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教科书不应该只是选择一些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某个主题的若干概念,... [复制链接]

1#
分享 转发
TOP
2#

我们老师对教科书的理解程度,对教科书的作用影响重大。
TOP
3#

回复 2楼欣然的帖子

非常认同,通过老师展现教科书的魅力。
TOP
4#

让学生参与科学家认识自然的活动,经历连贯而曲折的认识过程,逐步建构这个现象的解释模型。对老师和孩子的要求都挺高的,但我们也正在努力去做。
TOP
5#

这是否就是以前把这类认知活动称之为“常识”,我看,以前对义务教育阶段的科学称之为《常识》也挺不错的
TOP
6#

回复 5楼王如祥的帖子

但有些内容的难度等也超出我们的常识范畴了
TOP
7#

回复 5楼王如祥的帖子

但有些内容的难度等也超出我们的常识范畴了
博文小学王丽洁 发表于 2022/7/31 17:11:15
内容可以选择,但称呼还是比较适合基础性的
TOP
8#

用教材教,教材应该是老师教学的工具,但是不是金科玉律。
TOP
9#

教材是我们教学的工具,是更好地为学生探索自然的工具书籍。
TOP
10#

教师通过探究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认识自然的科学方法,让学生有提出问题的能力,并有能力对此进行研究。
TOP
11#

这是前行的目标、灯塔。更需要主动探究的意愿。
TOP
12#

教师应该要好好读懂教材,理解教材的每一句话每一幅图所要表达的意思。
TOP
13#

教科书需要不断改进不断创新
TOP
14#

在认识自然现象的过程中,获得对概念知识的理解。
TOP
15#

利用图形文字结合的形式,非常形象,其中个人觉得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解读、解释教材也很重要。
TOP
16#

教师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是思维导图的引领者
TOP
17#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TOP
18#

教知识还是教方法或者是培养能力
TOP
19#

我们的教材就是这么编的呀
TOP
20#

对自然现象和事物的再认识和再理解,也是可以有设计的活动、有结构的材料来进行的,甚至会有更好的收获。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