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江南实验学校草帽2009年学校教学生活纪实 [复制链接]

1#

江南实验学校草帽2009年学校教学生活纪实

 

    前言:经历了2008年的变迁,我从家乡重新回到了杭州,这个梦开始的地方。2008年是我收获的一年,论文、案例、学生比赛,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更可喜的是,我被小学科学网任命为网络研修的版主,短短地二个月,我被评为优秀版主,如果是优秀会员,我自认为还能胜任,作为新生代的版主,获得这样的荣誉,是我未曾预料到的,这是大家对我的鼓励,更是对我的关心和支持。在新的一年里,我将在前辈们的关怀下,更好的工作,更快地成长。


 


 


1、新年展望  


沉寂了半个多月,春节在家由于条件关系一直不能上网,索性没有了上网的念头,那就好好休息一下吧。新的学期已经开始,我将踏上新的征程。过了一年,孩子们都大了一岁,过了一个学期,孩子们对科学有了更多地认识,过了一个学期,家长们对科学将更加关注。总之,一个学期后发生了很多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将会更多地促进本学期的科学学习,我对孩子们的特点也有了一些基本的了解,我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孩子们一定能够在科学课堂上学得开心,学得轻松。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2-17 21:58:59编辑过]

分享 转发
我的BLOG:
http://hi.baidu.com/caomaoyaya
http://blog.kxsy.net/user2/12762/index.html
TOP
2#

 

2、开学第一天   累并懊恼


   开学第一天加班,似乎前所未闻。但事实就是如此,学校开学典礼上将于二中国际部的学生搞一个“红红火火中国年”的活动。


流程包括:


一、锣鼓队:迎宾锣鼓   锣鼓声中欢迎国际部师生就坐


二、全体起立,奏国歌。


三、宣布典礼开始。


四、介绍春节的习俗(春节由来、传说等 )


五、中华诗歌连诵                   


六、现场写春联、赠春联                


七、民乐团演出                     


八、颁奖:送灯笼、交朋友               


(宣布获奖者,上台领奖,)


九、吃饺子            


由于上学期末期末工作结束后,大家都开心地过年,开学初这次活动的准备工作都堆积在一起,所以格外的忙,学校锣鼓队和民乐团提前两天就在学校排练了,会场的布置在紧锣密鼓中布置完成。一个下午的时间,清理教室卫生、出黑板报、整理桌椅、到仓库办教科书,除宣传栏上的杂物,整整一个下午,几乎未停下来稍息片刻,当然,这还是在班主任和两个孩子的帮助和配合下,一起完成的,最后已经五点了,再去帮忙布置会场接近到六点。


惨的是,回来的路上,由于车的年检保险出了点问题,摩托车竟然被交警叔叔扣押了,伤心加懊恼 ……

我的BLOG:
http://hi.baidu.com/caomaoyaya
http://blog.kxsy.net/user2/12762/index.html
TOP
3#

 

3、学生报到   惊喜


没了车,只能坐公交,早起了20分钟,赶上了七点的公交。幸亏去年12月新开了B6,据说能直接到学校边上的站点,查阅了线路,离住的地方16站,线路比较偏,半个小时应该来得及。发车时,仅我一人,从司机口中,了解更多该次车的信息,以便控制时间。今天的天气非常好,沿江的风景让人感觉耳目一新,坐在宽敞的车里,迎着晨曦上班,心情倒也不错。一路上计算车在各站点停靠的时间,一直过了23分钟,车到学校东面的站点。


走进校门,惊喜地看见昨天拉得绳子上已经有了不少漂亮的灯笼,五花八门,形状各异。除了一些是市场上购买的灯笼外,更多的是手工的灯笼,询问了几位学生,手工的作品一般都是和家长们合作完成,由几只灯笼造型奇特、形象逼真,惟妙惟肖,可谓巧夺天工。学校也不失时机地不知从哪里弄来了大型的金牛灯笼,仙鹤起舞的灯笼做摆设,引得不少前来报名的家长啧啧称赞。


走进自己的班级,许多孩子都带来了自己准备的灯笼,我为他们一一挂上,一个个小灯笼,红红的飘荡在空中,预示着今年我们必将鸿运当头。


下午,在精彩地演出中,我们迎来了二中国际部的师生,国际部的孩子我还是第一次见面,以欧美籍为主,还有不少印度、韩国的小朋友。在锣鼓队整齐的锣鼓声中,大家起身鼓掌欢迎。在演出中,穿插了春节的介绍,书法作品的赠送,整台表演精彩分层,体现出一定的水准。在如此短的准备时间里,能够做到如此圆满,这就是江南人的团结协助造就的和谐团队,充满力量,充满活力。


晚自习后,我仍旧坐着B支6公交,望着路边闪烁着的路灯,赶往回家的路。

我的BLOG:
http://hi.baidu.com/caomaoyaya
http://blog.kxsy.net/user2/12762/index.html
TOP
4#

问候小兵,搬家啦?来来回回挺辛苦滴,不过,是不是搬进了两人世界的安乐窝呢......那倒是该祝贺的

TOP
5#

登记了,合法了。


年龄也已经超过了晚婚的年限,是该办事了哈哈。


 

我的BLOG:
http://hi.baidu.com/caomaoyaya
http://blog.kxsy.net/user2/12762/index.html
TOP
6#

怪不得这么幸福,原来升级了。


 


 

杭州市闻涛小学——杨海庆
TOP
7#

草帽    你文章打错字了              在第十二行  孩子们都了一岁     体罚可是很严重的  我们这里要扣除奖金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2-12 10:10:55编辑过]

TOP
8#

罗老师真仔细!


