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定海区屠琴2023年专帖 [复制链接]

11#

反思的很到位呀,一起努力1

每个月15日坚持线上学习“每月研修”已然成为我和小伙伴们一起交流学习的重要机会。2023年,随着全省“论坛优秀会员争创群”的建立,一起学习交流的研修队伍就越来越庞大了。在同伴的激励和引领下,我发现,每月研修不仅让当下学习的“我”受益匪浅,它更加适合在教学中遇到困惑的“我”。[align=
屠琴 发表于 2023/2/15 22:33:46
TOP
12#

《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教学反思

  一、备课时的疑惑


  1.教材配图有争议,谁对对错?


  《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是“物体的运动”单元的第4课。在这一课的聚焦环节,教材中出现了三幅图片,分别是:坐轮椅上斜坡、大石头在山坡上、小朋友在玩滑梯。教材的对话框提示,“也许物体会在斜坡上不动”描述“坐轮椅”的场景;“也许物体会像大石头从上坡上滚下去那样滚动”描述“山坡上的大石头”的场景;“也许物体会像我们滑滑梯那样滑下去”描述“滑滑梯”的场景。教材中的提示语让我对“滚动”和“不动”的判断存在了争歧。结合教参,我也发现教参中对前两个场景的运动情况描述与教材是不一致的。“谁对谁错呢?”


  其实,大家都对,这些场景的出示只是激活学生对于研究运动情况的兴趣,至于“谁对谁错”,我们要激励学生以事实为依据开展交流研讨。所以,这三幅有争议的教材配图,让后续的实验研究才更有存在的意义。


  2.“滑动”的材料不易得,怎么办?


  对于研究物体的运动,学生具有与生俱来的探究兴趣,再加上每节课有丰富的实验材料更让他们无法抵抗实验的诱惑。在准备这一课的实验材料时,我根据教材中要求,出现三种在斜面上不同的运动情况,分别是不动、滑动、滚动。准备了小木块、六棱柱、小球和圆柱体四种物体,再要求学生可以自选物体,放在斜面上进行测试。预想的理想情况是小木块不动、六棱柱横放滑动、小球滚动、圆柱横放滚动。但是经过下水实验,发现六棱柱横放很难在斜面上实现滑动,如果斜面高度再调高就直接变为滚动了,所以这对学生来说很难操作。但是,又很难找到替代的材料来实现“滑动”的效果,因此第一个班级、第二个班级就硬着头皮上了。


  两节课上完,我发现是自己多虑了。课堂上,学生并不拘泥于教师准备的材料,他们找来铅笔、橡皮、塑料尺等周围的物体,也有学生发现六棱柱将“棱”或“面”放在斜面上,运动情况也会不同。因此,在大量的实验材料测试下,不动、滑动、滚动这三种运动情况都顺利出现了,这为后期的研讨交流提供了充分的证据支持。这一次的“偶然”,让我体会到我们的科学课堂要学会适当放手,也可以更好地解决问题,包办一切未必是件好事。


  二、上课后的新问题


  材料的问题虽然顺利解决了,但是在实验之后的交流研讨成了这节课出现的新问题了。当学生测试并汇报完所有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后,我向学生提问:“观察这些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你发现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与什么有关?”此问题一出,先出现的是冷场,紧接着就出现出乎我意料的各种答案,比如说“与接触面的多少有关”、“与接触物体的大小有关”……甚至有同学说出“与斜面的粗糙度有关”,当我再追问,学生就一知半解,语无伦次了。学生最直接的回答其实都是直指他们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但是让他们从这么多物体中提炼出“形状”这一关键词实在太难了,几个迂回之后,最后还是教师直接告知,“物体形状的不同,导致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不同”。


  三、再备课的新发现


  对照新课标,我发现自己在课堂上的交流研讨已然超出学生的“科学思维目标”了。对于3~4年级,注重培养他们能“分析事物的特征及结构,建立事实与观点之间的联系;根据问题提出假设。”对于5~6年级,对他们的要求“通过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方法,抓住简单事物的本质特征。”解读课标,我拔高了学生的学习要求,以至于课堂的交流研讨无法顺利实现。


  再备课,我还发现,自己对教材的把握也不到位。教材中最后的交流研讨分为两步走:研讨一,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分别是怎样运动的?研讨二,物体的形状与它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有关系吗?这两个研讨问题是基于学生探究实践之后,在教师引导之下自然而然完成的“归纳总结”。对于三年级学生,教师只要求学生能够在实验观察的基础上,以实例为支撑的情况下表达自己的发现即可,这也是新课标对3~4年级的学习要求。


  解读课标、把握教材,勤反思、多总结。科学课上的问题就能对症下药、迎刃而解了。

TOP
13#

很喜欢学生自己的尝试,虽然教学难度会增大。
TOP
14#

青研社课例研讨反思-二月份活动

活动时间:2023227日(廷佐小学)

