点,攻克它的最好办法就是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直面问题、解决问题。为此,在其他老师的建议下,录制了一个“坐扶梯的人”的视频来代替教材中三个静止场景的图片。教师提问“坐电梯的人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视频的冲击,班级中就出现了两个截然不同的观点,在教师的追问下,学生们很快发现“可以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来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掌握了这一科学方法之后,再出示教材的三个生活场景图片,我发现学生对这个难点的学习非常到位,甚至超出了我的想象,很多学生在判断时会自觉找不同参照物来做判断。

  三、改进科学教具,构建高效课堂

  设计教学时,我就面临3个教具改进的难题,一是芦丁鸡,二是方向盘,三是校园平面图。

  芦丁鸡是这节课的重要教具,每个探索活动中都需要用到,用真实的芦丁鸡显然是不现实的,为此我做了三个简单易得的芦丁鸡道具,在活动2(测量并描述芦丁鸡在某个时刻的位置)中,让模拟芦丁鸡的学生套上“芦丁鸡专属手环”,在活动3(借助校园平面图,描述芦丁鸡的位置)中,学生会领到“芦丁鸡专属便贴纸”,在活动3(实地寻找芦丁鸡)中,每个班级上课之前,我会偷偷地在校园的某个角落藏好“××班专属芦丁鸡”。虽然每次“芦丁鸡”出场的时候,形态各异,但是极大地方便模拟实验的操作,也让学生在活动中更加真实投入。

   方位盘是这节课的重要教具,在原本爱牛配备的工具箱中只有大的纸质方向盘,这个大方向盘在活动2中使用是蛮好的,但是在校园平面图中去描述位置肯定不适用,因此我用透明塑料片自制了10*10cm的小方位盘,并标注东南西北方向,方便学生模拟练习。

   校园平面图,我也是在原来爱牛配备的校园建筑物卡纸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结合自己学校,挑选了一些重要建筑物,比如教学楼、食堂、体育馆、雕像等,再按照学校真实情况进行摆放,然后重新标注各建筑物的名称,用红笔画上醒目的定位点,方便学生在描述位置时能够准确测量。

   这些教具的改进,虽然称不上高大上,但是它为我的教学提供了很大便利,也让学生在实验中能真正收获知识。无论教具还是教学设计,“主要用心,就能做好”。希望自己能一直秉着这份初衷,在这学期,继续让我的学生和我一起享受科学课的魅力。

最后编辑屠琴 最后编辑于 2023-02-12 22:58:45
TOP
7#

回复 3楼火柴盒的帖子

确实,论坛学习,我们需要结伴同行,谢谢老师的鼓励。
TOP
8#

回复 4楼金旭峰的帖子

只有改掉平时拖拉的习惯,相信加班熬夜就会远离我。
TOP
9#

2023年2月15日每月研修学习反思——基于学生的深度学习

每个月15日坚持线上学习“每月研修”已然成为我和小伙伴们一起交流学习的重要机会。2023年,随着全省“论坛优秀会员争创群”的建立,一起学习交流的研修队伍就越来越庞大了。在同伴的激励和引领下,我发现,每月研修不仅让当下学习的“我”受益匪浅,它更加适合在教学中遇到困惑的“我”。


本期的每月研修(2023年2月15日),邸薇老师带来的讲座内容《指向深度学习的核心活动设计》,让我对一节好课的理解又多了一重标准——基于学生的深度学习。从讲座中,我捕捉到有着“深度学习”特征的好课,它对老师提出了这几点要求。


1.首先,老师要能创设出能融合多个重要学习事件的真实情境。比如在讲座中出示的几节课例,《食物在口腔中的旅行》一课以“表演秀的形式”模拟口腔中各部分如何协调配合的;《光的反射》一课,激励学生应用光的反射原理挑战“筒底探宝”游戏……情境的创设不仅串联了教材中重要的学习事件,更加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可谓一举多得。无耐一节“深度学习”的好课,它情境的创设又谈何容易呢?没有捷径,唯有勤动脑、勤思考,“好情境”自然会水到渠成的。


2.其次,教师创设的活动和设计的问题要能积极建构学生的认知。在邸老师的讲座中,多次提到老师们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为他们创造经历“唤醒和改造”的机会。在深度学习的课堂上,这个“机会”就来源于老师创设的活动和设计的问题。活动和问题是我们科学课堂的重要组成,如何让它们能发挥“唤醒儿童”和“改造认知”的功能呢?我觉得要把握两个关键问题:一,在实验活动中提供结构性材料帮助学生去联想、调动、激活原有经验;二,在研讨问题中直面学生的认知冲突,甚至放大认知冲突,进而让学生在交流、评价、反思中重构认知。


