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原创]话说课题 [复制链接]

11#

附上我去年在做的一个课题申报方案,今年结题,有些资料已经整理好了,有些工作正在进行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3-30 18:50:25编辑过]

TOP
12#

理论性和指导性味道浓厚,毕竟也不愧为丽水科学学科领军组提出的课题。但对我来说:这个课题显得十分遥远,似乎只能远远看到它那迷迷蒙蒙的美。至少以我现在的执教科学步伐和对科学似懂非懂的状态,根本进不了你所设课题的意境。也许是五年后或更长时间我才能达到你现所题的课题意境。而我现在的水平,能去操作实验已经是个进步。


我会细细读这些深奥的理论,好好学习科学领军人物提供的学习资料。


这让我想起教师话坊里裘志刚专家的名句:“领先一步,步步领先!”缙云就是如此!


 


记得在缙云读幼师的三年里,一个将近退休的老教师在课堂上说:“……我们读学前班的时候……”而在我们这个县,当时根本没有学前班,更不用说我们时代的年轻人上过学前班了……

永远不带假面具! 在虚拟的网络里可以活得很真实——想说就说; 在现实的生活中习惯过得较悲怜——自怨自艾。
TOP
13#

昨天分管教育的年轻副校长回来了,我特意跑去问他:我的课有什么建议?副校长告诉我,他们这次活动不是针对老师上课的,而是听说六年级的课堂除了班主任的课,其余老师已经无法驾驭课堂了。他还顺便说了声:“你的科学课有激情!评课让学校一直执教科学的两位领导对你讲!”我又去咨询老领导:“向米饭里放碘酒实验是可以操作的,让孩子看看老师的操作过程,要注重实验……”我虚心接受!

永远不带假面具! 在虚拟的网络里可以活得很真实——想说就说; 在现实的生活中习惯过得较悲怜——自怨自艾。
TOP
14#

以下是引用不睡觉的兔在2009-3-30 13:29:00的发言:

个人建议,仅供参考:


 


1、课题题目:科学课上运用好科学学具——题目定位不是很准确。


可参考以下题目:科学学具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与开发、以学具为抓手深化科学探究的实践研究、小学科学学具的制作和研究、开发学具资源提高探究能力的实践研究


 


2、课题背景:第一段大而空,第二段没有说到点上,背景中要把学具的作用强调出来,还有当前小学科学课堂在学具这方面存在的问题也可以写写。


 


3、课题意义:最好再写的详细点.


 


4、研究的内容还不是很明确,看了你上面写的,倒有点研究科学实验的意思,其实学具和实验往往是连在一起的,那既然你定位是学具研究,那要想想怎样阐述比较清晰?


 


这几天在写点论文,所以只能是利用休息时间随便说点,没有经过认真的思考,可能说的不好欢迎批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3-30 13:30:07编辑过]

兔子总是那么热情!提的建议真好!

欢迎光临酸牛奶博客:http://blog.kxsy.net/user1/zjzzb/index.html
努力经营生活,细细品味幸福,让微笑从心底漫溢——我们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会怎样对待我们。
TOP
15#

 

科学小记者俱乐部的实践与研究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学生时代是人生的起始阶段,也是科学探索的重要启蒙基地。许多大科学家如牛顿、爱因斯坦、 居里夫人、杨振宁、霍金等都是在这个时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树立了献身科学的理想,从而在以后的科学研究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也许我们的学生不一定能成为科学家,但我们有责任从现在起引导和培养他们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和志向,普及科学技术的新知识,培养他们细心观察、勤于思考,努力发现,力求创新的优秀思维品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必要的基础。


