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分享三年级上册的一些易错点难点 [复制链接]

1#
         快入职一年半了,教了两轮三年级上册,现做如下总结,分别从错别字、错误前概念、课堂小故事展开。
一、错别字
        三年级的学生对于科学专有名词不熟悉,会写错的不在少数。在课堂上会花半分钟时间强调(强调过了还会错的,哭了。)
①蒸发的蒸,容易少一横
②水蒸气的气,有些人会写成汽
③三脚架的脚,容易写成角

二、一些错误的前概念或难点
1.烧水时,误以为上方出现的白汽是“水蒸气”。
2.水结冰时(开始结冰到结冰结束),会误以为温度还会下降的。
  对策:以实验表格数据为基础,画柱状图,去分析温度的变化趋势,(因为我先教第三单元,已经掌握了柱状图的画法),这样才能更深刻的理解温度先下降,下降到0摄氏度开始结冰,结冰过程中一直保持在0℃,结冰结束后,温度继续下降。
3.对于“体积”这个陌生词语的不理解,在小学数学中,好像也是五年级才学习,所以在教学中,经常用手势比划占据空间的大小就是体积,多强调几遍。
4.会误以为空气没有质量。
5.热气球上升,会误以为受热膨胀后质量变小了。教学中,不点明“密度”这个词语,但是可以以画图或ppt动画的形式,让他们感受:是因为微粒之间的距离变化,导致相同体积的空间里,微粒数量减少。(另外,水变成冰,体积变大,也可以用小圆圈代表微粒。)
6.降水量的单位为毫米,而不是毫升。(另外,作业本等练习中出现对24小时降水量等级的判断,是否要求记下来呢)我用数轴法教他们简单的记住前四个常用等级的范围。先画一段长线段代表100,取中点为50,再取前半段为25,再找到10,每两个数字范围内分别为小雨(0~9.9mm)、中雨(10~24.9mm)、大雨(25~49.9mm)、暴雨(50~99.9mm)。


三、小故事分享
①水分子
       我提问水和水蒸气有什么共同特点,有一位小朋友的回答超出了我对于他们的认知,他说:“水和水蒸气都是由水分子这种微粒构成的。水分子是初中才会学习的概念,想必应该是平时听家长说的或者通过自己阅读知道,我接着问了一句一杯水有多少水分子呢?一片沉默。水是由无数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一种超级超级小的微粒,肉眼看不见,这么多水(倒一点点水到杯子里,大概18ml)跟他们说这里面有多少个水分子呢?有的人说一万个一千个,我在黑板上写了602000000000000000000000
个,深深的震撼了他们,他们也不知道这么长的数字该怎么读,好拓展到此为止,一两分钟的时间,让他们初步感受到水原来是有很小的微粒构成的,也激起了他们对科学学习的兴趣。我也有点怀疑,小学三年级的孩子,是不是不应该告诉他们这些呢?想想也无妨,只当几分钟听听热闹,调节课堂氛围,也不求他们能掌握这个知识点。
② 滤纸戳洞
    在学习混合与分离时,涉及到了两个实验:蒸发和过滤,小学阶段对于这两个知识点,要求并不高,过滤的要求一贴二低三靠初中才要求的,小学阶段甚至滤纸也不要求,只求能知道过滤的目的和结果是为了将沙子和食盐水分离,最后留在滤纸上的时沙子,但我给他们分组做实验的时候,我事先给他们准备铺好了滤纸,用视频教他们初步使用玻璃棒引流,要求不高,只是简易地接近初中的操作,可我万万没想到的是,有一个班8个小组中有三个小组过滤实验失败他们失败了,下面原来应该是清澈透明干净的食盐水溶液,他们却是污浊的,他们用玻璃棒将滤纸戳了个洞,理由是:过滤不下去,觉得洞太小,用玻璃棒疏通一下会漏下去。这真是个我觉得又气又笑的理由,于是我追问:过滤的目的是什么,是把沙子分离出来,可是戳了个洞就把沙子也给漏下去了,达不到我们的目的了。顺便接着说:其实过滤的时候,食盐水滴下来很慢很慢,一滴一滴,你们缺乏了耐心。通过这件事,让他们懂得要有耐心。
       最后感谢大家有耐心的看完了新手小白的这篇总结,希望大家可以纠正我有哪些方法是不太恰当的,我会虚心改正,谢谢大家~
最后编辑向暖暖吧 最后编辑于 2021-12-27 12:38:58
本主题由 超级管理员 喻伯军 于 2021/12/26 21:14:37 执行 设置精华/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看了记录之后发现,我遇到的问题基本和你有所重合
TOP
3#

