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意料之外的研讨
“研讨”环节一直是在我的常态课堂中比较薄弱的一个环节。印象中,三年级上的时候,孩子们基本还不会边实验,边记录的习惯,每次都需要点一点、催一催、记一记。三年级下的时候,会把实验现象大概记录下来,但是还不太会从现象推理出结论,还不会将搜集到的证据与结论之间建立联系。四年级的时候,研讨依然是我的心头患。孩子们热热闹闹地做完实验,也记录了,但是只要一问:“谁愿意来分享一下自己在实验中的发现呀?”教室顿时鸦雀无声,孩子们面面相觑,不敢与我进行眼神交流,只有零星的几只小手显得格外冷清。
为了刺激孩子们的研讨欲望,这学期但凡是上台进行展示汇报的,一律都可以额外获得一枚小印章。小印章的效果还是明显的,炸出来一波会的,但是不敢举手的,不好意思上来汇报的孩子。先不管这些,至少要“先富带动后富”,让这些能力较强的孩子给其他孩子打打样,形成研讨氛围,养成研讨模式。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几次之后。终于我在《声音的强弱》这一节课看到了初步效果。
两人一组材料,实验结束后相互交换(钢尺和橡皮筋)继续研究,记录单用的就是作业本中的。本想着“留白式”的记录单是不是对于孩子们的记录造成了比较大的困难,不曾想却收获了意外的惊喜。孩子们的记录形式不受限制,大家根据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和自己的记录特长,各式各样。有的纯文字、有的图文结合、有的甚至还用尺子简略量出了振幅大小,用数据来反映。在下面巡视的时候,我的内心就充满了窃喜,丰富的记录就让研讨有话可说,有点可评了。
到了研讨时,果不其然,举手的依然是那几个孩子。我挑了其中一个“图文结合”的,听完他的分享之后,下面就有孩子在感慨真棒。马上抓住契机,“采访”了那个孩子,他哪里棒了呢?生:“跟纯文字的比起来,他图文结合,非常清楚,而且字写得也好棒呀!”这是孩子由衷的赞美~~
随后用“数据”来表示“振幅大小”的小组也进行了展示:
生1:老师有数据表示有点不太妥当,因为在振动的过程中,这个振幅是不断变小的。
分享者:我们测量的是最大的时候,马上测出来的。
生1:那这一小会儿的功夫,振幅可能也会变化了……
生2:那我觉得他们加上“约”,可能就更加准确了
孩子们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改进,这样的研讨结果我是想要的。
(当时忘记拍照片,后来补拍的)
生1:对于他的结论,我不是很同意。声音的强弱和用力的大小是没有关系的。(边说边要上来演示)你看在下压和上拉的时候都受到了很大的力,但是它不仅没有很强的声音,连声音都没有。所以物体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跟它受到的力的大小没有关系,是跟振动幅度有关系……
听完之后,有种老母亲看到自己孩子长大的那种欣慰感,差点泪洒当场。其他孩子在我的暗示下,赶紧送上了掌声。
这节课的研讨,才让我真正感受到了孩子有理有据的论证,那个场景会让你觉得一切的坚持和努力都是值得的。
“研讨型课堂”养成小Tips:
1.人人有记录。之前做实验的时候,都会一组一张记录单,发现效果奇差,观察和记录都成了记录员一个人的事情,其他人负责操作和看热闹。只有人人有记录,才能更好地确保每位孩子参与到探究实践活动中。因为要记录,他就要认真观察;因为要记录,他就得学习科学术语;因为要记录,他就得抓紧时间(此段引于《小学科学教学关键问题指导P189》)。其次,孩子们只有记录了,才会在研讨时有话可说,有据可依。
2.汇报时的仪式感。汇报的时候,我要求只要台上有人在分享,所有其他同学先暂时停下手头上的一切事情,先听、先看。这是对分享者的一个最基本的尊重,这样等你以后上台了,别人也会这样尊重你。另外小话筒等道具的使用,不仅扩大了分享者的音量,让别人听得更清楚,也能让发言更有仪式感。
3.以组为单位。之前的分享汇报,孩子更多的是代表自己的发现前去分享。这学期开始,我要求合作小组一起汇报,一人代表发言,其他成员在其发言时,配上实验演示。这样对现象有疑问的地方可以直接展示,解开纠结点。不用每次都敷衍道“对现象有疑问的我们课后再试试,事实上,下课后孩子们就忙着从实验室离开回教室了。”另外几次试验之后可以发现,以小组为单位上来之后,孩子们发言时的心理安全感会更足一点,毕竟“人多势众”,遇到自己讲不清道不明的时候,小组成员会适时地帮衬几句。
以上这些是自己的一些小尝试,收到的效果也还不错。也欢迎大家多提一些宝贵建议,有研讨的课堂,才能让实践活动更有意义,更好地促进科学思维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