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小郑的平平无奇日常(张明臣工作室成员) [复制链接]

1#
银光图片
2021学年个人发展目标:
1. 教学:完成学校三年级5个班级,让学生有所成长,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2. 科研:着力点于模型建构,进行深入研究。力争发表一篇文章。
3. 其他:继续研究智慧课堂。

行动方法:
1. 教学:
◎ 将评价前置和建模思想运用于课堂教学,尽心尽力准备每一堂课,按时反馈学习成果。
◎ 给予学生长期可执行的评价机制,试行电子档案方式的评价体系。
◎ 创造机会采用基于平板的智慧课堂,利用好平板设备的快反馈、直观展示、APP拓展等功能。
◎ 以课程的思想开设“伟大工程STEAM”社团,将理论应用于实践。
◎ 每学期争取上一次精品的公开课。
2. 科研:
◎ 阅读有关建模的文献(书籍和论文)。
◎ 11月开始书写课题申报书,争取顺利立项。
◎ 利用阶段性成果争取发表一篇文章。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加油!
分享 转发
TOP
2#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一点一滴积累,总会成功
TOP
3#

欢迎开贴,多交流,齐进步。
TOP
4#

来论坛的第一个帖子就制定了一个小目标,希望总结的时候能全部实现
TOP
5#

有计划有目标,加油
TOP
6#

给自己确定一个目标,容易获得发展的方向。
TOP
7#

有目标,有行动,必要收获!
TOP
8#

有目标,有行动,真不错呀!朝着目标不断前进,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TOP
9#

11月11日,在区24学时培训上上了一节课,是来自于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用水计量时间》。两个星期磨课,3轮指导,感触很深。
一、材料篇
最初看到课本上建议的材料,是用矿泉水瓶做成的,有点蒙。哪里来那么多矿泉水瓶子?如何保证开孔都是一样大小的?刻度要怎么表示?在和教研组长崔老师商量之后,觉得可以按照老教材的铁架台+量杯的方式来做,但上面的泄水装置用什么做还是不确定。偶然间知道爱牛出过一个套件,联系同时找了出来,正好有刻度,有固定的泄水口,但发现固定还是很困难。由于我正在教授三年级,看到第一单元水的材料灵机一动,是否能够拿来夹泄水装置?测试了一下,完美!

但通过试教发现这样的支架臂虽然轻巧又方便,但也存在一些弊端:
1. 使用时间长了以后会变得过于灵活,导致实验过程中数据误差比较大。解决办法只能是每次上课前调整好。
2. 泄水装置其实本身有个泄水孔,但是试教时候学生其实不他了解,因此可以保留。

TOP
10#

二、磨课篇
这堂课共磨课7次,展示1次,用尽了学校的8个班。
1.第一次:
第一次上课,完全是按照书本的方法进行,利用《人类探索时间》的微课导入,再通过复习香钟计时的缺陷,进而聚焦到水钟。分为了2个探索过程,探索一为验证水位上升的速度是否是匀速的,这里利用了看水位计时间、看时间记水位的两种方法。探索二为找到速度变化的原因,并进行改进,最终演示真实水钟。从试教情况来看,由于学生没有学过第一课,是“插播”上课,学生对香钟缺陷的共鸣很少。探索一实际耗费时间26分钟,探索二草草结束。
出现耗时过多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实验指导不到位,学生不理解操作的原因,结果虽能说明问题,但瑕疵非常多,例如:学生不理解什么叫连续测量,经常测一个数据停下来,再重新测量。没有按量加水或者加多。测试的时候会用手去堵住出水口。


2.第二次:
第二次针对第一次试教的问题,将两种方法修改为只看时间记水位,制作了《实验操作指导》的微课,并采用了平板教学的方式进行计时、数据上报。从试教情况来看,时间控制住了,但探索一的结果精准度不够高,探索二的演示实际上比较复杂,导致现场状况不断,最终也超时10分钟。
结束后,在教研组老师的帮助下,进行了深度修改:
· 不应该是看时间记水位,因为课题是《用水计量时间》,而不是《用时间计量水》。
· 学生对泄水和受水装置的掌握情况不佳,在探索一之前添加预测部分,借助预测和微课《观察水钟和水钟计时10秒》来激发学生的参与感,并讲解两个装置,明确观察受水装置。
· 探索二简化为研讨的一部分,并通过微课的方式展示真实水钟的运转情况。
· 不使用平板教学,改为传统的学习单+秒表的防水进行。