谢谢提醒,检查的习惯一直没有养成,所以老是有错误产生,真得好好改改了。


反省一下

我的BLOG:
http://hi.baidu.com/caomaoyaya
http://blog.kxsy.net/user2/12762/index.html
TOP
9#

关于教师幸福感与学生特质的讨论


 


题记:学校要求每个教师对于教师幸福感的来源与江南学生典型特质进行一些讨论,本人未经细细琢磨,只是凭着专业的直觉,对这两个问题进行了点滴讨论。


 幸福感一词包含的内容很广,幸福既有来源于物质的,也来源于精神上的。作为教师,来自物质或收入上的幸福感显然与其他行业相比,表现出很大的差距。因此,教师的幸福感主要来源于非物质成分。但随着物价的上涨和教师生活成本的提高,学校在物质待遇方面理应给教师更多的回报。


精神层面,我觉得教师的幸福感主要来源于对教书育人这份职业的喜爱。选择了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就是选择了清贫,但至今为止,千千万万的教师在一个低水平的待遇中坚持了下来,我认为教师首先在教书育人中感到幸福,就像医生一样,他们在救死扶伤中得到满足,教师把孩子从牙牙学语的孩童教育成为懂事、有礼貌、充满智慧的人,教师在孩子的变化中得到幸福。


其次,教师的幸福感还来源于宽容的心态。人无完人,孩子一生中所要犯的错误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此时教师的心态显得非常重要,一颗宽容的心,既能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博爱,也能使教师在看到学生细微处变化时,幸福感油然而生。


再次,教师的幸福感来源于学校氛围的融洽。处在江南的这个大家庭,强烈感受到每一位教师都在认认真真地做事,委托一件事情给其他老师,能让人放心。这也是教师感到幸福的一方面,另外,在合作办事的过程中,大家不仅积极参与,还在和谐团结的互帮互助的氛围中共同提高,使青年教师感受到长者的关怀,年长教师感受到青年教师的上进。同时,后勤部门的极力配合和学校领导的重视关怀,能使一线教师更认真地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全心全意地搞好学科教学,同样更关心每一个学生,为学生快乐成长服务。此时,教师的满足感和幸福感也在上升。


总之,除去必要的物质回报(特别在一些重大活动开展后),我觉得江南教师的幸福感更多地来源于精神方面,对学校教育理念的认同和执行,对学校文化和教育环境的认同和肯定,同事之间关系的和谐,看待学生时拥有的心态,都可以成为教师幸福感的来源。



 


江南学生的特质



在一次坐学校边上公交车时,听到一位看似民工兄弟的年轻人说,这所学校真气派,好像是贵族学校,都和大学差不多了。看着他在谈论江南的表情,听着他谈论的语气,我觉得在他的心里,江南应该是一所充满贵族特质气息的学校。在外人看来,江南有豪华的入口,有高耸的教学楼,又宽阔的操场,有一流的设施,这也许就是外地人误以为江南是贵族院校的直观感受。


然而,内行人却不会这样认为,学生的精神面貌和学生的学习和课外行为,也许更能展现出一所学校的特质。我觉得江南学生,首要的应满足中小学生守则上达到的基本要求。我个人比较看重的是,江南学生应懂得尊敬每一个人,不会目空一切。其次,江南学生应具有良好的学习和创新意识,在思维发展方面,应与其它学校学生有不同一面的表现,思维特质不趋于大众化,有自己个性和独立的思考。再次,江南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自主能力。富裕家庭的孩子,犹如处在温床中的花苗,如在学校教育中不重视培养,很容易在严冬中难以生存。江南学生应有独立的思维和自主能力,有较好的自律习惯。最后,我认为江南孩子应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风貌。良好的精神风貌不仅来源于孩子们不沉溺于学习,不受困于学习,更主要的是在快乐、轻松的环境中学习,乐于学、乐于做。另外,还来源于对学校教师、同学、环境的喜爱和认同。在学生对各方面都能满足的同时,学生才会表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

我的BLOG:
http://hi.baidu.com/caomaoyaya
http://blog.kxsy.net/user2/12762/index.html
TOP
10#

以下是引用草帽呀呀在2009-2-12 9:37:00的发言:

登记了,合法了。


年龄也已经超过了晚婚的年限,是该办事了哈哈。


 


      哈哈,恭喜哈

学习学习再学习
TOP
11#

      看完你上面的发言,觉得你做事很实在的。我有时候就有些浮躁,不能长期坚持的。所以因为这个毛病,失去了一些好机会。都在展望09年,一起加油!请你多监督啊
学习学习再学习
TOP
12#

悠悠好谦虚啊!


