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对《运动起来会怎样(一)》的思考与教学过程录 [复制链接]

1#

对《运动起来会怎样(一)》的思考与教学过程录

      内容:四年级科学第四单元第3课《跳动起来会怎样(一)》

执教:浙江省桐乡市崇德小学 陈梅娟


时间:200810


    背景:本学期将承担桐乡市小学科学“新课程开放日活动”、市学科带头人跨片展示、嘉兴市小学科学骨干教师研修班活动的开课任务,因为时间在同一个月,所以就决定都上这个内容,这样也可以对这节课有更多的思考与学习机会。


    发帖意图:记录对一节课教学的思考与实践的全过程,展示所有的交流信息,以求得到更大的帮助从而获得提高。


  (补充:2009年10月再次执教该节公开课,详见64楼以后)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2-19 13:56:31编辑过]

分享 转发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2#

第一轮教学设计(定稿):本帖第30楼—40楼


第二轮教学设计(定稿):本贴64楼,课件:本贴67楼。


第二轮教学时的录像:http://blog.kxsy.net/user1/6/archives/2012/42341.html(或:http://www.56.com/u96/v_NjYzODMyMzc.html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2-19 13:51:43编辑过]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3#

    教材与教师教学用书资料参考:

一、教材中的教学流程


测量心跳与呼吸——运动后呼吸为什么会加快?(认识呼吸器官——实验:反复呼吸同一袋空气有什么感觉?——实验:用点燃的火柴检验呼吸前后的气体有什么不同?——学习《呼吸前后的气体成分比较表》——总结运动与呼吸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1.人体运动需要氧气,在肺部进行气体交换,将氧气吸收,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2.人体运动量越大,消耗的氧气也就越多,就需要加快肺的呼吸,以吸进更多的氧气。3.经常锻炼身体,可以加大身体的肺活量,这样有利于身体健康。


(二)过程与方法:1.合理使用实验记录单,并进行数据分析。2.结合实验现象、相关信息资料,做出对呼吸次数加快原因的分析。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愿意与同学相互交流,能够在合作中完成实验活动。2.认识到耐心、细致地完成测量活动的必要性。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用体验和实验的方法,验证气体交换后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发生了变化。


教学难点:通过设计简单的实验证明随着呼吸次数的增多,袋里的氧气在减少。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4#

 

网上资料参考


浙江省余姚市马渚镇中心小学桑建辉教学设计与体会:http://ftxx.hyedu.net/ReadNews.asp?NewsID=2605


温州郭诗文与永嘉叶娟燕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1&id=2802&page=3&star=2


桑建辉老师的课件: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2&Id=3330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5#

   

课前问卷调查


1.       如果桌上有塑料袋、吸管、水槽、水、杯子这些材料,你会玩哪些与空气有关的活动?  


2.       做跑步、跳绳的运动时,我们的身体会有哪些变化?  


3.       运动后,人的呼吸会有变化吗?(请选择答案画“√”)


A、没有变化      B、会加快      C、会减慢


4.       数呼吸的次数时,怎样算一次?(请选择答案画“√”)


A、从吸进到呼出,算一次;


B、吸进一次、呼出一次,各数一次


C、从呼出到吸进,算一次


5.       呼吸时,我们吸进的空气到了身体的哪个地方?吸进的空气过一会儿又呼出来了,这些气体有没有在身体里发生什么变化?


6.       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证明我们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是不一样的?


7.       如果运动后呼吸加快了,那么,为什么运动后呼吸会加快呢?

【注:本次调查对象:崇德小学407班学生。人数:30人,调查时间:2008年10月6日;学生背景:四年级刚学完第一单元前6课。】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6#

  调查结果汇总:


    1.       如果桌上有塑料袋、吸管、水槽、水、杯子这些材料,你会玩哪些与空气有关的活动?


用吸管到水中吹气。7


吸管插在塑料袋内吹气玩。6


用塑料袋装(吹)入空气,用感觉。5


杯子扣入水中,看空气(占据空间)。4


塑料袋装满空气后看它浮在水面上(还知道空气很轻)。4


用吸管吹气玩。4


用塑料袋装空气玩。3


杯子里灌满水放入水中,塑料袋内装满空气,然后插入吸管把空气导入杯子里2人;


   塑料袋装满空气后拍破听声音。1

   其他。2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7#

2.         做跑步、跳绳的运动时,我们的身体会有哪些变化?


