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下载]浙江省小学科学疑难问题专题培训资料集 [复制链接]

11#

 

小学科学教师参与式备课活动的实践探索


鹿城区教师培训和科研中心   王邦银


内容摘要:备课活动是教研活动,更是教师培训活动。以往的备课活动的各种形式有其优点,也有其不足之处。在新课程推进的今天,面对小学科学其学科自身的特点以及教师队伍的现状,改变以往的备课形式,尝试参与式的培训,可以起到比较理想的效果。本文对以往的备课形式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参与式备课活动提出的背景,对参与式备课活动的实践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关键词:小学科学  教师  参与式  备课活动



开学初的备课会,是我区一直在举行的一项重要的教研活动,更是一次重要的教师培训活动。1997年从洞头调到鹿城区后,每学期都要参加区教研室组织的备课会。2003年我自己到了教研室,开始组织全区的小学科学备课会。2004年,教研室和进修学校合并,教研室的这一传统一直保留着。


一、传统备课活动的元素及其利弊分析


()内容元素


1、教材介绍


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的重要依据,教材也是体现课标精神的重要载体。教师对教材编写的意图是否理解,对教材蕴藏的内涵能否挖掘,将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对教材的介绍也是每次备课会中最常用的方法。


基本模式:逐课或逐单元向教师介绍教材的编写意图,进行教材分析,明确其内容在整体中的地位,介绍课时或单元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具准备,教学建议等。


优点:容量大、密度大,教师能够在短时间里对教材有个全面的了解,对教学的有效开展有一定的帮助。


缺点:教师被动地接受别人的观点,缺乏自己的体验,缺乏自我的内化,尤其是对刚接触教材的老师,还没有认真地研读过教材,对别人大容量大密度的介绍,短时间内很难形成共鸣,达成共识。


2、课堂观摩


课堂观摩是教师非常欢迎的形式,教师直接可以借鉴某一课教材的教法,在具体的情境中接受的培训,结合课堂教学展开的教材介绍和教学建议更容易被参与备课的老师接受。


基本模式:在备课会之前,教研员要指定上课的老师,选择有代表性的教材内容,帮助教师共同备课,并反复听教师的试教,发现问题,改进问题,打造一堂相对比较完善的、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的课。


优点:直观形象,教师可以马上学以致用,对教师的课堂教学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缺点: 涉及的面小,一次活动只能安排一至两位老师上课,也只能上一至两课的内容,效率相对来说偏低。课堂教学的不确定因素较多,难以确保展示课完成预定的目标,达到预定的效果。


3、专题研讨


专题研讨是具有较强针对性的一种形式。


基本模式:根据教师遇到的突出问题和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确定要研讨的专题,选择研讨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开课或者安排主题发言,其他老师互动参与,达成基本明确的解决问题的共识。


优点:针对性强,有问题并寻求问题的解决。


缺点:与备课活动的宗旨有偏离,指向较集中,不能起到全面了解教材、把握教法的作用。


4、工作布置


教研室和进修学校合并之后,教研、培训两者合一,又加上相关年级的老师参加过市级的备课活动,所以有段时间区级的备课活动成了研训工作会议。


基本模式:总结上学期的工作并布置本学期的工作。


优点:面向各个年级段的教师,使教师对学期的研训工作有全面的了解,便于研训工作的落实。


缺点:不是备课活动。


()人员元素


对备课活动中的人员,简单地分可以分成两类,即参与备课的人和指导备课的人。参与备课的人是一线的相关学科和相关年级的任课教师,指导备课的人可以包括以下三类:


1、教研员


教研员的角色相当与运动场上的教练员,虽然不能参与直接的对抗,但对赛场上的情况了如指掌,对运动员的优势和问题非常清楚。教研员能及时发现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明确下一步的教学应该如何开展,把握当前教育的最新动态。教研员是备课活动的策划者和主讲者,在备课活动中担任重要的角色。


2、骨干教师


骨干教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在教师群体中有较高的威信,能够对其他教师起到示范和引领的作用。对教材有较深入的了解,对课堂教学有自己独到的见地。由其担任教材分析的主讲或执教示范课,容易被教师接受。骨干教师在备课活动,往往会被教研员委以重任,协作教研员完成备课任务。


3、外请专家


外请专家包括专业的教学研究人员、学科相关的专业研究人员等。他们对自己从事的领域有较深入的研究,掌握最前沿的信息,能够开阔教师的视野,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


二、对参与式备课活动的背景分析


1、新课程的理念对教师教育的启示


默会知识理论:波兰尼把人类大脑中的知识分为两类:明确知识和默会知识。所谓明确知识就是指可以言传的,可以用文字表述的知识。而默会知识则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是人们通过身体的感官或理性的直觉而获得的知识,是不能系统表述的那部分知识,是一种经常使用却又不能通过语言文字符号予以清晰表达或直接传递的知识。人类的默会知识远远多于明确知识,它们就像一座冰山的两个部分,前者浮出海面,后者在下面托起整座冰山。波兰尼告诉我们,对于默会知识,不能单独依靠教师的讲授,而必须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主体,调动其已有的默会知识的全部积累,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揣摩、体验、内化,进而提高能力。


建构主义理论:教学不能把知识作为预先决定了的东西教给学生,不要以我们对知识的理解方式来作为让学生接收的理由,用社会性的权威去压服学生。学生对知识的接收,只能由他自己来建构完成,以他们自己的经验为背景,来分析知识的合理性。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当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个部分。


学习方式:大多数学者认为学习方式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我们今天必须倡导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合作者,而不是权威的讲授者。


新课程提倡的理念对教师教育工作同样有意义。在教师教育工作中,接受培训的教师相当于学生,组织培训的教师相当于教师,培训的方式不改变,仍旧采用讲授式和灌输式,如何让接受培训的老师感受到新课程的理念?又如何让接受培训的老师在教学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2、小学科学学科的特殊要求


学科性质。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在教学建议中,强调以学生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


教师特点。小学科学的任职教师现状不容乐观,专职教师比率低,专兼职教师基本上没有经过职前的专业教育,教师自身的科学素养欠缺,很多教师不知道如何带领学生开展科学探究。以下是我在几所学校中调查获得的数据:


表一:专兼职老师基本情况:





















































































































































 


学     校


 