我也只是边琢磨边学习,正像你所说的一起加油努力吧,毕竟我们还很年轻,时间充足,不断提高。

我的BLOG:
http://hi.baidu.com/caomaoyaya
http://blog.kxsy.net/user2/12762/index.html
TOP
13#

            在江南实验青年教师翠竹研修班上的发言

 






                                 ------在教育中成长着快乐着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在即将迎来春暖花开的季节,江南实验学校迎来了青年教师翠竹研修班的开学典礼,能站在这里作为学员代表上来发言,我感到万分荣幸。


    记得在本科毕业典礼上,浙大教育系主任刘正伟教授曾勉励我从平凡工作做起,在教育一线体验反思教育现状。毕业两年多以来,在小学科学教学岗位上,我一直兢兢业业,一步一个脚印,在教育第一线磨砺自己,时时刻刻反思着自己的教育行为,切身体验着教育第一线的辛苦与乐趣。


    去年九月,和在座的许多老师一样,我来到了美丽的钱塘江南岸江南实验学校。江南高起点的平台让我感受到了不小的压力,在我屡感自己教育科研水平停滞不前的时候,江南领导高瞻远瞩的视野,恰到好处的为我们这批年轻教师铺好了前进的道路。身在江南的年轻人,我们是幸运的。在我们前面,有徐校长、梁校长这样的教育楷模,有黄校长、田校长等一批教师精英,每一天都在用自己的行动为我们树立着教育的典范,还有那么多的老教师不断用爱和信任鼓励和支持着我们的成长。哲学家周国平曾说,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每个人的天性中都蕴藏着大自然赋予的创造力,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人如果能最大限度地释放他的潜能,那么他便是一个大写的“人”。 在不倦的追求中,多少人青丝染成白发,两鬓堆满霜花,这些老教师恰恰是我们精神上的财富。能够与这些老师一起工作,我们是幸运的;能够生活在这样团结和谐的学校,我们也是值得骄傲的。


    在江南,我们拥有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自由天地;在江南,我们拥有放飞梦想的舞台;在这里,我们更需要有翱翔苍穹的翅膀。让读书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常态,让反思成为我们教学课后的习惯。


    高天与原地,悠悠人生路;行行向何方,转眼即长暮。放飞我们的希望,缔造江南明天的腾飞与辉煌。


最后,让我们用自己的真心和爱心实践教育,让我们在教育中快乐的成长,谢谢大家!

我的BLOG:
http://hi.baidu.com/caomaoyaya
http://blog.kxsy.net/user2/12762/index.html
TOP
14#

讨论:根一定向下长吗?

 








    植物对周围环境的反应,最奇妙的莫过于它的生长方向,比如从一粒小小的植物种子萌发开始,它就知道根应该往地下生长,而茎干则伸向天空。这是一个极为普通的现象,然而植物为什么会这样呢?它是怎样懂得“上”和“下”的概念呢?又是由什么力量促使它选择根朝下、茎朝上的生长方向呢?怎样解释这种生理机制?
科学家们首先想到的是重力,他们从物理学想到,地球的引力一定是影响植物生长方向的重要因素。当时,著名的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鼻祖达尔文曾观察到,植物的芽和根在改变生长方向时,各部分细胞的生长速度不同,但这又是由什么来决定的呢?达尔文无法做更进一步的解释。
       到1926年,美国植物生理学家弗里茨·温特,做了一个颇能说明问题的实验。他使植物的胚芽鞘一面受光照,另一面对着无光的黑暗处;结果胚芽鞘的生长发生了有趣的变化,渐渐地朝着有光的方向弯曲,后来温特从胚芽鞘中分离出一种化合物——植物生长素,它具有促使植物生长的功能。胚牙鞘受到遮荫部分生长加快,受光部分则由于缺少生长素而生长较慢,结果导致弯曲发生。于是温特认为,植物的茎或叶片的弯曲是由于生长素在组织内的不对称分布造成的。当植物受到策略刺激时,植物组织下部的生长素含量会大大增加,于是就使植物的根朝下生长,而茎则朝上生长了。
        自从温特发现植物生长素的秘密后,很多科学家投入到这一研究领域。他们发现,植物根总是朝着地心引力的方向生长,这同样是通过生长调节剂在根细胞里不同的分布来实现的,于是这些学者们提出,也许有一种被称为“平衡面”的策略感应物流向根细胞的底部,从而影响生长调节剂在细胞中的分布。水平放置的根,其上面比下面生长快,致使根向下生长,可是这种“平衡面”究竟属于何物?又是如何起作用的呢?学者们一时无法知晓。
       不久之前,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植物学家迈克尔·埃文斯以及他的同事,提出了一个崭新的理论。他们认为,无机钙对于植物的生长方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他们在研究中发现,在植物的弯曲生长过程中,无论是根冠下侧部位还是芽的上侧部位,都存在着高含量的无机钙。那么无机钙又是如何使植物辨别方向的呢?埃文斯解释说,因为根冠有着极为丰富的含淀粉体的细胞,而淀粉体就会把其内部的钙送到根冠下侧。这时,如果用特殊的实验手段去阻止钙的移动,植物马上就会表现出不按正常的方式去生长。同样,植物的芽虽然没有冠部,但也含有丰富的淀粉体,淀粉体也能将其内部的无机钙送到上侧的细胞中,这显然说明,无机钙对植物生长方向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那么,既然淀粉体内有许多无机钙,而无机钙又能在植物体内来去自如,除了重力之外,又是哪一种力量使无机钙如此方便地上下移动呢?最近,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斯坦利·鲁在研究中发现,这是由于细胞的上端和下端之间的电荷不同,两端电荷的不一致引起细胞极化。结果,为数众多被极化的细胞排列在一起,总电荷就强得足够吸引任何相反电荷的钙原子,驱使它们在体内移动。于是斯坦利·鲁提出,由于细胞的极性带动钙的移动,从而导致植物茎干总是向上生长,而根则朝地下生长。
       由谁控制植物生长方向的研究课题已日趋深入,这种神奇的力量取决于什么,是植物生长素还是无机钙,是细胞的极性还是数者兼有之?目前依然有待于更进一步的探索。

