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关于光的折射方向 [复制链接]

1#
银光图片

光在水里的折射角比在空气中的入射角小,(往里缩了)





铅笔在水中看起来与上图刚好相反,(往外掰了)





这里学生若是提出疑问,该如何简单明了不超纲地解答?


最后编辑代玳 最后编辑于 2021-08-27 14:13:57
分享 转发
TOP
2#

照射角度不同吧,都是朝左上角就统一了吧!
TOP
3#

回复 2楼金亚军的帖子

我又修改了一下帖子,您看看。
TOP
4#

回复 3楼代玳的帖子

左右换了一下,
TOP
5#

我懂了,光线应该是角度变化,而不是平移吧!
TOP
6#

圆柱水杯的侧面放大效果,导致吧。
TOP
7#

如果学生提出疑问,就用光的折射进行解释,要知道具体的内容,等初中再学。
TOP
8#

拍摄角度不同的缘故吧
TOP
9#

根据观察可以思考:在叉鱼时,鱼叉要落在目标前还是目标后?
TOP
10#

回复 9楼王如祥的帖子

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小时候有用小鱼叉插虾,是个技术活,不知道折射原理,基本没戏,不过从水面正上方射出应该是正位的。
如果鱼叉向后倾斜射下,水面射点应该靠后吧。
TOP
11#

可以用折射原理去解释,因为空气的折射率小,从水里往外观察,就是偏离中间线向外,而从空气往水里观察,水的折射率大,就会偏中间线往里。
TOP
12#

提前考虑到这个问题,上课时就能有效应对了。
TOP
13#

看上去都是往里折的呀。
TOP
14#

回复 9楼王如祥的帖子

王老师小时候肯定经验丰富啊,我记得初中教过,现在都忘了。
TOP
15#

回复 9楼王如祥的帖子

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小时候有用小鱼叉插虾,是个技术活,不知道折射原理,基本没戏,不过从水面正上方射出应该是正位的。
如果鱼叉向后倾斜射下,水面射点应该靠后吧。
金亚军 发表于 2021/8/28 15:22:58
的确是个技术活,也是这个理。初次叉鱼基本没戏,知道原理再去叉鱼容易上手,视线角度、鱼儿在水里的深度都会影响叉鱼技术
TOP
16#

回复 9楼王如祥的帖子

王老师小时候肯定经验丰富啊,我记得初中教过,现在都忘了。
挪威森林 发表于 2021/8/29 14:01:40
是的,只有实践过才不容易忘
TOP
17#

这张照片是从侧面观察,介质有水 玻璃 空气
TOP
18#

法线什么的也变了
TOP
19#

图示应该是从水面上方看到的
TOP
20#

小学阶段还没有更深入的研究吧。
TOP
21#

可以用折射原理去解释,因为空气的折射率小,从水里往外观察,就是偏离中间线向外,而从空气往水里观察,水的折射率大,就会偏中间线往里。
博文王梦婧 发表于 2021/8/28 17:39:11
想到了高中的折射率计算,一阵头疼。
TOP
22#

生活中的体验与感受是关键
TOP
23#

这个是初中研究的吧,新教材放小学了?折射角变小,叉鱼要靠后。这是初中老师讲的
TOP
24#

糟了,不太懂,怎么办
TOP
25#

这个小学阶段肯定解释不了,也听不懂,让学生理解折射就可以了。
TOP
26#

铅笔光线还是有区别的把
TOP
27#

我感觉激光笔照射水面,光线从上往下进入水中产生折射现象,而铅笔插入水中,是铅笔的反射光从内往外、从水中穿过塑料盒再进入空气中。方向不同,现象也不同。
TOP
28#

我认为小学阶段应该让学生去观察各种折射现象。但不要轻易下折射的结论,更不要通过一个现象,就得出折射角度的问题。这样的教学离探究愈来愈远了。让学生根据现象通过研讨,提出模型进行解释。
根据我的经验,作为5年级的学生,能够观察到各种光的折射现象,感觉到物体在通过水或液体这些透明的媒介时,看到的物体和实际物体是会发生位置上的偏差的(这个结论是符合5年级学生认知,并可以由现象支持的,而且指向光折射概念的)。这就足够了。
最后编辑wubin98146 最后编辑于 2021-09-18 08:40:41
TOP
29#

无论如何,教材编写的一个原则就是降低难度,但在结合教材中的实际呈现以及教参和作业本,似乎这个难度降不下来,反而升高了!
TOP
30#

小学嘛,降低难度啊,学生通过观察能看到光通过一些介质的时候会改变方向,并在观察的过程中提出一些思考就行啦。
现在感觉各门学科为了考试,比成绩,出的题目越来越难,越来越偏,还有教辅资料出的越来越超纲。我觉得国家真的也该对各科的教辅资料也该查查了!
最后编辑求学问路 最后编辑于 2021-09-18 15:54:12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