教师人数


年龄分布


学历分布


教龄分布


职称分布


30以下


31


-


35


36


-


45


46


-


55


55以上


本科


大专


中师


中师以下


5年以下


5


-


10年


10年以上


中高


小高


小一


小二


未定级


1


11


5


1


4


1



6


4


1



1


4


6



5


6




2


3


2





1



2


1



1



3



2


1




3


8


5


1


1


1




7


1




5


3



1


6


1



4


12


7


1


1


3




8


4



2


4


6



3


9




5


10


6


2



2




8


2



4


2


4



2


4


1


3



44


25


5


6


7


1


6


29


9



8


15


22



13


26


2


3


注:学校1为瓦市小学、2为建设五马校区、3为育英小学、4为上陡门二小、5为藤桥中心小学


表二:教师担任科学(常识)周课时数情况:



































































学校


科学教师


每周2课时


每周3课时


每周4课时


每周6课时


每周8-9


每周9以上


瓦市小学


11



5


2


3


1



建设五马


3





1



2


育英小学


8


3


2



3




上陡门二


12


1


6



4



1


藤桥中心


10


1


5


3


1




合计


44


5


18


5


12


1


3


兼课教师从事小学科学教学,如何领会学科性质,带领孩子亲身经历各种探究活动?在教师培训上,我们要改变原先的那种讲授和灌输的方式,让教师先参与各种探究活动。


三、我区小学科学参与式备课活动的实践


1、概念的界定


这里指的小学科学参与式备课活动,是指教师在参加备课会的时候,转换自身角色,在主讲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的身份参与教材中规定的一个个探究活动,了解教材内容,体验探究乐趣,明确注意事项,为自己今后教学的开展奠定基础。


  2、实施的过程


2008年9月4日,我区小学科学备课活动在广场路小学广场校区举行,具体安排如下:




































时间


地点


内容


主讲


参加对象


1:30—2:00


世纪楼五楼


学期工作布置


王邦银


全体科学教师


2:10---3:30


二楼实验室1


四年级第一单元参与式培训


洞头元觉义校柯高益


三、四年级科学专、兼职教师


3:40---5:00


三年级第一单元参与式培训


广场路小学张汉


2:10---3:30


二楼实验室2


五年级第一单元参与式培训


建设小学饶正辉


五、六年级科学专、兼职教师


3:40---5:00


六年级第一单元参与式培训


教师培训和科研中心王邦银


要求参加备课活动的老师请携带自己任教年级的教科书。尤其是兼课的科学教师,请务必参加。参加半天备课活动的老师计3学分。本次活动到会的人数远远地超出了我们事先的预计,以往科学备课活动到会人数大约在70多人,而这次到会的有150多人。两个实验室坐的满满的,教师热情很高,但人数过多,影响了参与的效果。


2008年10月14日,第二次活动在百里路小学举行,具体安排:
































时间


地点


内容


主讲


参加对象


上午


8:30



11:30


二楼实验室1


三年级第二、三、四单元参与式培训


水心小学缪旭春


(市教坛新秀)


三年级科学专、兼职教师


二楼实验室2


五年级第二、三、四单元参与式培训


百里路小学吴芳


(市骨干研修班班长)


五年级科学专、兼职教师


下午


2:00



5:00


二楼实验室1


四年级第二、三、四单元参与式培训


水心小学游芳伟


(市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


四年级科学专、兼职教师


二楼实验室2


六年级第二、三、四单元参与式培训


蒲鞋市小学田精华


(市教坛新秀)


六年级科学专、兼职教师


3、实施的策略


策略一:充分准备。开学初的第一次备课活动,我们在7月份就开始策划。指定主讲人员,开始培训方案的制定,准备培训需要的器材。在8月份的时候,我们对培训方案进行论证,最后定稿。第二次的培训,我们在9月初的时候确定主讲人员,开始准备。田精华老师为了使自己的主讲更有针对性,特地将后面的课移到前面来上,使自己事先体验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要注意的地方。只有充分的准备,才能使我们的介绍更接近教师的需要。充分准备不仅仅是在主讲人员和讲课内容方面,还要包括场地的选择,活动的组织等方面。


策略二:面向兼课教师。小学科学兼课教师在我区还占绝大多数,很多兼课老师不知道怎么组织学生开展实验,不知道选用怎样的材料,不知道在实验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甚至很多兼课老师本身也没有做过教材中的实验,他们更多的精力放在自己的主科上,没有时间和精力顾及科学教学。因此,他们更需要这样的参与式培训,需要同伴之间的相互交流。面向兼课教师,一是在讲授的内容上要考虑兼课教师的特点,二是在活动的组织上要强调兼课教师的参与。


策略三:精选内容。每堂课都有让学生开展的探究活动,每个单元的探究活动就更多了,如果每个探究活动都让教师充分地参与,显然是不现实的。一个半天三个小时的时间,要完成两到三个单元的备课活动,因为兼课老师不可能有太多的时间参与多次的备课活动中去。因此我们对主讲的老师要求活动的选择上要精炼,重点组织教师参与教材中新增加的探究活动、教材中核心的探究活动和对教材中有改进的探究活动。同时能够根据主讲者自身的特点挖掘教材中的教育因素,如缪旭春老师在介绍《光》这一单元时,参插介绍她自己指导学生做过的相关的科技综合实践活动,该活动曾经在省科技创新比赛中获奖,在了解教材内容的同时,指导教师如何让学生开展相关的科技实践活动。


策略四:注意方法。在组织教师参与式备课的时候,要求主讲教师对单元的整体情况要先进行介绍,让教师明白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本单元内容的意义,单元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注意事项。再对其中的活动进行介绍,让老师参与活动。主讲老师要提供给参与老师培训方案,里面包括每个活动的名称,需要的材料,活动的步骤,活动的记录,思考的问题等内容。


策略五:资源共享。主讲者我们要选择有经验的骨干教师,他们在准备培训方案和实验材料上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果仅仅是为了自己区的一次教师培训,也是一种浪费。我们的老师准备的培训方案,在自己区培训之后,又受邀到永嘉、洞头、龙湾等地给科学教师培训。同时,我们也邀请其他县市区的老师来给我们的老师做培训,做到资源共享。


4、效果及分析


备课会举行时,要求参与的教师填写意见反馈表,指出两次活动的好与不好的地方,并简单说明,现摘录个别教师填写的内容:


“参与式的培训非常好,对于一线的科学教师来讲,这样的培训很有针对性,起到了真正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作用,有讨论,有亲身参与研究,有指导,这样的活动以后要多举行。”


“这样的培训很有必要,可以进一步让我们全面了解教材,同时也加强了科学教师间的交流、学习,也让我们有时间去体验教材中的活动。”


