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定海区鲁燕炎2022年网络研修专帖 [复制链接]

1#
新学期,新面貌。新帖的建立,希望它能鞭策自己勤学习、深反思~
分享 转发
TOP
2#

期待更多的精彩,关键要坚持
TOP
3#

22.03.09丁红霞名师工作室活动反思


3月9日上午,我参加了名师工作室的活动,聆听了舟山小学钱泓老师执教的《用浮的材料造船》。这堂课是基于STEM理念下的一堂课。虽然课堂时间只有短短40分钟,但在这40分钟内钱老师的教学设计里已经呈现出较为浓厚的STEM理念。钱老师从提供关于船的资料→学生设计图纸→动手制作→测试竹筏载重量→交流反思。整个环节完整,体现了STEM中的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


在学生动手设计图纸前,钱老师给学生提供了相关的资料,这种设计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在实际生活中,任何项目的最初始阶段就是搜集各种相关信息。这种教学设计真实的连接了课堂和实际生活。我们课堂追求的应该是基于实际生活的科学课。另外在测试载重量时,教师设计的表格中不单单有每次测试的结果,还增加了螺母摆放位置。这样的操作可以使学生在交流时有所支撑。


当然在磨课中,这堂课也存在着一些不足。钱老师的教学情境为一家三口过长江。这个情境当然是可以的,但钱老师对这场景的利用还不够充分。钱老师在实际教学中,这个情境设计中没有很好的突出独木舟的不足之处。钱老师可以在下次教学中对情境中的一些元素进行强化,如独木舟的画面在小点,一家三口可以携带一些重物,另外人物在图片中的占比可以稍微大一点,这样更显得独木舟载物的不稳定和载重量小的致命缺陷。另外在学生交流环节对竹筏重心、横截面积等对载重量、稳定性的影响的探讨较少。在教学中,钱老师需要思考材料的准备以及交流过程中问题的再设计,从而促进学生对竹筏稳定性、载重量的更深入的探讨。


期待下一次精彩的课堂呈现
~

TOP
4#

记“教研之春”培训感想

3月16-17日,我们区开展了小学科学“教研之春”暨新教材项目化学习培训活动。活动的安排不仅有一些新教材和项目化结合的内容,还带来了两节项目化学习的观摩课堂。活动首先由教研员林老师生动的讲座:项目化学习概述展开。林老师的讲座让我对项目化学习有了一个更全面的了解。丁老师、沈老师、王老师、戴老师的讲座紧紧围绕新教材谈论了在新教材中如何融入项目化学习。钱老师和虞老师的两堂课则是STEM理念在课堂中的实践。两位老师都从项目设计、制作、测试、反思几个方面入手。从课堂呈现效果来看,项目化学习具有诱人的吸引力和强大的生命力。之前,在教学中一直觉得项目化课堂噱头成分更浓。如今看来,项目化学习更需要我们探索和实践,其内涵更贴近社会发展,更有利于学生发展。
TOP
5#

期待你的分享!! 加油
TOP
6#

欢迎开新帖。
TOP
7#

每月研修之“素养导向的科学课课堂实践”

    22.4.15开展的每月研修主题为“素养导向的科学课课堂实践”。这期活动非常适合我们一线教师,有优秀的科学课堂呈现、教师的理念讲解和专家到位的评课。希望每月研修能多多组织类似的活动,让我们观摩优秀科学课堂,从而增进我们的课堂实践。这期活动呈现了一堂非常优秀的科学课堂《运动的小车》。丁老师的课从学生的熟悉的情境引入速度的概念,初步感受能量。在实验中以距离来表示能量的大小,让感受的能量通过数据来呈现。最后拓展到生活中的路标、学生的奔跑现象等,真正体现了科学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利用半导体制冷片和散热片这些材料让小风扇实现温差发电。扭转了学生“冷的物体不具有能量”的这种错误认知。……    素养导向的科学课堂是我们所追求的,但在追求的路上我们往往很迷惘。迷惘自己的课堂简单枯燥、迷惘科学素养为何物、迷惘科学素养的实现路径。我想多呈现这些优秀课例,多学习这些优秀课例,我们总能往素养课堂的路上前进一小步。
TOP
8#

