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15三上2.4《空气有质量吗》《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一课一思【教学重难点】重点:学生思考提出判断空气是否有质量的方法。难点:学生通过去判断后加入的空气是否有质量去得出空气有质量的结论;通过简易天平,用不同的标准物来测量空气的质量。
【教学过程】
一、聚焦:聚焦质量问题,观摩操作方法
1.出示简易天平,回顾用途。
2.教师演示称皮球的质量。
3.思考空气是否有质量,天平怎么样变化判断空气有质量呢?
4.学生总结出:空气的质量就是增加的回形针(或者绿豆)的质量。
二、实验操作
1.提示指针的偏转不明显,偏转的格数少,加的绿豆数也很少,说明空气的质量很轻很轻。
2.解释皮球放气后天平如何变化,放掉气的皮球放上去后,左盘变轻了。这也能说明空气有质量。
三、从20筒空气到一袋空气的转换
1.可以由教师讲解类比转化思维,也可以在黑板上列出数据,让学生自己观察得出。
2.用电子秤称空气质量,出示篮球、电子秤、打气筒,称量打气前后示数的变化。
【教学反思】
1.《空气有质量吗》这一课的实验材料非常多,而且天平需要自己组装,对于我这个动手能力还不够强的老师而言,特别是探究实验类型的课,拿出的教具如果引发学生思维的混乱那就适得其反了。在第一次课堂上用气球,当我在一班上过课后发现,在充气后天平的变化并不明显,反而使学生模糊了空气是有重量的这一概念。我们分析其中的原因,一个可能是因为气球里面的气不够多,另一方面可能是气球本身比较轻,受空气浮力的影响,导致结果不是很明显。所以在第二次上课时我改用了皮球,一方面皮球中可充的气多,另外也去除了空气阻力产生的影响。这一次实验的结果明显,也能让孩子直观地体验到空气有重量的结论。
2.这学期我将4.5两课时合并起来,虽然课堂作业的时间比较紧张,但是课堂效果比去年好,在知道了空气有质量后,立刻开展一袋空气的质量测量,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也增强不少。不过在解释空气的质量就是两次回形针(或者绿豆)的质量差时,老师要讲解透彻,否则在应用到作业本时,容易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