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优质课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1#
银光图片


       学生课前测统计结果显示,有50%以上的同学会认为声音是由物体碰撞、摩擦后产生的,一部分有课外学习和阅读经验的同学认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但是这部分同学也只是知道这句话,并不了解其中的原理。作为教师,我们知道摩擦和碰撞的行为会产生声音,但是声音是由物体碰撞和摩擦产生的这句话是不符合逻辑的。而小学生年龄特征使他们无法形成这样的语言逻辑,才会出现前测这种结果。

       所以这节课要达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这样的知识目标,我们需要通过多种方式搜集证据:一让学生尽可能多地观察到发声物体都有振动现象,并且物体不振动了就没有声音了;让学生认识到碰撞和摩擦的物体发出声音时都有振动,但是不碰撞不摩擦的物体也可能产生声音。

第一,如何让学生尽可能多地观察到发声物体都在振动,需要教师想尽办法将不明显的振动可视化,更直观地呈现。橡皮筋和钢尺的振动现象较明显,但是部分学生描述快速振动的橡皮筋是虚幻的、有虚影等等,他们不理解这样的现象是上下快速往返运动导致的。所以第一个橡皮筋实验,可以将橡皮筋换成粗一些长一些的,让它振动慢一点,学生看得可以更清楚些。除了橡皮筋和钢尺,我们尝试引导学生借助泡沫小球观察音叉和锣发声时的振动现象,将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通过水面的水花和波纹来帮助观察音叉的振动,原本用米粒放在鼓面来观察鼓面的振动,但是后来发现米粒并不能在鼓面上下来回反复跳动,而是只跳动一下,不能作为鼓面振动的证据,于是改进了鼓面的振动观察策略,采用鼓面贴镜面,通过激光反射将鼓面的振动放大,让学生更清楚地观察到。由于观察的对象有点多我们在每个观察点都放置了研究指南让学生带上记录单分散开去观察再将记录单带回组内汇总和交流保证尽可能多地搜集证据。








  第我们通过技术,用高速摄像机以及手机慢动作拍摄下物体的振动现象,将不明显的振动放慢了观察(出示音叉和鱼洗盆的振动慢动作视频)让学生认识到碰撞和摩擦发出声音时,物体也在振动。当发声的物体停止振动,声音也停止了(演示)。而拨动橡皮筋和钢尺,没有碰撞没有摩擦,也能使它们发出声音,并且发声时也在振动。





        再结合声带振动和动物身体某些部位的振动视频,这一系列活动下来,学生能发现课堂尝试过的发声物体都有振动,但是这还不足以让学生得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这样一个结论。所以,课的最后做了这样的处理:科学家们通过大量的实验找到了大量的证据,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课后我们也可以试试看去寻找更多的证据。

教材研讨部分的竖笛发声实验,是备课下来难以克服的难点。竖笛头拆不开,具体是不是空气振动还不能非常确定,因此换成自制排箫,但是不管是排箫还是更简单的试管,学生一时间都不能掌握让他们正确发声的方法,导致无法观察到任何现象。所以通过教师演示吹奏,学生手触摸管子来感受振动,再紧握住管子不让其振动吹奏,发现仍能发出声音,因此排除了管子振动,得到更可能是里面空气振动的一个初步结论。不知道这样的处理是否有些草率



        这次比赛,备课耗时三天,非常感谢前辈们的指导和团队的合作,但是由于准备的东西实在太多,时间太紧,直到正式比赛都没有上过一次完整的顺利的课导致上课时间掌握不到位好几个环节忘记了没有上以及分散开的活动环节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探究和汇报交流学生生成很少很浅留下了满满的遗憾但是如果再有机会上一次这节课我们就知道该如何避免一些失误以及怎样更好地改进这大概就是赛课的意义,且行且珍惜。

最后编辑吴梦媛 最后编辑于 2022-05-15 14:11:33
分享 转发
TOP
2#

四十分钟中教学内容宜少宜精,逐步深入,师生的收获会更多,体现简约高效的课堂理念。
TOP
3#

用激光光点来放大振动也是一个好办法
TOP
4#

了解学生的前概念很重要,可以让教学更有针对性
TOP
5#

鼓面的振动带动镜面的振动,这个设计很精巧,现象也更直观。
TOP
6#

一堂课想呈现的非常多,但是时间有那么有限,那我们就给课堂做做减法吧😁尊重学生前概念,其实就是一种教学减法,让教学更加有针对性。鼓面贴镜也是个非常巧妙的设计,真实清晰看到“振动”~~赛课虽然辛苦,肯定收获也满满,继续加油!
TOP
7#

实验很丰富,孩子应该能体验到不少。
TOP
8#

优质课准备时间短,但是最能锻炼人。
TOP
9#

优质课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吴老师的课设计的很巧妙,充分关注学生,利用器材的优化突破重难点,已收藏。
TOP
10#

教学内容少而精,逐步深入,师生的收获良多
TOP
11#

课堂内容很丰富,通过各种形式让学生感受振动产生声音。
TOP
12#

优质课最锻炼老师了,教学设计也是亮点满满,借鉴的地方很多,继续加油,越来越优秀。
TOP
13#

老师对实验材料作了精心改进,还放置操作指南,比老师反复讲解效果确实更好。
TOP
14#

科学器材的准备确实需要很多时间,在赛课的有限时间里,有时候就需要团队的帮助。
TOP
15#

吴老师的材料改进真的很有创意,颇具思维性,学习一下!
TOP
16#

为了一句话,准备了3天。
TOP
17#

材料非常丰富,寻找证据佐证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不仅要有丰富的体验,研讨交流也要留足时间。
TOP
18#

材料的准备和改进想必吴老师花了很多精力,再多一两天的时间,吴老师更能取舍好呢
TOP
19#

不知道吴老师 找的 不摩擦不碰撞就能发出声音的例子是什么?
TOP
20#

吴老师的前认知调查太棒啦!利用延迟拍摄等近距离拍摄物体发声时的振动,例如鼓面的振动,看得见的振动是最有说服力的。
TOP
21#


       学生课前测统计结果显示,有50%以上的同学会认为声音是由物
吴梦媛 发表于 2022/5/15 14:06:05

需要教师想尽办法将不明显的振动可视化,更直观地呈现,教学可视化这里可以用到信息技术的结合,学科交叉了
TOP
22#


       学生课前测统计结果显示,有50%以上的同学会认为声音是由物
吴梦媛 发表于 2022/5/15 14:06:05


精简一些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效果可能会更好。
TOP
23#

设计巧妙,不得不说花了很多心思
TOP
24#

我们也抽到了这一课,鼓面振动真的不易观察到,吴老师团队利用镜子真的是巧思。
TOP
25#

设计很巧妙,很用心,课堂的组织形式学生应该很感兴趣。
TOP
26#

反思很精炼,学习。
TOP
27#

在有限的教学实践内设置合理有效的实验和教学环节,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
TOP
28#

用激光光点来放大振动也是一个好办法
TOP
29#

激光点很好的想法,操作可能比较花时间。
TOP
30#

结合拍摄的技术,让振动现象更明显,这些教具的改进都值得学习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