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每月研修培训感悟:指向大概念的教材设计与解读(2021.03娄立新 ... [复制链接]

1#


一千个哈姆雷特

——3.15每月研修《指向大概念的教材设计与解读》培训感悟


每月十五,研修日,有你更精彩。

笔耕不辍,思考不止。

本月研修的主题是《指向大概念的教材设计与解读》。大概念研究可追溯到布鲁纳对教育过程的研究,他指出,“无论教师教授哪类学科,一定要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有助于学生解决课堂内外所遇到的各类问题。掌握事物的基本结构,就是以允许许多别的东西与它有意义地联系起来的方式去理解它,学习这种基本结构就是学习事物之间是怎样相互关联起来的。”由此可见,大概念的课程思想与人的知识的形成方式密切相关。

本次培训又有哪些思考和感悟呢?

让我们走进“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感悟推荐。



每月研修视频回放:指向大概念的教材设计与解读(2021.03娄立新 总95期)

http://lt.zjxxkx.com/showtopic-27324.aspx

分享 转发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2#

三向途径促大概念教学


湖州市月河小学教育集团  叶佩玉


  重科学知识,轻科学方法的现象目前在小学还是比较严重,老师为了应付测试,填鸭式地教学,学生学了一堆零散的科学知识,兴趣和好奇心逐渐被磨灭,最终这些知识、概念的学习对学生知识结构的建立却无大的影响。

  经常也听到“大概念”一词,昨天娄老师的讲座让我对大概念又有了深入的认识。大概念的提出就是为了教师将零散的基本整合起来,帮助学生自主构建一个完整的科学概念体系,从而更加系统化地掌握科学知识。我查阅资料后发现大概念研究可追溯到布鲁纳对教育过程的讨论,他指出,“无论教师教授哪类学科,一定要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有助于学生解决课堂内外所遇到的各类问题。掌握事物的基本结构,就是以允许许多别的东西与它有意义地联系起来的方式去理解它,学习这种基本结构就是学习事物之间是怎样相互关联起来的。”简单地讲,大概念的课程思想与人的知识的形成方式密切相关。

  新教材单元内容在大概念教学趋势下,有助于达成高通路迁移,是创新力培养的重要途径。从课程设计的视角来看,大概念的意义在于改变课程设计试图全面知识点覆盖的传统。

  一、在横向拓展中建构知识体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去进行横向的知识关联,而非就内容论内容,就现象论现象,更不能就知识论知识,而是要统筹教材、关联内容、勾连内涵,追寻本质。

  二、在纵向深入中建构科学方法

  除却横向的知识整合与勾连,科学教育还应该在促进学生理解有关科学方法、科学探究及推理上面渗透大概念理念。科学方法、科学探究的纵向建构意味着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方法建构的深度空间,引领学生通过自身挖掘探究方法来深化自己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收集和运用数据来验证想法。学生是以发展理解、寻求突破点的方法参与活动,教师有意识地、纵向深入地培养学生在科学方法上的认知与发展,将帮助学生形成对科学本身的大概念。

  三、在螺旋递进中建构层级概念

  将大概念的理念渗透科学课堂绝非是一两节课可以完成的,而应是一个具有连续性、周期性的过程。在小学六年的每个年段,甚至是每个年级中,任何关于学科内容的理解都应该是建立在已有的概念、技能和意愿基础之上的攀爬,然后在回望中收集有关的想法、信息,作为下一步教学的基础,随后继续向上攀爬……所以大概念的渗透应该是在一种螺旋递进的过程中的渗透,由此帮助学生建构具有层级的概念体系。

基于大概念理念下的科学教学,学生经历了科学探究过程,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概念背后的学科本质,获得更多的体验感悟。这将有助于学生建立一个完整的对世界的理解与认知,初步形成科学态度、掌握科学方法、理解科学精神,构建出一个健康、协调发展的基础。

最后编辑夏日蒲公英 最后编辑于 2021-03-17 03:42:51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3#

科学大概念在课堂中的实践与思考

                            

绍兴市柯桥区平水镇中心小学  吴祖荣

  

  昨晚聆听了娄立新老师的《指向大概念的教材设计与解读》,感触颇深。娄老师从大概念的相关内容和教材设计解读两个方面,向我们讲述了科学大概念的内涵、与美国科学教育标准概念进阶的比较等等,之后又解读了四年级《岩石与土壤》和五年级《地球表面的变化》的教材设计与大概念的联系。在娄老师举出的10个大概念中,有一个概念:物体可以对一定距离以外的另一些物体产生作用。这让我想到了二年级下册课本中第一单元《磁铁》中有一节《磁铁是怎样吸引物体的》,里面有一个知识点讲磁铁可以隔一定距离吸引铁。

这个知识点当初在我还没学习认识到大概念的时候,在最初的上课过程中,我没有引起重视。让学生上台演示如何让小车动起来,学生回答这个问题很积极,以下是我的课堂实录:

  师:怎样可以让这个小车动起来呢?

