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新课标新实践——舟山定海听课反思 [复制链接]

1#
银光图片

  9月27日,新课标新实践暨小学科学网络教研联盟的探索课题会议于舟山定海开展。本次活动主要由三场观点分享和三节研究课组成,来自各地学校的老师们通过微信群实时发表自己的所思所想。

  新课标的颁布意味着教材的因时制宜,教材内容改动后,课堂又该怎样开展,才能贯彻落实新课标中的科学思维,钱江小学的赵燕娜老师就“科学思维”板块为我们进行了解读,从三个重要的维度:模型建构、推理论证、创新思维入手,模型建构对于年轻教师来说是较为模糊的概念,通过赵老师的提炼,建构模型是既能解释真实情境,真实情境又可以抽象为此模型,模型能证明相关理论,理论也支持此模型的建构。

本主题由 超级管理员 喻伯军 于 2022/10/9 22:21:15 执行 设置精华/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地球的结构》舟山市定海区舟嵊小学 屠琴老师

我的听课反思:

1、课前谈话是学生介绍自己参观过的纪念馆、博物馆,紧接着在导入部分介绍教室内的小型地球科学展览馆,提出了地球结构模型的不完整,由此展开课堂。巧思课前谈话,先声夺人,日常教学中的一些谈话仅仅是不让几分钟无声而尴尬,但利用好课前谈话对课堂导入甚至是课堂内容都有事半功倍之效。

2、环节设计中,以建构地球模型贯穿课堂始终,从了解内部结构到交流讨论如何制作再到评价,形成了完整的学生主导流程,就如屠老师所言她只是起到了引导作用。画廊式参观展览馆趣味性强,地壳馆、地幔馆、地核馆的展示中用上了KT板、平板视频介绍以及各类模型,学生们能自主从获取的大量信息中归纳总结,用关键词记录,这些课前准备需要老师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去完成。

3、屠老师的课中模型教具丰富且有改进,先是黑板上的带有刻度的平面结构图板贴,并用上不同颜色、厚度进行直观展示,学生自制的模具则是亚克力板的透明立体模型,边上带有刻度,通过不同颜色超轻粘土填充,学生能清楚看到内部构造,尤其是最后将八分之一个球体逐个拼接起来形成完整地球模型的展示,赢得在场老师的一片惊叹。但在这一过程中,也有老师提出疑问,学生容易在填充过程中把粘土压扁,造成模型误差,可能会有认知上的误区。

4、模型贯穿始终,模型建构思维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从学生主体角度出发,因此学生会在建构过程中思考,我应该要作哪些分析?获取哪些信息?无形中就培养了学生这样的科学思维。

网络教师研讨节选:

教师1:以展览馆的趣味形式形式,让学生开启了一场地球知识畅游,学生借助学习单辅助,有目的得自学连接地球相关知识,对大量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概括,归纳,在教师所能提供的相对真实的情景中让学生逐渐构筑起地球的内部结构模型

教师2:屠老师以地球的结构是怎样的为抓手,通过制作地球内部结构模型和画廊式参观地壳馆、地幔馆、地核馆这2个活动来学习地球从地表到地心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这一科学观念。每个圈层之间的比例如何?学生在参观地球馆的过程中能对信息、资料进行分析整理,总结归纳,并尽量按照真实比例建构地球结构模型,学生在处理资料信息后、理解相关概念的同时,发展了科学思维。这既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契合学生的实践水平能力,还体现了项目式学习的理念。

教师3:从孩子们生活中见识过的博物展览馆,延伸到课堂中的地球科学展览馆,屠老师为了孩子们本课的学习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而后提出模型建构任务,原本教材比较浅显的知识,通过画廊式参观学习法,丰满了孩子们对地球内部结构的认知,为下一步建模打下坚实的基础。

建模环节,学生紧紧围绕评价标准,结合收集到的知识,力求接近真实,在短短的时间内,呈现出了相对比较精致的模型!

研讨环节,各学习小组开展自评、互评,面对他组的质疑,乐于接受建议,并迫不及待地进行下一步修改。最后将各组的模型形成一个完整的地球模型,进行下一步的展览,思维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合回路。

教师4:这样的课很难上,屠老师却上得很精彩。屠老师对展馆的布置很用心,模型,图文,声像结合,让孩子全方位展开学习,通过信息的收集处理,分析归纳,为后面的“符合地壳结构,越接近真实越好”提供了很好的建模基础,在探究实践环节,1/8模型的设计很有新意,上面的刻度为学生提供了支架,对圈层厚度的理解更深了。每个小组最后合成一个地球模型,很有创意。最后将建好的模型充实展馆内容,让学生很有成就感。

教师5:提出一点想法,在开始学习展览馆填写学习单之前,是否可以增加一块你想了解地球内部结构的哪方面知识?如厚度,材质,颜色,温度,作用,等等,让学生带着疑问有目的地去展览馆学习并寻找所需的知识点。