“能让教师亲身体验,相当于提前下水探究,有一些教具的改进使人打开思路,这种备课活动值得提倡和肯定。”


“让老师参与做实验,发现疑点,主讲老师当场解答,很亲切,很实在,很实用。”


“教师直接走入教材,与教材接触,便于更深地了解教材。教师从学生的角度进行学习,有助于今后教学的设计。”


“能让兼职的老师也参与培训,对我来说很及时。”


……


从反馈的情况来看,教师对这样的培训方式是非常欢迎的,培训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教师的意见,实际上很好的分析了这种方式的可取之处。


5、今后的打算


1)参与式备课活动和课堂观摩活动相结合。课堂是实施教育的主阵地,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需要进行课堂教学的观摩与实践,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对其他老师会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让教师在具体的情境中去感悟教学的真谛。


2)参与式备课活动和专业知识培训相结合。由于兼课教师占大部分,就连专职的教师也一样,没有受过专业的培训,自身的科学素养不高,对很多科学知识一知半解,因此,需要接受专业的培训。



如何使备课会更有实效?如何使教师教育的方式更接近教师的需要?我们在尝试着。



参考文献:


1、钟启泉 崔允漷 张华主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2年2月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4年8月


3、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http://baike.baidu.com/view/630921.htm




附件资料:


1、培训方案


2、培训现场


3、意见反馈表


附件1:培训方案(《工具和机械》单元活动一培训方案)


活动一:使用工具


材料清单


木块、铁钉、螺丝钉、图钉、螺丝刀、啤酒开、钢丝钳、铁锤等


活动步骤


1、小组讨论,我们自己曾经使用过哪些工具,用它们来做过什么事情,并填写在表格内。


2、试着不用任何工具,拔出木块上的铁钉、螺丝钉和图钉。


3、观察铁钉、螺丝钉有什么不同。


4、选择工具,把铁钉、螺丝钉和图钉从木头里取出来,比较一下,使用不同工具和不使用工具的用力情况。


5、看图说说,完成下面的工作应该选择什么工具?说说选择的理由。


6、对于简单机械,我们有什么问题?


文件夹



    


需要的工具:


选择的理由:



对于简单机械,我们的问题:


附件3:鹿城区小学科学参与式备课活动意见反馈


鹿城区小学科学参与式备课活动意见反馈



一、教师基本情况:


1、我是(    )科学教师。  A、专职;B、兼职。


2、我每周执教科学课(    )。A、4节或4节以下;B、5—10节,C、10节以上。


3、我来自(     )。A、城区集团学校、直属学校、学区中心校。B、城区其他学校;C、乡镇学校。


4、我的教龄是(     )。 A、4年或4年以下;B、5—8年,C、9年或9年以上。


二、我在教学活动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三、对本次和前次参与式培训的意见:(好与不好的地方,并简单说明)




四、对今后培训活动和教研活动的建议:

TOP
12#

 

贴地而行,全面提升教师素质


——安吉县小学科学教师培训总结


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袁和林


安吉县所有小学从2005年9月起,从三年级开始开设科学课,到2009年7月正好完成一个循环。经过前三年的科学教学调研,我们看到我县的小学科学教学存在学校领导不重视、师资队伍匮乏、教学质量差距大、教学理念落后等实际问题。为了全面提升小学科学教师的业务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积极推进小学科学教学改革,提高科学教学质量,安吉县教育局决定自2008年7月至2009年7月,由安吉县教育局教育研究与教师培训中心负责培训的组织、管理工作,由浙江大学理学院和浙江教育学院理工学院负责具体的培训、测试工作,组织全县小学科学教师进行为期一年的专业培训。从目前的培训情况来看,这是一次对我县小学科学教师整体跨越式的培训,取得了圆满的预期效果。回顾一年来所做的工作,觉得要真正提升整体科学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必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摸清家底,不好高骛远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科学教师培训也是如此。2008年4月,我们对全县33所中心学校及所属完小的科学任课教师队伍进行了全面的摸底调查,反映出来的情况是:


1.兼课教师唱主角。2008年4月全县在职的科学教师共242人,其中专职教师28人(周课时8节以上,或只任教科学,周课时在8节以下的科学教师),占总数的12%;兼课教师214人,占总数的88%。大部分学校的科学教师队伍是清一色的兼课教师(语数或其他学科兼任科学课)。


2.“无证上岗”近六成。在专、兼职教师中,参加过县级科学新教材培训2次或2次以上的有102人,占总数的42%;从来没有参加过培训的有140人,占总数的58%。“无证上岗”教师占到了六成。


3.中青年教师占大多数。从年龄来看,50周岁以上42人,占总数的17%;49—40周岁36人,占总数的15%;39—30周岁91人,占总数的38%;29周岁及以下73人,占总数的30%。四十周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占到了总数的68%,师资队伍专业发展的潜力较大。


根据我县教师队伍的实际情况,我们分层召开了教师代表座谈会,广泛听取了教师们对全员培训的意见和建议,确定了以下内容并进行了重点培训:


1.《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解读与分析。


2.3—6年级各册教材进行二次备课培训。力求让每位参训教师对小学阶段科学教材的编排体系、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有个清楚的了解。


3.适当补充学科知识。包括生命世界(生物学)、物质世界(物理、化学)、地球与宇宙(天文学、气象与气候、地质与地貌)。


4.课堂教学培训。包括名师示范课、学员研讨课、名(特)教师讲评。


培训采用专家报告、现场指导与交流、教学观摩、实验操作与交流、教师论坛、沙龙、读书报告、岗位自学等形式。考核采用全方位的过程考核,主要依据培训过程中的相关测试成绩、完成各模块和专题的培训作业情况、各种获奖情况及考勤等,在培训结束时综合评定培训成绩,并将考核结果作为评优评先和星级教师评定的重要依据。


二、小班培训,不搞一刀切


根据以往的培训经验,将几百人集中在一个会场里进行全员培训,培训效率高,但效果差,容易走过场。为此,我们采取了小班化的培训模式。综合考虑教师的原有基础、年龄、教学科学的时间等因素,我们将参加培训的教师分成40人—45人一个班,同时开展培训。