3.最后,保证学生的学习状态是自主性的学习,这也是深度学习最重要的特征。我认为“自主性学习”和“深度学习”两者是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深度学习下的学生会实现自主性学习,自主学习下的学生也能真正达到深度学习。两者之间的重要联系纽带其实就是我们自己——教师。


所以,一节科学课,内容看似简单,实则并不轻松。为实现“深度学习”这一好课目标,多学习,多实践,是我们成长的唯一途径。

TOP
10#

向你学习,新学期我自己的教学反思也要更新起来
TOP
11#

反思的很到位呀,一起努力1

每个月15日坚持线上学习“每月研修”已然成为我和小伙伴们一起交流学习的重要机会。2023年,随着全省“论坛优秀会员争创群”的建立,一起学习交流的研修队伍就越来越庞大了。在同伴的激励和引领下,我发现,每月研修不仅让当下学习的“我”受益匪浅,它更加适合在教学中遇到困惑的“我”。[align=
屠琴 发表于 2023/2/15 22:33:46
TOP
12#

《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教学反思

  一、备课时的疑惑


  1.教材配图有争议,谁对对错?


  《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是“物体的运动”单元的第4课。在这一课的聚焦环节,教材中出现了三幅图片,分别是:坐轮椅上斜坡、大石头在山坡上、小朋友在玩滑梯。教材的对话框提示,“也许物体会在斜坡上不动”描述“坐轮椅”的场景;“也许物体会像大石头从上坡上滚下去那样滚动”描述“山坡上的大石头”的场景;“也许物体会像我们滑滑梯那样滑下去”描述“滑滑梯”的场景。教材中的提示语让我对“滚动”和“不动”的判断存在了争歧。结合教参,我也发现教参中对前两个场景的运动情况描述与教材是不一致的。“谁对谁错呢?”


  其实,大家都对,这些场景的出示只是激活学生对于研究运动情况的兴趣,至于“谁对谁错”,我们要激励学生以事实为依据开展交流研讨。所以,这三幅有争议的教材配图,让后续的实验研究才更有存在的意义。


  2.“滑动”的材料不易得,怎么办?


  对于研究物体的运动,学生具有与生俱来的探究兴趣,再加上每节课有丰富的实验材料更让他们无法抵抗实验的诱惑。在准备这一课的实验材料时,我根据教材中要求,出现三种在斜面上不同的运动情况,分别是不动、滑动、滚动。准备了小木块、六棱柱、小球和圆柱体四种物体,再要求学生可以自选物体,放在斜面上进行测试。预想的理想情况是小木块不动、六棱柱横放滑动、小球滚动、圆柱横放滚动。但是经过下水实验,发现六棱柱横放很难在斜面上实现滑动,如果斜面高度再调高就直接变为滚动了,所以这对学生来说很难操作。但是,又很难找到替代的材料来实现“滑动”的效果,因此第一个班级、第二个班级就硬着头皮上了。


  两节课上完,我发现是自己多虑了。课堂上,学生并不拘泥于教师准备的材料,他们找来铅笔、橡皮、塑料尺等周围的物体,也有学生发现六棱柱将“棱”或“面”放在斜面上,运动情况也会不同。因此,在大量的实验材料测试下,不动、滑动、滚动这三种运动情况都顺利出现了,这为后期的研讨交流提供了充分的证据支持。这一次的“偶然”,让我体会到我们的科学课堂要学会适当放手,也可以更好地解决问题,包办一切未必是件好事。


  二、上课后的新问题


  材料的问题虽然顺利解决了,但是在实验之后的交流研讨成了这节课出现的新问题了。当学生测试并汇报完所有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后,我向学生提问:“观察这些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你发现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与什么有关?”此问题一出,先出现的是冷场,紧接着就出现出乎我意料的各种答案,比如说“与接触面的多少有关”、“与接触物体的大小有关”……甚至有同学说出“与斜面的粗糙度有关”,当我再追问,学生就一知半解,语无伦次了。学生最直接的回答其实都是直指他们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但是让他们从这么多物体中提炼出“形状”这一关键词实在太难了,几个迂回之后,最后还是教师直接告知,“物体形状的不同,导致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不同”。


