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2021222324252627 / 27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上虞区2021学年度共同体王京专帖(四六年级) [复制链接]

691#

一、问题的缘起
作为一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专任教师,每每在家常课上或者校内外观摩课上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
现象一:有一次,在执教一堂《认识水果》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当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同学们对水果的外形特征都很熟悉。如果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水果,你还想了解水果的哪些知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教室里鸦雀无声,过了很久,才伸出了那么一两只小手……
现象二:选题课中,孩子的思路异常开阔。老师,我想研究外星人、奥特曼,这个研究你做不了;诸暨五泄的瀑布很美丽,我们想研究它是怎么形成的?这个不安全;老师,新年到了,我想研究一下剪窗花——呵呵,这个老师也不会……接着,就是学生的沉默。
……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强调引导学生从自身和社会生活中发现问题,继而开展多样化的实践学习。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基础,没有问题也就没有了综合课程的探究和实践。因此,学生良好的问题意识,是落实综合实践课程首要的、至关重要的学习基础。
然而种种现象表明,在充满趣味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明显存在无疑可问,或是不敢提问,或是提问无价值等现象,这成为当前我们小学综合实践课老师很是头疼的一个问题,需要认真研究,有效改善。
TOP
692#

二、改变学生“不问、乱问”现象的教学实践与收获
(一)学生课堂与探究过程中问题能力的调研与分析
经过调查分析,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是小学生对提问的目的不明确。很多小朋友只是听从老师平时在倡导的,上课要多提问,多回答,纯粹是在为提问而提问,只要是带问号的话语,说出来就好,完成“任务”,存在着一种表演式的提问,没有真正有疑而发,他们不知道课堂上提问的真正目的和要求。
二是问题意识差,或是没有提问习惯。成绩差的,甚至一般的同学不知问什么;成绩好的、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可能是认为已经学会,没啥可问。这需要培养。
三是怕提问出丑,或是惧怕权威。不是他们没有问题,而是他们不敢问,也不再愿意问,担心自己的问题太小儿科,怕同学、老师笑他幼稚。“连这也不知道!”将他们的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这需要鼓励。
四是唯恐老师有定论,权威不可抗。很多充满童趣和幻想的问题在成人思维里往往是荒诞不经的,只是因为我们的教师没有蹲下身子思考。这需要平视。
五是提问凑热闹,缺少价值思考。学生看到别人提问,只有憋着搞问题,所提问题缺少兴趣和生活经验支撑。这需要理性。
但不管是哪一种情况,之于老师还是有推卸不掉的责任的。在平时教学中,因为怕学生提问浪费时间完成不了教学任务或者怕学生提出来的问题自己无法解决等等,不愿,不敢让学生质疑。长此以往,学生也就不想或不会质疑,这对学生的发展是非常不利。我们相信“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一个明智的老师不但要把“释疑”作为天职,更要鼓励学生大胆就学习上不懂的问题提问,以求最后弄懂。学生质疑的能力要从小培养,小学低中段阶段更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
TOP
693#

(二)促使学生敢于提问
1.创设氛围,构建提问环境
(1)淡化师生角色,增强双边互动
……
(2)强调情境教学,联系课堂内外
……
(3)提倡团队竞争,把持提问动力
……
(4)唤起疑惑,架起提问桥梁
……
①    在无意处追问
……
②    在梗阻处引问
……
③    在尝试后导问
……
TOP
694#

(三)强化学生善于提问
1.引导学生在疑惑中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在新旧知识学习过程中、社会生活和自然现象的中结合自己的困惑和疑问提出问题。
2.指导学生在观察中发现问题
培养学生养成动静观察的习惯,从观察中发现问题,提高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与敏捷性。
3.指导学生在比较与联想中提问
……
4. 巧用疑问句式,唤起问题
小学生年龄小,对一些疑问句关键词用得不够准确,此时教师应该引导他们用正确的疑问句式。比如关键词“是不是”、“为什么”、“如何”这样的代表词如何用,怎么发挥它们的作用,通过三个方法来进行诱导使用疑问句式,并提高提问质量:
(1)亲身示范法:教师自问自答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疑问词;
(2)详加点评法:当学生有了问题,教师听完以后对问题进行点评,并重点指导关键词的用法;
(3)任意展示法:教师要问学生们质量好的一些问题,然后让学生们展开思维,从而使得他们亲身体验,获得正确的提问方法;
(4)相对比较法:就是将不同的两个问题放在一起比较,让学生进行选择,并写出选择理由。
TOP
695#