培训内容分成必学和选学两部分,必学内容包括课程标准、各册教材分析与研读、学科本体性知识和学科知识拓展与提升、课堂教学观摩与交流、学科教学研究等;选学内容包括小学科学教学科研论文的选题、论文撰写辅导与典型论文点评、教育教学科研课题的确立与方案设计、教学资源的采集与应用等。四十岁以下的教师原则上都应参加必学和选学内容两部分的学习;四十岁以上的教师,鼓励参加选学内容的学习,但不作硬性要求。


培训时,授课教师针对不同的班级对内容适当进行调整,做到板块相同,但培训的具体内容和教学方法略有差异。比如,对四十周岁以上的老师,培训时增加了实验操作的时间,以尽可能使教师对教材中的实验有一个规范的操作要求;对四十周岁以下的教师不仅要求能熟练地操作教材中的实验,而且要求能设计并制作简单的教学课件辅助教学,尽可能将“众口难调”降低到最低限度。


三、课堂为主,不隔靴抓痒


由于大部分是兼课教师,有许多教师从未参加过科学教研活动,对他们来讲,科学课到底该“怎么教”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要想他们能静下心来参加培训,必须解决他们当前面临的实际问题,使他们能“现学现用”,让他们看到培训的实用价值,觉得培训的确是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有利于今后的教学,而不是为培训而培训。根据老师的这一要求,我们将课堂教学作为培训的重点之一纳入培训计划,将理论学习整合在实际的操作之中。


在这短短的一年中,我们邀请了章鼎儿、喻伯军、钱金明、陈彤、刘晋斌、姜向阳、何树德、苏林冲、姚伟国、楼曙光、凌彬、叶军等十多位浙江省名(特级)教师和省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来我县开课、评课、做讲座,将我省乃至全国较为前沿的课堂教学艺术和教学理念带到我县。我们还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市级、省级、国家级的科学研讨、观摩活动,在一系列的活动中,让教师和名教师零距离接触,向他们学习。同时,我们还积极组织开展县级科学教学研讨活动20多次,而且将重点放在相对薄弱的农村小学,研讨活动的足迹遍布全县三分之二的学校。在一系列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中,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得以迅速提升。


四、点面结合,注重“领头羊”建设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要想全面提升我县的科学教学水平,必须有一支各方面都过硬的骨干教师队伍。2009年上半年,我们在进行全员培训的同时,从学员中精选出19位教师组成骨干培训班,在2009年3月2日至4月9日进行脱产培训。我们将这19位教师分为三组,由教研员任班主任,三位市级名教师为实践导师,分别在安吉县实验小学、天略外国语学校和递铺三小进行蹲点实践。


培训第一周,学员们在三所基地学校听取三位导师示范课共6节。在每次课后的研讨中,学员们与导师零距离交流。听取导师对课堂教学设计理念的阐述和教学方法的说明,大家结合课堂,提出了许多平时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有些问题很具有代表性、很实在,有些是非常小的细节,但都是学员真实思考的内容。经过交流、讨论,甚至还有争执,学员们心中的疑惑解开了,逐渐理解、掌握了导师所传授的课堂教学理念。


培训的第二、第三周,每位学员在导师指导下选定一个教学内容,上三次课,即第一次诊断课、第二次提高课和第三次汇报课。每次备好课、准备好教学器材都交导师审阅,小组学员参与听课,然后小组集中研讨,导师重点点评,在导师和同伴的帮助下,对自己的课进行再修改。


最后一周的汇报课,我们结合实际,采取了送教下乡的方法。三个小组分别到每位学员所在的农村学校,进行汇报展示活动。每到一所学校,由3至4位学员上汇报课,学校组织所有的科学老师参加听课、评课和研讨。这样,每位学员的汇报课都上了四、五遍,每一次课后,导师组织小组同伴进行再评课和研讨。这样,针对同一个教学内容,学员进行多次的磨课,备课、上课、修改、再上课、再修改、再上课。很多学员都说这是一个痛苦的磨练过程,但“痛,并快乐”着。在反复磨课的过程中,每个人的课堂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能力都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同时,这样的送教活动受到了所到学校领导和老师的欢迎。


在最后一周,骨干教师走到了我县13所农村小学,为农村学校送去了宝贵的学习机会,真正发挥了骨干的作用。校长说:这样的送教活动很实在,希望以后多来。老师说:名师和骨干教师带来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实在的课堂教学,使我们在家门口参与了高质量的教研活动。


五、取得的成效


1.专职教师队伍迅速扩大。在2008年9月的安吉县小学科学教师任课情况统计中,全县专职科学教师达到60人,比上半年增长了114%。


2.教师整体素质明显提升。2009年4月,湖州市举行了首届小学科学教师基础知识竞赛活动,我县成绩显著,无论是获奖人数,还是获奖等第均居湖州市第一。而且湖州市个人成绩的第一、第二名都被我县教师夺得。具体数据见下表:














































县(区)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合计


吴兴区


9


3


20


32


南浔区


1


14


23


38


德清县


11


21


27


59


长兴县


9


25


18


52


安吉县


13(30.2%)


28(30.8%)


38(30.1%)


79(30.4%)


合  计


43


91


126


260


3、骨干教师初展身手。在2008年安吉县科学教师优质课比赛中,骨干教师培训班的学员囊括了4个一等奖,楼森海老师还获得了湖州市小学科学优质课比赛一等奖,并代表湖州市于2009年4月参加浙江省小学科学优质课比赛获得一等奖。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将一如既往地踏踏实实做好我县的科学教师培训工作,力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TOP
13#

 

求真务实,扎实开展教师培训,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舟山市普陀区小学科学教师培训工作的做法与经验


舟山市普陀区教研室  马舟红   


长期以来,我区十分重视教师的全员培训和教师素质的提高,形成了完整的教师培训体系。尤其在新课程实施以来,普陀区教研室围绕小学科学教师的素质提升这一主题,以教学研究和教学科研为抓手,积极开展教研网络建设,不断强化教师专业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依托教研网络,加强教学研究,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1、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全区联网片教研大组的建设。让教研大组活动成为全体科学教师开展教学交流与研讨的平台,让更多的的教师得到锻炼和提高,这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措施。几年来,我们根据学校所在的地域分布,将全区学校划分为四个教研大组,并由市、区级学科带头人或骨干教师任大组组长,做到了横向到面,纵向到底,让每一所学校的每一位老师都有机会参加教学研讨活动。各教研大组每学期都组织一次集体备课或网上备课交流和一次教学研讨活动,依托教研大组,全体教师积极开展集体备课、上教研课等活动,积极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各教研大组在活动中,做到了每一次的教研活动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全组教师围绕主题开展研讨,做到人人参与,重点突出,行动快,质量高;各组组长能克服各种困难,认真负责,精心组织,确保了各项教研计划的落实。


