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用水测量时间》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1#
银光图片
5月18日,我有幸参加了小学科学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送教活动。在这次准备《用水测量时间》这节课时,磨课,改进,每天都在动脑筋,想办法。果然,上课是对自己最好的锻炼。
1.png (, 下载次数:0)

(2021/5/24 20:08:19 上传)

1.png

最后编辑博文王梦婧 最后编辑于 2021-05-24 20:08:19
本主题由 超级管理员 酸牛奶 于 2021/5/24 15:45:04 执行 设置精华/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用水测量时间教学设计

博文小学 王梦婧

【教材简析】

《用水测量时间》是教科版五下《时间的测量》单元的第3课,本单元的核心概念是时间测量。“根据滴漏实验理解水能用来测量时间”是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在于发现实验过程中水流速不均匀的特点,寻找原因,尝试改良,从而了解古人是如何设计水钟来计时的。

本课内容有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古代的水钟,这个部分主要介绍了两种类型的水钟,以帮助学生了解古人是怎么利用流水来计时的。第二部分:滴漏实验,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一、器材选择:选用有刻度的100毫升注射器,注射器头上加上不同孔径的针头控制流速大小。

二、探究实验: 测量从100毫升水流出30毫升用时,通过推理并且测量70毫升水流出30毫升和40毫升水流出30毫升所需的时间,明白水流的速度是不均匀的。

【学情分析】

通过前几课的学习,学生对时间的认识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了,已经知道太阳钟之所以能够用来计时,是因为太阳光影是有规律地运动着的。他们开始意识到能够用作计时工具的事物必须是有规律运动着的。可是太阳钟只能白天使用,那晚上和阴天怎么计时?对于生活中常见的水,学生并不陌生,但对其认识并不全面,在学生潜意识里,水流的速度可能是等时性的,这一课将组织学生去探索如何用流水来计时,研究古人计时用的水钟,以及不同的计时方法。

【教学目标】

1、在一定的装置(水位、漏孔等不变)里,水能保持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人类根据这一特点制作水钟用来计时。

2、多次观测、记录一定容器中(相同水位、不同水位)流出一定量的水需要多少时间,并分析水流速度的变化。

3、认识到实验中准确观测、默契配合的重要性;保持探究用水计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用流水计时的原理

难点:发现实验过程中水流速不均匀的特点,寻找原因,尝试改良。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小组实验一套水钟。

小组:铁架台、注射器(有针头)100毫升量筒1个,秒表,杯子(装水),一次性杯子滴管、毛巾录单1记号笔1支。

【教学过程】

课前:反口令游戏及秒表训练

一、聚焦:揭示课题

1.提问:同学们,前段时间我们学习了古代的人用日晷来测量时间太阳为什么可以用来计时?

2. 揭示课题:日晷在阴天和晚上无法使用古人还想出了哪些方法来计时呢

预设:用水计时

二、探索:设计装置

1.用水能测量时间吗?

2.真的能吗?你能设计这个装置吗?

预设:有一个漏水的装置,下面放一个接水的装置,然后测量漏出一定的水要用多长时间。

3.这个方案行不行,我们用实验来见证水到底能不能来计时?

三、实验:探究规律

活动一:100ml水中流出30ml需要多少时间?即保持水位不变。

[材料准备:铁架台、注射器(有针头)100毫升量筒1个,秒表,杯子(装水),一次性杯子滴管、毛巾录单1记号笔1支。

1.明确任务:100毫升水流出30毫升需要多长时间?

2.觉得想要把这个时间测准,要注意些什么?

3.微课出示,小组分工,进行实验。

4.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同一装置,同一水位,流速相等)

5.出示古代泄水型水钟和受水型水钟的简图,看量筒内液面上升来计时,是受水型水钟看注射器内液面下降来计时是泄水型水钟。水钟在古代叫漏刻。我们了解一下它们如何计时。

活动二:不同水位的水流出30ml所需的时间一样吗?

1.演示。水一直流,发现什么?不同水位流出同样的30毫升所用时间一样吗?

2.预测。我们已经做了100毫升水位流出30毫升,根据这个时间,同学们猜测一下,70毫升和40毫升分别流出30毫升,要用多长时间呢?请小组长上来领实验记录表二,小组讨论后,写在预测这一列上面。

3.交流。有的小组认为时间越来越长有的小组认为时间不变有的小组认为时间变短

4.实验,获得数据。发现了什么?和你们的预测一致吗?

预设:预测都比实测要少。其他同学发现了吗?什么原因造成的?