我的BLOG:
http://hi.baidu.com/caomaoyaya
http://blog.kxsy.net/user2/12762/index.html
TOP
15#

  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开始---植物新生命的开始反思

   


   正式上课第一天,我只有一节课,下午是快乐星期四,年级组举行了灯笼制作获奖表彰会。近一个多月没有上正课了,孩子们似乎还处在适应期,有些课堂常规有些生疏了。


    幸好,对于科学课,大家还是充满期待,加上昨天我已经对本学期教材做了简要的分析,大家对经历植物和动物的一生,尤其将要饲养蚕宝宝,充满了期盼,我也不失时机的指导学生回去准备一些基本的种植工具,经过初步调查,全年级近三、四十人早在幼儿园时期已经饲养过蚕宝宝,对养蚕已经有了一些基本经验。


    本课,我参考了08年舒老师背得教案,个人觉得舒老师的教案背得简单清晰,步骤明了。在上课得过程中,我基本也是按照这个方式上下来的,学生对于生物繁殖方式显然并不陌生,上个学期玮应付期末考试,我特地把资料库内植物繁殖多样性内一些段落要求学生背诵,虽然并没有实地见过,但学生印象比较还比较深刻。只是在提及绿色开花植物通常用种子繁殖的时候,学生对这个概念还有些陌生。经过学生描述植物生长过程、图画表述、上台讲解、补充说明等过程,孩子们对于植物的一生过程比较明确,这得益于上学期教学的成果。特别要提及的是有些孩子在画这个过程时,用线条表现出地面,我及时表扬了这些聪明的孩子。


    第二个活动,观察比较种子,学具袋里有好几种种子,大家对这些种子都非常感兴趣,在实际经验的基础上,能很快地描述出这些种子的外部颜色、形状、大小等等特征,由于摊在白纸上多有不便,我基本都把种子放在袋子里让学生观察。这里还有一个小插曲:多数学生对于小麦种子不认识,很多认为是小米、凤仙花种子或者其它什么种子,我想这可能由于南方种小麦不多的缘故吧,即使种植了小麦,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更多地是看到了面包,而不是种子。


    由于进行了充分的准备,除了第一个班级有些拖沓外,后面的班级都进行得不错,作业也能在课堂上清掉。这个学期,我要争取除了实验课,其它的课堂都要当堂清掉作业本,35分钟的课堂,要帮到这点,除了压缩课堂探究的时间,估计还要拖堂一两分钟,希望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进步,能真正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轻负担,高质量。


  


我的BLOG:
http://hi.baidu.com/caomaoyaya
http://blog.kxsy.net/user2/12762/index.html
TOP
16#

看到草帽这么踏实勤奋的态度,真的很感动!自己也要好好加油了!
TOP
17#

草帽好有才
秦爱军  杭州建德市 QQ:403962363
我的淘宝   http://yumifeifei.taobao.com/
TOP
18#

 

                 用实践去感知冷热


                             -------《温度和温度计》教学反思


    《温度和温度计》是第三单元的第一课,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于物体的冷热变化已经有了很多的感知,对于温度计的了解也不太陌生。但是学生在感知冷热的过程中,容易将错觉当作科学,同时对于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也仅仅限于表层。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指导学生学会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和如何读数,指导温度的具体含义。同时,我个人认为激发学生观察温度计的结构、鼓励学生使用温度计,引领学生感知生活中的冷和热(特别是水)也是本课的目标之一。


     教材的开始,让学生通过手去感知冷水和热水,脱显物体的冷和热,揭示温度的概念。同时,设计了用手指去触摸、感觉不同温度的水温。在教学之前,刚好与中学老师也探讨了此课,初中教学时将四杯不同温度的水减少为三杯水,分别是冷水、温水、热水,用手指先去感知冷水和热水,在同时放进温水杯中。学生实践中感知到,当手指触及不同温度的水后,再放进同一杯水后,手指的感觉冷热不同的。从学生的反应来看,部分学生已有先前的感知经验,但绝大部分学生还是有些吃惊,此时学生并没有完全意识到这个能得到的结论。同样一杯水,为什么我们感觉是不一样的?手指的不同感觉,说明了什么呢?通过这个实验的感受,说明了什么呢?在这个环节,我觉得自己引导的不到位,有时引导的方向变了,学生的思路也被带过去了,虽然学生的回答本身并没有错。教材设计本身就是突出用身体感官去感受物体冷热是不可靠的,从而引出温度计。


    温度计的介绍,我通过网络搜到了相关课件,在上完一个班级后,我发现课件在次序安排和问题设置方面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我利用了初中的课件,已经经过了部分修改),因此又进行了修改,在后面的班级使用时,学生学得很快,从作业反应来看,教学质量还不错。


从课件中,我强化了温度的读数、突出了零下温度的读数,并根据作业本情况,对温度计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对温度计结构、测量水时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和读数注意点,用教师演示与课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因此,也提前将第二课的内容也介绍了。从第二课的测量水温的操作来看,学生绝大部分操作都非常准确。


反思本课的教学,还是有许多不足。一是上课时间匆忙,35分钟的时间,带学生到实验室,等学生安静下来,一般都要4分钟,虽然学生的习惯已经比上个学期进步了不少。学生自我探究的时间就被压缩了不少,不然只能拖课,影响了学生后面课程的学习。二是带来送去,教师工作量大幅度提升,我的科学课常常是几个班连在一起上的,实验材料准备和整理工作量太大,时间也来不及,常常影响课堂学习。三是安全责任重大,从教室到实验室的100米,雨天路滑,学生容易摔倒,教师必须跟随,体力上是一大考验。