  生1:用磁铁吸住它,就动起来了。

  师:来!你上来给大家演示一下,小车动了吗?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2:用手拿住,拉它,它就动了。

  师:来!你上来演示一下,还有吗?

  生3:用手推。

  生4:还可以用嘴巴吹,

  师:你来试一下。这位同学让小车动起来了,有接触到小车吗?刚才那些方法都有接触到小车吗?

  我通过提问的方式试图想让学生从用手拉,用手推,用嘴吹,用磁铁吸引这四种方法中分类比较,目标是让学生发现这四种方法可以分接触和不接触两种,在不接触的情况中感受到磁铁可以不用接触铁制小车,同样可以吸引小车并让小车动起来。课堂中我采取了自己演示:我先示范了一种情况——用磁铁吸着小车并“拉”动了小车,并问学生:刚才上来的同学是这样做的吗?

  生:不是,

  师:那他是怎样做的?来,你上来再试一次,大家看,他用磁铁怎样让小车动起来了?

  这时候很多学生会说是有一段距离,学生可能已经领悟到磁铁不是碰到小车而是有一定距离吸引着小车,但在口头表达上很难说出。我采用的这种先“错误示范”再调动学生来做出正确示范,学生积极性高。当初我还不太了解科学大概念,所以为了达到让学生知道隔一定距离能吸引铁的目标,我尝试着这样做了。昨晚了解了10大科学概念,想着在平时课堂上应该注意这些涉及到的科学概念的渗透。我现在想着,如果我在演示后再提个问题——“用嘴吹能让小车动起来,用磁铁隔着距离也能让小车动起来,你有什么发现?”或许学生会有更新的回答。

总之,我觉得科学大概念的教育理念要慢慢地渗入课堂里,这样学生能把握关键概念和关键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和学习也很有帮助。

最后编辑夏日蒲公英 最后编辑于 2021-03-17 03:43:27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4#

《指向大概念的教材设计与解读》体会


遂昌县实验小学  严含颖


   有幸聆听了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娄老师的关于《指向大概念的教材与解读》的讲座,她给我们分享了大概念的相关内容及大概念下的教材设计与解读两个方面,感受颇深!

   基于大概念的小学科学教学,要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学生发展的需要。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来说,他们头脑中的知识比较零散,没能基于概念进行结构化,以致学习知识浅层化,缺少了对知识的理解。而基于大概念的教材设计可以帮助学生建构和组织头脑中的知识,促进学生对概念的深入理解与运用。所以,教师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设计一个基于大概念的学习目标框架,这就需要教师深入理解和把握教材,挖掘课与课之间的内在联系,将核心概念隐含在单元的整体结构中,成为单元教学的主要线索。

   正如《岩石与土壤》单元,根据岩石、矿物这一主题,结合学生的前概念与发展的需要,选取并观察几种常见的岩石、矿物的特征,并围绕适当的科学大概念展开教学,让学生观察记录它们的特征。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分享自己认识的岩石、矿物以及所用的观察方法等环节和师生间整体教学的总结,帮助学生发展科学大概念。

   以我之见,大概念的教学,正如一张大网,找到最关键的中心点,以它为中心不断的建构联结知识。这就像孩子们自己制作的整个单元的思维导图,在制作的过程中把握整个单元的大概念。(如下图)

通过大概念的教学,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更多的会关注概念的本质,有了更多自己的体验,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培养孩子良好的科学素养。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5#

看了你的贴子,我对本次网络研修的认识更加深刻了
TOP
6#

有悟有得,更有收获!
TOP
7#

感悟就是进步!
TOP
8#

学习之后有感悟!
TOP
9#

指向大概念的教学实施——3月研修心得


柯桥区实验小学 马吉


本次研修,娄老师就大概念的教学设计与解读做了深入的分析,听完娄老师的讲座我对大概念的相关内容以及如何运用大概念进行教学有了自己的一些思考。

一、大概念的定义

大概念是指可以适用于一定范围内物体和现象的概念,能够解释和预测较大范围自然界现象的概念。科学大概念是指居于科学学科中心,具有持久价值和迁移价值的关键性概念、原理或方法,它包含了“大概念—中概念—小概念的”科学概念体系,还包含了思维形式,情感体验等多种形式。指向核心概念的教学,强调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内在规律,追求的是科学素养的发展和提升,希望能在清晰的教学目标指引下,实现教学内容的结构化和知识的系统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如何实施指向大概念的教学

(一)明确学科核心概念框架,让教学有章

《科学教育的原则和大概念》一书指出:科学教育的目标不应是获得由事实和理论堆砌的知识,而应是实现一个趋于核心概念进展的过程。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明确本学科的主要核心概念及概念间的层级框架,才能在具体的教学中有的放矢,让教学从事实性的知识层面上升到概念,再上升到核心概念。书中选择了10个科学概念和4个关于科学的概念作为核心概念对于指导我们教学很有帮助。此外,课标中选取了18个核心概念,并以此构建了核心概念框架,使我们的教学有章可依。