预设:水位降低了,水压就低了,水就流的慢了。

观察的真仔细。再来看这张表格,如果我们用这样的装置去测量时间,会有什么问题?

5.现在问题出来了,该怎么解决呢?

1)使水位保持在相同水平,加的水和流出的水一样多。

2)水流并不匀速,古代的人是如何解决这个难题的呢?

(演示水钟)这个受水型水钟是怎么解决流速不均匀这个问题的?

古代水钟有漏水口、注水口和溢水口,这种构造能使水位保持不变。

四、拓展设计制作水钟

1.古人在设计水钟的时候不仅巧妙地保持了水位不变,他们还设计了水钟里的水不成线状往下流,而是一滴一滴往下滴。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我们来做一道数学题:“我们测得,100毫升流出30ml水约需30秒,也是就说每分钟流出60ml,那一个小时呢?”

我在黑板上和孩子们边算边写:一小时:60*60=3600ml  一天:3600*24=86400ml,换算成升的话就是86.4升,5升一桶的水一天大约需要17桶。

“这么多!”孩子们惊叹道。

“嗯,水是珍贵的资源,我们要珍惜。今天我们做的实验,就叫做滴漏实验,用‘滴’的方法计量时间,所以古人用水一滴一滴来计时,水滴的很慢,能减少因水位变化而对水下流速度的影响古人的智慧真是让人佩服!同学们,学习了今天的内容之后,课外制作一个每分钟滴约60滴水的滴漏相信同学们也能做出自己的计时工具!下课!

最后编辑博文王梦婧 最后编辑于 2021-05-23 21:20:48
TOP
3#

这课很难,孩子们对于滴漏不陌生,难就难在如何测量和计算,为后续水钟的制作打下基础。感谢分享!
TOP
4#

       第二堂课是博文小学王梦婧老师执教的五年级的《用水测量时间》。王老师通过设计、实测、推算、再实测、改进的方式引领学生一起探究“水钟”的工作原理。为后续自己动手做一个水钟做了充分的准备。课堂中学生的科学思维在“能不能”到“能”,又从“不能”再到“可以能”的峰谷回路中盘旋。经历了一次典型的思维“过山车”。





TOP
5#





TOP
6#

王老师,最后出示的水钟真的蛮吸引人的。
TOP
7#

                《用水测量时间教学思考

上虞区博文小学  王梦婧

    《用水测量时间》是五年级下册《时间的测量》单元的第3课在研究了圭表和日晷之后,学生发现太阳光影有规律地运动,所以才能用来计时。水能不能用来计时呢?学生根据滴漏实验发现水也是有规律运动的,因此能用来测量时间但在实验过程中还发现水流速不均匀,计时存在困难。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自主发现问题,解决改进水钟。与此同时,出示了解古人的水钟,并了解古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本课内容有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古代的水钟,这个部分主要介绍了两种类型的水钟,以帮助学生了解古人是怎么利用流水来计时的。第二部分:滴漏实验,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我对这两部分内容进行了改动。

       一器材选择:注重精确度高

    一开始试教的时候,我采用课本中的滴漏装置。矿泉水瓶上打孔来进行实验。首先,用量筒量取100毫升的水,倒入矿泉书瓶中,下方也用量筒来接水。但在实验过程中发现:1.本实验首先要在量筒内量取100毫升的水,这一步会造成误差;2.矿泉水瓶在铁圈上不牢固,晃来晃去,学生不小心要打翻,弄湿桌面。3.下方的量筒口比较小,漏瓶中的水有时要漏在外面,因为实验中是观察受水容器满30毫升来测量时间,因此同小组内三次实验误差比较大,不同小组间测量差距比较大。





    实验数据是得到正确科学结论的依据。我在如何提高测量水流动的时间上改进实验器材。1.采用100毫升的注射器,注射器上有刻度,量取水量方便,并且在接近100毫升时用滴管添加,做到尽可能的精确。2.注射器下方可加不同口径的平头针,因为100毫升水中流出30毫升不能太快,太快了增加学生测准时间的难度,不能太慢,太慢了探究实验就要花比较长的时间,因此我选用了100毫升流出30毫升需要35秒左右的口径的平头针。有了平头针,水流出的比较集中,避免了水溅出。3.这套器材也能提升思维,如果小组内成员是观察上面漏瓶水面下降30毫升来计时,这与泄水型水钟的原理不谋而合,反之,若小组成员是观察下方量筒内水位上升到30毫升来计时,就是受水型水钟的工作原理了。