心跳加快。12人(其中脉搏加快。1人)


出汗。7


变热。6


身体(脚、手)在动、弯曲。4


腿、脚酸。4


会累、没力气。3


呼吸加快。2


头昏。2


呼吸变慢。1


喘不过气来。1


减肥。1


不容易生病。1


(本题没有做的学生。2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0-10 22:37:45编辑过]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8#

3.         运动后,人的呼吸会有变化吗?(请选择答案画“√”)


A、没有变化(有2人选择)


B、会加快24人选择)


C、会减慢(有4人选择)。


 4         数呼吸的次数时,怎样算一次?(请选择答案画“√”)


A、从吸进到呼出,算一次;(有21人选择)


B、吸进一次、呼出一次,各数一次;(有3人选择)


C、从呼出到吸进,算一次。(有6人选择)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0-10 22:38:42编辑过]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9#

  5.         呼吸时,我们吸进的空气到了身体的哪个地方?吸进的空气过一会儿又呼出来了,这些气体有没有在身体里发生什么变化?

1)呼吸时,我们吸进的空气到了身体的哪个地方?


5


肚子3人;  脖子2


器官2人;  气管2


血液1    鼻子1    1  腹部1  喉咙1  身体里的管子1


 


2吸进的气体有没有在身体里发生什么变化?


气体变二氧化碳6


没有变化4


氧气变二氧化碳3人;


气体变热了3


只回答有变化2


氧气变成灵位一种气体1


气体变废气1


(本题不回答8人)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10#

  6.         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证明我们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是不一样的?

吸进的气体冷,呼出的气体热3


手放在鼻子下面,吸气时感觉不到,呼气时感觉到了。2


吸进灰尘,呼出空气。1


把人放在箱子里,过一会儿空气用完了,身体感到不舒服就出来了。1


把人放在密封的箱子里,过几天人死了,因为呼出的二氧化碳人体不吸收1


用氧气瓶证明1


做实验1

(其他回答3人;本题不回答15人)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11#

  7.       如果运动后呼吸加快了,那么,为什么运动后呼吸会加快呢?

因为运动时累了。7


因为心跳加快了5


因为运动用掉了(消耗)了氧气(缺氧了)。3


运动多了造成的。2


因为肺活量大了。2

(其他回答3人,本题不回答8人)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12#

 

我的思考与问题讨论


1. 关于导入部分的思考


1)关于测心跳的探讨——连线同行(2008105日,大江南北)


探讨一:是否取消简易听筒。制作材料简易听筒的材料可以是:软管+半个饮料瓶。考虑到使用时需要两两合作,使一半学生在课上失去了体验的机会,因而不用,是否改为:每人直接体验测量心跳或呼吸次数。(存在问题:不利用工具测量一分钟的心跳次数,学生是较难完成。)


探讨二:是否取消测量心跳。本节课的重点研究是“呼吸”,体验环节,索性只体验“呼吸”。


(2第一次试教时采用的教学策略(2008108日试教用)


本课中带有体验活动的导入部分,需要较长的时间完成,容易造成后面探究时间的紧张。特别是教材安排了测量运动前后的呼吸与心跳的次数,如此两个主题同时进行会造成本课中有半数人对运动前后呼吸的变化有深入的体验、不如把测量心跳这个内容移到后一课进行。

   注:此策略在受到桐乡市教研员高炳林老师的肯定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13#

   

2. 关于两个大环节间过渡的思考与讨论


1)博客与论坛发帖求助:关于两个大环节间过渡的困惑


帖子题目:请教《运动起来会怎样(一)》一课中环节之间的衔接问题


在四上教材《运动起来会怎样(一)》的备课过程中碰到了一个问题,要向大家请教。先来看一看这一课的基本教学环节:谈话.运动后呼吸(与心跳)会加快吗?→运动→运动后呼吸(与心跳)真的加快了→为什么运动后呼吸会加快呢?→认识呼吸器官→体验与实验:呼吸前后的气体有变化→运动与呼吸的关系:一是运动时消耗大量氧气所以呼吸加快,二是经常运动增加肺活量提高呼吸能力。这里的“为什么运动后呼吸会加快呢?”到接下去的“认识呼吸器官”,感觉衔接很不顺畅,因为前面关注的是“运动前后”的呼吸,而体验与实验中关注的是“呼吸前后”的气体,虽然最后回归了“运动与呼吸的关系”,但中间的体验与实验感觉很别扭。


【爬爬虫回复】有没有变慢的?前后呼吸次数不一样,说明了什么?平时要吸进空气,跳动后也要吸进空气,吸进去的空气到了哪里?


