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一个专家去学习
在观摩学习虞芒老师的优质课之后,对他的“专家学习法”非常感兴趣。这是项目化学习的一种常用方法,孩子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深度学习、交流,促进了孩子的信息获取与整理能力,也能提高孩子的研讨表达能力。以下链接是虞芒老师的省优质课观看视频地址:
https://mp.weixin.qq.com/s/OjRveAD8WFffuM9nfpeFHg
之前在《食物中的营养》这节课中就想尝试这个方法,但是从实践结果来看并不是很理想。第一版本:将孩子们分成六个专家组(分别研究6大营养的作用、主要存在哪种食物以及常见的营养鉴别方法)。主要存在两个弊端,文字信息过大,孩子整个过程就跟做阅读理解一样,枯燥、无趣。再者孩子之间的信息获取和整理能力差异很大,每人研究一种,再回来交流,倘若一个组内有多个信息整理能力与表达交流能力较弱的孩子,那么会极大影响整个组的研究效率。第二版本:减少文字信息内容,图文结合,每个孩子定点去研究回来进行交流,整个过程依然觉得很冗长、枯燥,尤其是研讨时六大营养元素一一汇报过去,说的人越说越没有激情,听的人也越听越无趣,课堂效率也低下。痛定思痛,我在想这个方法真的用不起来?所以我决定在《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这一课中再次尝试。 一、“饼干变变变”
吃东西是孩子喜欢的,也是平常非常熟悉的一件事情,但是孩子从未仔细注意过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十块钱的葫芦小饼干就可以收获的快乐,解决了8个班的教学材料。在实验室正大光明吃东西,可是他们非常期待的事情。拿着小镜子对着口腔仔细观察自己咀嚼的食物,认真描绘和记录。初步感受了口腔的各部分的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协调与配合工作。
有了感知和体验,他们在研讨时也就有话可说了,孩子们也有话可补充。最后一位分享的同学,我叫得是提前给他拍了照片的孩子,最后他的图文结合的记录加上了照片佐证,让这个环节掀起了一个小高潮。
二、像个专家去学习
总结了第5课的教训,目前我的学生还没有用过“专家学习法”,学生之间的信息获取整理能力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再加上,常态课没有那么多的模型、iPad等教具。所以我改动了这个环节。我希望孩子们能像个小专家一样,通过观察口腔实物、模型纸质资料、视频介绍这些环节,去自学牙齿、舌头、唾液等的作用。再通过组间交流研讨进行信息的整合和补充。
课堂遗憾:
整个课堂,孩子相对来说还是很投入的,但是由于习惯了教师的讲授学习。所以还没有很习惯自己去整理记录新获得的信息。部分孩子的记录单都是空了一大片,信息整理能力的提高与获得任重而道远。而且整节课下来,都会超时,也没有体验情景剧,以综合的视角去感知牙齿、舌头、唾液的作用。
课堂意外之喜:
1.经过了一个多学期的研讨训练之后,孩子已经学会了在研讨时认真倾听,听完再给出建议、意见的习惯。分享者也自信、积极了很多,孩子们的研讨氛围初步形成,研讨习惯出有成效。
2.经过对口腔的仔细观察之后,有些孩子注意到了自己黑黑的龋齿或者一些牙菌斑之后,对保护牙齿就有了更加强烈的欲望,自然会更加认真学习的如何正确刷牙。真正地将课堂所学应用在指导健康生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