3.第三次
第三次试教是教研员万老师来听课的。大体流程基本上得到了肯定,但也存在问题:
· 整堂课的思维深度和学生参与并不突出,我讲的太多,学生还是没体现本位。
· 预测环节耗时过多,整体超时5分钟。
因此,进行改进:
· 以项目式实践的方式进行,添加前测(受水和泄水),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观察受水装置和泄水装置,深化探索一前的知识铺垫。
· 采用师生共同制定“成功标准”的方式增加学生的参与感,增加评价的依据。
· 点明单元大概念“人们利用事物的规律性变化来计量时间”,并在导入部分深化。

4.第四次
第四次试教课基本成形,但细节部分还存在一些问题:
· 语言比较平,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被调动起来。
· “成功标准”的制定过于生硬,并不能够很好体现实验的诉求。
· 前测问题设计学生并不能很好得回答,基本是没法使用状态。
· 探讨不够深入,过多关注数据本身的分析。
因此,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
· 重新设计语言,并形成逐字稿。
· 重新设计成功标准,并设计关键的引导问题。
· 重新设计前测问题,体现学生对水钟的想法。
· 删除导入的《人类对时间的认识》微课,改为复习导入。

5.第五次、第六次、第七次
到此为止,受限于时间紧、材料有限,这堂课的授课和学习方式基本定型,只在语言上进行深度打磨。

6.展示课
按理来说已经上了7遍了,课的所有内容都了然于心,但实际效果却没有达到预期,甚至还没有第六次、第七次试教的效果好。展示课出现了试教未出现的状况:在本节课计时中,因设计了连续测5次的方法,所以并不设计首段数据剔除的问题。但在制定“成功标准”的过程中,学生讲出了不测首段的问题,导致原本设计的许多语言都用不上了,实验设计部分也超时了3分钟。好在此前考虑过此问题,实验实际使用比我预想的多了4分钟,最终9个小组中有8个小组完成了实验,1个小组完成2次测试。
另外,在展示课当天,因为电脑兼容性问题,还临时修改了课件,在课件的使用上有些不顺畅。
1.png (, 下载次数:0)

(2021/11/21 20:00:54 上传)

1.png

TOP
11#

三、收获篇:
1.深入践行先进理念
在第三次磨课后,深入践行了“项目式实践”、项目“成功标准”的操作、单元大概念的理解,对理念的理解有了进一步提高。比如:项目式实践的学习单是推动课堂的一把钥匙,就像每个学生的小老师,能够给予孩子更全面的指导。单元大概念是大单元教学的出发点,只有理解了单元编排的逻辑,才能找到课程的定位,从而一点一滴达到学习目标。
2.反哺常态教学
此前对“成功标准”的制定看得过于高深,好像只有公开课才能“秀肌肉”。但后来我也尝试了常态课使用。在三年级教学中《空气有质量吗》这一节课,能够明显感受到学生对项目研究的热情提升了不少,课堂效果也比以前要强很多。
3.摆正对信息设备的态度
第二次试教的时候使用平板分别进行微课播放、数据上传、现场直播等功能,学生虽然很有热情,但实际上的课堂效率不高。学校张校长说了一句话“信息设备不是拿来凑热闹的,科学课最重要的还是学生的思维成长,而不是信息能力提升”。的确,师父也好,同事也罢,都说我的信息技术了得,有意无意间也想展示这方面的优势。但如果实际教学情况不良,也应该收起锋芒,选择最合适的方式。

以上内容是想到哪里写哪里,有些细节已经淡忘。写的不好,也请求各位老师能点出,下次继续努力。
TOP
12#

每一次上课、磨课对老师来说也都是进步。为老师不断思考、改进点赞!
TOP
13#

11月11日,在区24学时培训上上了一节课,是来自于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用水计量时间》。两个星期磨课,3轮指导,感触很深。
一、材料篇
最初看到课本上建议的材料,是用矿泉水瓶做成的,有点蒙。哪里来那么多矿泉水瓶子?如何保证开孔都是一样大小的?刻度要怎么表示?在和教研组长崔老师商量之后,觉得可以按照老教材的铁架台+量杯的方式来做,但上面的泄水装置用什么做还是不确定。偶然间知道爱牛出过一个套
郑凯俊 发表于 2021/11/21 19:56:51
把各年级的多种材料充分利用,能提高实验的使用效率,学习借鉴了。
TOP
14#