  三、再备课的新发现


  对照新课标,我发现自己在课堂上的交流研讨已然超出学生的“科学思维目标”了。对于3~4年级,注重培养他们能“分析事物的特征及结构,建立事实与观点之间的联系;根据问题提出假设。”对于5~6年级,对他们的要求“通过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方法,抓住简单事物的本质特征。”解读课标,我拔高了学生的学习要求,以至于课堂的交流研讨无法顺利实现。


  再备课,我还发现,自己对教材的把握也不到位。教材中最后的交流研讨分为两步走:研讨一,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分别是怎样运动的?研讨二,物体的形状与它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有关系吗?这两个研讨问题是基于学生探究实践之后,在教师引导之下自然而然完成的“归纳总结”。对于三年级学生,教师只要求学生能够在实验观察的基础上,以实例为支撑的情况下表达自己的发现即可,这也是新课标对3~4年级的学习要求。


  解读课标、把握教材,勤反思、多总结。科学课上的问题就能对症下药、迎刃而解了。

TOP
13#

很喜欢学生自己的尝试,虽然教学难度会增大。
TOP
14#

青研社课例研讨反思-二月份活动

活动时间:2023227日(廷佐小学)

活动主题:定海区小学科学青年教师研修社课例研讨

活动内容:课例1,沈老师自编拓展课《渔船的结构》;课例2,陶老师《月球——地球的卫星》;课例3,董老师《电路中的开关》


   三节课,三位教师都为我们呈现了“学为中心”的课堂,她们把学生的学习活动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和重心。为了能让学生在课堂上保持持续的专注力和学习力,沈老师以“舟山渔船触礁后,船身破损”为具体情境驱动学生认识渔船结构,改进渔船结构;陶老师则是创设了“为玉兔号考察月球作准备,应聘小小科研人员”这一情境,带领学生收集、共享月球资料;董老师将“认识开关”、“做开关”、“挑战开关”等学习活动转化成一关一关的挑战任务。三位老师的巧妙构思,成就了学生在课堂上不是接受知识的学习者,而是能够学以致用的学习者。


  

最后编辑屠琴 最后编辑于 2023-03-02 09:16:28
TOP
15#

舟山市青年教师课例研究专题活动反思-2023.03.03

  在市教研员陈老师的组织下,有幸参加了舟山市第7届青年教师课例研究专题活动。今天的课例研究活动内容丰富,不仅邀请了三位非常优秀的青年教师做课堂展示,还请来了袁老师和周老师两位特级教师,以及各市区教研员。在他们的引领下,一天的课例研究,收获特别多。



  1.定海区俞凤老师《仰望天空》

  俞老师执教的是三下第三单元的起始课。听完俞老师的课,最让我佩服的是她简洁、明了的语言,整堂课几乎没有多余的一句话,这也正是我所欠缺的;其次,是俞老师对起始课内容的把握、兴趣的调动都是恰如其分,每次当学生提出有关太阳、月球的知识时,她都会向学生追问一句“你们同意吗”,再记录在全班的维恩图中,无形之中也培养了学生对知识的整理分析能力;最后,俞老师在设计本课太阳、月球这两个天体“近大远小”的模拟实验时,她借助钉钉直播再现学生的模拟实验过程,模拟实验之后出示操场篮筐中的“太阳”,看到这张照片确实“惊艳”到在座的听课老师。在俞老师的引领下,学生经历了完整的模型建构教学,并利用模型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普陀区王春燕老师《岩石和土壤的故事》

  王老师执教的是四下第三单元的起始课。与俞老师的起始课一样,王老师的起始课也打开了学生研究岩石和土壤的兴趣之门。在课堂上王老师有几点非常值得学习:一,以小小地质学家的身份和荣誉证书的奖状激励学生认真观察的科学品质和积极思考的科学态度;二,出示了各种各样、五颜六色、非常漂亮的岩石标本,激发学生观察、描述岩石的兴趣;三,用心设计的学习单,让学生带着任务阅读资料(包括视频),使课堂交流学习更加高效。

