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虞小科课例研享】择优而学,学以致用——观2022全国优质课《声... [复制链接]

1#
2023年1月10日  我在上虞区小学科学2022年第二轮品质研修第4次活动中做了关于优质课例学习的交流,我观看的课例是2022年全国优质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要选择观看《声音是怎样传播的》这一优课,原因有三:1.平时教学中对于液体也能传播声音这一知识的教学有点困惑,觉得用音叉放入水中,耳朵贴着水槽壁听的方法,并不能很好的验证液体也能传播声音。2.对于固体液体气体传播声音的效果这一内容的教学也有困惑,不知用什么方法能让学生直接比较出三者传播声音效果的好差。3.觉得何老师的课堂没有华丽的教学工具和板贴,注重启发诱导,突显学生的思维内涵,真正做到了以生为本,以自主探究为主。

最后编辑李尔敏 最后编辑于 2023-10-10 18:29:13
本主题由 超级管理员 酸牛奶 于 2023/1/12 15:07:15 执行 设置精华/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下面我分点阐述我的感悟:

一、重思维

1.图显思维,将抽象知识具体化

我们都知道空气看不见摸不着,它的这个特点无形中增加了学生学习知识的难度。三年级的学生思维正在由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能进行一定的抽象思维,但还不够,依然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在这个思维过度阶段,是需要教师采取一定的教学方法才能恰当的转变的。在这里何老师利用蓝色小圆圈代表空气微粒,用小圆圈的数量来表示空气的多少,随着玻璃罩内空气的减少,图示中玻璃罩内的小圆圈的数量也减小。在后面的研究液体能否传播声音这个实验中,何老师提供给学生学习单,让学生将观察到的实验现象画在纸上。这样对比的来看,每组的思维过程、实验现象一目了然,有益于大家互相学习,也弥补了部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不足。


TOP
3#

学生在画图过程中经历了认知、发现、探究,其包含了观察、分析、综合、表达、内化的过程,既是动手又是动脑的过程。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也可以将这个点子运用到抽象逻辑思维比较强的课中。比如《我们来做热气球》这一课,为什么空气受热后塑料袋就就飞起来了,让学生也用小圆点的形式将他们的想法画出来。又比如,斜面这一课讲到用三角形制作螺丝钉,让学生自制完以后我们可以用图辅助解释,图中很容易看出三角形的高决定了螺丝钉的长度,三角形的斜边长度决定了螺纹的疏密。

教师还可以利用这一方法,让学生将潜概念画出来,比如在教学小灯泡的结构和蚕宝宝的身体结构前先让学生画一画平时所观察到的小灯泡和蚕宝宝,唤醒和暴露出学生心中的潜概念、潜意识。


TOP
4#

2.正反结合,深度建构科学概念.

当同学们猜测将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干后,听到的声音会越来越小,何老师就演示了这个实验,实验现象表明确实玻璃罩内的空气越少,听到的声音越小,直到玻璃罩内的空气被抽干了,我们也就听不到一点声音了。到这里科学思维交流并没有结束,何老师又来了一个追问:如果我想听到和刚才一样大的声音,可以怎么做?同学们都说再把空气放回去,于是何老师又打开阀门,将空气放进去,这下我们听到的音箱发出的音乐声越来越大了。何老师通过一个追问,让孩子们利用反向思维,继续思考问题,于是在这样一来一回、正向思维与反向思维的结合思考中,孩子们对科学道理做了一个全面的解析,有利于科学概念的深度建构。


TOP
5#

我们也可以将这一点子用到平时的课堂中,比如《空气占据空间吗》这一课,通常我们的思维都是将玻璃杯竖直倒扣入水中,再竖直拿出来,观察杯中的纸团有没有湿。在做完这个实验后,我们可以增加一个实验,让学生将杯子竖直倒扣入水中后斜着拿出杯子,学生会观察到水面上冒出了几个小泡泡,原来是杯子中的空气跑出来了,同时水进去了,纸团就湿了。这个实验会让学生用反向思维去思考,原来第一个实验纸团没湿的原因是:自始至终空气都占据着杯子中的全部空间,假如在放入和提起杯子的过程中有空气泄露出去,水就会趁机跑进来占据空间,纸团就必定湿了。
TOP
6#