到实验室上课,矛盾与优势共存,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如何改变这些弊端,真的还需要我不断反思,不断做好班级管理,让孩子能够真正在实验室做好自己的科学。


    

我的BLOG:
http://hi.baidu.com/caomaoyaya
http://blog.kxsy.net/user2/12762/index.html
TOP
19#

讨论:蜜蜂大量死亡之谜  发贴心情


         连续20日的阴雨天终于在今天得以收尾,虽然太阳公公还有点害羞,但拨开云雾的笑脸让每个人都感觉到精神气爽。然而,今天在学校里却发现了一件怪事,许多小朋友都在走廊上、教室边角的顶上、操场上发现了许多蜜蜂,很多蜜蜂都已经死亡?学生们都非常好奇,纷纷来问我为什么出现这么多的死蜜蜂。我一时也答不出来,来这里请教各位。



  我自己傻想,这应该和天气有莫大的关系,阳春三月,植物开始萌发,动物也开始热闹起来,丢藏了许久的蜜蜂经过一个冬天的休眠后也要出来觅食了,也许是连续的阴雨加寒冷的气候让这些小动物无法适应,在拨开天雾的清晨,终因体力不支而死亡。也可能是前段时间就已经开始死亡,只是没有集中出现?或许有其它的原因?


    你觉得哪种可能呢?望请赐教!

我的BLOG:
http://hi.baidu.com/caomaoyaya
http://blog.kxsy.net/user2/12762/index.html
TOP
20#

以下是引用yumifeifei在2009-2-25 9:28:00的发言:
草帽好有才

过奖过奖!


我们还只是缺乏经验的年轻老师,还要向你们多多学习呢!

我的BLOG:
http://hi.baidu.com/caomaoyaya
http://blog.kxsy.net/user2/12762/index.html
TOP
21#

______到目前为止,蜜蜂死亡的原因还没有最终确认,已经知道的是,蜜蜂疾病和病原体,如瓦螨,不是引起蜂群死亡的唯一原因。受影响的蜜蜂最终表现为免疫系统受损。在美国,这种原因导致的蜜蜂死亡被称作“蜜蜂艾滋病”。


http://hi.baidu.com/lllele/blog/item/7a80cbcd1bb78c530fb345de.html


 


不知道草帽学校的蜜蜂又是什么原因致死的呢?

TOP
22#

 

实验室常规不可懈怠


-------《测量水的温度》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节典型的实践探究课,学生将手持温度计测量4杯不同温度水的温度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测量水温的步骤、方法,是本课学习的重点。当学生能够运用准确的测量方法测量水温的变化,并且能够记录水温变化的数据后,教师将引导学生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总结水温变化的特点,将物体温度的变化与热量的传递进行联系,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我利用课件和演示相结合的方法,对如何准确操作温度计的方法进行了介绍,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基本准确,只是有几个孩子不太适应拿温度计的最上端,因为这回影响孩子们读数,有个别学生拿着温度计的中间,有些影响读数。另外,在提问过程中,孩子们对液态水的温度范围并不是十分清楚,有认为水可以在零下10度的,也有认为水可以有120度的,显然学生们对于水的温度取值范围有些不清楚。但同时,有相当部分学生知道冷了会结冰,水会变成水蒸气蒸发。


这个实验,测量不同温度的水温,看似简单的一个活动,其实对于老师而言,工作量并不小,每组四个杯子,9个组36个杯子,8个班。除了装自来水杯子可以固定不动外,其它2、3、4号杯的水都需要在上课钱准备好,特备是3、4号杯中的热水和刚从开水瓶倒出来的水,要课堂中给学生倒,再搭上36支温度计的分发,材料准备方面,常常需要浪费很多的时间,而且每一节到实验室的课,老师都要亲自接送孩子们,以免出现安全事故。所以这段时间特别累,尤其是孩子们在老师精心准备下,却没有达到理想的甚至仅仅是合格的表现时,尤其令人伤心。


在测量水温的过程中,一些调皮的孩子喜欢把温度计在这个杯子里放放,那个杯子里放一下,其实一旦温差太大,温度计也容易破裂,这些虽然在操作前就已经指导过,只是孩子们的好奇心总是诱导着他们做一些“不合乎规矩”的事情,有时为了不影响他的兴趣,也就罢了。水温的测量并不是难事,难就难在学生的数据不具有连续性,一小半学生还没有领悟科学探究中数据的价值和意义,“玩”的本性远大于实实在在地探究,虽然玩也能玩出花样,但究其本质,还是有些漫无目的,缺乏学习的效率。近7成小组得出了一些准确的数据,其中302班的实验观察、数据记录最好,效率最高,学生在课堂数据分析环节中所收获的东西也最多,堪称一节非常成功的课。而少数班级,也许还没有适应实验室上课的规范,还需要我继续以抓好常规为主,慢慢让学生进入实验室后,能够按照实验室的基本要求来操作实验,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从4杯水的温度变化数据来看,学生们只要仔细观察、肯懂脑筋,会发现这些数据中蕴含着许多有趣的结论,如水温变化的特点,四杯水温度下降速度不一,自来水的温度基本不变(接近实验室空气的温度),刚从热水瓶中倒出来的水温下降最快(温差最大,热量散发最快)。有大量的热气上升,说明热水正把它的热量散发出来,从而使温度下降,由温度过渡到热量的过程相对比较合理,学生们在本节课当中的学习也比较快乐,只是因为学生处初次接触这些材料,好奇心比较重,小组合作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小问题,有3支温度计在实验过程中被损坏。


同时,从本课当中,我也注意到一些班级学生到已逐渐适应到实验室上课的基本要求,各个班级相比上个学习来实验室上课有了明显的进步,一些常规正渗透到他们的心底里,这对他们今后养成良好的实验操作规范,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也将更严格、更细心地抓好学生到实验室上课的常规工作,促使学生在实验室能够真正搞好科学探究,并在探究中出彩!