  3.岱山区江宇老师《神奇的纸》

  江老师执教的是二上“材料”单元的第四课,但是上课的班级是一年级的学生。与前两节课不同,江老师最大的挑战是面对一年级的孩子如何有序地引领他们进行科学研究。通过今天的课堂观察,不得不佩服江老师掌控一年级课堂的能力。听完整节课,我和小朋友一样,都被江老师设计的“纸宝宝帮助兔宝宝过河”的情境所吸引,这个故事情境的创设非常适合低段的学生,而且通过情境,江老师巧妙地将“折纸做桥”和“白纸涂油”两个主体活动串联在一起,让课堂更加流畅。唯一的小遗憾,在课堂交流环节有点拖沓,导致上课时长超了10分钟。

TOP
16#

舟山市青年教师课例研究专题活动反思(二)

  二、评课后的反思

  今天活动评课环节不仅有同伴老师们的互动点评还有袁老师的精准点评。与我而言,每次听课经常处于“沉浸式听课体验”,欠缺的是如何能对他人上的课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在评课环节,我非常欣赏普陀的陈老师,她敏锐地观察到俞老师《仰望天空》一课,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虽然很高,但是受个体差异的影响,参与交流的学生主要集中在那些课外知识丰富的学生,而对于鲜少举手发言的孩子,他们在经历本节课学习之后的收获可能并不多。对此,袁老师马上对症下药,提出让俞老师在课堂上也可以准备一些资料卡片,提升全体学生的参与度,也让第二个活动(维恩图整理知识)能在前一个口头交流活动的基础上有所递进。

  又比如,听完《岩石和土壤的故事》一课之后,老师们都对教材中“讲故事”这种教学方法非常感兴趣,但苦于没有实践经验。袁老师,从新课标理念出发,建议老师们可以为这一课创设“讲故事”的情境。从学情出发,从学生兴趣出发,以层层递进地“讲故事”形式,激发学生观察岩石土壤的兴趣。故事的开始,学生讲讲自己带来的岩石或土壤的故事,激发兴趣;再收集舟山典型的岩石,讲讲它们的故事,引出观察岩石,推测岩石背后的故事意义;通过故事的分析交流,认识到岩石和土壤与地球演变的历史是相联系的;最后,分享喜马拉雅山和菊石的故事,将学生研究岩石的兴趣拓展延伸。

TOP
17#

定海区第二十一届小学科学“教研之春”暨短期培训反思

活动主题:定海区第二十一届小学科学“教研之春”暨短期培训

活动时间:2023.03.07

  今天跟定小科学人在廷佐小学参加教研之春活动,听了三节课,两个观点报告,以及周燕娜老师的一个讲座。本着一颗学习的心,此次的教研之春同样也带给我很多启发。

  1.发扬地域特色

  今天听的第一节课《水密隔舱》,是由廷佐小学的王老师自编课程,沈老师执教。课程内容结合舟山地域特色,将五年级下册《船的结构》和舟山渔船相结合。在课堂上,沈老师带领学生经历技术与工程实践,通过渔船模型验证和数据收集,最终认识到古代渔船中的“水密隔舱”这项技术。

但是,从技术工程实践角度出发,我认为本课缺少了工程设计迭代的理念。为了得出“渔船隔板密一点比疏一点好”,沈老师只是让学生测试了自己分隔以后的船模型,然后统计了4组分隔数量不一样的船模型进水的深度。个人认为,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测试分隔前和分隔后、分隔后和改进后的船模型,通过对比,学生会更加直观地认识到“水密隔舱”这一项技术的伟大之处。

  2.注重自主学习

  第二节课是檀枫小学的陶老师执教三下《月球——地球的卫星》。结合新课标,这节课指向的是“宇宙中的地球”这一核心概念。探索月球本就是学生非常向往的内容,这节课,三年级的学生在陶老师的带领下化身“宇航员”开始探月之旅。在“月球解密档案”这一任务单的驱动下,学生通过视频、文字、图片等形式收集月球资料。

通过探究实践展开学习,陶老师非常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但是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长达18分钟的资料阅读,只为填写任务单上的月球资料,课堂教学在时间上没有合理分配,导致后面环形山模拟实验没有重点突破。

  3.运用模型分析

  第三节课是马岙中心小学的董老师执教《电路中的开关》。董老师这节课,最大的亮点是突破教材,重构教学。为了让学生认识开关,董老师不仅准备了实验室的闸刀开关,并在此基础是,收集了生活中的拉线开关、闸刀开关、旋钮开关。通过大量开关模型的观察和分析,建构“导体和绝缘体在开关中的作用”这一认识。