以片为单位的教研大组活动,不但促进了我区科学教学的学术研究氛围,提升了教学研讨的层次,同时还为科学教师教学水平的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尤其对规范较小、地处偏远的学校提供了相互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为促进全区科学教师的素质提升作出了贡献。


2、立足课堂教学,开展教学研究。深入课堂,是不断提升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的重要保证。几年来,我们坚持了一年二次的主题教学研讨活动和两年一度的优质课评比活动。活动中围绕如何体现科学课程的本身特点、如何落实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双螺旋发展等问题,多次组织了以“让全体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 “尊重事实、符合科学、敢于质疑”、“科学探究的有效性研究”、“科学探究与科学概念同步发展”、“常态课的有效性研究”等为主题开展教研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力地促进了广大科学教师对小学科学教学目标要求有更全面的理解,全区教师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提升,也有效地提升了课堂教学的质量。我区广大科学教师在省市的各类优质课比赛等活动中中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06年,刘海平老师还代表我省在中央教科所举力的小学科学国际研讨会上,执教观摩课,获得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他还参加了省课改教学巡礼展示活动在湖州上公开课,并获省教学设计一等奖。毛华杰、蒋韩燕老师分别在省新课程培训会议上执教示范课,陈佩红老师代表舟山市在浙江省部分地市小学科学教学研讨会执教了公开课,扩大了普陀的小学科学教学在全省的影响。在市教师培训中心组办的小学科学培训班上,陈佩红老师执教示范课;在蓉浦学院组办的“千岛之春“教研活动中,毛华杰老师执教示范课;在岱山县小学科学新课程培训班上,吴汉平老师执教示范课;在嵊泗老师来普陀取经时毛华杰老师为他们上示范课,充分说明了我区科学老师在新课程的教学研究中的成长与提高。


(二)坚持教学科研,深化教学研究,提升小学科学教师的科研能力


通过教学科研来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是进一步提高教师全面素质的有效途径。以科研促教研,以教研促学科质量和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已经成为科学教师的共识,并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在此同时,作为省级规划课题《小学科学“自主—合作—探究”》实验学校的沈一小、沈二小、沈四小、东港小学、双塘小学、塘头小学,省级课题《以趣味小实验为切入点的科学教育“做中学”实践研究》的实验学校沈小、沈一小、沈二小、沈四小和区级课题《以课内探究为核心引导学生课外探究》的参与学校沈一小、沈二小、沈四小、展茅小学、塘头小学,积极进行研究,较好地完成了课题组布置的各项研究任务,省规划课题分获论文省一等奖和省优秀课题成果一等奖。区级课题《以课内探究为核心引导学生课外探究》还获得了区课题研究成果二等奖。蒋韩燕、李红、刘海平三位老师在由中央教科所组织的优秀课例暨优秀教案设计评选中获二等奖(全国76人获二等奖)。刘海平老师的《我们制作的电路检测器》、《从<电路出故障了>谈以探究为核心的教学思想在科学教学中的运用》先后在《科学课》杂志上发表。我区的老师在省、市及兄弟县区的新课程实施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三)广开学习渠道,提高发展内涵,积极拓宽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


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活动,是提升教师素质的重要环节。几年来,我们充分挖掘培训资源,广开学习培训渠道,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1、2005年,沈五小的陈雷老师主动为我区的科学专业委员会建立了“教师互联—教师的网上家园”,并及时将科学教学的最前沿信息、教学思想和教学动态在网上进行发布,为教师了解科学教学的最新发展趋势、提高参与新课程改革的能力服务,网站开通以后,全体教师时刻关注网站上的信息,并不断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点滴想法、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在网站上发布,供大家参考,“教师互联”,真正成为了我区科学教师的网上家园,并为教师素质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教师互联”和论坛还被评为2005年最有价值的十大科教类网站之一。2008年,又成立了“小学科学网络服务团队”, 建立全员参与的以博客、QQ群以及邮箱为平台,互通信息、互相交流,充分运用网络进行集体备课和研讨活动,达到共享教学资源,增强研讨力度,互相学习,共同探讨,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


2、开办了区首届骨干教师研讨班,定期开展活动。我们将全区小学科学的20多位优秀教师组织起来,以“探究科学研究的有效性”为主题的专题研修,通过备课、上课、研讨、讲座等形式的系列活动,还邀请了市、区的学科带头人亲监指导,切实有效地展开研讨学习活动。专家的引领,同伴的合作交流,对老师们如何钻研教材、如何确定三维科学目标、如何安排有效的科学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建构科学概念等,都有较大的指导意义,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积极开展送教下乡活动,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我区的市区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积极下海岛(六横、桃花)、下农村(芦花),送去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推动我区小学科学教育改革深入进行。同时还积极向全市及兄弟县区传经送宝,刘海平、毛华杰老师在市送教活动中向定海、岱山老师进行送课和评课,还为市新课程培训班作辅导讲座,还有8位教师在市组织的教研活动和送教下乡活动中上公开课,他们的工作,既为扩大普陀小学科学教学的影响作出了成绩,又为全市的新课程培训起到了很好的推进作用。


4、主动接轨初中科学教学。为让小学科学教师了解初中科学教学对小学科学教学的要求,我们专门联系初中相关学校和教师,组织了一次小学科学教师听初中科学教师上课和让初中教师听小学教师的课,主动接轨初中科学教学。我们还特意邀请了中学科学学科、地理学科带头人—教研室的胡建芬老师、普三中的刑向军老师、普二中的黄伟宏老师来为全体小学科学教师讲课。三位老师联系教材与学生实际,分别作了《中小学科学教学的交流》、《小学科学中的地理知识培训》、《中小学科学教学的衔接》等讲座。三位老师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地分析了中小学科学教学之间的区别和衔接点;生动形象又精辟透彻地讲解了教学难点及知识难点;肯定了小学科学教材新课程理念与教与学的改变;认为这是一门与中学的科学教学有着紧密联系的学科,对中学科学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他们对小学科学教师进一步提出了宝贵的建议。令老师们受益匪浅。许多老师都表示这样的培训耳目一新,真实有效,将对自己今后的科学教学工作带来很大的帮助。


我们深知教师培训和素质提升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将,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大胆创新,勇于实践,不断提高教师全面素质,为全区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作出贡献。


TOP
14#

 