(四)优化学生提问品质
小学生敢提问了,能提问题了,会提问了,还要考虑他们提问的质量和提问的精准,这是一个比较难的问题,因为他们的思维和能力,还不知道筛选,因此,教师要在综合实践课中多帮助学生梳理问题,进一步优化他们的提问品质。
1.直抒胸臆,倾泻疑惑——建立问题组
……
2.尽己所能,众里寻他——形成问题串
有了问题组以后,我们已经有了很多问题,但是这些问题,有些不是科学性的问题,不需要研究;有些问题太大,不能研究;有些问题太深,不方便研究。教师要引导小学生在这些众多的问题中寻找出适合他们自己研究的,能够解决的问题,形成问题串。
TOP
696#

3.精益求精,浓墨点睛——提出核心问题
有了问题串,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学习内容,用相对言简意赅的词句提出比较核心和有价值意义的问题。
TOP
697#

四、总结与收获
通过近3年的课内外实践和研究,我们明显感觉到学生的问题意识逐渐建立,而且慢慢能独立探究,真正能做到用问题意识带动综合探究。近三年在试点的班级中也有很多学生获得了很多成绩。
………………
TOP
698#

参考文献
[1]俞培锋. 综合实践课学生提问积极性和有效性对策探讨[J].综合实践活动研究,2015(1).
[2]何铁勇.追寻教学之道[M].宁波:宁波出版社,2013年第一版.
[3]高建昆.综合实践活动选题常见问题[DB/O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145efdd970102vnio.html
[4]汪俊坊.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现状及对策研究[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16.
TOP
699#

假期过半,祝大家玩的开心,休息好,安康顺心!
TOP
700#

夏日炎炎,不忘教研,点赞。
TOP
701#

四、正文部分
文本页面要求
1.A4电子版,页边距上、下2.4 cm,左、右2.7cm;正文行距固定21,插入页码底端居中,正文字体宋体小四号;
2.全文字数2000字以上,不超过6000字;
3.注意标题序号的正确使用:“一、”“(一)”“1.”“(1)”“①”,一级标题一般用四号黑体加粗,二级标题一般用小四号黑体加粗,其他标题字体同正文,加粗即可。
4.行文基本结构包含:
    缘起与问题;
王京wj 发表于 2022/8/3 22:52:28
竟有这么多的格式要求,学习了!
TOP
702#

一、问题的缘起
作为一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专任教师,每每在家常课上或者校内外观摩课上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
现象一:有一次,在执教一堂《认识水果》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当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同学们对水果的外形特征都很熟悉。如果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水果,你还想了解水果的哪些知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教室里鸦雀无声,过了很久,才伸出了那么一两只小手……
现象二:选题课中,孩子的思路异常开阔。老师,我
王京wj 发表于 2022/8/3 22:53:57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
TOP
703#

二、改变学生“不问、乱问”现象的教学实践与收获
(一)学生课堂与探究过程中问题能力的调研与分析
经过调查分析,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是小学生对提问的目的不明确。很多小朋友只是听从老师平时在倡导的,上课要多提问,多回答,纯粹是在为提问而提问,只要是带问号的话语,说出来就好,完成“任务”,存在着一种表演式的提问,没有真正有疑而发,他们不知道课堂上提问的真正目的和要求。
二是问题意识差,或是没
王京wj 发表于 2022/8/3 22:54:27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TOP
704#

(二)促使学生敢于提问
1.创设氛围,构建提问环境
(1)淡化师生角色,增强双边互动
……
(2)强调情境教学,联系课堂内外
……
(3)提倡团队竞争,把持提问动力
……
(4)唤起疑惑,架起提问桥梁
……
①        在无意处追问
……
②        在梗阻处引问
……
③        在尝试后导问
……
王京wj 发表于 2022/8/3 22:54:56
标题中充满智慧,一篇大作!
TOP
705#

(三)强化学生善于提问
1.引导学生在疑惑中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在新旧知识学习过程中、社会生活和自然现象的中结合自己的困惑和疑问提出问题。
2.指导学生在观察中发现问题
培养学生养成动静观察的习惯,从观察中发现问题,提高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与敏捷性。
3.指导学生在比较与联想中提问
……
4. 巧用疑问句式,唤起问题
小学生年龄小,对一些疑问句关键词用得不够准确,此时教师应该引导他们用正确的疑问句
王京wj 发表于 2022/8/3 22:55:26
亲身示范法、详加点评法、任意展示法、相对比较法——教学实践智慧!
TOP
706#