我的BLOG:
http://hi.baidu.com/caomaoyaya
http://blog.kxsy.net/user2/12762/index.html
TOP
23#

让科学课更轻松 ---------《冰融化了》教学反思

 






    <<冰融化了>>是基于学生在实践水结冰的课堂后展开的,应该说难度要明显小于水结冰,这是因为冰融化这个过程,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有非常多的经验,只是这些经验往往侧重表面的一些变化,而缺少对本质属性的了解。其中,学生们对于冰在融化水的过程中,温度的转变有着自己的理解,并且表现出层次的不同,一部分学生对此是无知的,并且没有任何根据的胡乱猜测,(这是科学探究活动以前常见的学生的状态,对相关知识表现为空白)。还有一部分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能够有根据的预测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比如预测冰融化过程中,水的温度可能上升到10度(实验室空气的温度),8个班教下来,几乎没有学生认为冰融化期间的温度会保持在0度左右,这从他们在做实验过程中老是抱怨为什么温度总是0度可以看出,所以这节课的前面部分非常有意思。


在讲解实验方法时,按照书本上提供的方法,其实是不能完成所有教学目标的,本课有一个目标要求查看出冰在多少温度下才会融化,这个临界点的得出根本不可能,所以教学过程中也就模糊处理了这个知识点。


    这个实验得出的数据一般比较统一和集中,由于教材中实验设计并不符合课堂教学的实践,所以其实这个实验只进行了一般,即缺少了冰全部完全融化成水时温度的数据。这点,时间上显然是来不及的,不过我想教师可以预先准备一杯即将全部融化冰水,以演示的方法读出数据。而当冰全部变成水后,水的温度也将逐渐上升,以致接近实验室空气的温度。


    其实,这个实验中得出的数据还是有点意思的。起码,温度稳定在0度左右,变化不大,在完全融化以前,温度没有很大的起伏。学生对于实验后得出的数据分析的能力还比较弱,当然这点对于三年级的要求已经非常高,以后这种能力还需要不断提炼。


    对于如何加快冰的融化速度,学生们大多数能够提出加热的方式(加点热水、微波炉加热、加点热油、在太阳下晒等),而极少数学生能够提出来吹风,加盐也能加快冰融化的速度(这些学生的经验相对就丰富多了)。于是,按照书本上的方法,我请实验室老师准备了形状、大小相同的冰块,装在塑料袋中,让学生们在课堂上比赛哪个小组融化的快。


    虽然学生为了加快速度,都不遵循规则,但是里面表现出的团结、协助还是让我非常地感动。一些学生把冰块捂在水中,一个小组都把手放在一起,还有学生把冰块放在衣服里或者用嘴拼命的吹气加快冰融化的速度,虽然最终学生多数都不会记录时间,但是这些都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们在做好科学探究的同时,对科学课业产生了莫大的兴趣,更有着团结合作的精彩表现,这些已经足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3-10 20:28:14编辑过]

我的BLOG:
http://hi.baidu.com/caomaoyaya
http://blog.kxsy.net/user2/12762/index.html
TOP
24#

【虽然学生为了加快速度,都不遵循规则,但是里面表现出的团结、协助还是让我非常地感动。一些学生把冰块捂在水中,一个小组都把手放在一起,还有学生把冰块放在衣服里或者用嘴拼命的吹气加快冰融化的速度,虽然最终学生多数都不会记录时间,但是这些都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们在做好科学探究的同时,对科学课业产生了莫大的兴趣,更有着团结合作的精彩表现,这些已经足够。】草帽对科学的理解真的很“豁达”,可以看出你的用心,学生学得开心,这样的科学课对于小学生来说应该是最好的了。上周一位家长的谈话让我深思,“家长的孩子是我班的科学课代表,她说她儿子上个学期对科学非常感兴趣,可是经过期末考试时还要背一些知识,让她的孩子对科学失去了一点兴趣,所以,这个学期他对科学的兴趣有所下降。”这个谈话内容让我感到悲哀,为中国的教育感到悲哀,而我也被学校逼得无奈。
TOP
25#

  一个班级部分测量数据的统计

 


连续测量6分钟内水温变化的记录表


 



































0分钟


4分钟


6分钟


 


自来水的温度1


9\8\9\8


7\10\7\8


8\10\7\9



温水的温度2


17\16\17\


10\14\15\15


10\14\15\15



烫手的热水的温度3


42\42\42\53\


31\30\31\39


29\28\29\40



刚从热水瓶里倒出的热水4


74\74\73\77


44\45\42\47


40\40\39\47



我的BLOG:
http://hi.baidu.com/caomaoyaya
http://blog.kxsy.net/user2/12762/index.html
TOP
26#