提高科学课堂探究活动的有效性


——小学科学六下《宇宙》单元主题研讨培训活动


缙云县教育局教研室  孙智燕


一、策划缘起


《小学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目前,主体性教学、科学探究已成为小学科学教学中的两面大旗。勿庸质疑,课标所倡导的理念是非常正确的。但是,在没有深刻领会其中的含义的情况下,甚至有人认为凡小学科学教学必有活动、必有探究。在这种思潮的误导下,在小学科学的教学领域却刮起了一股疯狂的“活动教学”之风。现在,在我们小学科学的课堂上可以看到处处是活动,可谓热闹非凡。但在对这些活动耐心分析和研究之后,我们又会感到活动中又普遍存在着一种毛病,那就是──“思维不足”。在很多情况下,学生在热热闹闹的活动结束以后,头脑依然是一片空白,他们在知识和能力上并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升。“活动有余、思维不足”已经成为目前小学科学教学中的一个通病,非常值得广大科学教育者的关注和反思。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科学探究活动的低效性。其实具体表现是:


1、探究活动的无序性。小学生的制约能力差,自由探究活动时,课堂难于掌控。如果教师没有较好的调控能力,学习过程有时会陷入混乱的状态,学生的学习处于一种浮燥的状态,对科学现象要么视而不见,要么夸大其辞。


2、探究活动的被动性。实验探究过程中多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活动,小组讨论时,有的学生抢着发言,有的学生却一言不发;有时一个学生发言,其他学生不认真倾听,而是各说各的,以自我为中心。彼此之间的合作不是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前提下进行的。在这些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缺乏实质性参与,合作学习的价值没有体现出来。


3、探究活动的浅表性。学生的科学探究还只是停留在儿童嬉玩活动的层次。虽然在活动中学生的情感、态度得到了陶冶,但是热闹有余、思维不足,科学探究的更重要的任务建构知识层面缺失,只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对后续的学习存在着很大的隐患。


基于以上思考,我们策划了以“提高课堂探究活动的有效性”为主题的教研系列活动。


二、活动策划


(一)主题:


“提高课堂探究活动的有效性”


(二)活动形式:


单元专题研讨


即选同一个班级,在研讨的两天内,由不同的教师来上完整个单元学习内容。


(三)主要操作过程:


①根据调查,共同选定一个大多数教师认为比较难上的教学单元,由教研员指定本县一批骨干教师,由各自选择此单元的一个课题进行设计教学活动方案和研究。


②在一个相对集中的时间单位(县研讨会),让各参与者“同台献艺”,全县小学科学教研员和科学教师共同观课,并用纸条方式写下即时的想法(问题和点评等)。


③每节课课后进行集中研讨、交流,并由执教者负责对大家传上来的纸条中的问题进行解答。


 单元主题研讨,围绕一个整体单元活动内容进行系列实践和反思活动,集多个层次、多个视角来看待同一个问题,有助于参研的教师,特别是执教的教师对某一问题获得较深入或多角度的认识,引导教师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学实践,提升实践智慧和专业化水平。


(四)具体活动安排:




















































































地点


时间


地点


节次


内容


班级


执教


教师


学校


紫薇小学多功能厅


2006.


12.5


 


1


《地球的卫星—月球》


紫薇小学六(2)


陈建秋


县实验小学


2


研讨、交流


3


《月相变化》


丁敏霞


紫薇小学


4


研讨、交流


5


《我们来造“环形山”》


马丽杰


紫薇小学


6


研讨、交流


7


《日食和月食》


蓝桂勇


新建小学


8


研讨、交流


2006.


12.6


1


《太阳系》


陈晓政


新碧学校


2


研讨、交流


3


《在星空中》


梅浩挺


胪膛小学


4


研讨、交流


5


《探索宇宙》


陈志强


紫薇小学


6


研讨、交流


7


点评及专题讲座


 


陈彤


紫薇小学


8


活动总结


 


孙智燕


县教研室


三、研讨札记:


本次研讨会议期间,我们尝试了一种新的教师间的互动交流形式:在活动开始前,发给与会的每一位观课教师几张小纸条,要求其在观课过程中及时记录问题与感想作为课后的研讨内容,由每一位执教教师进行即时的讲解。这一互动交流形式既开创了我县新的一种研讨形式,又真实的为我们再现了参与教师们的真实想法和体会,受到了所有教师们的欢迎,也使得本次的研讨活动更具实效。


(一)部分互动问题:


1、教师的问题:授之鱼与授之渔。


2、学生对月相与日期对应理解很浅。


3、学生贴的月相未正确,就确定规律,你觉得合理吗?


4、从学生对月相理解错误是正常的,关键纠正的过程的。


5、月相是倾斜的。


6、四年级语文课中关于《月球的自述》中已经学到。


7、在月相变化中,应该准备一个标准的月相?开展一个模拟实验学生理解更清楚?


在操场上模拟,场地越大,效果越好。


8、想到开发月相变化学具,本课的重点是月相变化规律,还是月相变化成因。


9、月球:与语文结合,与数学结合(用常用交通工具)多长时间到?中国登月计划。


10、            是否课前让学生收集有关资料。


11、            规范的农历上半月的月相变化图要排列。


12、            有学生说环形山很恶心时,教师怎么处理?


13、            学生说彗星撞击,这个概率很小,应指出。马;不小,彗星解体,一次就很多(流星雨)。


14、            为什么日食和月食不是每月一次?假如解释,会越来越糊涂。(知识不是唯一)


15、            给充分表达的时间:环形山的形成,要给学生充分的表达的时间,不要急于给学生课件。


16、            环形山的特点有什么?没有明确,导致学生实验目的不明。


17、            实验要改进:平面,面积大,表面覆盖石灰等物体。


18、            在探究活动中,学生意犹未尽,怎么处理?(强制法:要明确---一个组,甚至一个人要求,与其他组比,材料要收回,放中间或下面---釜底抽薪;兴趣吸引法:拿出更有兴趣的东西)小组建立,通过组长的管理;限定次数,明确要求,规定时间。


19、            假如学生有间接经验,要不要再做实验?如学生知道撞击,泥土会溅出,还要撞吗?


要:一是经验与实验不同,经验更多的是直观的感受,实验是有目的的;实验有探索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二是我们上课要面对大多数的学生。


20、            撞变成玩,原因:目的不明确;兴趣不明;


21、            宇宙实验很难,关键是模拟实验很难,(有的老师认为与自然界不一样,有负面影响),要注重过程,很难模拟,月球尘土厚,无空气,吸引力弱。关键是学习这样的研究方法。


22、            建议建立八大行星模型。


23、            学生对收集资料没有激情,活动学生不搞就没兴趣,怎么办?