10个科学概念:

1.宇宙中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很小的微粒构成的。

2.物体可以对一定距离以外的另一些物体产生作用。

3.改变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需要有净力作用于其上。

4.当事物发生变化或被改变时,会发生能量的转化,但是在宇宙中能量的总量是不变的。

5.地球的构造和它的大气圈以及在其中发生的过程,影响着地球表面的状况和气候。

6.宇宙中存在着数量极大的星系,太阳系只是其中一个星系——银河系中很小的一部分。

7.生物体是由细胞组成的。

8.生物需要能量和营养物质,为此它们经常需要依赖其他生物或与其他生物竞争。

9.生物体的遗传信息会一代代地传递下去。

10.生物的多样性、存活和灭绝都是进化的结果。

4个关于科学的概念:

1.科学认为每一个现象的产生都具有一个或多个原因

2.科学上给出的解释,理论和模型都是在特定时期内与事实最为吻合。

3.科学发现的知识可以用以开发技术和产品,为人类服务。

4.科学的应用经常会对伦理、社会、经济和政治产生影响。

(二)把握核心概念学习进阶,让教学有序

学科核心概念是学科知识的精髓,也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对核心概念的学习,首先要将事实性知识置于学习者的概念框架中,让概念以各种丰富的有代表性的细节展现出来。因此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下位学习机会,并以大单元的方式组织教学作为支撑显得非常重要。

此外,教学目标对教学起着引领、导向、激励的作用,设定目标不能只关注当前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应从核心概念的高度出发设定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甚至细化到每一个探究活动中。教师要理清每个活动分别要达到怎样的概念目标,然后按照概念发展的层级将一个个活动按序编排,最终实现在单元甚至是全套教材的框架下,将核心概念体现在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中。

(三)提炼相关主题概念指向,让教学有法

指向大概念的课堂教学,首先需要提炼教学内容所反映的核心概念,把核心概念分解为小概念和典型事实,组成教学内容框架,然后从上至下设计教学。教学中应尽量为学生提供更多下位学习机会,自下而上帮助学生建立和运用核心概念,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水平。

三、指向大概念的备课与思考——以一上《植物》单元为例

一上新教材(植物)单元的设计就体现了实践性和综合性。本单元以大单元结构的设计,通过四个板块的呈现方式,以活动手册与教科书相配合的方式将整个单元的内容呈现的很合理。本单元围绕植物是生物,是活的,有生命的这个主要概念,以观察,记录,交流为重点,从而促使概念的协调发展。期间穿插一些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当然在教学时,教师还要融合科学态度和学习习惯的培养,让学生们体会珍爱生命的重要性。

将大概念细化落实到具体每一节课如下。

第一课我们知道的植物,单元起始课,调查学生前概念,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并用班级记录表记录下来,然后通过种植并照顾一棵植物的活动贯穿整个单元,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并为后续做准备。

第二课观察一棵植物,第三课观察叶,学生要学会观察的方法,并能准确记录。从整体到局部,从远到近的观察。通过观察寻找一些证据。

第四课这是谁的叶,通过叶来认识周围常见的植物,体会多样性,整节课需到教室外实地考察寻找,充分给予学生主动探究的机会。

第五课植物是活的吗,通过前期的种植观察记录分析,孩子们很容易能得出结论,但这里还要学生学会归纳,整理发现,寻找资料等技能,体现了科学学科的综合性。

通过核心概念框架分析对我的教学设计有很大的帮助,我会有大单元意识,了解整个单元的内容和逻辑,有利于我每节课的目标设定和实践要求,明确实现的目标要达到哪个层次。此外我也会更有针对性的准备好每一节课的材料,准好相应的教学计划,上好每一节课。当然植物单元经过具体分析过后我也会根据本地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替代植物,把握好教材的深度和难度,从第一节课开始培养科学学习新习惯,抓好观察和记录两大重点。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10#

立足教材
扎实备课

——每月研修学习心得体会


王村口镇中心小学 雷丹燕


    2021315日,我们工作室的学员又迎来了珍贵的学习机会。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娄立新老师带来了精彩的讲座“指向大概念的教材设计与解读”,主要围绕“大概念的相关内容”和“教材设计与解读”这两个方面为我们小学科学教师指点迷津,让我们对小学科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于小学科学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大概念是指可以适用于一定范围内物体和现象的概念,能够解释和预测较大范围自然界现象的概念,它具有包容性、本质性、抽象性的特点。为了学生学习发展的需要,所以要围绕大概念来进行课程设计与教学实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综合运用。地球的构造和它的大气圈以及在其中发生的过程,影响着地球表面的状况和气候是涉及地球科学领域的大概念。娄老师以这个概念为例,为我们耐心细致的剖析概念的基本框架,凸显大单元结构的优势。

    这个大概念下分别包含“来自太阳的辐射加热地球表面,并使空气中和海洋中产生对流,因之形成不同的气候”和“在地表之下,来自地球内部的热量导致了岩浆运动。地球的固体表面由于岩浆的形成和风化而不断在变化。”这两个小概念。为了便于教学以及促进学生理解,书本又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分阶段的将这两个小概念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和具体。

