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个实验 不一样的现象
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7课《总结我们的认识》,这一课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因为土壤不同、植被不同、喷水壶不同,发现了不同的实验现象。
本课目标摘要:
科学概念目标:斜坡上有无植被会影响土地被侵蚀的程度。
科学探究目标:能够通过对比实验,研究植被对侵蚀的影响。
实验过程记录:
一、不同的土壤
《不同坡度被侵蚀的程度》
1. 九月圃园的角落
实验现象:坡度越大,被侵蚀的程度越不明显
2. 沙坑:
实验现象:坡度越大,被侵蚀的程度越明显
探究原因:九月圃园的土壤偏黏土,经过调查发现这些土壤来自海涂,粘性过多,实验起来不容易被侵蚀。沙坑刨去表层土壤,选择稍深一些的沙子来实验,比较坚固,但又比较容易被侵蚀。
二、不同的植被
《有无植被被侵蚀的程度》
1.学具里的植被
实验现象:模拟降雨集中在植被缝隙中间穿过去
2.天然苔藓
实验现象:集中被降雨的现象不明显
探究原因:学具里的植被是塑料制品,缝隙偏大,学生下雨时很难控制住下雨角度;天然苔藓自带土壤,在实验中与保护起来效果更明显。
三、不同的喷水壶
《不同的降雨量》
1.学具里的喷水壶
实验现象:喷出的水为注水状,只侵蚀个别土壤。
3. 自制喷水壶
实验现象:喷出的水为洒水状,比较均匀洒水。
探究原因:学具里的喷水壶与实际降雨现状不符,自制喷水壶制作需要花点时间,但是雨量大小等控制起来方便很多。
实验记录:
图为九月圃园内的土壤实验《不同坡度被侵蚀》
图为不同植被《有无植被覆盖》
图为不同喷水壶《雨水的侵蚀》
通过这一单元的实验,学生通过多个对比实验发现了不同坡度、不同降雨量、有无植被覆盖对土壤的侵蚀。在这些活动中,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材料,改变实验材料,最终实验发现更加准确的实验现象。老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学生去发现、去寻找,让学生明白每一个实验的现象不一定是准确的,只有去追问去观察发现,去更换去改进实验材料,才有可能获得更加真实的实验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