24、            有没有大熊星和小熊星吗?


25、            学生提的问题,教师急着回答。


26、            农村没有资源,怎么办?


27、            知识更新太快了,要求掌握八大行星还是九大行星?


28、            ……


(二)观点探讨:


陈建秋:


如何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个话题实在太大,它包括我们教学的方方面面工作。比如:课堂的预设和生成,活动的选择和组织,材料的提供和结构,教师的评价和点拨,时间的分配,等等。


其实,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应该体现在学生身上。所以我的核心话题是:从学生的发展看实效。我觉得,一节有效的科学课,其实可以用这几个标点来概括:


1、课初:问号


现在大家都十分重视让学生在课的开始提出科学探究的问题,但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教师经常采用的是泛泛而问,一个今天你们想研究什么问题?导致学生出了一大堆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大量是一般化的事实性问题,只要稍加观察便可知道。或者是这些慰问听缺少科学性和可研究性,对学生的发展意义不大,甚至其中会出现非科学的问题。为此教师花费了不少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板书了学生一大串问题,而最后只是留下一二个或教师重新给出非学生所想的问题,开展下面的探究活动,这样的提问肯定是耗时低效的。那么,怎样才能画好问号呢?大家可以从书写问号发现,它下面的那个圆点代表学生对研究事物或现实必要的认识思考基础,而上面的拐弯则说明要让学生觉得不解或矛盾,也就是说:从实际出发处置教学疑难,这时候产生的问题就能激发学生真正的探究兴趣。


2、课中:破折号


破折号的长度告诉我们这个部分应该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而横向的书写则提醒我们这时候学生往往需要的是对探究活动理性的思考。这个符号能不能书写流畅,很大程度上看学生的兴趣是不是被激发,是不是思维主动的参与。而要实现这一点,教学活动的组织,实验方案的设计,材料的选择和提供,都要落实到位。


3、课尾:感叹号


在课的后期,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应该在这里形成感叹号:啊,原来是这样呀!这时候是学生对前面探究活动的总结发现和交流,让学生有一种成功的喜悦感,让他们自己来梳理学习的收获,这起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4、课末:省略号


如果还有时间,教学的拓展环节开始书写省略号,但要注意的是我们现在教师总是把拓展当作了标签,只是在每节课的最后贴上,“这个问题我们课外继续研究”,请问,我们的多少学生他有这样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在课堂上无法完成的研究在课外没有指导学生完成的可能性有多少大?所以我的观点是教师要不就不写省略号,要写就必须把这个符号写好写完整,把我们的科学探究活动引向生活,走向社会,一直伴随学生的成长。


陈志强:


下面我也跟我们这次活动的主题——“如何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个擦边球吧。


一、关于学生,老师们,你关注什么?


喻老师说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体现在学生身上。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关注学生的实际和学生发展的怎么样两个方面。学生的实际,应该包括学生的认知起点、学习特点、习惯、个性等方面;而学生的发展应该是指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探究,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综合发展。当然,这么大的问题我是讲不了的,我只谈几点想法。


1、关于学生的实际,我想讲一下“学生的认知起点”。关于这一点对于学生新知识建构的重要意义,相信我们老师从认识上的都是很清楚的,同时也有很多的案例,尤其是国外的老师的一些案例,可以充分看出他们对于这一点的重视程度。因此,教师只有了解了学生的认知的起点,才能更有效地实施教学,或者说才能对学生的实施有意的影响;才能为学生搭建合适的台阶、阶梯,让学生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有所发展,有新的意义建构。试想一个老师如果在上课之前,连学生在“哪里”都不知道,我们还谈什么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习呢!


2、关于兴趣。这是我们昨天的陈老师尤其强调的一个目标。诚然,兴趣是学生学习科学,甚至是热爱科学的前提和原动力;也是我们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的目标之一。不是有一句很经典的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嘛。但是我觉得我们在关注学生的光趣的时候,还要关注我们学生的兴趣到底处于什么阶段,是对什么感兴趣。是仅仅对于科学课中有实验好做,有好玩的东西好玩玩,还是对于科学课的本身感兴起?还有这样的一句话嘛,“真正的学习兴趣归根结底是来自于学习内容本身”。如果按照兴趣的三个阶段——兴趣、乐趣、志趣——来看,我们更要关注的是如何让学生的兴趣最终形成志趣。所以我想说,我们不要被学生对动手做、对某个新奇好玩的东西感兴趣就蒙蔽了自己的眼睛。就我们学科的特点来说,我们应该重视的是学生对科学本身、对科学探究本身的兴趣培养。


二、关于教学设计,老师们,我们要关注什么?


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主旨,所以进行教学设计首先要明确目标。这一点也应该说是无可厚非的,因为这可以说是最基本的认识。不过在我们的现实中还有不少这样的一些现象。教师对于自己设计的教学过程,及意图之类的可以讲的是头头是道,但当一问教学目标时反而是讲不太出来了、感觉不是那明确了。这样的情况我自己也曾出现过,而且还是撞到了喻老师的手上。所以,我们教师应该要重视目标的确定。对于我们学科来说,较之科学结论,更为重要的目标是科学探究的目标。


2、活动。活动是一个载体。通过活动,能使学生获得必要的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形成科学品质等等。那么关于活动,我们现状是什么呢?目前的情况是:活动已经受到重视了,学生动手活动的时间也有了,而且有很多时候还是比较多的。但是很多时候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就是让学生用于思考,进行思辩、动脑的时间又太少了。课堂上学生往往是被动的参与活动,或者是为了活动而活动,而不知道“我为什么要做”、“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作为教师,在设计教学时,我们需要思考“我们一节课是不是需要这么多的活动?”、“我们是不是可以选择一个最有价值的活动深入地把它做好、做足呢?”因此,我们认为,活动贵在精而不在多,宜少不宜多。毕竟一节课只有40分钟,关于这个话题,我们的章老师曾作过十分精辟的阐述。我们可以再好好的去学习学习。


三、关于材料,老师们,我们又该关注什么?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可以说,材料是我们教学的基础,教师演示材料可以展示科学实验现象,学生通过操作材料可以观察到科学实验现象,而这些现象是能揭示概念的。因此,我们应关注材料,关注材料首先要关注材料的“结构性”。这就涉及到材料的选择、材料的数量等一系列问题。选择什么样的材料、选择哪些材料,准备多少数量的材料;是必须的还是可有可无的;是指向概念的还是容易引起学生无关注意的等等,都需要我们教师在课前进行精心的准备和充分的思考。另外,关于材料,我们教师在选择的时候还要考虑成本问题。


四、关于教师的指导点拨,老师们,我们该怎么做?