概念是比较抽象的名词,以笼统的语言来描述,估计大多数人都会迷糊,所以娄老师又以具体单元设计为依托,对教材大概念进行解读。岩石这一单元中观察、描述、比较、阅读、写作……这些探究方法的多样化,是提升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课时安排层层递进,逐步剖析岩石的知识,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网络图,建立概念意识,形成概念结构图。地球表面的变化这一单元的编写思路仍然延续“总分总”的逻辑线索,后一课时不断的对前一课时的概念进行补充和修正,训练孩子的思维,激发孩子的探究兴趣。

将零星杂乱的知识,进行统编,建立知识概念结构框架。然后通过多元化的方法,帮助学生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掌握、创新知识,是教材设计的本质意图。所以要求教师备课时认真研读教材,读透教材,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选择有效的学习方法帮助孩子巩固掌握运用知识。比如低年级可以使用“观察、描述”的方法,中年级可以使用“分类、归纳、总结的方法”,高年级可以使用“概括、推理、类比”的方法。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11#

指向大概念的教材设计与解读培训感想



遂昌县妙高小学 黄晓青


    学科大概念是指向具体学科知识背后的更为本质、更为核心的概念或思想,它建立起了学科知识间的纵横联系。以大概念为视角分析教学内容、确定单元、围绕大概念系统规划进阶式教学目标、确定单元教学结构、实施单元教学评价,能够赋予单元教学以实质性的意义,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途径。诚如娄老师所说,针对学生不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理解,利用力理解力不够,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学生对科学知识学习能像科学家和专家那样形成一个系统,或者说概念进行一定的联系和组织。因此,基于大概念的教学,才能帮助我们的孩子在头脑中对所学知识进行结构化,帮助增加对所学知识理解,以及能在新的情境下进行运用解释。综上,本月研修活动,让我们收获良多。

首先,为什么要围绕大概念来进行课程的设计和教学实施呢?我们要围绕重要概念或大观点来练习和组织课程内容,而不是简单的罗列无关的事实性知识我们科学教育的目标不是去获得事实和理论堆砌的知识,而是实现一个趋向于核心概念的进展过程,这样做有助于学生理解与他们生活相关的事实和现象,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迁移运用,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本次培训学习,我们明白在教材设计的时候,意图减少容量降低难度,关注学习动机与实践活动,完善知识结构,凸显大单元结构的优势,单元内部将零散的知识点,基于学生的概念框架促进概念不断建构单元间重视与低高学段单元的练习,推进概念的理解与持续发展。

    例如对于地球系统的概念教学,通过概念进阶教学,从二年级风和水可以改变陆地的形状,到四年级降雨可以塑造陆地形状等,到五年级,地球的主要系统是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这些系统以多种方式互相作用,影响地球表面物质和过程,再到我们的初中和高中进行深一步的建立以及地球的模型的学习。学生才能表现出对科学的理解,将科学实践与科学概念连接起来,避免了实践与概念的脱离,对他进行捆绑。

    总之,科学教学应当有意识、有计划地设计教学活动,特别是对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尤为重要,不能只盯着一节课,一个知识点,科学知识的学习应当是连续的,贯通的同时,达到方法多元化结合观察描述比较阅读写作等等这样学生的知识才能形成知识链,才能更加全面和牢固。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12#

《指向大概念的教材设计与解读》培训心得

松阳县叶村乡中心小学 叶俊

3月15日晚,每月研修如期而至。本月的嘉宾是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娄立新老师,娄老师带来的主题是“指向大概念的教材设计与解读”。

什么是“大概念”?娄老师说大概念有两种解释,其一是指可以适用于一定范围内物体和现象的概念,或者也可以认为能够解释和预测较大范围自然界现象的概念。大概念具有包容性、本质性、抽象性的特点。

2017年修订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对大概念理念下的小学科学教学进行了强调。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渗透科学大概念,应在横向拓展中建构知识体系,在纵向深入中建构科学方法,在螺旋递进中建构层级概念,以帮助学生广泛,系统地吸纳知识,快速有效地运用知识,建立一个完整的世界理解与认知,初步形成科学态度,掌握科学方法,理解科学精神,构建出一个健康,协调发展的基础。

那我们为什么要围绕大概念进行课程的设计与教学实施呢?为了学生的学习,为了发展的需要。在以往的教学当中,我们教学的重心往往是因勤奋操练和练习,只是针对学生的事实性的知识,而没有围绕重要概念或者“大观点”来联系和组织课程的内容。科学教育的目标不应该是用一堆事实和理论来堆砌知识,而是应该实现一个趋向于核心概念的进展过程。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才有助于学生理解生活相关的事实和现象,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迁移应用,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好基础。