以下是引用一品轩在2009-3-11 23:11:00的发言:
上周一位家长的谈话让我深思,“家长的孩子是我班的科学课代表,她说她儿子上个学期对科学非常感兴趣,可是经过期末考试时还要背一些知识,让她的孩子对科学失去了一点兴趣,所以,这个学期他对科学的兴趣有所下降。”
我觉得这个家长本身并没有很好的关注孩子,科学在一定意义上除了动手探究外,基础知识的记忆也是相当关键的,记得我读初中时,当年诺贝尔化学家的主是一位日本人,他说了一句很经典的话:学习化学,从某种意义上,就是记忆。如果缺少了基础知识的记忆,纯粹以探究活动为中心,是不是又会走前面的老路呢?
我的BLOG:
http://hi.baidu.com/caomaoyaya
http://blog.kxsy.net/user2/12762/index.html
TOP
27#

 

<<水珠从哪里来>>教学实录和点滴反思


 


装冰的玻璃杯外壁出现了许多小水珠,这些水珠是怎么形成的呢?在创设了这样一个情景后(装冰的塑料杯外壁出现了明显的水珠),学生们进入了交流环节。


可能是冰融化形成的。一位学生提出这样的解答时,马上招来了反对的声音,他们清楚地记得,塑料杯没有漏掉的可能。至于是加水后满出来的,学生们也一致反对,因为在给学生冰时,并没有创设这种可能性。一些班级寂静了下来,他们实在想不出来这些水珠从哪里来,还有一些班级的学生在看了后面一课内容后,会说出是水蒸气变化而成,但具体过程却不太清楚。


那就回想一下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哪些地方有类似地现象产生呢?这个提示马上在教室里炸开了。学生们的手都举得高高的。


“在冷饮的外面,我们可以看到有水珠出现。”


“冬天,在汽车玻璃外面有许多水珠。”


“洗澡的时候,在浴室顶上有水珠出来。”


……


学生的话匣子马上打开了,生活中出现水珠的现象太多了。说明学生们平日观察的还比较细致,虽然还不足以得到答案,但是至少能找出共同点了。在这些地方,都有热碰到了冷的现象,这点通过引导是可以总结出来。装冰的杯子外壁出现了水珠,而空杯子或装水的杯子外面却始终没有水珠出现。那水珠的出现肯定和冰有关系,这是可以通过比较和分析得出来的。冰代表冷,但并没有直接提供水,而水又不会自己生出来,水又会从哪里来呢?这时候学生们开始思考了,反应快的学生马上知道空气中存在着水蒸气。空气里真的有水蒸气吗?对于空气中有水蒸气这个结论并不是所有学生都清楚的,所以我进行了适时的引导,水在温度高的时候会蒸发,这是测量水的温度一课大家看到的,河里、江里、海里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都会蒸发,这是课外知识比较丰富的学生的回答。总之,通过学生的回答,其他学生也渐渐地意识到在空气当中的确存在着许多水蒸气。


这些水蒸气又是如何变成水珠呢?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水蒸气变成小水珠呢?对于多数学生而言,这个问题是没有概念的,变化过程也是比较复杂的,毕竟水蒸气大家肉眼是看不见的,按照这些学生的年龄层次,直观感性思维显然比抽象思维更有效。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我把后一课的实验提到了这节课,将热水倒入玻璃杯中,有许多水汽(许多学生认为水汽就是水蒸气,其实这里把气当作汽了,同时这也是后一课的难点)上升了,将毛玻璃片盖在玻璃杯上,水汽马上凝结在玻璃片上,出现许多小水珠,而且水珠渐渐地扩大,现象很明显。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清晰地看到水蒸气变成小水珠,通过请学生描述和分析,大家对于水蒸气遇冷后变成小水珠有了直观地感性认识。


通过这个实验现象的讨论和分析,联系到装冰的玻璃杯外壁出现水珠,多数学生也能够慢慢领悟出这些水珠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冰后凝结而成的,其实这个过程,不也是云、雾形成的原因吗?希望孩子们能够通过这样课堂的学习,自己能够逐渐学会解释生活中看到的现象,慢慢领悟到科学的真谛!


从学生课堂的反应情况来看,这些基于生活实践的科学问题, 由于学生阅读量、生活实践、细节观察等方面的差异,对于这些问题的认识也表现出很大的差距,比方说学生对于空气中究竟有无水蒸气的认识,小部分学生认为没有或者有时候有,有时候没有。这显然和孩子们的前意识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加入家长们在生活中更多地去注意引导孩子观察身边的自然现象,加以科学化的引导,我们的孩子一定会对这个世界更感兴趣,对科学更佳喜爱!

我的BLOG:
http://hi.baidu.com/caomaoyaya
http://blog.kxsy.net/user2/12762/index.html
TOP
28#

 

      


                             滨江区小学科学青年教师课堂展示活动顺利举行


      3月18日,杭州滨江区小学科学青年教师课堂展示活动在博文小学如期举行,全区20多位科学专兼职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博文小学黄琦老师和滨兴学校赵欢明老师分别执教了《温度和温度计》和《月相变化》,两位老师风格迥异的执教风格,给听课的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与以往活动方式略显不同的是,本次活动先由上课老师说课,以便听课教师更好地了解上课教师的教学设计意图,更直观有效地去观察教师如何通过课堂构建实现教学设计目标的过程。针对《月相变化》这一课,赵欢明老师给我们展示了他独创的自制教具,模拟月球运行轨道装置,这一装置花费了他很多精力,可以看出他在钻研教材和设计方面的确花了大量的心思。黄琦老师更多地以数学思维来设计《温度与温度计》一课,让人有点耳目一新。


