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认识棱镜》里的一些冷知识与课后反思 [复制链接]

1#
银光图片
1、彩虹到底有几种颜色?
一般我们会经常说:红、橙、黄、绿、青、蓝、紫
课文中是:红、橙、黄、绿、蓝、靛、紫
百度上有:红、橙、黄、绿、蓝、靛、紫 、戴 八种颜色


      事实上彩虹有无数种颜色,比如,在红色和橙色之间还有许多种细微差别的颜色,但为了简便起见,所以只用七种颜色作为区别。彩虹,其实只要空气中有水滴,而阳光正在观察者的背后以低角度照射,便可能产生可以观察到的彩虹现象,彩虹最常在下午,雨后刚转天晴时出现,空气内尘埃少而充满小水滴,天空的一边因为仍有雨云而较暗,而观察者头上或背后已没有云的遮挡而可见阳光,这样彩虹便会较容易被看到。
2、彩虹是如何产生的:
    彩虹是因为阳光射到空中接近球形的小水滴,造成色散及反射而成。阳光射入水滴时会同时以不同角度入射,在水滴内亦以不同的角度反射。当中以40至42度的反射最为强烈,造成我们所见到的彩虹。造成这种反射时,阳光进入水滴,先折射一次,然后在水滴的背面反射,最后离开水滴时再折射一次,总共经过一次反射两次折射。因为水对光有色散的作用,不同波长的光的折射率有所不同,红光的折射率比蓝光小,而蓝光的偏向角度比红光大。由于光在水滴内被反射,所以观察者看见的光谱是倒过来,红光在最上方,其他颜色在下。
3、彩虹和霓虹


      大多数人因为没有积极的去观察而不会注意到霓,霓是经常出现在主虹外侧昏暗的第二道彩虹。霓是阳光经由雨滴内两次反射和两次折射产生的,出线的角度在50–53°。两次反射的结果,使得霓的色彩排列和虹的弧相反,蓝色在外而红色在内。
霓比虹暗弱,因为两次反射不仅使得更多的光线逃逸掉,散布的区域也更为宽广。在虹与霓之间未被照亮的天空,因为是亚历山大最先描述的,所以被命名为亚历山大带。更暗的第三道虹,甚至第四道虹,都曾经被拍摄过。
因此,彩虹和霓虹的高度不一样,颜色的层递顺序也正好反过来。
4、牛顿的色散实验

牛顿所做的将太阳光分解成各单色光及将各单色光复合成白光的光学实验。在牛顿之前,许多人曾演示过太阳光通过棱镜的色散现象,但解释都不正确。牛顿改进了他人的实验方法,做了一系列判决性实验,表明白光是由各单色光以一定比例的复合,不同色光有不同的折射性能,为颜色理论奠定了基础。

色散实验之前当时大家都认为白光是一种纯的没有其它颜色的光(亚里士多德就是这样认为的),而彩色光是一种不知何故发生变化的光。为了验证这个假设,牛顿把一面三棱镜放在阳光下,透过三棱镜,光在墙上被分解为不同颜色,后来我们称作为光谱。人们知道彩虹的五颜六色,但是他们认为那是因为不正常。牛顿的结论是:正是这些红、橙、黄、绿、青、蓝、紫基础色有不同的色谱才形成了表面上颜色单一的白色光,如果你深入地看看,会发现白光是非常美丽的。

5、什么叫牛顿盘
又称“七色板”。牛顿为说明日光的成分而制作的仪器。圆板分为七个扇形,依次涂有红、橙、黄、绿、青、靛、紫七种颜色。将圆板迅速转动,可见到板呈白色,说明日光是由以上七种色光合成的。 用来表示颜色混合效果的圆盘。1666年牛顿利用三棱镜把太阳光分解成彩色光谱,并做了色光混合实验。牛顿发现颜色混合后可产生中间色或另一种新颜色,他利用一个简单模型把所有有关颜色混合的结果都概括进去。
[p=24, 2, left]
6、课后反思[/p][p=24, 2, left]关于“一束强烈的白光”[/p]