对于娄老师的观点我是深表赞同的。听了娄老师的讲座我不禁回想起近几年迅猛发展的科学技术。5G,支付宝,微信支付,便捷的网络购票,淘宝…这些科技放在十几年前几乎不敢想象。我们该教给学生的是什么?知识简单的陈述性科学知识吗?科技的迅速发展,人类获得的知识几乎每天都是以爆炸性的指数在增加的,显然,仅仅只是获得知识是远远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那么我们更应该教会孩子学习的方法,方法的获得才会让孩子受益终身,让孩子能够对学习到的知识进行迁移应用。这才是大概念教材设计的初衷和使命!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13#

听《指向大概念的教材设计与解读》讲座有感

绍兴市上虞区长塘镇中心小学  许水勇

听了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娄立新老师《指向大概念的教材设计与解读》讲座,使我对如何实施指向大概念的科学教学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一定的了解

讲座依次解读了大概念的定义,为什么要围绕大概念来进行课程(教材)设计与教学实施,科学教育涉及到的大概念有哪些?以及教材编写围绕大概念构建框架和组织内容。

联系我们平时的教学实际,不难发现其中的问题与症结:教学中教师会提供丰富的材料,但多是为了引出概念,对概念背后的本质思考不足;教师对概念形成的过程关注不够,不太关注每个具体概念背后的大概念等等

通过本次听讲,使我更加明白了科学教育的目标不应是获得一堆由事实和理论堆砌的知识,而应是实现一个趋向核心概念进展的过程。核心概念是超越一般事实的观念和思想,具有很强的迁移性。学生可以利用少量的核心概念,在科学学习中实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学生只有超越所给的信息进行思维,获得重要的和可迁移的核心概念,才能适应知识的快速膨胀和复杂的信息环境。因此我们的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事实性知识层面,要超越事实上升到概念,再上升到核心概念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水平。

在教学《认识常见的岩石》一课时,在教学实施前,不仅要明确本课需要达成概念认识,即本课的具体概念,而且要明晰单元主题概念,还要思考可指向的大概念,如下表所示。

本课的具体概念

单元主题概念

指向的大概念

观察花岗岩、砂岩、大理岩的标本,认识常见岩石的表面特征。

地球表面覆盖着多种多样的岩石不同岩石有不同的形态特征。

地球上有大气、水、生物、土壤和岩石,地球内部有地壳、地幔和地核。

实施指向大概念的教学,教师需要把握整个单元中课与课之间、活动与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准确把握教学主题内容可支撑的大概念。

此外,在讲座中,娄老师还以四下《岩石和土壤》为例,重点分析了教材的设计意图,如减少容量,降低难度;增加土壤内容,完善知识结构;关注学习动机与实践活动;凸显大单元结构优势等。又以五上《地球表面的变化》为例,帮助我们分析了新教材的编排思路和逻辑线索,阐述的教材设计特点以及概括了本单元的主要学习方法

总之,这是一次精彩的、难忘的学习经历。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14#

《指向大概念的教材设计与解读》培训感受

——以课标为标准,让科学课更规范


山东省胶州市胶莱街道办事处陆家村小学


李姝馨


3月15日听了娄立新老师《指向大概念的教材设计与解读》的网络研修,通过此次的培训学习,我又一次感受到学习带来的快乐和遗憾。感到快乐,是因为通过娄老师的讲解让我对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开阔了我的视野,拓展了教学思路,提高了自己的理论基础。感到遗憾,学习的时间有限,要学的东西太多,有些专业的知识暂时还是不能很好地掌握。此次培训总得来说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从随意学习向系统学习转变

最近我在学习《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学习到课程目标这一部分,有一些目标不知道要怎么在科学课堂上落实,这次娄老师结合着课标讲了《岩石与土壤》,从单元的组成到设计的意图,让我更加清楚了这一部分在课堂上应该怎么来上,把理论的知识运用到课堂上。这也让我想要深入的研读“课程标准”,以后要系统的学习,学以致用。

二、拓展眼界学识,完善知识结构

记得在之前学习《各种各样的矿物》,孩子们对矿物很感兴趣,通过研究科学学具盒提供的矿物标本,对石墨、石英等几种常见的矿物有了初步的认识。有的孩子甚至找卵石和矿物标本做对比。这么高的学习热情,真的令我开心,但孩子们提出了五花八门的问题令我无法招架,所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很重要,要多学习拓展自己的眼界与学识,不仅仅是解决孩子们的问题,更是对自己业务能力的提升。

娄老师的专业知识让我佩服,结合课标的讲解让我受益匪浅。通过此次培训,不仅提高了我的理论水平,更教会我如何深度思考,如何把课标融入到课堂中,让自己的科学课堂更加的充实。在今后还要多学习,立足扎实科学教学,用不懈的努力来争取更大的进步。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15#