看来我们不但要熟悉教材内容,也要熟悉各年级的实验材料,以便组合使用,让探究效率最优化。
TOP
15#

反思写得真详细,这些积累起来都是自己的财富呢
TOP
16#

磨课加反思,最好的最快的成长途径,👍赞
TOP
17#

二、磨课篇
这堂课共磨课7次,展示1次,用尽了学校的8个班。
1.第一次:
第一次上课,完全是按照书本的方法进行,利用《人类探索时间》的微课导入,再通过复习香钟计时的缺陷,进而聚焦到水钟。分为了2个探索过程,探索一为验证水位上升的速度是否是匀速的,这里利用了看水位计时间、看时间记水位的两种方法。探索二为找到速度变化的原因,并进行改进,最终演示真实水钟。从试教情况来看,由于学生没有学过第一课,
郑凯俊 发表于 2021/11/21 20:00:54
           真是精心磨课,精心反思啊!
TOP
18#

凯哥,反思好认真具体,学到了!
TOP
19#

爱牛的套件,有机组合,创新使用。水可以染上色,更便于观察。
TOP
20#

回复 9楼郑凯俊的帖子

磨着磨着就有收获了!好认真的老师!
TOP
21#

这个装置不错,方便好用
TOP
22#

课整体设计与实施不错,值得称赞。问话与追问还要多关注一些,读懂学生,放手于学生。
TOP
23#

回复 22楼空空的帖子

谢谢师父,这方面真要好好研究了。
TOP
24#

下周三要进行《我们的“热气球”》校级开放课。孩子们从开学就在期待,目前已经试教2个班,还在不断完善中。


关于课堂设计:
1. 学生基础
通过个别访问,发现大部分学生知道热气球是用热空气上升的,小部分学生觉得是和氢气球的原理类似,但全部学生没法说出相同体积下,热空气比较轻。因此在第二次试教加入了“运送货物”的挑战设计。


2. 项目式实践
课堂采用项目式实践的方式进行,第一次试教围绕“让热气球飞到天花板,找一找它上身下降的原因”展开,第二次试教围绕“做一个热气球,运送‘货物’到天花板”展开,两堂课的区别在于是否用回形针固定。
由于这堂课已经有非常出色的展示课了,因此我也决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视频聚焦,出示任务后研讨成功标准,再进行实践,最终研讨问题为:
(1)塑料袋在刚放在蜡烛上、即将起飞,从最上方落下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觉得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空气在加热后体积发生变化了吗?重量呢?

3. 思维建模
课堂在实验设计部分着重讲解了热气球我们可以用什么来模拟的问题,从气球到热源,再讨论可以舍弃哪些部分。利用模拟比较和精简的方法指向重点。
TOP
25#

目前存在的问题:
1. 第一次试教由于未强调要漏出隔热筒的进风口,学生刚开始操作时错误率很高。在个别指导后,成功飞上天花板的小组有3个,其他小组由于没有配重,均“翻车”了。由于强调了“通风孔”,聪明的孩子想到热气球膨胀可能是因为燃烧产生了风,把外面的空气灌入热气球了,这为课堂最终热空气“轻”的指向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2. 在课后复盘后,第二次试教提出“运送货物”的任务,货物就是回形针2枚。但由于没有提示该放哪里,不少学生放在了顶端,导致重心不稳,成功飞上天花板的仅有2组。且由于在模拟热气球材料的讨论上花了太多时间,导致最终超时。

因此,目前的想法是:
新设计模拟材料的引导环节,直接出示回形针所放的位置(下摆处),和真实热气球的筐相一致。
效果如何,明天再说。
TOP
26#

本周进行了线上教学,为了学生的达成度进行了一些新的尝试:
1. 平台:使用钉钉平台进行授课和管理
2. 实施方式:
(1)准备:
① 准备微课、电子课本、电子《课堂作业本》的相关内容、复习资料。
② 学习方式分为:预习课本、观看微课并建议与微课同时进行实验活动、完成《课堂作业本》,可选拓展复习。
③ 《课堂作业本》:由于上周学校正逢作业检查,学生作业上交未下发,因此准备了电子教材,学生可以打印来做。还把《课堂作业本》的原题电子化,准备了基于问卷星的练习“试卷”。
④ 拓展复习资料:为提纲式的知识小结和所有实验的微课。
(2)实施:
于上课前用钉钉的“作业”功能发布在班级群。上课后提醒学生学习步骤,并答疑。
(3)反馈:
通过问卷星分数,可以发现学生的掌握水平、漏错点、完成度。

掌握情况:



错漏点



完成度

TOP
27#

目前的问题在于:
1 学生不经过学习直接开始答题。
2 重复作答导致数据量过大且统计困难
TOP
28#

信息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服务于教学,赞。2022年,一起加油。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