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1.4《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吗》
五上1.4《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吗》
环节一:
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那从空气到水里呢?还是原来的路线继续传播吗?
学生猜想,会或者不会,说出自己的理由。
活动: 将一束激光笔射出的光透过空气射入水中,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环节二:
果让光垂直射入水中,还会发生弯折吗?如果我们用铅笔垂直或倾斜分别放入水中,会看到什么现象呢。
交流实验现象。
倾斜放入水中的铅笔好像向上“弯折”了,好像断了,而垂直放入水中的铅笔不会。
这是光的折射现象(强调:斜射入另一种物质)
环节三:
观察水里的小鱼。看到了几条?角度有要求吗?看到的小鱼是真的鱼吗?
==============================================================
这一课我事先在论坛学习了一些老师的做法,得知用杯子容易出现放大效果干扰学生的观察,所使用的磐达工具箱里有提供像外卖盒一样的塑料方盒子,于是我便拿这个来做实验的。
第一节课试教的班级有些惨不忍睹,这也和我没有讲清楚一些细节的地方有关系。
比如小鱼的成像看到的到底是什么?学生作业本不少选了影子的答案,我在后面的班级询问影子是怎样的物体,学生都能说出是光遇到遮挡后产生的黑色投影。而小鱼是彩色的,这明显不符合。
我补充了一个知识点,人之所以能看到物体,是因为有光线从物体上反射进入到了眼睛,大脑再成像的。但是人眼没有“折射功能”,成的像进入眼睛后,大脑自动判断在另一个位置。
这个知识点补充后,学生能比较清楚地明白了折射产生的虚像问题。
三个班教下来,最让我困惑的其实是作业本上对于画图,到底应该画到一个什么样的标准才是“对的区间”
我们学过光的折射知道法线,折射角等问题,但是对于小学生是没有要求掌握这么深的。
那画光线图的时候,到底这个角度应该偏多少呢?
我暂时的处理是,让学生在光线直线传播的原路径上,略微偏一点点即可。
此前在群里,张老师和我说让学生看到多种折射现象,知道这个是折射就可以了,不需要解释太多。
另一点就是原先学习的时候,光线的折射是同一个点的,但是激光可能因为有一定粗度原因,空气水面的交界处是略微错开的,铅笔效果就更明显。
对于这段错开,是否要求学生是一定清晰明白的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