小小遗憾,董老师在组织交流研讨时,也浪费较多时间,学生基于三种开关的观察之后,虽然理解了开关工作的原理,但是在交流时用科学的语言准确描述,对他们来说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正如周燕娜老师在后来评课的时候所指出的,为了使学生交流更高效,老师可以通过技术加持赋能教学,比如用钉钉直播或希沃白板录制视频,相信课堂交流会更加高效。

TOP
18#

引导的方法非常好,学生学习后一定会记住了

        2023年寒假在喻老师、林老师以及其他地区老师的帮助下,我在“小学科学教学网资源建设团队"也拥有了自己的一节课——三下“物体的运动”单元第1课《运动与位置》。很幸运,开学初我就有了实践这节课的机会,现将自己上课之后的心得反思跟老师们分享。  一、创设生活情境,整合教材活动[/a
屠琴 发表于 2023/2/12 22:54:41
TOP
19#

一起加油!
TOP
20#

系统与模型:直观解释系统的有效工具

  系统与模型是新课标明确提出的跨学科概念,也是科学教育高度关注的跨学科概念之一。

  在我们的小学科学课程中,小到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大到地球系统、宇宙天体运动都需要借助系统与模型来理解和解释。以《地球的结构》一课为例,本课的探究实践目标就是通过制作地球结构模型模拟地球内部圈层结构。为达成这一教学目标,我们从以下三个阶段科学安排学习进阶。首先,提炼系统特征。对照新课标学生需要知道地球内部结构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了解构成地壳的主要岩石类型,了解各圈层的厚度、温度及物质组成都是不一样的;其次,制作实物模型。根据了解到的系统特征,通过制作实物模型,模拟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最后,理解系统模型。借助系统模型来理解地球内部圈层特点和地壳运动。围绕以上三个阶段的学习内容,教师规划一系列的学科实践活动,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朝着系统与模型跨学科概念的形成,让系统与模型成为直观解释地球系统的有效工具

TOP
21#

屠老师提炼的三个进阶学习活动,非常实用和接地气,可以让我们在更多的应用到模型与体统这一跨学科概念的课堂中进行借鉴。
TOP
22#

有关《岩石与土壤的故事》的困惑

      最近在上《岩石与土壤的故事》,结合新课标理念,这节课的主要任务,除了组织学生粗略观察和描述采集到的岩石和土壤的表面特征、发现地点和用途;着重要引导学生对为什么要研究岩石和土壤进行探究;让学生了解研究岩石和土壤的意义;旨在激发学生探究岩石和土壤的兴趣;认识到岩石、土壤记录了地球形成和演化的历史,是地球家园的重要资源,为后面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这节课,不仅是本单元乃至今后“地球系统”相关知识的铺垫。       理解了这一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将目标通过教学活动去落实的时候,首先,对于我最大的困难是如何呈现故事、如何交流故事、如何升华故事。几次试教,发现学生在阅读故事、讲故事中,自主探究的欲望和主动学习的兴趣没有成功调动。其次,为学生呈现的标本是像书本这样(石灰岩、铁矿石、水晶、土壤)等普通的岩石土壤标本,还是呈现鹦鹉螺、浮石、弓石燕、蕨类等岩石更好呢?两者的矛盾在于,太过普通的标本,学生很难提起兴趣去研究,而过于花哨的标本,他们的关注点又在外部特征。我想教材的意图是希望两者都有,既要让学生能主动关注普通的岩石和土壤,也要能够通过特殊的岩石去认识到地球的形成与演化。最后,关于土壤的故事,怎样讲述才能更加让学生懂得土壤的重要性呢?我今天试教通过土壤剖面模型和真实的土壤剖面照片的对比,在交流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时,教师借助多个预设的追问让学生感悟到土壤的不普通。这样的处理是否是学生最乐于接受的形式呢?可能还有更好的活动设计。
  多次试教这节课,每节课教学设计都在改变,离素养导向的教学目标的达成仍有一段距离。期待周五正式公开课后,能得到与更多老师交流的机会,让我能真正上好这一课,继续加油吧。
最后编辑屠琴 最后编辑于 2023-03-24 21:21:57
TOP
23#

如何讲好岩石与土壤的故事呢?

  如何讲好岩石与土壤的故事呢?