(四)优化学生提问品质
小学生敢提问了,能提问题了,会提问了,还要考虑他们提问的质量和提问的精准,这是一个比较难的问题,因为他们的思维和能力,还不知道筛选,因此,教师要在综合实践课中多帮助学生梳理问题,进一步优化他们的提问品质。
1.直抒胸臆,倾泻疑惑——建立问题组
……
2.尽己所能,众里寻他——形成问题串
有了问题组以后,我们已经有了很多问题,但是这些问题,有些不是科学性的问题,不需要研究;
王京wj 发表于 2022/8/3 22:55:56

建立问题组,形成问题串,提出核心问题
TOP
707#

回复 692楼王京wj的帖子

关于课堂提问我一直有个烦恼,有些学生会打扰课堂节奏,想起什么问什么,还是课堂把握不足
TOP
708#

回复 695楼王京wj的帖子

很有帮助,感谢
TOP
709#

回复 692楼王京wj的帖子

关于课堂提问我一直有个烦恼,有些学生会打扰课堂节奏,想起什么问什么,还是课堂把握不足
戴丹丹 发表于 2022/8/7 15:21:20
所以在课中要引导学生梳理问题,进一步优化提问的品质!
TOP
710#

暑假有幸读了《做有温度的教育》这本书,作者方华老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TOP
711#

第一辑 教育是什么
第二辑 课堂从什么时候开始
第三辑 怎样对待孩子
第四辑 做个懂行的教育管理者
第五辑 做有温度的乡村教育
第六辑 学校因何而美

第三辑 怎样对待孩子
理发师的教育经
一幅"脏"画
掠夺式教育何时休
慢点儿又何妨
爱、慢、欲--教育的"三字经"
给教育侧个身
给学生恰到好处的帮助
管理与教育的错位
教育不应该对普通孩子视而不见
每一分都值得珍惜。。。。。。
TOP
712#

教育是人与人之间传递温度的事业,教师有温度,学生才会有温度,教育才会有温度,这样的事业才有温度。
TOP
713#

一杯开水不能直接喝下去,因为我们的身体受不了,如果强灌,则会受伤,而一杯凉水虽然有人能喝下去,但有人也会受不了刺激,只有一杯温水喝下去才会取得解渴的效用。教育对于教育人和学习者就如同一杯水对于饮水者,不能急于一时,不能三分钟热情,更不能冷酷无情。每个学生都是一颗待长的小树苗,高温和寒冷都不能让其健康成长,给予这颗小苗的只能是和煦的阳光,而这缕阳光的温度就是我们教师的温度。
TOP
714#

本书是一个一线教育者的行走和思考、观察与行动。集中展现了作者的教育情怀、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凝聚了作者二十多年来对教育、教学、管理、课堂、教师、学生、学校文化、家校合作等问题的独到的思考,是一本接地气的教育著作。
TOP
715#

本书从局部到整体、从城镇到乡村真正改良的记录与描述,思想性、现实性、可操作性都很强,是"做"出来的,是真正的"做"而论道,对当前基础教育改革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TOP
716#

这本书有方华老师这些年来在各大报刊发表的文章和一些随笔感悟等。这些文章有的是从一个教育管理者的角度,有的是从一个教师的角度,还有的是介于两者之间。《做有温度的教育》,听名字就让人感觉到了温暖,教育确实需要点“温度”。
TOP
717#

细细地品读这本书,就被它深深的吸引了。我参加工作时间至今,有时候会思考一些关于教育的问题。韩愈说的“传道、授业、解惑也”,常常在耳旁响起,可时代发展到今日,教师不能只是“教书匠”,更应是心灵的“引路人”。“授人以鱼,更应授人以渔”,诸如此类至理名言,更是随处可见
TOP
718#

《做有温度的教育》一书,用非常平实的语言向我们阐述了他对教育的独特感悟和思考。书中,方华老师一再强调,“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教育最需要耐心”,“教育是给孩子更多可能”
TOP
719#

“教育,应该给学生一个美丽的期待”把孩子们当作活生生的人来看待,让老师、学生在爱中接受教育,我不由的为方华老师的观点鼓掌。是啊,教育确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
TOP
720#

一个人的格局决定一个人的高度,通过这本书,让我看到了方老师的教育高度,方老师对教育的独特见解。下面我来具体谈谈做为阅读本书后的感触: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