      课堂上,两位教师充分展示了教学技艺和能力,关注学生的前认知对课堂目标实现的影响,重视课堂细节,比较有效地达到了教学目标。相比而言,王老师更侧重基础知识的掌握,重视学生的读写表达能力,赵老师则让学生通过模拟体验的方式来探究月相变化,通过预设、模拟、推理、巩固四个阶段,使学生扎实有效地形成了月相变化的科学概念。


     活动结束后,大家对两堂课进行了积极的点评,对于《温度和温度计》一课,大家都认为第一个活动是十分必要的,通过手指感知水的温度,体会感官感知温度的不准确性,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测量工具的重要意义。同时,大家认为教材所用的四杯水可以减少到三杯水,实际操作下来效果也不错。而对于《月相变化》一课,讨论认为,本课赵老师的教具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学生通过模拟体验的方式,从一开始对不同时间月相变化的模糊认识到最后能够比较清晰地画出月相变化的整个过程,可以说概念的建构非常成功。同时,大家对赵老师的教具也提出了很多宝贵的修改建议,比如设计滑道来模拟月球转动等等。


      本次青年教师课堂展示活动展现了滨江区青年科学教师努力上进,刻苦钻研教材,自我创新的精神,为区广大科学教师提供了良好的学习交流平台。大家纷纷表示,本次活动带给自己不少触动,也为自己今后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供了有意义的经验和帮助。



               

我的BLOG:
http://hi.baidu.com/caomaoyaya
http://blog.kxsy.net/user2/12762/index.html
TOP
29#

以下是引用草帽呀呀在2009-3-9 21:34:00的发言:
 

实验室常规不可懈怠


-------《测量水的温度》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利用课件和演示相结合的方法,对如何准确操作温度计的方法进行了介绍,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基本准确,只是有几个孩子不太适应拿温度计的最上端,因为这回影响孩子们读数,有个别学生拿着温度计的中间,有些影响读数。另外,在提问过程中,孩子们对液态水的温度范围并不是十分清楚,有认为水可以在零下10度的,也有认为水可以有120度的,显然学生们对于水的温度取值范围有些不清楚。但同时,有相当部分学生知道冷了会结冰,水会变成水蒸气蒸发。


这个实验,测量不同温度的水温,看似简单的一个活动,其实对于老师而言,工作量并不小,每组四个杯子,9个组36个杯子,8个班。除了装自来水杯子可以固定不动外,其它2、3、4号杯的水都需要在上课钱准备好,特备是3、4号杯中的热水和刚从开水瓶倒出来的水,要课堂中给学生倒,再搭上36支温度计的分发,材料准备方面,常常需要浪费很多的时间,而且每一节到实验室的课,老师都要亲自接送孩子们,以免出现安全事故。所以这段时间特别累,尤其是孩子们在老师精心准备下,却没有达到理想的甚至仅仅是合格的表现时,尤其令人伤心。


从4杯水的温度变化数据来看,学生们只要仔细观察、肯懂脑筋,会发现这些数据中蕴含着许多有趣的结论,如水温变化的特点,四杯水温度下降速度不一,自来水的温度基本不变(接近实验室空气的温度),刚从热水瓶中倒出来的水温下降最快(温差最大,热量散发最快)。有大量的热气上升,说明热水正把它的热量散发出来,从而使温度下降,由温度过渡到热量的过程相对比较合理,学生们在本节课当中的学习也比较快乐,只是因为学生处初次接触这些材料,好奇心比较重,小组合作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小问题,有3支温度计在实验过程中被损坏。


同时,从本课当中,我也注意到一些班级学生到已逐渐适应到实验室上课的基本要求,各个班级相比上个学习来实验室上课有了明显的进步,一些常规正渗透到他们的心底里,这对他们今后养成良好的实验操作规范,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也将更严格、更细心地抓好学生到实验室上课的常规工作,促使学生在实验室能够真正搞好科学探究,并在探究中出彩!


 

 

小斌在第一次上的时候用了3个杯子自来水,温水和热水瓶的水。采用的是4人小组3人观察,1人记录的方式。课后我们在交换意见的时候也提出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分工问题。3人有机会不断练习反复观察测量水温,而始终有一位同学负责纪录,没有得到同等的观察测量机会。看来,小斌在后面的课上马上领悟到,虽然自己非常的辛苦,但是学习中学生的公平参与体验非常的重要。

小斌也发现了,自从带着学生进入实验室后。一堂成功的,顺利的科学实验课,学生的课堂规范成了首要条件。科学课堂中的规范简单想来可能一是为了能够使学生明白实验的流程,操作的要点和难点。二是为了确保实验时学生实验时的安全问题。三是为了在实验后学生们交流实验结果时能够学会倾听,在倾听中学会整合分析,思考。

想到了,就说,也没有好好组织。小斌见谅!

TOP
30#

磁铁单元教学前小测试


说说你所知道的磁铁


1、生活中,你知道磁铁有哪些形状?它们都叫什么磁铁?


2、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磁铁,它们有什么用处?


3、磁铁能够吸住一些物体,尽可能多地写出你知道得磁铁所能吸住的物品名称。


4、磁铁能隔着物体吸其它物体吗?尝试利用磁铁隔着物体去吸其它物体,并记录隔着什么物体。


5、关于磁铁,你还想了解哪些知识?写出你的问题。(该测试可以上网查询资料)

我的BLOG:
http://hi.baidu.com/caomaoyaya
http://blog.kxsy.net/user2/12762/index.html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