22.05.07重构学习方式,赋能学生成长——记金塘活动的一天

       22.05.07重构学习方式,赋能学生成长

——记金塘活动

       5月7日参加了区小学科学青年研修社去金塘的活动。活动主题为“重构学习方式,赋能学生成长”。活动呈现了三节课《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让资源再生》和《动物的繁殖》。这三节课中《动物的繁殖》这课项目化比较典型,这节课也是区优质课评比中的一节,正好我也是被抽中了这一节课。教研员林老师鼓励我们尽可能用项目化的理念来安排课堂活动。起初拿到课题时想着这课除了教材中的安排方式还能用项目化理念吗?貌似比较难以安排。所以最初试教时只是对教材的保守型处理,但发现在上课时自己觉得比较枯燥,学生兴趣较低。后来在和老同事的不断交流中豁然开朗,更改了上课流程。时间很紧凑上午全盘否定大改,下午匆忙试教,但效果好许多。这也是我第一次这么明显的感觉到项目化理念支撑的课堂如此有魅力。

      这次活动聆听了沈老师版本的也是基于项目化理念下的《动物的繁殖》。也相当于是同课异构吧。虽然流程不同,但都是在同一理念下的课堂尝试。说说沈老师这节课带给我的启示吧:①动物繁殖知识海报的制作作为一个微项目在课堂中的应用很不错,学生整堂课都在积极的主动学习。②从初步制作→重点补充→汇整推选→美化加工,流程紧凑且完整。③海报内容中不仅有相关繁殖知识类的内容还融入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的相关内容,非常值得我的学习。

      活动的最后,教研员林老师向我们作了项目化学习的讲座。不仅从理论上介绍了项目化的相关内容,还举了一些项目化案例评比的例子。讲座中不仅有科学相关内容还含有其它学科项目化的内容。内容丰富,值得我学习相关的经验,也让我对项目化的认识更进了一步。

TOP
9#

有比较,有模仿,也是一种很好地学习方式
TOP
10#

回复 9楼红桦林的帖子

是的。
TOP
11#

从STEAM教育到聚焦项目化学习

     2022年5月15日,每月研修邀请了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张丰老师给我们带来了很有深度的一堂讲座“从STEAM教育到聚焦项目化学习”。让我对项目化学习的认识又进了一步。      项目化学习需要现实的情境、待解决或不明确的问题、学生主导,老师协调、通过项目来学习中心概念、构建了新知识的一种学习,而不是以一种新的方式来考虑已经学过的材料。在项目化学习中,学生能真正让学习真实而深刻的发生。在设计项目化学习时,我们需要考虑驱动性的学习因素、支持性的学习因素、引领性的学习因素和过程性的学习因素。我们除了要为学生准备学习资源,除了传统的资料、开放的网络、真实的场景等外,还要提供支持性学习工具。如思维工具、组织工具等。
     在讲座中也分享了浙江STEM教育资源学习平台。我想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可以多从项目化角度来思考课堂。
批注 2022-05-17 102910.png (, 下载次数:0)

(2022/5/17 11:03:18 上传)

批注 2022-05-17 102910.png

TOP
12#

楼主的启示也在启示着我们
TOP
13#

stem课程很适合现在中高段的学生展开研究,更有意思
TOP
14#

看了这个图,我想到有学生掉坑里出不来了
TOP
15#

一起学习!
TOP
16#

经常交流,会有收获
TOP
17#

回复 14楼周王庙师的帖子

哈哈哈哈,所以老师还得想办法把他们从坑里拉起来
TOP
18#

回复 13楼上虞百官小学傅滨飞的帖子

低段很能能力不具备,所以比较受限。
TOP
19#

小学科学基地联合教共体名师工作室课例研讨活动感想

小学科学基地联合教共体名师工作室课例研讨活动感想

2022530日,我参加了在舟嵊小学举行的小学科学基地联合教共体名师工作室课例研讨活动。活动内容主要由四节课例组成。四节课例分别为《做一把蚕丝扇(一)》、《做一把蚕丝扇(二)》、《蚕的一生》和《动物的繁殖》,分别由屠琴老师、沈梦薇老师、励启赟老师和我。

