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蓝桂勇:《小学科学教学关键问题指导》阅读摘录及心得 [复制链接]

1#


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

                                             ——毛泽东

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

                                    ——苏霍姆林斯基

一茶一书一笔,开启暑假阅读新模式。


最后编辑白云的家 最后编辑于 2021-07-25 14:37:06
本主题由 超级管理员 金亚军 于 2021/8/28 15:56:37 执行 设置精华/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之所以选择《小学科学教学关键问题指导》作为暑假阅读书目,是因为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教师要把课堂教学作为重点来研究,抓住小学科学课堂关键问题,才能真正提高我们小学科学教学效果。
TOP
3#

读透一本书,受益无穷。
TOP
4#

用心读书,学习了!
TOP
5#

期待后面的读书分享,学习学习。
TOP
6#

好习惯,向老师学习。
TOP
7#

静心、用心读书的人,必是心灵高尚的人,向蓝老师学习。
TOP
8#

向蓝老师学习,期待读书摘记和体会的分享!
TOP
9#

摘录:

绪言
      一、小学科学教学关键问题研究的意义
      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并为他们继续学习,成为合格公民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科学素养,包括对科学的理解、技术与工程素养、科学的思维方式、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等。如何有效地落实科学素养的培养任务,需要我们对小学科学的核心内容进行梳理,需要对当前的科学教育方式进行提炼和概括,这是小学科学教学关键问题研究的重点所在。
      解决教学关键问题,有以下几个意义:有利于深化课程改革,提升课程改革的效率;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有利于学生发展。
最后编辑白云的家 最后编辑于 2021-07-26 20:43:24
TOP
10#

摘录

绪言
      二、小学科学关键问题的确定依据
      小学科学教学关键问题是教学的关键,能直接反映有效的教学线索,体现出选择教学策略的合理性,实现科学教学的核心。小学科学教学关键问题的内涵是科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它的外延表现是核心内容和教学策略。
      针对小学科学教学的当前实际情况,根据2017年版《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要求,通过不断探讨和交流,我们拟定了三条确定关键问题的依据;一是根据课程标准确立对学生发展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科学知识,其背后是科学的大概念;二是促进学生发展的科学思维方法、科学态度和精神;三是对教学改革有推进意义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小学科学关键问题研究希望从这三个方面,帮助教师克服存在的困难,走向理想的科学教学,为我国的小学科学教学做出应有的贡献。
最后编辑白云的家 最后编辑于 2021-07-26 20:44:51
TOP
11#

摘录

绪言
      三、小学科学关键问题的提炼和确立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意识到核心素养是科学课程所确立的目标,也是科学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需要通过教师的教学进行落实。所以把握好核心素养,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都极为重要。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要有利于学生体验和理解、思考和探索,因此体现核心素养的要求成为教学的关键问题。
      根据当前小学科学教学的现状,我们确定了几条路径来体现小学科学教学的关键问题。一是研究核心素养的要求,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要求中,提炼出跟科学教学有关的一些关键问题,特别指向科学的理解、科学的思想方法、思维方式、科学与社会的关系;二是从课程标准的要求出发,指向科学教育的大概念,提炼出小学科学学习的核心内容;三是基于大样本的课堂观察、教研活动、培训活动、学业监测等过程,梳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普遍困难,提炼出解决这些教学疑难问题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本书内容包括核心素养、核心内容及教学策略三大部分,总计27个教学关键问题。内容涉及课程标准中四个领域的内容和教学建议中的教师实际策略。特别重视在教学中体现科学的思想和方法,这对学生理解科学、理解探究,形成科学思维,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有很重要的帮助。
最后编辑白云的家 最后编辑于 2021-07-26 21:32:50
TOP
12#

心得

      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并为他们继续学习,成为合格公民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学生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保持和发展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了解与认知水平相适应的科学知识;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发展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用科学语言与他人交流和沟通的能力;形成尊重事实。乐于探究、与他人合作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的关系,具有创新意识、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总而言之,小学科学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健康发展为魂”。而这一切,离不开我们教师的课堂教学,因此,切实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是我们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TOP
13#

摘录
           教学关键问题1: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
      教学关键问题分析
      科学研究是为了描述世界和解释世界,其主要途径是观察和实验。科学的本质是实证的,科学活动是一种求真活动,必须实事求是。《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把实证意识作为科学态度的一部分,在科学态度总目标中指出:“具有基于证据和推理发表自己见解的意识;乐于倾听不同的意见和理解别人的想法,不迷信权威;实事求是,勇于修正和完善自己的观点。”