活动主题:定海区小学科学青年教师研修社课例研讨

活动内容:课例1,沈老师自编拓展课《渔船的结构》;课例2,陶老师《月球——地球的卫星》;课例3,董老师《电路中的开关》


   三节课,三位教师都为我们呈现了“学为中心”的课堂,她们把学生的学习活动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和重心。为了能让学生在课堂上保持持续的专注力和学习力,沈老师以“舟山渔船触礁后,船身破损”为具体情境驱动学生认识渔船结构,改进渔船结构;陶老师则是创设了“为玉兔号考察月球作准备,应聘小小科研人员”这一情境,带领学生收集、共享月球资料;董老师将“认识开关”、“做开关”、“挑战开关”等学习活动转化成一关一关的挑战任务。三位老师的巧妙构思,成就了学生在课堂上不是接受知识的学习者,而是能够学以致用的学习者。


  

最后编辑屠琴 最后编辑于 2023-03-02 09:16:28
TOP
15#

舟山市青年教师课例研究专题活动反思-2023.03.03

  在市教研员陈老师的组织下,有幸参加了舟山市第7届青年教师课例研究专题活动。今天的课例研究活动内容丰富,不仅邀请了三位非常优秀的青年教师做课堂展示,还请来了袁老师和周老师两位特级教师,以及各市区教研员。在他们的引领下,一天的课例研究,收获特别多。



  1.定海区俞凤老师《仰望天空》

  俞老师执教的是三下第三单元的起始课。听完俞老师的课,最让我佩服的是她简洁、明了的语言,整堂课几乎没有多余的一句话,这也正是我所欠缺的;其次,是俞老师对起始课内容的把握、兴趣的调动都是恰如其分,每次当学生提出有关太阳、月球的知识时,她都会向学生追问一句“你们同意吗”,再记录在全班的维恩图中,无形之中也培养了学生对知识的整理分析能力;最后,俞老师在设计本课太阳、月球这两个天体“近大远小”的模拟实验时,她借助钉钉直播再现学生的模拟实验过程,模拟实验之后出示操场篮筐中的“太阳”,看到这张照片确实“惊艳”到在座的听课老师。在俞老师的引领下,学生经历了完整的模型建构教学,并利用模型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普陀区王春燕老师《岩石和土壤的故事》

  王老师执教的是四下第三单元的起始课。与俞老师的起始课一样,王老师的起始课也打开了学生研究岩石和土壤的兴趣之门。在课堂上王老师有几点非常值得学习:一,以小小地质学家的身份和荣誉证书的奖状激励学生认真观察的科学品质和积极思考的科学态度;二,出示了各种各样、五颜六色、非常漂亮的岩石标本,激发学生观察、描述岩石的兴趣;三,用心设计的学习单,让学生带着任务阅读资料(包括视频),使课堂交流学习更加高效。

  3.岱山区江宇老师《神奇的纸》

  江老师执教的是二上“材料”单元的第四课,但是上课的班级是一年级的学生。与前两节课不同,江老师最大的挑战是面对一年级的孩子如何有序地引领他们进行科学研究。通过今天的课堂观察,不得不佩服江老师掌控一年级课堂的能力。听完整节课,我和小朋友一样,都被江老师设计的“纸宝宝帮助兔宝宝过河”的情境所吸引,这个故事情境的创设非常适合低段的学生,而且通过情境,江老师巧妙地将“折纸做桥”和“白纸涂油”两个主体活动串联在一起,让课堂更加流畅。唯一的小遗憾,在课堂交流环节有点拖沓,导致上课时长超了10分钟。

TOP
16#

舟山市青年教师课例研究专题活动反思(二)

  二、评课后的反思

  今天活动评课环节不仅有同伴老师们的互动点评还有袁老师的精准点评。与我而言,每次听课经常处于“沉浸式听课体验”,欠缺的是如何能对他人上的课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在评课环节,我非常欣赏普陀的陈老师,她敏锐地观察到俞老师《仰望天空》一课,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虽然很高,但是受个体差异的影响,参与交流的学生主要集中在那些课外知识丰富的学生,而对于鲜少举手发言的孩子,他们在经历本节课学习之后的收获可能并不多。对此,袁老师马上对症下药,提出让俞老师在课堂上也可以准备一些资料卡片,提升全体学生的参与度,也让第二个活动(维恩图整理知识)能在前一个口头交流活动的基础上有所递进。