Huawuyinga回复】为什么运动后呼吸会加快呢?就必须认识呼吸器官及其作用啊


 


2)求助专家后的回复(陈素萍,2008102日晚


相对说,这里的"运动”是一个情境,研究呼吸是主体,由情境引发对呼吸器官以及呼吸过程的思考,转而联系情境,运动与呼吸的关系


所以这里会有平静的时候的呼吸和运动以后的呼吸对比


这个是存在一个转折、过度的问题


教材这样设计,是作为一种基于概念的需要,与过去的单单研究生理会不一样

直接研究“为什么”的问题,会感到很突然,教学设计就在于把“为什么”转化为“是什么”“怎么样”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0-10 22:58:15编辑过]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14#

《运动起来会怎样》教学设计(1)


浙江省桐乡市崇德小学 陈梅娟


  课前谈话:


教师演示用保鲜袋装空气,问:“这里面装的是什么?”学生回答后再问:“利用这些材料,你能玩出几种与空气有关的活动?”(学生与身边同学交流,请一名学生演示)【意图:为“排水取气”发作铺垫】


一、测量运动前后的呼吸与心跳


1. 导入


教师出示(或直接在黑板上画)一个“田径”的奥运会体育图标(跑步),师:看到它,你想到了什么?【预设:跑步、运动】


师:谁能来做一做把这个图标所表示的意思?【学生演示:原地跑】


师:像这样运动起来后,我们的身体会有哪些变化呢?(出示课题:运动起来会怎样)【预设:请多名学生回答】


师过渡:运动起来后,骨骼、关节、肌肉参与运动发生的变化,用眼睛看就能观察到了的。但是,呼吸和心跳的变化好像不容易用眼睛看出来,你有什么好办法吗?(板书:…… 呼吸 心跳)【预设:学生回答到“测量”】


2. 指导


师:如果要测量运动后呼吸是否真的加快了,应该怎么做呢?(备用引导语:需要什么工具?怎先干什么再干什么?)【预设:利用钟表;先测量平静时的呼吸】


师:哪些同学想测量呼吸是否真的加快了?你知道怎样是一次完整的呼吸吗?【预设:一呼一吸,是一次完整的呼吸。】


师指导:我们把空气吸进来再呼出去,算一次呼吸。测量时可以把手放在鼻子下面


3. 测量平静时每分钟的呼吸次数


师:那就请大家自己看着大屏幕上的钟,测量自己平静时一分钟呼吸了多少次把测得的数据记录在卡片上。(出示时钟课件与提示语:不要故意地控制呼吸。)


(说明:学生的卡片可以用16K打印纸,字尽量写大一些,便于交流)


4. 运动3分钟、再次测量


师:运动后我们的呼吸真的会加快吗?让我们大家来试试看!请大家站起来离开座位,一起运动3分钟,注意不要互相冲撞,身体不好的同学请不要运动了,你帮助其他同学数数。然后立即看时间测量自己的呼吸。


(出示课件与提示语:身体不好的同学可以不参加!时间到后请站在原地测量。


5. 观察数据并交流


师:观察了这些数据后,你发现了什么? 有没有和大家不一样的


【预设:运动后呼吸加快了……】


师:有没有和大家不一样的?


师:现在你脑子里在想些什么呢?(引导:有什么问题吗?)