  学生的观察、描述、论证都应该以事实为依据。科学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不仅要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还要使学生掌握科学观察、描述、论证的方法。科学态度与科学方法的培养应该同步进行,相互促进。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不仅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具有普遍意义上的教育价值,对于培养“社会的人”同样具有现实意义——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识别“伪科学”的意识,对网络及各种媒体上的各种信息,不盲目传播,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这些信息。

  小学生受其自身知识水平与认知能力的影响,实证意识不强,往往表现为“唯上”“唯书”“唯众”三种情况。

  “唯上”即盲目相信教师等成年人以及班级中“学霸”的权威言语,学生常常会把教师的话当成“金口玉言”,在课堂交流和汇报等环节,常常不加分析地听从“学霸”的观点,不敢提出异于他人的观点。

  “唯书”主要表现在认为书本写的、媒体报道的信息都是对的。此处的“书”不仅指纸质报刊书籍中的内容,还包括电台、电视台、网站、微信上的各种信息。在教学中常常发现有学生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因为哥白尼的“日心说”就是这样描述的。在小学生的认知中,书本上写的信息就是对的。

  “唯众”的现象在小学中同样普遍存在。受“从众”心理的影响,学生认为大多数人的观点应该是正确的,会无理由地怀疑自己的数据(观点)是错误的,在实验过程中,常常有学生在发现自己的实验数据与其他人(组)不一样时,就偷偷修改数据。

  教师的不当教学行为也会对学生实证意识的形成起到负面影响。例如,不科学的实验设计导致错误的结果;教师忽视实验(现象)与结论之间的论证过程;教师过于注重正确的结果,使学生害怕与权威不一致等

最后编辑白云的家 最后编辑于 2021-08-08 15:59:14
TOP
14#

心得

      观察和实验是小学生在科学课堂上中最主要的探究方式,小学科学之所以以观察和实验作为学习的主要方式,与科学学科特点分不开。按理说,小学生在观察和实验过程中,他们都能够实事求是的描述出自己观察到的事物的特点和实验现象,但是在实际课堂上,学生们的表现往往出乎老师的意料:当某一位同学发表自己的看法之后,其他同学都是盲目的跟从,有的同学在实验过程中会偷偷的翻阅书本寻找问题的答案等等。以前不知道为什么学生喜欢这样,今天看了《小学科学教学关键问题知道》之后才发现,原来是小学生具有很大的“唯上”“唯书”“唯众”性。以前经常讲要“不唯书、不唯上”,今天才知道还要“不唯众”。而要使学生做到“不唯书、不唯上、不唯众”,我们教师在科学课堂上要让学生以事实为依据,要相信自己的眼睛,我见既我得。
TOP
15#

摘录

    教学关键问题解决
      小学生实证意识薄弱是由学生自身知识水平、认知能力以及教师的不当教学行为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教师既应该站在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高度,正确对待学生的不足,更应该反思自身的不当教学行为所产生的负面影响,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以促进学生实证意识的培养。
    

  一、营造宽松安全的言论氛围

  二、培养学生客观、正确描述观察对象的能力

  三、注重数据(现象)与结论的论证过程

  四、保护并给予学生证实自己想法的机会

  五、利用好“证伪”的特殊价值
TOP
16#

心得

      既然小学生实证意识薄弱是由学生自身知识水平、认知能力以及教师的不当教学行为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那么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我们教师就要从自己的教学行为入手,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充分探究(观察和实验)的时间,让学生如实描述观察和实验的现象,进行合理推理等等,这一切,都需要我们身体力行,同时也需要运用好“证伪”这一方法。
TOP
17#

摘录

  教学关键问题2: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质疑精神?
  教学关键问题分析

  曾经有一段时间,绿豆在媒体上很“火”,因为有一位号称“中国食疗第一人”的“养生大师”把绿豆汤宣传成了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据说每天喝3斤可以防治高血压,每天喝5斤可以防治癌症,绿豆汤可以包治百病。于是全民疯抢绿豆,刺激全国绿豆价格飞涨。类似的事件屡见不鲜,这也暴露了大部分人由于没有判断力而从众的问题,反映了我国公民素养中科学精神的缺位,其问题根源与当前学校的教育教学息息相关。
  美国有位作家在《我的老师》中描述了一位生物老师在第一节课上,将一根普通动物的尸骨在教室里给学生传看,并介绍这种已经绝种的动物的各种惊人能力,如夜里行走如飞、视力极好等,并最后结合所讲的内容进行了测试,学生都按老师介绍的内容做了回答。可是第二天,所有的试卷均不及格,理由很简单,老师说,他所讲的全是假的,那根尸骨也只是普通动物的尸骨,他很遗憾,没有一个学生提出质疑就把老师的话当真。这种迷信权威、不敢质疑的现象,在我国的教育教学中也不鲜见,受唯书、唯众、唯上观念的影响,很少有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这样的教育教学将严重束缚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提出了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核心素养。“科学精神”的基本要点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和勇于探究。“批判质疑”主要表现为“具有问题意识;能独立思考、独立判断;思维缜密,能多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做出选择和决定”。这是有关文件首次明确提出“批判质疑”素养,并承认它是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批判质疑精神培养必将成为教育教学的热点话题之一。
最后编辑白云的家 最后编辑于 2021-08-08 15:59:37
TOP
18#