  又比如,听完《岩石和土壤的故事》一课之后,老师们都对教材中“讲故事”这种教学方法非常感兴趣,但苦于没有实践经验。袁老师,从新课标理念出发,建议老师们可以为这一课创设“讲故事”的情境。从学情出发,从学生兴趣出发,以层层递进地“讲故事”形式,激发学生观察岩石土壤的兴趣。故事的开始,学生讲讲自己带来的岩石或土壤的故事,激发兴趣;再收集舟山典型的岩石,讲讲它们的故事,引出观察岩石,推测岩石背后的故事意义;通过故事的分析交流,认识到岩石和土壤与地球演变的历史是相联系的;最后,分享喜马拉雅山和菊石的故事,将学生研究岩石的兴趣拓展延伸。

TOP
17#

定海区第二十一届小学科学“教研之春”暨短期培训反思

活动主题:定海区第二十一届小学科学“教研之春”暨短期培训

活动时间:2023.03.07

  今天跟定小科学人在廷佐小学参加教研之春活动,听了三节课,两个观点报告,以及周燕娜老师的一个讲座。本着一颗学习的心,此次的教研之春同样也带给我很多启发。

  1.发扬地域特色

  今天听的第一节课《水密隔舱》,是由廷佐小学的王老师自编课程,沈老师执教。课程内容结合舟山地域特色,将五年级下册《船的结构》和舟山渔船相结合。在课堂上,沈老师带领学生经历技术与工程实践,通过渔船模型验证和数据收集,最终认识到古代渔船中的“水密隔舱”这项技术。

但是,从技术工程实践角度出发,我认为本课缺少了工程设计迭代的理念。为了得出“渔船隔板密一点比疏一点好”,沈老师只是让学生测试了自己分隔以后的船模型,然后统计了4组分隔数量不一样的船模型进水的深度。个人认为,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测试分隔前和分隔后、分隔后和改进后的船模型,通过对比,学生会更加直观地认识到“水密隔舱”这一项技术的伟大之处。

  2.注重自主学习

  第二节课是檀枫小学的陶老师执教三下《月球——地球的卫星》。结合新课标,这节课指向的是“宇宙中的地球”这一核心概念。探索月球本就是学生非常向往的内容,这节课,三年级的学生在陶老师的带领下化身“宇航员”开始探月之旅。在“月球解密档案”这一任务单的驱动下,学生通过视频、文字、图片等形式收集月球资料。

通过探究实践展开学习,陶老师非常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但是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长达18分钟的资料阅读,只为填写任务单上的月球资料,课堂教学在时间上没有合理分配,导致后面环形山模拟实验没有重点突破。

  3.运用模型分析

  第三节课是马岙中心小学的董老师执教《电路中的开关》。董老师这节课,最大的亮点是突破教材,重构教学。为了让学生认识开关,董老师不仅准备了实验室的闸刀开关,并在此基础是,收集了生活中的拉线开关、闸刀开关、旋钮开关。通过大量开关模型的观察和分析,建构“导体和绝缘体在开关中的作用”这一认识。

小小遗憾,董老师在组织交流研讨时,也浪费较多时间,学生基于三种开关的观察之后,虽然理解了开关工作的原理,但是在交流时用科学的语言准确描述,对他们来说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正如周燕娜老师在后来评课的时候所指出的,为了使学生交流更高效,老师可以通过技术加持赋能教学,比如用钉钉直播或希沃白板录制视频,相信课堂交流会更加高效。

TOP
18#

引导的方法非常好,学生学习后一定会记住了

        2023年寒假在喻老师、林老师以及其他地区老师的帮助下,我在“小学科学教学网资源建设团队"也拥有了自己的一节课——三下“物体的运动”单元第1课《运动与位置》。很幸运,开学初我就有了实践这节课的机会,现将自己上课之后的心得反思跟老师们分享。  一、创设生活情境,整合教材活动[/a
屠琴 发表于 2023/2/12 22:54:41
TOP
19#

一起加油!
TOP
20#

系统与模型:直观解释系统的有效工具

  系统与模型是新课标明确提出的跨学科概念,也是科学教育高度关注的跨学科概念之一。

  在我们的小学科学课程中,小到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大到地球系统、宇宙天体运动都需要借助系统与模型来理解和解释。以《地球的结构》一课为例,本课的探究实践目标就是通过制作地球结构模型模拟地球内部圈层结构。为达成这一教学目标,我们从以下三个阶段科学安排学习进阶。首先,提炼系统特征。对照新课标学生需要知道地球内部结构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了解构成地壳的主要岩石类型,了解各圈层的厚度、温度及物质组成都是不一样的;其次,制作实物模型。根据了解到的系统特征,通过制作实物模型,模拟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最后,理解系统模型。借助系统模型来理解地球内部圈层特点和地壳运动。围绕以上三个阶段的学习内容,教师规划一系列的学科实践活动,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朝着系统与模型跨学科概念的形成,让系统与模型成为直观解释地球系统的有效工具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