  这是工作室袁老师在上课前,问我的第一个问题。伴随着一轮轮的试课,一次次的推翻,我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也逐渐清晰了。

  第一轮的试课,为了讲好岩石与土壤的故事,我设计了三个递进的观察活动,分别是寻找老师丢失的岩石、寻找同学们自己的岩石(每个人的岩石被混在一起)、观察土壤剖面。有了前面两个寻找岩石的任务驱动,学生在本节课的参与度和积极性都是高涨的。但是在交流研讨环节,学生对“寻找岩石”这一目的非常明确,以至于学生更加关注岩石土壤的特点,而不是发现它们背后的故事。第一轮试教,以“特点”与“故事”脱节,而被推翻。



  第二轮的试课,我舍弃了第一个寻找老师丢失的岩石活动,直接任务驱动,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寻找被混在一起的岩石。以故事展的形式,为学生呈现了很多精美的岩石以及它们的故事。活动设计的初衷是希望学生能在寻找岩石的过程中,阅读岩石的故事,分享它们的故事,再来讲好岩石与土壤的故事。学生在参观故事展的过程中,他们的注意力都被岩石本身所吸引,再加上故事展里的故事形式并不能成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四年级学生还是偏向阅读比较简单的绘本,我设计的故事单文字内容太多,而且没有趣味性),最后的交流研讨也轮为讲特征,读故事,仅此而已。这一轮的试教,让我对“寻找岩石活动”彻底放弃了。学生虽然有兴趣,但是本课的教学重点——“通过岩石了解地球背后演化的历史”、“激发研究岩石与土壤的兴趣”,这两点并没有达成。


  最后一轮的公开课,袁老师带着我去宁波惠贞书院展示了这一课。上课之前的我还是非常忐忑的,因为距离第三轮的试课,仅仅过去了一天,也就是我的教学设计和学习记录单在上课的前一晚都还没成型,我就去上公开课了,这也是入职以来,公开课最没自信的一次。袁老师也看出我内心的忐忑,跟我一起重点分析了这一课要达成的核心素养目标。又像老师给学生上课一样,帮我演练了上课的各个细节,作为一名“老师扮演的学生”,我深深地被袁特的讲课所折服了,作为学生,我的学习热情瞬间被点燃。讲好岩石与土壤的故事,就讲好了我的课堂故事。

  最终惠贞书院的孩子也像前一晚的我,学习岩石与土壤的兴趣都十分高涨,即使下课了,还是围转在我的周围,一起讨论岩石与土壤的故事。良好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即使再普通的岩石,我们也做到了像地质学家一样在讲好它们背后的故事。





最后编辑屠琴 最后编辑于 2023-03-24 21:09:08
TOP
24#

公开课之后的小小遗憾

  课前我去调查了学生自己带来的岩石,这些岩石来自各个地方,包括小区楼下、度假村、四明山、余姚、奉化溪口、象山花岙岛、黄山、新疆阿克苏、梅里雪山、长白山天池,有来自山上的,也有来自海里的,甚至有在沙漠里捡到的岩石。看得出惠贞书院的孩子非常重视这一次的公开课,他们准备的岩石都有自己的故事。可是上课的时候,我们交流完老师准备的四块岩石,学生今天带来的岩石我只呈现了一块,还有更多的学生来不及向大家介绍它们背后的故事,其中有一个学生在旅游途中带来的酷似玫瑰的沙漠岩都未来得及呈现。如果能给更多学生展示自己岩石的机会,更加能触动他们对“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感悟,也让每个孩子的旅途中有更多的美好回忆,这份回忆也包括岩石与土壤带给他们的美好。



  袁老师宽慰道,每节课都会有无法弥补的遗憾。向前看,让这份遗憾去填补以后的课堂,遗憾最终会成就完美。

最后编辑屠琴 最后编辑于 2023-03-24 21:20:19
TOP
25#

坚持记录不易,一起加油
TOP
26#

非常佩服屠老师精益求精的一次次的试教,并站在学生角度,思考学生学习时的兴趣和热情,以及学完后在岩石与土壤上的情感认识升华。学习!
TOP
27#

回复 4楼金旭峰的帖子

只有改掉平时拖拉的习惯,相信加班熬夜就会远离我。
屠琴 发表于 2023/2/12 23:00:13


拖延症 好像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点
TOP
28#

回复 6楼屠琴的帖子

芦丁鸡的情境创设是基于学生的真实在养殖的场景,寻找到芦丁鸡的过程让学生知道如何去描述方向,并且在寻找的过程中知道不仅是要明确方向,距离的描述才能完整芦丁鸡的位置。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科学问题,并能结合课堂堂教学,引发学生有效思考和解决是屠老师身上非常值得学习的地方。
TOP
29#