    二、探究活动:注重思维提升

    课本中安排的滴漏实验是300毫升水流出100毫升,再推测10毫升与50毫升。实验过程发现10毫升测量误差比较大,而且水流速变化不是很明显,导致学生有水均匀流动的错觉。因为300毫升流出10毫升和流出50毫升水压变化不太大。第三个活动,全部流完300毫升,因为水的表面张力,每次在矿泉水瓶盖上都会留下一点,时间测量小组之间相差比较大。而且这三个活动下来比较费时。其实这几个活动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理解水流速不均匀。

    因此,我将这3个活动合并成2个,第一:探究同一水位(100毫升)流出30毫升所需时间。学生理解水流动是有一定规律的,可以用来计时。第二:探究100毫升水连续流出3个30毫升水所用的时间,即不同水位(100毫升,70毫升,40毫升)流出相同的30毫升所用时间。学生发现同样流出30毫升,就因为水位不同,所用时间变长了,理解原来水位高低会影响水流速度。

从实测、推理预测、再实测,改进,使学生的思维在阶梯的探究活动中得到发展。

    三、实验数据:注重汇总处理

    本节课探究活动中最重要的实验数据,因此,我在如何测准水流动的时间上花费了比较多的时间,首先让学生自己说说操作注意点,再出示微课,然后小组内进行分工。本次的实验采用了2张记录单及班级汇总表的形式。



    测量中的误差不可避免,通过教具改进减小实验过程的误差。为了得出结论,注重每个小组的实验数据,用汇总表的形式相当于大数据采集,方便研讨,发现规律。

    四、实物展示:促进水钟改进

    本节课介绍了古人的2种水钟——泄水型水钟和受水型水钟,大部分教师在介绍的时候都出示图片,但图片不能直观展示水钟的工作原理。学生没有直观的体验。耳闻不如见面。本节课先通过设计、实测,通过滴漏实验发现:水能测量时间,因此,古人设计了水钟。思维再进一步,通过探究不同水位的滴漏实验发现流速不均匀,学生很容易明白是因为水位降低的原因,因此改进水钟水到渠成。

学生通过加水的方法让水位保持不变,但这个只是学生理论,如何让学生的想法变成现实呢?实物——受水型水钟的展示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思考如何保持水位不变。并为下一节《我的水钟》做铺垫。


最后编辑博文王梦婧 最后编辑于 2021-05-23 23:33:03
TOP
8#

用注射器来制作水钟,真心不错。
TOP
9#

在反思中进步。
TOP
10#

回复 7楼博文王梦婧的帖子

每一次上课都是一次深思,一次提高
TOP
11#

在反思中进步
TOP
12#

王老师,我有个小疑惑哈,为什么第二个实验实测只测两次?选择数据的时候怎么选择呢?
TOP
13#

王老师这节课上的不错,课前准备充分,教师循循善诱,指导非常到位。
TOP
14#

王老师提供的材料很不错,非常有结构,这也保证了课堂教学的高效。
TOP
15#

在反思中不断进步,点赞
TOP
16#

王老师的一次次思考真的是深刻啊,
TOP
17#

上一次提升一次,这才是有价值的。
TOP
18#

牛奶越来越厉害了!
TOP
19#

在实践后反思,在反思中进步,学习了!
TOP
20#

王老师,我有个小疑惑哈,为什么第二个实验实测只测两次?选择数据的时候怎么选择呢?
韦小沁 发表于 2021/5/24 9:58:46
我本来打算测3次,因为时间关系就只安排测了2次,因为测量一次的误差比较大。两次测量的话,选择数据一般选平均值。
TOP
21#

王老师提供的材料很不错,非常有结构,这也保证了课堂教学的高效。
一剑飘香 发表于 2021/5/24 10:46:52
嗯,用这套材料基本上一节课2个实验能完成了。
TOP
22#

回复 5楼博文王梦婧的帖子

王老师第一次上公开课,上得这么沉稳,赞一个!
TOP
23#

勇于挑战,给了我们学习的机会
TOP
24#

用注射器作为漏水容器,真心不错!刻度精准,又美观,可解决孩子的好多测量问题。
TOP
25#

在反思中不断收获不断成长,值得学习
TOP
26#

教学之后的反思非常关键。勇于挑战,点赞!
TOP
27#

装置是该课成功的重要保障。
TOP
28#

不过这个小孔用手堵住不大合适,其实一块橡皮堵住可不可以?
TOP
29#

注射器制作水钟,第一次见,很新颖。
TOP
30#

针筒要选择尽量大一点的,教具的改进和推广是难题啊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