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昼夜交替现象》 反思 [复制链接]

1#
银光图片
六上2.2《昼夜交替现象》
一、教学重难点
重点:利用模拟实验验证对昼夜交替现象成因的假设。
难点:对昼夜交替现象成因假设的验证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解释。

二、教学简要过程
1.出示图片,说明地球上有昼夜现象,思考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一个是太阳的照射,一个是地球本身不发光且不透明
2.形成昼夜交替现象的假设
在这里学生说了很多,有地球自转,地球公转,太阳公转,甚至说到月球的也有,我觉得都可以。
3.模拟实验,验证猜想
引导学生一个个验证自己的猜想
4.交流成果,修正假设
在交流这个环节,对于太阳不动,地球围绕太阳转产生歧义,有两种情况,一种导致有昼夜交替现象(3组),一种没有昼夜交替现象(7组)。
三、教学反思
优点:
1.实验时候关灯,保证出现明显的昼夜交替现象2.旋转手电筒,让手电筒的光向四面八方照射。
3.重点突破课本中——太阳不动,地球围绕太阳转的假设。当班级中出现两种结论的时,我拿出一个梨模拟地球,梨子的柄模拟地球上的人或者一处地方,梨本身没有地球仪那么花哨比较能聚焦重点,柄又延长了,方便观察亮面和暗面的变化。
不足:
当学生的假设没有提到课本中的其中一种时,不知道该怎么引导,而是直接出示还有这种假设。




23fe6223e698414a78f548ee88990ab.jpg (, 下载次数:0)

(2022/10/10 15:23:29 上传)

23fe6223e698414a78f548ee88990ab.jpg

最后编辑李尔敏 最后编辑于 2022-10-10 15:23:29
分享 转发
TOP
2#

梨子用来代表地球,这个轴非常明显,很有意思
TOP
3#

今年也教六年级,看来进度差不多
TOP
4#

这个手电筒效果还可以嘛。我们教具箱的手电筒光有两圈,不适合,我又找了另一种强光手电筒。
TOP
5#

这个模拟物有趣
TOP
6#

这个手电筒效果还可以嘛。我们教具箱的手电筒光有两圈,不适合,我又找了另一种强光手电筒。
代玳 发表于 2022/10/10 17:02:56
手电筒很重要,有光圈的手电筒不适用,强光手电筒效果更好,但也不能太强!

梨子用来代表地球,这个轴非常明显,很有意思
徐小萍 发表于 2022/10/10 16:23:18


用梨来代替地球仪,老师也是有考虑的!用梨会比用地球仪效果好吗?

用梨的优势在于有一个天然的柄,可以更好的观察影子!这里观察的是昼夜现象,有什么办法能够更清楚地观察到昼夜现象?
TOP
7#

太阳不动,地球绕太阳转动,这种得单独讲一下,常见的有两种绕太阳转,一种是地球始终不动的,如果用地球仪的话,地球仪的支架开始朝右边的话那就要一直朝右边,否则就是第二种了,地球自己也在转了。
让学生辨别清楚,到底哪种才算是只绕太阳转动。
TOP
8#

这地球模型,香甜可口,真有创意。
TOP
9#

这个实验的材料学生们应该比较感兴趣
TOP
10#

地球仪的支架开始朝右边的话那就要一直朝右边,否则就是第二种了,地球自己也在转了。
傅蒋 发表于 2022/10/11 8:03:36
这种公转方式也可以的,地球自己在转但不是自转
TOP
11#

回复 10楼李尔敏的帖子

自己在转,但又不是自转,这个应该属于四种假设之外了吧,这里要么转,要么就不转
TOP
12#

看到这个梨,我就开心的笑了。
TOP
13#

当学生的假设没有提到课本中的其中一种时,可以直接引导学生进行实验验证
TOP
14#

用个梨材料很生活化
TOP
15#

原来地球可以这么有趣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