心得
  通过阅读我们不难发现,学生“批判质疑”精神的缺失,其实和前面提到的缺乏实证意识有很大的关系,还是和学生的“唯上”、“唯书”、“唯众”有关,正是因为学生受“唯上”、“唯书”、“唯众”心理的影响,他们会认为书本里的一切都是对的,老师讲的一切是对的,其他同学所说的一切也是对的,因此就不会有疑问会提出,就算自己的实验结果与书本上所写的不同,也不会质疑书本,而是认为自己的实验有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还是要从转变学生的思想意识入手,要求学生相信自己,不唯上、不唯书、不唯众。
最后编辑白云的家 最后编辑于 2021-08-02 16:28:40
TOP
19#

摘录


  教学关键问题解决
  什么是批判精神?批判精神是指个体对所学内容的真实性、精确性、性质与价值进行个人的判断,从而对做什么和相信什么做出合理决策。什么是质疑精神?质疑精神是个体在求知欲的驱使下,带着问题意识看待事物,敢于独立思考、敢于批判、敢于挑战权威、敢于发表见解、敢于追求真理的一种思维习惯。所以,批判质疑并不是简单地唱反调、不赞成,而是具有审视、反思、超越及创新等含义。
  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质疑精神呢?
  一、营造宽松氛围,鼓励学生探索性质疑
  二、克服思维定式,引领学生发散性质疑
  三、允许质疑问难,保护学生否定性质疑
  1.尊重书本,但不迷信书本
  2.尊重科学,但不迷信科学
  3.尊重教师,但不唯师唯上
TOP
20#

心得

  既然学生的“批判质疑”精神的缺失关键在于学生受“唯上”、“唯书”、“唯众”心理的影响,那么在科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还是从激发学生“质疑”开始,一方面我们教师可以如本书所提到的三个方面入手:第一,营造宽松氛围,鼓励学生探索性质疑,第二,克服思维定式,引领学生发散性质疑,第三,允许质疑问难,保护学生否定性质疑。但是我个人觉得我们教师关键在于给学生以一定的引导,比如多给学生讲一讲科学家们相关的不相信权威的故事,通过这样的例子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敢于提出的意见,从而培养学生的“批判质疑”。
TOP
21#

摘录


  三、评述与建议
  科学的本质在于求真,生活中很多耳熟能详的事情到底是否“为真”?“求真实验室”的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探索性质疑活动。“乌鸦喝水”就是其中的一个课例,课程实施者带领一群“小乌鸦”体验了一次难忘的“喝水”经历。如童话一般的故事情节,表面上看似与科学探究格格不入,却出其不意地呈现出浓浓的科学探究味。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犹如童话般感性,他们在科学课堂上,不断地遭遇与其原先认知的矛盾,不断地与事实进行对话,理性思维的火花开始活跃和蔓延。本节课,学生分别使用大石头、小石头、大小石头组合、新的瓶子和新的水位·······就这样一步步探索,打破了对事物现象的原有认知。
  我们透过“乌鸦喝水”这一课,更多看到的是指向学生核心素养、聚焦批判质疑精神的拓展性课程建设的思考。
  1.指向大背景: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开发
  2.定位新目标:新课标下的生本课堂
  3.追求个性化:“理性思维,感性课堂”
TOP
22#

心得
  “乌鸦喝水”这一寓言故事流传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对于乌鸦最终有没有喝到水,一直以来未有质疑的声音,但是现在的人们经过实验,认为这个故事可能是假的,乌鸦不一定能喝到水。课例《乌鸦喝水》,正是以此为背景,引导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来验证,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质疑精神和实证意识都得到了很好的培养。通过这一课例使我认识到,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实证意识”是相辅相成的,我们要有机结合,不能人为的划分。另外,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需要长期坚持,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成功的。
TOP
23#