【预设:为什么运动后呼吸会加快?……】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15#

试教中发现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1.    课前谈话:虽然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想出的办法太多,花时较多。改进措施:指向性再明确一些,只演示吸管在水里吹气泡,问:“能不能在水里吹气泡的同时,水面上看不出在冒气泡”


2.    测量运动前后的呼吸与心跳:课堂上由测呼吸1分钟——记录——谈话——运动3分钟——测呼吸1分钟——记录,所花时间也太多。下次改进为:讲好要求连续进行,由学生自行控制时间。中途的谈话取消,改在活动前进行,课件辅助;运动的时间改为1分钟。


     3.    学生记录的呼吸次数展示:效果不好,主要是全班都把数据举起来互相看,其实在学生的位置上看也看不到全班同学的数据,而且关注点太多,反而费时间。下次改进为:抽取其中三、四张展示,学生只要能找出“运动后呼吸加快了”这个规律就行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0-18 11:45:06编辑过]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16#

 二、呼吸为什么这么加快

1. 认识呼吸器官


师:看来我们的呼吸,里面隐藏很多奥秘呢!下面我们就来对呼吸好好研究一下。


师:我们每分钟都在不停地呼吸,那么我们每次吸进去的空气到了身体的哪个地方呢?【预设:肺部


师:大家的肺在哪儿呢?【教师带领找一找自己身上的肺】


师:把手放在肺部,深深地吸入一口气,再呼出,你的肺部有什么变化吗?


师:是不是这样呢?在呼吸的过程中,这些空气跑了哪些地方呢?请大家对照图片图说一说这些参与呼吸器官。(发放阅读资料,课件出示呼吸的动画图片)


师生共同小结:空气先是从鼻腔进入,经过气管、支气管,到达肺(进入血液循环);后来肺部又集中了一些气体,按照原来的路径,经过支气管,气管,鼻腔流出体外。我们可以把鼻腔、气管、支气管这些参与呼吸的器官都叫做呼吸器官


2 寻求证据(1):体验与实验——呼吸前后气体发生了变化


过渡:除了这些,我们还可以从这幅动画中知道哪些信息呢?【预设:肺是左右两个、气管的底端分成了两条支气管、每条支气管都与其中的一个肺相连、支气管又分为更细小的气管(细支气管)、吸入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不一样、吸入的氧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


师,刚才有同学提到:……(出示课件: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是不一样的吗?吸进的氧气到肺里面变成了二氧化碳吗?)


师:是这样吗?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证明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是不一样的?


教师演示:把呼出的气体装在塑料袋中,把鼻子和口都罩在袋中,再次吸入这些气体,重复做几次,有什么感觉?想一想为什么会这样?


学生体验后汇报


小结:看来,我们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的确是不一样的。


3. 寻求证据(2):实验——呼吸前后气体发生了变化


师:刚才有同学提到了呼出来的可能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什么样的呢?老师这里刚好有一瓶,观察一下吧!


师:能不能看出来我们呼出的气体就是这个瓶子里的气体?


师:就给大家看看二氧化碳有什么特点!(教师点燃竹签演示: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


师:现在你有没有办法证明:我们呼出来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吸入的气体不是?


学生口头回答设计


教师指导:出示课件:实验操作步骤


学生分组实验


师:观察到了什么现象?你能解释为什么火柴熄灭时间不一样吗?


小结:呼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吸入的气体不是二氧化碳。


4. 寻求证据(3):阅读《呼吸前后气体成分比较表》


师:看一下科学加的研究结果!(出示课件)


师:看了以后,你又知道了什么?


师:现在你能否解释:为什么运动后呼吸加快了?


师生小结:人体运动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所以呼吸的次数要比平时快,呼出和吸入气体的数量也比平时多。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0-18 11:46:10编辑过]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17#

试教中发现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4.    认识呼吸器官:“师:把手放在肺部,深深地吸入一口气,再呼出,你的肺部有什么变化吗?”——变化并不明显,因为肺部外面有胸廓,下次取消。


5.    认识呼吸器官:“是不是这样呢?在呼吸的过程中,这些空气跑了哪些地方呢?请大家对照图片图说一说这些参与呼吸器官。”——听课老师建议:增加让学生想像一下“吸气时空气先到哪里再到哪里,呼吸时气体从哪里出发再到哪里”。下次改进措施:在教师提供的资料下面设计一段填空题。(填一填:吸气时,我们先把空气吸入       ,然后经过             ,最后到达      。呼气时,气体从       出发,经过              ,最后经过      呼出体外。)


6.    “认识呼吸器官”与“反复呼吸同一袋空气”之间的过渡:除了这些,我们还可以从这幅动画中知道哪些信息呢?【预设:……吸入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不一样、吸入的可能是氧气呼出的可能是二氧化碳……】——出现知识性错误:图中怎会告诉你氧气与二氧化碳?