感受深刻,谢谢分享。
TOP
16#

观娄立新老师的《指向大概念的教材设计与解读》有感

杭州市文新小学  赵丽

在研修之始,娄老师提到了“大概念”一词,在阐述大概念的具体含义后也提到我们的课程(教材)设计与教学实施需要围绕大概念来进行,这是为了满足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需要,反思自身,对某一课的设计与实施还未站在一个单元的角度去思考,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此后,娄老师出示了美国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不难看出,在他们的标准里,概念是有梯度的、进阶的。再看到我们新教材的课程标准中,也不乏概念进阶的设计,从而帮助孩子们可以更加连续、深入的培养科学素养。

之后娄老师对四年级《岩石与土壤》以及五年级《地球表面的变化》这两个一线老师们最为迷茫的单元进行了一个较详尽的解读,不难看出,在设计新教材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了旧教材中这两个单元的特点,因此从课程内容本身、知识结构、学生兴趣动机、大单元结构四个方面入手进行设计改进,这也是我们在实施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的四个方面。

最后娄老师给了老师们5条中肯的成长建议,尤为受用:

1.对难度较大的单元教师更要不断的学习,使得自己游刃有余;

2.进行教学实施前,教学的设计十分重要,要站在大概念的基础上,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后,再进行设计;

3.要思考如何将活动与概念进行紧密的架构,实现概念的探究与科学探究能力、科学实践能力共生发展;

4.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对问题的解释,使得每个学生都能解释、会解释;

5.教师要时时用评价的视角来监督与反思自己的教学,促进自我成长。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17#

基于大概念的教与学


杭州市大禹路小学 陈金冬

之前听过许多新教材解读培训,大多专家都会提到到了大概念一词,对于大概念有了或多或少的了解。今天听了娄老师关于《指向大概念的教材设计与解读》的讲座,真正让我了解到了大概念的精髓,以及基于大概念开展教学的路径。

娄老师从大概念的相关内容和基于大概念的教材设计与解读这两块内容与我们交流。关于大概念的理解,目前主要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指可以适用于一定范围内物体和现象的概念,还有一种是指能够解释和预测较大范围大自然界现象的概念。不管是哪一种解释,都蕴含了大概念具有包容性、本质性和抽象性的特点。

大概念教学是学生学习、发展的需要,教师要围绕大概念开展教学。零散的概念,遗忘率比较高,不能在新的情境下对对科学知识进行运用。基于大概念的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运用。有助于学生理解和生活相关的事实和现象,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迁移应用,并为未来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基础。未来教学的重心应该从勤奋操练和练习转向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运用。

娄老师通过中美科学课程标准的对比分析,打开了我们的国际视野,让我们了解到中美课程标准对于大概念教学和概念进阶的共同认识。娄老师提到,美国课标中对于目标的描述,采用了预期表现的方式进行描述,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大概念的形成需要比大概念小一层的概念的支撑,从小概念到达大概念之间的路径就是概念的进阶,而在进阶的过程中,概念和概念之间会产生联结,这就是基于大概念教学的精髓。最后娄老师以017版小学科学课标地球与宇宙板块的第14个主要概念具体展开讲述。

最后,娄老师总结道:“了解了大概念的指向,了解概念进阶的基本路径,建立起概念的基本框架,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材的设计与实施,做到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既见森林,又见树木,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工作。”我想这应该就是大概念对教学的启示。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18#

既见森林,又见树木
TOP
19#

指向大概念的教学

杭州市三墩小学 陈斐斐

聆听娄老师《指向大概念的教材设计与解读》的讲座,对新教材的编写架构有了较清晰地认识,也对后续开展指向大概念地教学有了一定的方向。

科学大概念是指居于科学学科中心,具有持久价值和迁移能力的关键性概念、原理或方法。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与他们生活相关的事实和现象,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迁移应用,并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如此,如果平时教学只关注单节课教学,学生很难将知识进行结构化和产生连续性,所以后续的教学中应该单元教学或大单元方式组织教学或活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先明晰学科核心概念框架,用大概念统整学科知识,并把握它们之间的进阶关系,如年级之间的进阶性,概念本身的进阶性。

对于大概念单元教学,如果能用一个合适的项目活动进行串联,开展实践性的活动教学,让学生能够持久、持续地对某个项目进行深入学习,这或许也是一条途径。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20#

大概念  真教学  促进阶

杭州市竞舟小学 陈智伟

有幸聆听了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娄立新老师关于《指向大概念的教材与解读》的讲座,她给我们分享了大概念的相关内容及大概念下的教材设计与解读两个方面。对于地球系统的概念教学,是比较抽象的,所以娄老师又以具体单元设计为依托,通过概念进阶教学,对教材大概念进行解读。听后感受颇深。

大概念统整,构建知识网络,重点抓知识结构。拿到教材的第一步是找到相关的课程标准,课标要具体,聚焦到本单元。然后分析教材,沟通教材内容之间的横向、纵向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完成一个单元的长程教学设计。

主题引领,选择真实情景,进行深度探究。在制定目标的时候,要在关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关注学生对知识、技能的迁移运用,让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所学去解决真实性任务。

设计表现性任务评价,评价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学以致用,能不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去解决生活中的真实问题是教学是否成功的评价标准。