去年3月,“科学教师之家”学生部在科学视野网上发布了《今日科学小记者 明日小小科学家》一文,号召全国各地科学骨干教师组织学生加入科学小记者俱乐部。当时我们就很想带领学生参加,但考虑到学校的科技基础还比较薄弱,决定过些时日再说。就这样过了一年——在这一年中,我们发动全校师生组织了《廉政手工艺品制作大赛》和《校园植物名片大赛》两个活动,活动搞的很有特色,《处州晚报》、《丽水日报》和丽水电视台先后进行了报导。再加上上一年我们举办的小学生科幻画比赛(17幅优秀科幻画作品刊发在2008年2月版的《小爱迪生》杂志)和全国小学生小探索者科学小论文竞赛(共19篇获奖,其中国家级一等奖4篇,二等奖6篇,三等奖9篇),学生对科技活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校园已经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氛围。在征得校领导的同意和支持下,2009年3月24日我们正式组建了大洋路学校科学小记者俱乐部并制订了章程。


我们将和全国各地的科学小记者进行多角度、全方面的合作交流,以俱乐部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科学探索活动,积极参加各级各类部门组织的科技竞赛,逐步形成校园科普文化,以点带面辐射全校乃至区、市……为了把这一活动搞的扎实有效,给广大科技辅导员和学校提供可借鉴的经验,我们决定开展“科学小记者俱乐部的实践与研究”的课题研究。


二、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的研究是通过俱乐部活动的形式,把热爱科技、乐于探究的学生聚集在一起,在老师的有效指导下展开科学探索活动,与科学进行零距离的接触,在实践中体验科学发现、科学探究、科学创造的过程,增强学生的科技知识,掌握一些科技技能,增强科技意识、探索精神和动手能力,从而提高自身的科学素质和综合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1、成立“科学小记者俱乐部”机构,制订章程和活动方案,开展实践研究;


2、开发“科学小记者俱乐部”的校本课程,活跃校园科技生活;


3、指导学生开展社区科学实践活动和家乡科学文化课题的研究;


4、在各类科技辅导活动中研究教师的指导策略;


5、利用网络资源开展学生科技探索活动的研究。


三、课题预期目标:


本课题的实践与研究以“科学小记者俱乐部”为载体,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科学探究活动,为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创建一个共同学习、共同交流、共同提高的平台,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共同发展,达到学生成长、教师提高、学校发展三者相互促进的共赢目标。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成长:通过参加俱乐部的各种科学探索活动,通过网络交流认识到了更多爱好科学的好朋友,使其比一般学生在科学探究及综合实践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养成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科学态度,具有严谨的科学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2、教师提高:在与学生的沟通理解和科技辅导工作中提高自身反思能力和科研能力,从而推动教师专业发展。


3、学校发展:通过校本课程开发、系列活动实施、科研课题导入,创建校园科技特色,增强团队凝聚力,推动学校整体发展,塑造学校科普品牌形象。


四、研究的方法:


鉴于本课题研究内容较多,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故应采用多种方法,主要有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实验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


1、个案研究法:在科学教育中,要求教师确立个案研究的对象,把握个案对象的具体情况及发展趋势,及时收集教育策略的反馈信息,从而进一步完善策略。


2、实验研究法:通过运用系统分析和整体思维方式构建理论假设,做好实验设计和实施,揭示因果关系。


3、行动研究法:要求教师将行动和研究结合起来,筛选和研究家乡科学文化有价值意义的小课题,使学生方便研究。这不仅提高了本研究的应用价值,而且促进了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和水平的提高。


4、经验总结法:在课题实施中,进一步加强反思,用现代教育理论总结经验,形成规律,提高策略的效度。


五、研究的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9年3月)


1、课题论证:请有关专家对课题的科学性、可行性进行分析、论证。


2、理论学习:组织课题组组员认真学习、研究本课题所开展活动需要的指导资料。


3、组织学生:成立“科学小记者俱乐部”,确定俱乐部的主席、副主席若干名,确立成员。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09年4月—2010年6月)


1、组织“科学小记者俱乐部”开展各项考察实践活动


2、完善“科学小记者俱乐部”机构并吸收新成员,定期开展指导工作。


3、中期监测并进行阶段性小结。


4、根据课题的发展对有些事宜进行调节。


5、不定期将优秀学生的作品(主要以科学考察报告为主)向各大科学杂志社推荐;组织俱乐部成员参加有关科学(科技方面)的各项全国比赛。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0年7月—8月)