《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教学反思

     《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是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2课。在上这一课之前,我利用一个天气晴好的周末布置了一份家庭作业——测量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准备的材料就是学生手上的学具袋,我只提供了测量方法的视频。       1.整理、分析和发现影子变化的规律
      通过一天的影子记录,大部分同学记录的影子比较“稀疏”,集中在上午或下午某个时间段。所以,本课的第一个教学重点就是对学生记录的影子进行整理、比较和发现。在教师的引领下,提出本课的核心问题:“一天之中,影子有什么变化规律?”此时,学生的交流都是停留在零散的回答,比如“中午影子最短”,“早上的影子很长”、“早上10点的影子在西北方向”、“下午16时的影子在东北方向".学生对于一天中的影子的变化有了简单的初认知。
       此时教师又引领学生认识到,一天中的影子变化有两个方面,分别是影子长短和影子方向的变化。此时,教师再适时地追问,“结合刚才交流的影子变化,你能说说一天之中的影子在长短和方向,这两个方面是如何变化的吗?”




       经过小组分享,学生很快会建构关于影子变化比较完整的科学概念——一天之中,影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即从长到短,再到长,中午影子最短;从偏西方向转到北,再转到偏东方向。
       在整理影子变化规律的时候,教师通过有层次递进的两个问题,引领学生能够有理有据地分析数据,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过程中,强调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推理影子变化与太阳位置变化的联系
       根据影子变化规律,去推理天空中的太阳和地面相比,它的位置是如何变化的?这是本课需要重点研讨的第二个问题。在研讨中,学生很快会发现影子的方向变化与太阳在天空中的方向变化是相联系的,太阳在东,影子在西,太阳在南,影子在北,太阳在西,影子在东。学生的第一个重要发现就是: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方向是相反的。
       那影子的长短变化与太阳的位置变化是否有联系呢?这对学生来说是难点。如何突破这一难点,我准备了两样材料,一是手电筒,模拟太阳,二是带立杆的记录纸(上面已经画出了一天中的影子长短)。根据这两样材料,请同学借助手电筒模拟的太阳,照射记录纸上的立杆,使记录纸上留下的影子与已经画的影子长短相重合。在这一模拟实验中,学生不仅巩固了已经建构的科学概念(影子与太阳的方向是相对的),还会通过模拟实验推演出手电筒(太阳)的位置。原来太阳的位置低时,影子长,太阳的位置高时,影子就短。进而联系生活,学生也会佐证认识到早晚的太阳都是在地面线附近(低),影子很长,中午的太阳仿佛在头顶上方(高),影子很短。
       由此学生通过模拟实验,推演太阳的位置变化,进而认识到影子的长短变化、方向变化与天空中太阳的位置高低、照射方向是相联系的。


       3.拓展应用,感悟古人的伟大智慧
      此时出示,学生的记录纸,我们会发现影子的方向变化像时钟一样。对照古人的日晷,学生很快会理解古人应用日晷计时的伟大智慧。再出示圭表,学生也会发现它的计时方式是利用了影子的长短变化。一古一今的对比,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觉得自己记录纸上的影子变化能不能也用来计时呢?”
      结合本课所学,学生会萌生更多改进的想法,从中也体会到技术的发展对人们认知自然规律的推进作用。
最后编辑屠琴 最后编辑于 2023-03-30 23:15:23
TOP
30#

回复 29楼屠琴的帖子

       在落实第二个环节的时候,今天上课出现了一个小插曲——学生在模拟实验中,通过改变手电筒(太阳)与立杆间的距离也出现了影长微妙的变化,学生把这种变化也认为是长短的变化。因此这时候就有两种观点出现,一是太阳距离立杆的远近导致影子的长短变化;二是太阳位置的高低导致影子的长短变化。
        如何处理这一棘手的问题呢?
        此时我再让提出第一种观点的学生来演示实验,在演示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这种方法影子的长短变化不明显的,反而是大小的变化更加明显(这在后面一课《影子的秘密》会涉及到)。再者,联系实际,太阳离地球的距离在一天中真的是这样一会远,一会近的吗?
        在学生的积极探究下,全班达成共识——是太阳位置的高低导致了影子长短的变化。虽然过程曲折,但是这样的探究过程才真正体现了学为中心的价值。很开心,我能在课堂上去真正实现它。
最后编辑屠琴 最后编辑于 2023-03-30 23:26:28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