通过学习,使我对大概念教学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天下事,在局外呐喊议论,总是无益,必须躬身入局,挺膺负责,乃有成事之可冀”。期待以更宽的视野和积极的尝试去面对我的教育工作。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21#

指向大概念的教材设计与解读

浙江工业大学附属实验小学 黄檬檬

  天津市教育教学研究院的娄立新老师,从大概念的相关内容和教材设计与解读。

什么是大概念?虽然我们经常听,但其实说不出来。大概念的范围更广,概括性、解释力更强,具有包容性、本质性、抽象性的特点。

我们会发现学生对知识遗忘地较快,不能在新的情境下对所观察的现象和事实进行解释,这是因为他们没有深刻地理解知识,他们的学习是零散和孤立的。为了学生学习、发展的需要, 要围绕大概念来进行课程(教材)设计与教学实施。

“科学教育的目标不是去获得一堆用事实和理论堆砌的知识,而是实现一个趋向于核心概念的进展过程”,所以这里提醒我们上课时的重点难点要从核心概念来考虑,不要只从学生知道的现象和知识来考虑。

知道要看大概念,那怎么看呢?必须要认识到大概念是由多个小概念支撑的,要了解大概念和小概念的联结和概念进阶。

美国的课标给我很大启发,学生可以通过表现(具体做事)来展示对概念的理解,比如能开发一个模型来代表地区陆地和水体的形状和类型,这样做使评价更具有可操作性。

我深感自己在专业方面的不足,想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所以要潜下心来好好学习,提高自己。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22#

“指向大概念的教材设计与解读”观后感

浙江工业大学附属实验小学    金昌盛

在之前的学习中,经常也听到“大概念”一词,聆听了娄老师的讲座后,我对大概念又有了深入的认识。大概念的提出就是为了教师将零散的基本整合起来,帮助学生自主构建一个完整的科学概念体系,从而更加系统化地掌握科学知识。

  用大概念的方式组织教学,需要强调各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教学内容结构化和系统化,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对于一线教师来讲,以单元呈现的概念作为教学的统领来组织指向大概念的教学,首先要提炼教学内容的核心概念,然后搭建大框架,再将各课内容以适当形式填充并挖掘和设计各课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学生能够在整个单元的学习中,不断的学习以某个概念为核心的相关课题,为概念的建构提供了扎实的基础。

在我看来,大概念的教学,正如一张蜘蛛网,编织之前要找到中心点,然后围绕着中心点不断的建构联结知识。不禁让我想起了学生在整理单元知识点时,制作的思维导图。通过核心向四周延伸,使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关注概念,培养科学素养。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23#

《指向大概念的教材设计与解读》研修体会

杭州市学军小学 李鹏飞

这次学习的是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学研究中心科学教研室主任带来的《指向大概念的教材设计与解读》讲座,从娄老师的讲座中,由理论到具体的实力,感受很深。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总是围绕每课的教学目标进行设计,这样的出发点更多的是考虑的只有局部,没有课与课之间的甚至对于整个单元或单元与单元之间的大概念下的整体认识。娄老师的讲座让我进一步了解了”大概念“这个词,同时怎样将它体现在我们的教学中。我觉得大概念理念下的科学教学是一种板块教学,以整体性思想去设计教学程序,避免概念教学的零散与混乱。概念教学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建模的过程,前面的所有教学都是为概念模型的建立所做的准备。实验分析是概念建构的最终环节,实验中所获得的数据、记录的现象等,都将成为概念建构的重要内容,概念建模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24#

3月研修体会

浙江工业大学附属实验小学 刘露依

又是一月研修时,本次讲座内容很实用,帮助我解决了作为新教师面对新修订教材的理解与使用过程的一些困惑。新课标颁布以来,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进行了修订,主要的特征之一就是“大单元”的组织形式,这种组织形式体现了科学概念的连贯性和综合性,能够在一个较长的学习时间内,将散落在不同主题下的具体指示围绕一个更为核心的概念重新编制。修订后的教材注重学习进阶,并指向学生知识体系中大概念的构建。何为大概念?娄老师从概念含义出发说明了大概念具备的三个特点,包容性、本质性、抽象性。当科学教育的目标不是去获得一对用事实和理论堆砌的知识,而是实现一个趋向于核心概念(即科学上的大概念)的进展过程时,能够帮助学生理解与他们生活相关的事实和现象,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迁移应用,有助于学生为未来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娄老师指出,围绕大概念进行课程设计与教学实施是学生学习、发展的需要。因此,教参也提出“希望教师能够从科学概念和学习进阶两个方面深入理解和把握每一个单元和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既不要任意拔高,也不要随意降低”。

听完娄老师的分享报告,再次翻看教材,我想在今后的概念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学习进阶,围绕核心概念展开一系列由简单到复杂、相互关联的概念序列,并在每一课时的教学中进行落实,备课上课时不光要一节课的具体知识内容,还要从整个单元解读,更要联系不同年级教材中同一主题的概念理解要求。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深度理解科学概念,真正实现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25#