四节课例均出自于三年级下册“动物的一生”单元。四节课中都蕴含了项目化理念,尤其是前两节课就是基于项目化理念的蚕的相关拓展内容。项目经历了设计——交流——制作——展示——再交流——再改进的项目过程。学生对整个活动热情参与,直至课堂结束,学生们也意犹未尽。励老师的《蚕的一生》这节课其实是蚕相关内容的一个小结。励老师课前让学生自己制作了“蚕的一生”主题海报,课上以主题海报为载体,运用项目化理念,贯穿了蚕的相关知识内容。学生在交流活动中,不仅获取了相关知识内容,更重要的是体会到长期观察、记录以及同伴合作的重要性。最后一节是由我执教。在教学设计时以“动物学家”为角色架设,通过图片、视频、文字资料等多种形式对一些常见的动物进行繁殖相关内容的知识补充,通过“动物分类学研究报告”为项目载体。通过这样的设计让学生对动物的繁殖有相关的认识。最后从生命角度出发,拓展学生,尊重生命,爱护动物的家。


活动的最后,在区名师丁红霞老师的组织下,老师们都各抒己见发表了自己对相关课的点评和思考。我们也从这四节课中对项目化在科学课中的常态应用进行了相关的思索和探讨。未来,我也将进一步探讨项目化学习,提高自己的项目化开发能力
~

TOP
20#

同课异构,很好地见证教材的理解与把握
TOP
21#

复习课应当有趣有料

       2022.6.8,我参加了在白泉中心小学举行的复习课研讨活动。活动呈现了《宇宙》、《电路》、《热》三个单元的三节复习课以及袁优红特级教师带来关于复习课的一堂讲座。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对复习课有了新的认识。

  一堂好的复习课应当更好的巩固掌握已学的内容。在复习课中应当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包括整理、探究实践、科学思维、质疑辨别、综合应用和解决问题能力。从学生层面来说,学生能够觉得这堂复习课不枯燥,有兴趣有料,有学习增量。

  自己在上复习课时应当抓住重难点,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从而真正实现高效复习的作用。

TOP
22#

《项目学习2.0走向3.0版本:育人模式的实践新样态》的学习心得

      6.15日晚每月研修的主题是《项目学习2.0走向3.0版本:育人模式的实践新样态》。这次讲座邀请了来文教授。这个讲座是我一直都很期待的,因为聊得是现在比较热门的主题:项目化。

  通过学习,我觉得项目化真的是一个非常值得我进行学习和研究的。项目化往往是以项目为主题,学生在特定项目的驱动下进行主动的一系列的科学活动。因此教师要去思考如何组建一个学生感兴趣的项目,用驱动性的问题带动学生。在讲座中来教授还提到了很多实现项目设计的途径:如思维导图、吐槽大会、拆分等等,因此身为一线教师的我,也可以借助来教授说的这些方法尝试进行项目化设计。

TOP
23#

《科学素养的理论架构与测评》有感

      2022.07.15每月研修活动邀请了北师大博士、物理特级教师曹宝龙。本次曹老师带来的讲座题目为《科学素养的理论架构与测评》。讲座主要从两大块进行讲解,第一大块科学核心素养,第二大块科学测评。听了很多的讲座都会提到核心素养、科学素养等专业词汇,但好像对它们之间的区分自己并不明确,感觉很多时候都是不知其所以然的胡乱套用,总也能像模像样。曹老师用“素养=品格+能力”“核心素养=必备品格+关键能力”这两个等式简洁透彻的让我对这些专业名词有了更好的辨析,对它们的内涵也有了了解。科学课上,我们应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角度来反思自己在教学中的得失。