感谢老师的整理分享,确实是三年级孩子的易错点,我对第一条,烧水时,上方的白气是“水蒸气”的感触最深,每次上课也强调,但还是有小朋友认为是水蒸气,可能就是错误的科学前概念。
TOP
4#

老师的总结与分析都很实在到位,感谢分享
TOP
5#

牟老师从教一年半,从细微处入手,在情境处激发,用心用情,孩子们肯定会很喜欢!
TOP
6#

这些确实是三年级孩子的易错点,容易搞错。
TOP
7#

刚好在教三年级,很认同楼主的总结。
TOP
8#

楼主很用心,值得学习!
TOP
9#

非常用心!赞一个!加精!
希望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实践能力上,在动动脑筋。
TOP
10#

向楼主学习,以后有时间也总结一下其他学段
TOP
11#

三脚架和三角架都在用的,我都算对了
TOP
12#

记录细致入微,日积月累定能受益良多。
TOP
13#

感谢老师的整理分享,确实是三年级孩子的易错点
TOP
14#

楼主能对所教学科年级的教材不断研究,从学生的反应、反馈中去思考,想解决的方法,真的是非常有科学精神!论坛让我们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有好的方法一起使用,真好!给楼主点赞!
TOP
15#

回复 2楼冥王星的帖子

是啊,都是孩子们的“共性”
TOP
16#

回复 3楼博文王梦婧的帖子

是的呀,然后类似的知识点:雾是什么状态的,他们又说气态了,第一时间没反应过来
TOP
17#

回复 5楼酸牛奶的帖子

谢谢朱老师的鼓励
TOP
18#

回复 9楼喻伯军的帖子

谢谢喻老师的鼓励,以后在实践中继续动脑筋
TOP
19#

回复 10楼付出永远美丽的帖子

以后持续更新我所教的学段 大家一起分享~
TOP
20#

这些“容易错误的前概念或难点”整理的很好,有助于教师在教学中特别重视和注意,不要犯错。
TOP
21#

我今年也教三年级,楼主的资料整理得很好,借鉴使用。
TOP
22#
TOP
23#

非常有心的总结,文中提到的点基本上都遇到了,感谢老师的整理分享。
TOP
24#

楼主真是个有心人。这么敬业的态度,相信孩子们能感受到。
TOP
25#

学生的易错点都是共性的,这些点都是反复强调都是会有人错的,课堂片段很有意思,及时记录真的很有心,学习
TOP
26#

感谢分享,共性问题真不少。可见关注学生学习的细节很重要。
TOP
27#

总结得很到位啊,都在点上,有心了。
TOP
28#

对三年级的孩子而言,书写是一大问题。
TOP
29#

回复 1楼向暖暖吧的帖子

降水量取中点的方法很实用,复习阶段可以使用起来
TOP
30#

感谢老师的整理分享,确实是三年级孩子的易错点,我对第一条,烧水时,上方的白气是“水蒸气”的感触最深,每次上课也强调,但还是有小朋友认为是水蒸气,可能就是错误的科学前概念。
博文王梦婧 发表于 2021/12/26 18:25:33 因为生活中很多大人说的就是水蒸气。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