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节课打算先上第一单元第四节课:茎和叶
凤仙花的植株还太小,就在惠园里转了一圈,找了三种植物的茎来做“茎的运输作用”这个实验。
期待明天的效果。
图一:牛蒡的叶


图二:从上到下分别是:益母草、藿香、牛蒡


图三:把叶子浸到红色液体中。


19个小时以后
牛蒡也还真是牛,我一早到校就发现红色液体全部被吸收了,叶片也有了明显的变化,叶脉上布满红色。
把牛蒡叶的茎切一段下来看一看,中间一个红色的近似三角形的圆孔,呈现红色,茎的外部颜色也变红了。


益母草19个小时候的变化


藿香19个小时后的变化




48个小时以后 牛蒡的叶柄的横切面与纵切面






实验心得:
1、三种植物的茎,效果都比较明显,但是牛蒡明显在体积上占了很大的优势,不管是横切还是纵切,效果都非常明显,还顺带让学生认识了牛蒡这种中草药,这么大的一片叶子应该深深印在学生脑海中了吧。
2、植物的茎其实就好比一条双向的公路,有导管和筛管,导管自下而上,运输根吸收的养分;筛管自上而下,运送光合作用形成的养分。但是不知道如何区分导管和筛管,虽然学生不做要求,但还是很好奇,希望继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