二、重方法
1.巧设对比,提高学生探究欲望
何老师拿出一根长木条,手指在木条上敲击几下,问此时声音是通过什么传播到你们那里的?毫无疑问是空气。接下去悬念来了,在木条上制造一个比较小的声音你们能听到吗?请一男一女两位学生上台来,背对着同学们听声音,此时的课堂充满了未知,每一位学生的眼里都充满了对知识的探究欲望。老师敲击三下木棒,问两位同学他敲击了几下,很简单,大家都听的很清楚,是三下。接下去何老师增加了游戏的难度,用手指在木条上轻轻摩擦三下,问两位同学,摩擦了几下。两位同学表示没有听见。当学生提到可以将耳朵凑到木条旁边去听的时候,何老师没有选择让台上两位学生都贴近木条听,而是让台下学生选择了其中一位男同学听,结果不负所望,男生听到了女生没有听到,男生有些“得意洋洋”,女生有些“遗憾满满”,相信就是这种“胜利感”和“落差感”深化了这两位同学对知识的理解。
TOP
7#

这让我联想到了,《水能溶解多少物质》一课,要研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学生自己设计对比实验是关键,如果再让每组学生同时完成两个实验显得有点措手不及,时间不够。这里我觉得可以分散研究问题,形成组间对比。我们并不是一定要让全班同学研究同一个问题,用同样的方法得出同样的结论,这样还能显现学生的个性吗?这样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吗?所以我认为让每组学生自己选择一个研究问题,一些组研究小苏打,一些组研究食盐。用一个提问(小苏打和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到底哪个强?)设置悬念,用不同的问题激起了学生心中的“胜负欲”,组间结果的强烈对比又让“几家欢喜几家愁”,可就是这种学生心里的“落差感”才让这节课显得与众不同、无比难忘。
TOP
8#

2.先扶后放,提供自主探究空间
何老师出示木条,学生验证固体可以传播声音后,他就让学生自主思考,并给于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自主验证教室里的固体可以传播声音。这一活动中,学生对知识进行迁移、运用、巩固,是他们主动的去获取知识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这让我联想到了丁言君老师的《运动的小车》一课,他也是在进行摩擦这个概念教学之后,提出问题:你能不能利用身边的物体制造一个摩擦?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认识“摩擦”,了解“摩擦”,达到知识的学以致用。
TOP
9#

3.头脑风暴,基于问题设计方案
  平常自己在上《声音是怎样传播的》这一课时,总觉得验证液体也能传播声音这个实验不太好做,敲击音叉发出的声音太小,导致很多学生都听不见,甚至让学生得出错误结论,空气传播声音的效果比液体要好。当班级中大约一半人猜想液体能传播声音,一半人猜想液体不能传播声音的时候,何老师出示两块石头,抛出问题:怎样利用两块石头帮助你验证自己的猜想?于是头脑风暴就开始了,有的说把一块石头扔到水里,有的说两块石头在水中敲击等等,最终确定了一个方案。在这个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思维进行着有效的碰撞,促使了课堂的成功。
TOP
10#

我在教学《能量是怎么来的》这一课时,也运用了何老师的方法。提出问题:怎么样利用小电动机来发电,点亮小灯泡呢?有的说用手搓;有的说在铁轴上缠上胶带,拉动胶带,让胶带带动铁轴;有的说在铁轴上安装螺旋桨并吹动螺旋桨带动铁轴;有的说直接用另一个电动机带动这个电动机;我也利用前几节课接触到的水井轱辘提示大家,学生就想到了可以加个摇柄。大家一起头脑风暴,一起基于问题设计方案,研究问题,科学思维和研究能力得到了大大的提升。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