TOP
3#

《家里的植物》湖州市爱山小学教育集团 王伟兰老师

我的听课反思

1、本课导入中,就一针见血地指出植物是我们的好朋友,总结也以此结尾,做到首位呼应,而且“好朋友”一次充满拟人化,瞬间让一年级小朋友拉近了和植物的距离,正因为是朋友且作用巨大,那么提出保护植物也顺理成章。

2、新教材改“校园里的植物”为“家里的植物”,虽然范围减小,但以小见大,学生观察得更仔细了,“做客参观”的模式新颖,小客人们都跃跃欲试地想找寻他们的好朋友。王老师设置的场景不是单一的,从农家小院到阳台的一角,再到我们餐厅的餐桌,不同的场景中有不同的植物,作用也各不相同。

3、对植物朋友们作用的介绍安排,从参观的“美化”到后面的吃穿用度甚至是医用,逐渐深入,更体现出作用的巨大。“农家小院”和“餐厅”两大场景的教学中,王老师通过语言描述、物品演示、知识渲染等方法创设丰富的课堂教学情景,引人入胜。

4、王老师的教学语言和教态亲切,能立刻拉近和学生的距离,在表达上为了帮助低段学生,常用规范句式,例如:植物是我们的好朋友,是因为......对于课堂的把握游刃有余。课堂结束的绘本故事展示也是让人耳目一新,用儿童的绘画展示植物制品是怎么被加工和利用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网络教师研讨节选:

教师1:学生发言时,提到了没有满足植物的一些生存条件,植物就活不下去了,王老师先表扬了细心照顾植物的女同学,同时也自然而然的铺垫出了要爱护植物的态度责任

教师2:家里普通视角的植物到,餐桌上的植物,突破了原先的思维定势,学生的观察视角从植物整体过度到植物部分结构,视角的变化激发了思维方式的变化,从部分能联想到整体,

学生还从肉联想到植物,强

教师3:食物链接到对应植物,挺好的,有两个小建议:一是出示的玉米植株最好是真实照片,且呈现不同生长阶段的玉米,便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植物,即便看到未有玉米棒的植株也知道是玉米,就像小麦和韭菜的故事。]二是番茄、苹果、猕猴桃等出示后,稍稍概括,这是植物的果实,为后续筷子等利用植物其他部分作分类铺垫。

教师4:1.教师的语气温柔,深受小朋友的喜欢,即使的表扬小朋友在回答问题中做的好的地方,可以让其他小朋友跟着学习。比如举手端正,话筒轻放等。这样可以让课堂更有氛围2.刚开始王老师展示的是自己家的植物,接着又让学生说了自己家熟悉的的植物,学生开始慢慢说出植物的名字。3.学生上台展示自己带来的植物,学生开始慢慢会描述自己带来植物,学生知道他们知道植物的第一个个作用是来美化环境的。4.老师出示餐桌上食物,让学生找找植物,学生可以找到,并且回忆自己平时见到的果树和农作物,学生由此知道植物的第二个作用是吃的。筷子的出示,让学生知道植物的第三个作用是用的。5.小组交流照片里的餐厅里的植物好朋友,是学生之前学习知识的应用,老师展示了物品原来是植物的样子,例举青蒿素和枸杞,并让学生品尝枸杞泡的水,顺势介绍了中成药。这个过程是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6.当学生深刻知道植物的用途以后,对于如何保护植物也就有了更多的想法。

教师5:一点想法,我们要怎样保护植物,在点评学生回答是可以顺便问一下为什么要这张做,寻线想法背后的科学道理,例如多浇水,因为植物需要喝水才能长大,比如不要踩,因为植物也是有生命的,它会死亡。



TOP
4#

细细回味,慢慢消化吸收,让自己收获满满。
这板书很有特色,有立体的,有空间感很强的,教学效果肯定不错。
TOP
5#

《观察细胞》萧山区银河实验小学 陈飞琴老师
我的听课反思:
1、以几张错误的图片呈现了显微镜使用过程中学生会遇到的各类问题,学生通过思考解决方法进行逐个击破,既作为课前指导,又能让学生们为课堂中的显微镜使用奠定基础。“学生上台指一指哪个是细胞”活动,让孩子明确一个小格子代表一个细胞的概念。
2、陈老师的记录单出示记录要求:让孩子先绘制细胞,然后从“形状、大小、颜色”等方面组织语言进行文字描述,最后说说自己的想法,详细准确的记录单,有助于引导孩子有效的开展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活动。
3、学校显微镜的光线不够,陈老师在器材上加以改进,给每台显微镜配备了一个补光灯,同时2人一小组的分组方式,能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实验积极性,从学生自己观察到画一画,说一说,到后面陈老师用带电子目镜的显微镜放大洋葱细胞结构观察、讨论,学生对其结构有了充分的认知。
4、在分享过程中,陈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与之前软木塞的细胞进行比较分析,对不同植物上观察到的细胞进行对比归纳,求同寻异,逐渐总结归纳并形成细胞的基本概念,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总结归纳的思维能力,达成科学思维的素养目标。