摘录

教学关键问题3: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学关键问题分析
  科学探究是人们探索和了解自然、获得科学知识的重要方法。以证据为基础,运用各种信息分析和逻辑推理得出结论,公开研究结果,接受质疑,不断更新和深人,是科学探究的主要特点。《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倡导以探究式学习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学生主动探究的基础是学生知道怎样去探究,并且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当前小学科学课在科学探究方面普遍存在不足。
  一、学生缺乏探究平台
  1.学生没有主动探究的机会
  2.学生缺乏主动探究的时间和空间
  二、教师缺乏探究指导技能
  1.教师缺乏指导学生探究的知识储备
  2.教师缺乏指导学生探究的方法
TOP
24#

心得

  探究能力是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关键因素之一,探究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科学学习的效果。小学生探究能力不足是不争的事实,而造成小学生探究能力不足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小学缺乏科学探究的平台:在当前唯分数论的评价体系之下,很多教师(特别是兼职教师)为了让学生在考试中能考出好的成绩(分数),直接剥夺了学生探究的权利,而是以教师讲实验,学生背实验的形式进行教学,这样的结果就是学生的分数暂时提高了,但是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却没有了。为此,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明确科学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一定要创造机会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其中,动手动脑学科学。另外,我们教师还要多学生,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以便能够很好地对学生进行指导。
TOP
25#

摘录

  教学关键问题解决
  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教师首先要加强自身对科学探究的研究,提高自己的探究能力;其次要突出创设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学习机会,加强方法指导,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会探究。
  一、明晰技能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由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订计划、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反思评价这8个要素组成。在不同要素和不同学段中,需要培养学生各种不同水平的探究能力。根据《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相关描述,参考美国的一些关于探究能力方面的研究,我们认为,需要培养学生如图1-3-1所示的科学探究能力,供读者参考。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探究能力在探究过程中的使用不是孤立的、固定的,而是灵活的、综合的。譬如,关于分析能力-通过分析证据可以得出结论,通过批判分析各种媒体出现的信息可以产生探究问题,通过案例分析也可以得到需要的证据。



TOP
26#

心得
  俗话说“教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一桶水”,这句话主要是从知识储备上来说,其实放在科学探究教育同样适用,教师要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首先自己要知道什么是科学探究能力。在以往,我也仅仅知道科学探究要经历“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订计划——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反思评价”等几个阶段,但是对于每个阶段的具体要求,有什么体现却是非常的模糊,今天通过阅读才发现这八个阶段里面还有很多的内涵,而学生能否达成这些要求,才是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是否达成的标志。
  我们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
TOP
27#

教学关键问题解决
  二、加强指导
  探究能力是在收集信息、整理资料、做出假设、解释现象、解决问题中要运用的思维技能和操作技能。科学家在研究自然界的秘密时,要运用各种探究的技能,如观察、测量、推理、实验和交流等。
  1.明晰科学课中强调的探究能力

  学生要经过练习才能熟练使用各种探究技能。因此,科学教学强调让学生自己应用各种探究技能,在此过程中,教师适时进行指导,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科学课中强调的一些探究能力如表1-3-1所示




  2.创设学生自主探究的实践平台
  3.加强提升学生探究能力的方法指导
TOP
28#

心得

  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需要在科学学习过程中慢慢的掌握、提升。为此,在科学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一定要改变自己的授课方式,要努力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并在探究的过程中予以指导,让学生明确科学探究能力的内涵,从而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TOP
29#

教学关键问题解决

  三、注重交流
  一种方法和另一种方法交流,得到的将是两种方法。教师要创设一个平等宽松的交流环境,让全体学生参与,交流各自的探究方法;特别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允许学生发表错误意见;提醒学生注意倾听别人的意见,特别是与自己不同的意见,在倾听中学习。教师要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想”就是要求学生敢于推测、敢于设计、敢于怀疑、敢于想象;“敢说”是要求学生敢于示众、敢于表达。在交流活动中,教师提醒学生使用发表意见、倾听、补充、辩论等方法,不断引导学生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集中集体的智慧,不断完善探究方法,提升探究能力。
TOP
30#

心得

   交流本来就是科学探究能力之一,如何让学生参与交流,是现在小学科学课堂上的一大难题,纵观现在的小学科学课堂,往往是由几个优等生掌控,不管是问题的提出、方案的设计、实验的探究、交流等等,都是那么几个人参与。为此,让大部分学生参与交流讨论,是我们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