      评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由于时间关系,曹老师只简单介绍了评价中的一种PISA测试。例子举的是高中生物相关内容,但对我们小学也一样适用。从真实情境出发的PISA拥有更灵活更强的评价功能。这也指导我们在平常教学中应尽量从真实情境出发,或从模拟的接近真实的任务出发,更多的注重学生面对真实情境或相关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一些核心素养培养。教学是一件复杂而无止境的道路,教学过程千千万万,有时候我们在教学中加了许多的小心思小花头,但是我感觉拂去表象,看真实的学生所得才是教学应当真正关注的,尤其是核心素养的培养。

TOP
24#

2022.8.15每月研修《青少年科学教育中的思想方法与实践能力》

22.08.15此次每月研修活动邀请了北京交通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陈征博士。陈教授以物理研究的角度:提出问题-将问题简化(建立理想模型)-提出理论预言-对照验证-得出结论并实践-不断重复,修正结论。从这样的物理研究角度中,陈教授分析了一些青少年学生中所具备的科学家特征,即教学中应当关注的青少年的思维方法和实践能力。

就如陈教授举例“水结冰”的过程,科学现象水结冰,水从液态变成了固态,但其中的物理变化过程是很复杂的,有热量、状态、气压等的变化。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我们常常将问题简化,有时这是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发展做出的处理,但这样的操作通常会让很多学生对问题的认知过于简化,不究其内部缘由,最终导致学生对科学问题的研究兴趣减弱。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做到对每个问题都能深入研究,但可以考虑挑选一些问题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平常教学中对问题的探索也不要墨守陈规,不执迷于心中标准答案,而应鼓励学生不断探索科学问题,从而来不断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和实践能力。

TOP
25#

每月研修之《素养导向的课例实践(二)》

        2022.09.15每月研修如期而来,这次的研修带来了一堂基于新课标下的五上《身体的“总指挥”》课例。整堂课潘老师从学生发展的视角出发,设计了一系列指向学生发展的活动:从课前的前测环节到课堂导入的听指令游戏再到课堂中的记忆游戏、“脑博物馆”等。不仅课堂环节精彩而且在具体环节展开中也体现了以生为本,表现为学生较长时间的探究活动,参观式的交流学习等。基于这样的课堂设置,学生的参与度、思维深度更光而深。


另外施老师的评课,也让我们了解了在新课标背景下该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核心素养视角、新课程标准视角、学生发展视角等都可以是我们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参考标准。随着新课标而来的是如火如荼的课堂实践。在实践中我们应不停的进行新课标的再反思和再实践。

TOP
26#

TOP
27#

TOP
28#

研修反思,值得学习
TOP
29#

2022.11.15每月研修学习记录

    2022.11.15每月研修带来了一堂由陈滔老师执教的课例《金钱豹去哪了》。这节课是原食物链食物网这一课。陈老师在准备这节课前充分研究了学生的学情,认识到学生对动植物之间背后存在的能量传递认识比较欠缺,对生物与环境中生物条件的影响,是比较模糊的。在此基础上,学生陈老师对这节课进行了较大的创新。创新一:融入项目化学习理念,创设真实的场景:杭州野生动物园三只金钱豹出逃,2只找回,1只还未找到。利用这个真实事件,激活学生学习内驱力,让学生的思维深度卷入到寻找金钱豹的情境中。第二个创新:角色扮演,突破学生认知盲区。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创设脚本,其中借助具象的能量球,为学生提供思维加工的支架,将“能量”可视化,从而让学生理解食物关系的本质是能量的传递。整堂课学生学习兴趣浓,学生的参与度强,思维活跃,是一堂值得我们学习的新理念下的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新型课堂。
TOP
30#

参与项目化,你的收获更多。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