可以说,一个人的教学艺术,在很大程度上是体现在教师课堂中对学生的指导、点拨。同时这也是一个教师教学机智、教学智慧的体现。因此,我们教师应充分重视自己在课堂中的指导、点拨,对课堂生成的恰当处理。另外,教师的指导点拨除了表现在老师在观察之前的指导和观察过程中的点拨,还很重要地体现在活动后的交流研讨中。我们现在的情况大都是在交流研讨环节,学生只向老师汇报、对老师负责,而没有形成向全班交流、向所有同学负责的意识。可能我们老师已经意识到了,但至少从行为中可以看出学生还没有具备这样的认识。所以上课中是汇报多,而交流、研讨的少。我们应该努力通过自己的指导、点拨影响学生,让他们逐步树立起这样的意识。


(三)特级教师陈彤点评:


如何上好科学课?如何提高探究性教学的有效性?


1、一定要促进学生科学概念的形成。非常清楚促进学生概念发展的思路。通俗的说就是让孩子们聪明起来。包括大脑、动手能力、操作能力;


2、一定要让每一位活动产生多重效益。


3、注意课堂组织和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


4、非常善于通过肯定,来推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5、善于建立一种范示。这个环节主要是为了排除别的因素的干扰,同时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6、上课时一定要有一定的节奏。节奏把握的好对提高有效性有很大的作用。


7、细节要处理好,包括:神态、语调、定格、停顿、节奏的快慢等。


8、教师的主导下,一定要尊重学生,要充分的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学生的思维在快速发展下是一个机遇。


四、活动启示:


通过此系列教研活动,关于探究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得到了如下启示:


(一)要真正理解和实践“科学探究”。


我们的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时往往表现出很强的程序性,不敢漏掉一个环节,而且每个活动都试图要充分展开。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是引导学生在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在这种认识的支配下,教师们在教学设计中往往会产生一些偏差。在教学实践中常常出现时间不够,课的中期轰轰烈烈,而课的结尾是草草收场。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时,必须对其探究的内容进行全方位的理解与实践。严格意义上讲,科学探究没有固定的模式和程序,只要学生在运用自己的思维,围绕着一个或几个探究主题,运用观察、实验等科学的方法进行自主探究的活动就是科学探究。


(二)科学探究不要仅仅为了寻求某一个科学结论。


我们的老师总还习惯于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获取某一个科学结论。而为了学生能尽快获得结论,老师则想方设法把学生的思维往老师所想一面引导,而至于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些其他问题,老师们常常采取回避的态度。同时学生一旦得出了某一个科学结论,也就宣告本次探究活动结束。而长此以往,我们的探究者势必也会形成一个探究就是为了寻求结论的概念。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我们还不如老师直接告诉学生结论来得简单,又何必花如此大的精力去让学生探究呢?所以,我们在科学课中要以探究为核心,他不仅仅是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方法获取结论,而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一种探究的能力,一种科学的精神,一种尊重事实的态度,如果说我们的老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时,不仅仅注重获得科学结论,而是注重学生探究的过程,能力的培养,那么这样的探究活动则变得更加有效。


(三)科学探究活动中要处理好学生自主与教师指导的关系。


科学探究活动要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如果离开了学生的自主性,也就谈不上科学探究。而学生的认知水平是有限的,老师在组织让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时,虽然不能“牵着学生鼻子走”,但也缺不了一些适时适度的指导。而我们的老师在这方面大致会表现出不敢指导,过晚指导和过弱指导,所以,经常会使学生的探究活动陷入孤立、无助状态。学生的探究会就得无序性、无向性。没有边际,摸不着头脑。所以,正确处理好学生自主与教师指导的关系,老师们选择恰当的时机介入指导的话,会将有效的提高探究活动的效率。具有可以分为探前指导和探时指导。对于一些探究主题,探究方法,探究过程较复杂的探究活动,我们一般选择在探究之前进行集体的指导,以便于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少走弯路,提高成功率。而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探究活动不宜进行集体的探前指导,教师在巡视时发现一些能力较弱的小组在探究时一定要掌握分寸,把握好学生的自主性,进行探时个别指导。


(四)提供有结构的材料是科学探究活动的基础。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材料引起学习,材料引起活动”。学习材料是学生解决科学问题,获得科学知识、提高探究能力的基本载体,是学生感受科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科学价值的重要资源。课堂教学要让学生经历探究活动,怎么经历?充足的、有结构的探究材料才是探究活动得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教育学原理认为:从材料本身出发来组织教学,既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也符合世界物世性的基本观点。科学课教学离不开观察与实验,观察与实验又离不开师生共同准备的有结构的材料。教师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有结构的材料,让学生与材料亲密的接触,是科学活动中重要的环节,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学中,组织不同的材料或对相同的材料的不同组织,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就截然不同,学习材料的选择与组织往往会影响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探究能力的形成。可见,在探究学习中,教师为学生提供合适的、有结构的材料是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基础和关键。学生通过对材料的操作、摆弄和思考,才能形成完整形象,从中感悟获取科学知识的方法和过程,培养科学的创造性思维,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                                           


TOP
15#

建议喻老师用附件上传,这样就可以显示其中的图片,而且方便下载。
TOP
16#

 

浙江小学科学网之“植物专题资料”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2&id=5371&page=&star=1


 


 

TOP
17#

喻老师资料提供的好早,让我们在参加培训之前就了解了概况。太好了!


 


为保存资料方便,做了一本电子书:


下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8-17 0:54:50编辑过]

追求工作室:http://www.zhuiqiu.name
《科学播客》:http://www.kxboke.com
科学教师之家:http://www.kxboke.com/kxjszj
科学维客:http://www.kxboke.com/kxwiki
TOP
18#


 


为保存资料方便,做了一本电子书:


下载 


 

下载后阅读果然很方便,谢谢!

TOP
19#

收藏了,谢谢喻老师,谢谢王老师。

TOP
20#

    谢谢喻老师!及时分布培训资料.
    谢谢虔诚使者!把资料做了一本电子书.
    在培训前就能阅读到资料.太好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