网络教师研讨:
教师1:软木塞细胞铺垫让后续观察效率提高,让孩子头脑有了细胞的初步概念,再与实际观察到的各种细胞进行对比,引发思考认知冲突,体现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学习进阶
教师2:从一小片到一整个洋葱,一步步引导学生的思维,由小见大,从部分到整体,培养学生的抽象与概括的基本思维能力。
挑战性任务更能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和积极性,学生重要的实践操作通过这种激励性的环节得到反复训练,提升技能的熟练度,而技能的熟练度也帮助学生能把很多的精力放到观察与思考上。
教师3:它们有细胞结构吗?如果有,他们的细胞结构又是怎样的呢?这样提问贯穿始终,学生任务很明确,自然而然认识到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单位,不同细胞形态结构各不相同,很自然的得到了发展
教师4:随着陈老师宣布时间的截止,孩子们发出来“再看一遍、再看一遍”的需求,足见孩子们已经进入了沉浸式学习。
汇报的舞台交给了学生,从介绍自己的发现、我们想到了什么、你们有什么补充,各组各抒己见,交流所思所得,多么民主的氛围、多么有趣的发现!
教师5:一个小想法,可以在学习单中添加一项打钩,你认为观察到的是细胞吗?提前让学生思考细胞的共性特征




TOP
6#

《理点绘面促发展——实施“思维型探究教学”的几点思考》吕坚老师网络教师研讨:
教师1:吕老师从推进思维型探究教学方面给我们作了专业的分享,一个个教学案例梳理了日常教学中的几大难点。
“看来这个核桃夹用处不大,同意吗”,这一过渡语打通了本节课的思维堵点,就像打通了任督二脉,方便后续教学的正常开展,足见教学功底。
诸如此类的处理,激发了学生的动态思维过程,记忆更深刻,理解更透彻。

教师2:在弹簧测力计的使用环节中,以试错代替教师直接教授方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思维主动参与了进来,这样的研究,会让科学概念理解得更为透彻,值得我们学习。
教师3:在低段用如此巧妙的活动使对瓦楞纸的变化的解释形象生动,适应本阶段学生思维特点
弹簧测力计的例子关注到了真实的教学问题,不厌其烦地将细节处理到位,关注学生思维的发展
这样的思考研究感觉眼前一亮,回去后要更多地关注教学实际,抓住一次次细节去思考
TOP
7#

《项目化学习融入学科学习》临海市大洋小学 朱俊燕老师网络教师研讨:
教师1:朱老师的项目化学习观点非常吸引我,大家在生活中会遇到的各种问题都是我们项目化学习的素材,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老师们的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动手动脑,不仅学生兴趣浓厚,家长也乐在其中。
教师2:朱老师用自己强大的自我内驱力,影响到了学生、家长,以及身边的教育同仁,从他们前后的情绪心理变化,由排斥到喜爱,足见朱老师是下了一番苦功夫的!项目化学习的开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期间会有很多坎坷迷途,但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以孩子们的发展需求出发,我们的探索终将走上正轨,“想得到的美丽”也会变为“走得到的景点”!
TOP
8#

都做的好精致,用心了。
TOP
9#

很深入的参与学习,从你的反思也让我学习到了,点赞
TOP
10#

王老师记录得好详细
TOP
11#

回复 5楼博文小学王丽洁的帖子

这个板书做的好好看啊,色彩鲜艳,相当美观。
TOP
12#

都是非常精彩的课,王老师记录详细,反思深刻。很有心。
TOP
13#

王老师听课收获满满,学习上课老师的优点,反思并总结!上课老师的用心准备,遗憾没有现场学习!
TOP
14#

这样的学习才是高效的学习。
TOP
15#

显微镜安放处能不能详细点?
TOP
16#

向王老师的学习精神学习!深度学习、多方思考,收获真知!
TOP
17#

补光灯实用
TOP
18#

有了其他老师的点评,让我们对课的理解更加深入
TOP
19#

王老师的学习认真细致,值得再次回味精彩的上课过程!
像我这样的小菜鸟看到这样的课堂,只有一个“好”字!
TOP
20#

博文小学的科学团队太优秀了,值得学习
TOP
21#

一边听课一边反思,不断积累自己的教学经验,最好把学到的东西在自己课堂上尝试运用。
TOP
22#

写得不错,本帖加精!
TOP
23#

很幸运自己也在现场参与了学习,新课标下的新课堂设计的确让孩子真正深度学习,不管是科学思维还是科学学习习惯的培养上都是非常的自然地落实,感谢这些老师带来的精彩课堂。同样也学习王老师认真学习的态度~~
TOP
24#

王老师记录得好详细
TOP
25#

整理得好棒,我看了回放再看老师的记录更清晰了
TOP
26#

感谢王老师的听课分享,学习了
TOP
27#

记录得很仔细,学习了
TOP
28#

很有心的王老师,让我们没有亲临现场的老师都感同身受。感谢分享。
TOP
29#

板书都好精致,关于观察细胞这一课,比较生物与非生物的,非常的好
TOP
30#

老师们的教学太精彩了,板书真漂亮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