7.    阅读《呼吸前后气体成分比较表》:表中显示的空气成分的百分数学生看不懂,数学学科中要到六年级时才出现。改进:制成圆形统计图。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18#

 三、总结与延伸

1.总结


师:今天我们研究什么?关于运功和呼吸的研究,你有什么收获吗?


师:这个装置你认识吗?教师介绍与演示。(出示:测肺活量的装置)


师:它告诉你了肺活量是多少,就是告诉在告诉:你呼吸能力怎么样?因为……


阅读文字:经常运动,会增大我们的肺活量,获得更多的氧气。会提高我们的呼吸能力。


2. 延伸


师:成人的一次呼吸所产生的肺活量是3500毫升左右,相当于2个可乐瓶的空气,而运动员的肺活量可达到5500毫升,当于与3个半可乐瓶的空气。如果你想知道自己肺活量?可以回家这样试试(用可乐瓶测肺活量,吸足一口气,完整呼出)


板书设计 


                       运动起来会怎样


……     呼吸加快     心跳加快


氧气     二氧化碳








呼吸


(气体交换)

吸进                 


呼出              


吸进                 


 


此环节试教中发现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8.    测肺活量:当教师出示肺活量的测试装置时,学生一脸茫然,对后面的介绍兴趣不大,临近下课时把两三分钟时间花进去感觉效果不好。改进:简单介绍或索性取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0-18 11:50:19编辑过]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19#

10月17日,市级活动时印发的简案:


 


四年级科学第四单元第三课《运动起来会怎样(一)》教学设计


桐乡市崇德小学  陈梅娟


http://blog.kxsy.net/user1/6/archives/2008/26293.html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0-21 20:56:01编辑过]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20#

10月17日,市级活动时的详案:http://blog.kxsy.net/user1/6/archives/2008/26503.html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0-21 21:02:06编辑过]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21#

课堂上使用的资料:


陈梅娟:认识呼吸器官活动用的资料.zip (, 下载次数:124)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22#





  关注细节 有效教学


——崇德小学科学“新课程开放日”活动简讯


http://www.zjtxedu.org/xxkx/readnews.asp?newsid=757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23#

向二剪梅学习。
TOP
24#

本课中所用的材料:


 


 


(1)    课前发放:记录呼吸次数用的纸。(每人1张)


(2)    中途发放1:认识呼吸器官的资料。(每桌1张)


(3)    中途发放2:保鲜袋。(每人1只)


(4)    中途发放3:A、水槽、吸管、打火机。(每桌1件)B、集气瓶、毛玻片、竹签(每桌2件)


(5)    最后发放4:《自测肺活量的简易操作》指导资料。(每人1份)


(6)    教师材料:奖励用小卡片、课件、一瓶“二氧化碳”(贴好标签)、时钟(备用)


【学生用的材料共10类,合计161件】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0-30 21:56:28编辑过]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25#

 参与老师的部分评课表:


 


教师评课001


1. 课前小游戏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可以马上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本课的教学中去,课题的引入利用学生身边的跑步事件,能引起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探究兴趣。


2. 注重细节的处理。陈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的特点,注重细节,体现了教师的驾驭能力。


3. 在整节课的教学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动探究性,对研究问题的提出、设计、验证都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只做适当的提示体现了新课程下科学课的教学理念。


4. 整节课对时间的安排略显欠缺,课的最后时间不够,造成匆忙完成的现象。


 


教师评课002


这节课以新课程理念为引领,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同时也很好地发挥了教师的知道作用,整节课中结构合理、过渡衔接自然,以游戏式的课前谈话为开始,为本课中有一定难度的实验操作分解了难度,起到了铺垫作用。课堂上学生参与积极性高,既动脑又动手,注重学生的体验,实验指导恰到好处,效果很好,本课中,学生获得的信息量较多,在知识、情感、技能各方面得到发展。


值得探讨的问题(1):让学生体验“呼吸时呼出来的气体有什么感觉”时,可以这样问:“我们的呼吸有什么感觉?”这样可能指向性更明确些。值得探讨的问题(2):展示科学家研究成果《呼吸前后空气成分比较》时,把各种空气成分所占的“百分数”改成了“克”,这样并不科学,因为空气的成分是以体积比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0-20 14:45:44编辑过]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26#

