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海市桃渚镇中心校 蒋昌盛
时间:2022.8.3
主题:新课标 新教学 义务教育2022年科学新课标解读
主讲人:喻伯军
现如今,科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更加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课程体现了综合性,要求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体现素养导向,提倡开展跨学科的项目化主题式学习。
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我们科学课程标准中凝练了4个核心素养,即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责任态度。这对我们今后的教学作了启示:不要把科学观念等同于科学知识;注重在解释现象、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能力(思维能力,迁移应用,新情景下问题解决能力,学以致用的能力);加强学以致用,体现素养导向的教学。
在教学中,我们要明确本节课的素养目标,针对素养发展设计活动,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教学目标要体现学以致用,要考虑如何迁移应用概念,把概念的学习与探究实践的学习方法结合起来。“通过亲自实践……”、“利用已有经验,……”,类似于这张的目标,都是体现了素养导向的教学目标,强调学生亲身实践,让每个学生带着任务主动学习,让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机会,而非通过教师的PPT、科学知识的背诵等方式获得。
课标中还列举了100多个学生必做的实验,并在评测中得以体现,这既是学生深度学习的保证,也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常常感叹专职教师教不过兼职教师,只要考察实验环节,我们定能使情况反转。果真如此?如若在实验教学中依然采用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不注重对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没有让学生做到真探究,情况亦难有好转。因此,教师自身也要动手动脑,继续推进探究式教学,学思结合,多给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持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此外,处于新老教材的交替时期,我们常常纠结于教材内容的难易程度和普适程度,例如月相,在新课标中则给我们指明了方向。我们要深入研读教材,对比2017版和2022版新课标的不同,辩证地看待教材内容,把握学生学段要求,不超前不落下,关注前后联系,照顾学生发展,这样才能懂得教材的来龙去脉,把握教学难度。
对于新课标的研读,任重而道远,但只要在路上了,那么一切都不算迟。唯有保持一颗求索的心,才能在新课程的洪流中弄潮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