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在核心素养视角下,思考《食物中的营养》一课中教师要不要用电吹... [复制链接]

1#

  在核心素养视角下,思考《食物中的营养》一课中教师要不要用电吹风吹干水渍?

    最近在阅读一些关于新课标和核心素养方面的书籍。在《核心素养十讲》这本书上写到,过去的教育关注知识的传递,今天的教育应该是知识的构建。让儿童在讨论、争辩中否定,修正各自的思考,才是能动学习,才是有效思考。那么,课堂一开始的时候,教师向学生展示电吹风能吹干水渍而吹不干油渍的小游戏,是否就变成了一种简单的知识技能的传递,而让学生丧失了自己构建知识的机会?油渍和水渍的区别应该先交由学生自己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进行推理判断。

  《2022新课标课例式解读》一书中写到,素养最简洁的表现就是学生能学以致用,能在类似情境下迁移应用,在不同的情境下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三年级上册中,学生已经学习了水蒸发的特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已有的知识经验,学生一定能得出只要时间一久,水渍就会逐渐消失的判断。而吹风机只是教师用来加速这一过程,来实现一个快速的结果验证。

  除此以外,教师在开头的小游戏中,又直接向学生给出了对着亮光观察,油渍呈现透明的特征。这又是一次简单知识的传递,而且这一知识还是有缺陷的。水渍也能让纸变得透明。所以,在学生实验时,部分学生就认为青瓜也含有脂肪,因为纸上的痕迹也变透明了。但学生并没有吹风机,无法在实验中排除水渍的可能性。

    在以往的科学学习中,学生已经学到了多种观察方法,用眼看,用耳听,用手摸,用鼻闻……水渍和油渍的判断可以由教师引导学生尝试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去观察比较两者的区别。除了用眼看,明显还能用手摸。油渍是油油的,还比较滑,它的触感和光滑程度与水渍有明显的区别。课堂上应该交给学生自己观察,思辨讨论中得出水渍与油渍的区别及判断方法。

  在《2022新课标课例式解读》一书中解释到,科学观念这一核心素养不仅是科学知识那么简单,还必须包括它的应用。只有应用于实践,真正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才能体现素养的特点。油渍和水渍的判断,就可以借助2个知识点。一是水容易蒸发的特点,二是常见的几种不同的观察方式。学生用这两个知识点,完全可以自主解决水渍油渍的区分判断。

分享 转发
TOP
2#

教师可以引导,从水的特点出发来研究。
TOP
3#

油和水的鉴定,小学阶段都是不充分的,仅仅靠表象的观察来“鉴定”,事实上需要化学鉴定的方法才可靠,小学阶段只能做现阶段适合做的,但是改进空间还有不少,需要教师们的群策群力!
TOP
4#

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是对的
TOP
5#

其实可以做个对比实验,看看吹风机吹干和自然风干的情况有什么异同。
TOP
6#

回复 5楼欣然的帖子

我猜就是有多皱的区别
TOP
7#

课堂中有争议,觉得是比较完美的课堂。关于吹风机的引入,教师需要一定铺垫,可能这样会使课堂更顺其自然一点,但是吹风机的使用是建立在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之上的。
TOP
8#

我觉得还是没有必要,毕竟这节课的重点不是油和水的比较,学生对水和油的生活体验应该是很丰富的
TOP
9#

傅老师说的很有道理,可以从水的特点来引导学生。
TOP
10#

  在核心素养视角下,思考《食物中的营养》一课中教师要不要用电吹风吹干水渍?


    最近在阅读一些关于新课标和核心素养方面的书籍。在《核心素养十讲》这本书上写到,过去的教育关注知识的传递,今天的
傅蒋 发表于 2022/9/16 22:36:17


如果教师引导学生用已学的知识来解决一些问题,当然是最好的。
TOP
11#

其实可以做个对比实验,看看吹风机吹干和自然风干的情况有什么异同。
欣然 发表于 2022/9/17 21:56:14
吹风机吹皱是不更多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