我用的是阔华里的手电筒,光太散,强度也不够,尝试了很多次,最终也只能隐隐约约看到一个很淡的彩虹。把棱镜放到太阳下,彩虹马上出现在白纸上了。但是彩虹颜色不是很凸显,后来一个学生的身子挡住了白纸,彩色光盘就非常鲜艳了,然后就把白纸放在阴影了,棱镜在太阳下,实验效果就非常棒了。

[p=24, 2, left]彩色轮转速不够快[/p]

学生自制的彩色轮,用火柴梗转动,最多只能看待灰白,转速不够,看不到白色。可能需要借助其他工具才能看到白色,我们想到了小型的手持电风扇,把它的扇子叶片涂成三基色,应该可以,但是还没有试过。

u=1861083092,1325302371&fm=15&gp=0.jpg (, 下载次数:0)

(2021/9/22 12:14:34 上传)

u=1861083092,1325302371&fm=15&gp=0.jpg

最后编辑戚调菊 最后编辑于 2021-09-22 12:14:34
本主题由 超级管理员 金亚军 于 2021/9/22 12:34:17 执行 设置精华/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读了你的反思对我以后上课很有用
TOP
3#

用教材教,活用教材,理性思考,本就是科学教学的重要素养,赞!
TOP
4#

戚老师对彩虹的颜色这个资料很深入,值得借鉴。
TOP
5#

时段,白色出现的时间不是很长,灰色多,可能还跟转速有关吧
TOP
6#

手电筒的光是比较若,我关掉教室灯,拉上窗帘,才很好的观察到
TOP
7#

回复 6楼罗伟军的帖子

手电筒的光太散,很难有明显的折射现象
TOP
8#

戚老师对彩虹的颜色这个资料很深入,做一线老师不一定都教给学生,但我们得心中有数,做好准备。
TOP
9#

戚老师的反思对我们也是受益匪浅
TOP
10#

彩色轮,用线两边拉,很快,是全白色的
TOP
11#

学习了,不仅学习了知识,更要学习这种钻研精神。
TOP
12#

在阳光下,背朝阳光喷水,可以看到彩虹,而且效果是比较明显的。
TOP
13#

教师上课前收集更多的资料,有利于自己在教学中把握。
TOP
14#

学习了,但还是以书本为主
TOP
15#

活用教材,这个想法很好!
TOP
16#

课前收集的资料,更有利我们前行
TOP
17#

一桶水的最好体现
TOP
18#

学习了,楼主准备的资料很充分,是一个很好的示范。
TOP
19#

资料相当齐全,对上课帮助很大。
TOP
20#

材料是探究的基础,课前相关资料的收集也是如此。
TOP
21#

回复 6楼罗伟军的帖子

手电筒的光太散,很难有明显的折射现象
戚调菊 发表于 2021/9/22 15:57:51
我上课的时候也是用手电筒的光,效果也不明显,你是用什么工具的?
TOP
22#

教师心中有一桶水,活用教材,认真学习了!
TOP
23#

科学小制作里有一个七彩转盘,电动的。效果还不错。
TOP
24#

实验中的三色轮,转动起来也是灰白甚至有点紫,是不是颜色不够纯正。
TOP
25#

彩色盘是转速不够,放在儿童小电风扇上,立马出现白色。
TOP
26#

有详细的知识普及,精辟的反思。有彩色板下面直接装个小电动机应该也还比较方便。
TOP
27#

回复 10楼李尔敏的帖子

想起一个玩具,但不知道叫什么,百度了一下有叫钮扣哨子的。
TOP
28#

上课前搜集资料,对我们的课顺利开展很重要。
TOP
29#

课本越简单越考验老师,课前准备越充分,收获越大。
TOP
30#

老帖子翻出来再重新学习一遍。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