1、整理资料,总结研究实验情况,做好结题工作。


2、撰写科研报告、研究论文,全面展示研究成果。


六、人员分工:


1、课题组长:


陈建秋(莲都区大洋路学校科学教研组长) 负责课题设计、实施和总结


2、组员:


蓝岳美(莲都区教育局教研室科学教研员) 承担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指导


蒋庚勇(莲都区大洋路学校总务主任)     参与课题研究活动


周敏红(莲都区大洋路学校小学教师)      收集资料、协助课题实施


邱小美(莲都区大洋路学校小学教师)      收集资料、协助课题实施


钟华香(莲都区大洋路学校小学教师)      收集资料、协助课题实施


七、本研究预计所能取得的突破和成果形式:


1、相关论文、教学课例、案例


2、形成一套比较系统的科技活动实践模式和指导策略


3、实践研究报告


八、课题研究条件分析:


课题的组织者一直担任学校的科技辅导员,从事科学教研组织与教学工作多年,具有一定的教学研究理论基础,又有指导学生开展科学实践活动的丰富经验,撰写的论文多次获得全国一等奖(中国小学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组织学生的科学实践活动曾获浙江省创新大赛二等奖,指导学生的科学小论文多次在全国、省级竞赛中获奖,有成果在全国、省、市级教科研项目获奖。


 


课题组成员均是学校科研骨干,均有较强的科研能力,每人均有多个课题研究经历。另外,我们课题组的成员中有我区小学科学教研员蓝岳美老师,她的加盟对我们开展各项工作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3-31 1:26:01编辑过]

TOP
16#

本来这个学期不想也不能再申报课题了,因为我手上还有2个课题要负责(一个省级一个国家级)。谁知道今天下午学校的教科室主任又找我说,每个组总要弄一个课题,而且告诉我3月31日交。没办法,只好把前几天做的事整理了一下,借鉴以前曾经申报市级但由于调动而流产的一个旧课题方案,搞了这样的一个方案,弄到现在,真是郁闷,一并贴上,楼主不妨也指点一二。


 


还有个小小的期望:不要把什么什么领头人的帽盖在我头上,我感冒:)

TOP
17#

      假如说我申报的课题的主题和内容对喻伯军率领的科学团队来说只是个牙牙学语的婴孩,而不睡觉的兔之课题尤为茁壮成长的少年!对刚刚起步的遐想来说,能写论文和课题已经是不错的进步!对科学团队来说却是个沉重的负担:科学教师队伍如此的参差不齐!


      感叹:教育战线是如此的不平衡!

永远不带假面具! 在虚拟的网络里可以活得很真实——想说就说; 在现实的生活中习惯过得较悲怜——自怨自艾。
TOP
18#

我看分数的!帖子、精华、积分和威望的!
永远不带假面具! 在虚拟的网络里可以活得很真实——想说就说; 在现实的生活中习惯过得较悲怜——自怨自艾。
TOP
19#

很想很想细细地读,认认真真地分析.但很难做到


心里想:假如我也参与此课题,我该怎样完成这样的任务?


谢谢科学老师为我提供学习科学的具体材料.有你们做我的后盾相信自己会爱上科学这门学科的!虽然是位不合格的科学老师!

永远不带假面具! 在虚拟的网络里可以活得很真实——想说就说; 在现实的生活中习惯过得较悲怜——自怨自艾。
TOP
20#

从科学老师身上可以看到对科学学科忠贞的态度!


但遐想很想问问,你的热情有没有伤害语文\数学和英语老师的感情?学校的孩子在你的热情吸引下保证有一大帮的爱科学苗子.那些孩子的语文\数学和英语成绩能兼顾吗?会不会顾此失彼?会不会你也只能带好些个优等生,让优等生围着你们课题组转?


在我们学校教科学以往是领导的事,因为意外,所以我享受领导级待遇.一个老领导嘴上经常唠叨:"你是我们学校专职的科学老师!"让我脸红耳赤.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3-31 15:00:56编辑过]

永远不带假面具! 在虚拟的网络里可以活得很真实——想说就说; 在现实的生活中习惯过得较悲怜——自怨自艾。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