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五上《增加载重量》一课遇到的问题 [复制链接]

1#
用爱牛里面12厘米*12厘米的铝箔纸造船,遇到船舷高1厘米,体积100的船承重垫圈个数最多,做了很多次实验都是这样的结果。考虑到会不会是垫圈比较轻,放置的问题,又试了大约15克一个的螺母,做出来的结果比船弦高2厘米,体积128的船是少了两个,但是比船弦高3,体积108的船多好几个。
最后编辑kelly13 最后编辑于 2022-04-02 12:54:50
分享 转发
TOP
2#

最好上照片,看看船的样子。
TOP
3#

这里的最大体积其实是一道数学题,至于实际载重量有差别,估计和重物的大小和方法有关,建议用垫圈均匀放置测试,这样可以把误差减少到最小。
TOP
4#

根据你的描述想象出来的样子不一定准,这个应该还有最优化选择和放置后有没有变形问题
TOP
5#

上图会更好。实践效果与制作水准等因素影响很大
TOP
6#

理论跟实际会有差距,这里又有探究的新问题在里面,例如船体是否变形等,可以继续探索。
TOP
7#

我们在选择材料的时候,要尽量不要让其他因素影响到载重量!
TOP
8#

我们在做的时候也遇到过2组这样的情况,仔细对比发现有的孩子做的船并不是标准2厘米(或1厘米)高的,有误差。还有放进垫圈是否均匀摆放,船的变形程度也要考虑进去。如果可以,多次比较,或者换新的纸重新做个船来测试,多次测量一个船,承重力也会受影响。
TOP
9#

上图就更清晰了。我们做的时候好像没有遇到过类似情况,每个组还比较顺利完成的。
TOP
10#

应该是放置,做的精细程度有关
TOP
11#

我在上公开课的时候也遇到过这样,我让孩子们重新做了一遍还好数据正常了,但是船舷高1厘米和2厘米的数据差并不是很大。我在想是不是由于水的张力引起的,急需解决。
TOP
12#

没上新五年级,用原来的橡皮泥不行吗?
TOP
13#

我教学的时候,不同的组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确实比较头疼。
TOP
14#

这应该和实验时放置的方式有关系
TOP
15#

理论跟实际会有差距,这里又有探究的新问题在里面
TOP
16#

回复 3楼金亚军的帖子

上课的时候学生提出要均匀放置垫圈,实验过程中有三四个组做了船舷高1厘米,体积为100的,基本上都有40个垫圈可以放置,下课了其他小组也试了,自己也做了好几次,也40个差不多。
TOP
17#

回复 9楼付出永远美丽的帖子

另外一个班的数据就是好的。具体也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我自己折了三个,也是船舷高1,体积100的放的垫圈最多
TOP
18#

回复 11楼徐小萍的帖子

谢谢谢谢,做了差不多有四遍,换其他重物也试了,虽然和船舷2,体积128的差距在减少,但还是船舷高1,体积100的个数最多。
TOP
19#

回复 12楼不愿长大的帖子

用橡皮泥是前一课,这一课在前一课的基础上增加船的载重量
TOP
20#

回复 6楼喻伯军的帖子

谢谢喻老师指点,继续探索中
TOP
21#

爱牛的铝箔纸太薄了,船体易变形,学生学具袋里的更厚些,但是需要稍加裁剪
TOP
22#

计算的体积是理想模型,但是制作的成品还是有出入的,制作也是影响称重的重要因素之一。可以引导孩子分析原因。
TOP
23#

制作铝箔船的时候让学生按照设计图上的方法,先画虚线,再沿着虚线折起来(爱牛的铝箔纸在尺寸上有偏差,并不是刚好12×12的,要保证两边对称),摆放货物我给学生提供的是螺母,且摆放均匀,最后综合各组数据取平均值,实验现象还是挺明显的
TOP
24#

铝箔纸不够可以去网上另买,厚度可以选择20微米,比爱牛的15微米要厚一些,更不容易破一点,可以多买一些,后面第七课还可以用上
TOP
25#

考虑到上课时间比较紧张,可以安排三大组同学,每组做一个尺寸的铝箔船,后面再收集数据集体分析
TOP
26#

载重量是取最大值还是平均值?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