 

教师评课003


本节课目标清晰,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实现了新课程理念,学生的体验中学习;交谈自然并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去;课前游戏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连,为学生的思维过程做好了铺垫;方法多样化,借助多媒体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用“排水法”收集呼出来的气体的处理过于简略,很多学生操作时将瓶移出了水面后再用毛玻璃片盖住。


 


教师评课004


整堂课气氛热烈,学生讨论积极,教学设计新颖,让学生从体验中学习,自己亲身感受到其中的变化,参与性很强。整堂课很有秩序且有收有放。这堂课的内容比较多,完成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陈老师的安排比较紧凑、合理,基本上都完成了教学任务,不过结尾处一点仓促。


在运动前后呼吸次数的环节中,学生测好平静时的呼吸后记录需要花费大约半分钟时间,有的学生还多次碰到了凳子,教师可以组织并指导一下,这样秩序会更好一些。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27#

 

教师评课005


这节课的设计思路清晰,语言富有亲和力,表述清晰准确,教学目标把握准确到位,学生课堂发言积极,学习习惯好。学习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注重学生科学的表达。


建议:学生运动时配点音乐效果会更好;应用排水法收集呼出来的气体不是很合适,因为二氧化碳微溶于水;学生(用火焰检验)实验时,新鲜空气和呼出来的气体对比性不够,都应把二瓶气体盖好。


 


教师评课006


整节课实践体验贯穿全局,激发和提高了学生学习和探究的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在猜测到验证这个过程中,动手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课前小游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为课上的实验打下了基础;每次实验,老师都会让学生证明一个猜想,防守让学生拓展思维,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然后在加以方法上的优化,因此学生的实验很成功,学生从中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建议本节课的节奏在快一些,时间安排紧凑一些。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28#

 

教师评课007


教学过程注重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每个活动都指向教学目标的三个方面,学生的智、情、能都得到发展。课堂注重证据、突出科学本质。通过体验求证、视觉求证、资料佐证,证实了人吸进的空气和呼出的空气是不一样的,主要时氧气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变化。这个过程不但让学生明白科学结论来自于实证,更重要的是求证的方法时多样的、多角度的。教师的精讲,时学生有一节课50%的活动,活动井井有条、效率高。其原因有多媒体的良好运用。


 


教师评课008

本节课十分注重学生的体验活动,时学生的印象十分深刻;注重启发式教学,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活动非常积极气氛很活跃,主动参与性强;科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很及时;教师在学生需要时及时介入,给予学生“及时雨”的感觉。探讨:学生提到火焰放入呼出的气体时说马上熄灭,是否真的意味着认为时二氧化碳?教师应及时加以明确。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29#

 

教师评课009


这一课比较难上,从内容上讲,如果纸看看教材内容,并不能上多长时间,但教师深入挖掘教材,巧妙地设计课堂结构,合理进行引导,努力使这堂课上得精彩。值得学习的有:(1)课堂大环节层层深入,结构紧凑,使难度适中,学生兴趣浓厚,课堂秩序井然。(2)课前游戏为后面的解决难点埋下伏笔。手机呼出的气体是个较难的实验,在课堂上讲可能费时较多,而课前的实验活动,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难题。(3)教师语言、表情、动作自然,教师对课堂上的每一个细节都较关注。本人思考的问题是:指导的具体程度与得出实验的结论的科学性哪个更应关注?如:燃烧的竹条放入瓶中,盖或不盖玻璃片都能得出同样的结论,但其科学性有差异,对这点,应指导得更死,还是允许其一定程度的偏差?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30#

 


以下是1028日去外校上课的情况(以“问题教案”的形式呈现)


 


l        课前谈话:“闯关小游戏”。


出示一个空瓶:“这个瓶子里装了从老师的学校里带来的空气,谁能把这些空气请出来,然后装上我们周围的空气?” (发闯关成功小卡片)


演示在水槽内用吸管吹气。问:“水面上看见了什么?” →“你能把这些气泡装起来吗? →教师演示“排水取气”的具体操作。(发闯关成功小卡片)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