高位引领——大概念下的教材设计与解读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附属小学 毛明敏

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启、有序推进、系统深化和圆满完成,离不开课前对教材的梳理和对教学的筹划,大概念下的教材设计与解读决定了如何从大处落笔、如何谋篇布局。

在大概念引领的前提下,只要理定教学主题,理清其内在逻辑,理出主干知识的脉络,从宏观上把握,便可有序地开展教学。

寻根溯源定主题,全面系统地研读单元、册、体系的教材内容,对教材进行概括,理定大概念下本单元的主要教学主题,主题是灵魂,它决定了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和品质定位。

上联下启理逻辑:教材的编写都有一个整体的逻辑,开展本单元的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一隅,而应该从教材的整体进行宏观思考,联系上下年级相同领域内的内容,将前后的逻辑串起来,教学的开展才有条理性。

条分缕析架梁柱:内部统筹,逐课剖析,在上述方法理清后要构建出单元的主干知识,首先要分析各课的地位及作用。从单元来看,每一课之间都有着必然的联系;从模块来看,每一单元之间不可能绝对孤立。

慢慢尝试通过对大概念下教材的解读,先理定教学主题、理顺教学逻辑、理清主干知识,后实施课堂教学,做到先“理”后“施”,别样的精彩自然如约而至。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26#

构建认知冲突 实现情感成长

杭州市周浦小学 寿琳姣

本月研修是娄立新老师带来的《指向大概念的教材设计与解读》,从大概念入手,为老师们对新教材四年级下册《岩石与土壤》单元做了深入剖析。诚然,这个单元是很多老师在教学中都会犯难的,教到什么程度?如何判断孩子的掌握程度?教师怎么教才更有效?娄老师以美国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的概念进阶为引,启发大家思考:是否可以转变考察形式,不再以一二三四点来罗列概念,而是以学生能做到什么程度来判断知识的掌握。自然大概念的单元设计在此时就凸显的尤为重要了。减少容量,降低难度;增加土壤内容,完善知识结构;关注学习动机与实践活动;凸显大单元结构优势。让孩子们在基于问题预测上,搜集证据开展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交流、研讨、论证的能力。最终让学生对自己的元认知进行修正,实现学习成就感、幸福感。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27#

指向大概念的教材设计与解读



杭州市紫萱小学+孙倩

本月有幸聆听了娄立新老师关于大概念的分析,对指向大概念的教材设计的解读让我对如何更好的借助大概念进行教学有了更好的认识。
    那么什么是大概念呢?大概念是指可以适用于一定范围内物体和现象的概念。或者说能够解释和预测较大范围自然界现象的概念。它往往具有包容性、本质性、抽象性。在目前的教学中,我们的教育重点往往放在了获取一堆理论知识,而这样的后果是学生没有进行深入的理解和运用。而运用大概念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与他们生活相关的事实和现象,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迁移运用。正如上学期我在上《运动和力》单元时,每节课的知识点都讲解的比较到位,但是发现,学生的知识点都很零散。在进行项目式测评时,学生不知如何实际运用,容易被加了“情境”的大概念蒙骗。

如何才能让大概念落实的更加扎实呢?娄老师指出可以与小概念进行联结。将科学概念与科学实践相结合,从而达成概念进阶。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皮亚杰智力发展理论表示,儿童的思维水平不是直线提高的,而是划分为若干阶段,逐步发展的,且不同的发展阶段应该给予不同侧重层面的刺激才能得到促进。所以我们应该落实好每个小概念,并且逐渐递进,才能让大概念教学更为有效。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28#

3月网络研修观后感


浙江工业大学附属实验小学 王芳燕

每月研修如期而至,本次研修由娄老师为我们介绍了大概念的相关内容并针对一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感觉较为棘手的《岩石与矿物》、《地球表面的变化》单元进行了教材设计与解读。强调为学生学习、发展的需要因此要围绕大概念来进行教学实施。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科学知识中相联系的元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在动态建构知识结构时,找到知识间的关联,发现其中科学本质,对知识进行深入的理解和运用,进而建构出全新的认知结构。同时,围绕大概念进行教学,离不开教师的引领,实施大概念教学前,首先要从教师的“教”开始。教师首先要有大概念教学的理念,应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热点,有组织、有系统地创设学习环境,安排学习材料,让学生按照设计好的结构进行学习。因此,教师应该是整个学习过程的设计师,在组织学生学习之前,教师要研读教材,不仅要读懂教材涵盖的知识点,要找到知识点彼此之间的关联点、内在规律的连接点,这样才能更好地实施大概念教学,帮助学生以结构的方式去建构知识结构。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29#

《指向大概念的教材设计与解读》研修体会

杭州市求是教育集团浙大附小 叶文晓

一月一度的研修如期举行,本次研修由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学研究中心科学教研室主任带来的《指向大概念的教材设计与解读》讲座。

“大概念”这个词最近好像特别热,第一次看到这个词时,我的理解是指总领性大角度的概念。认真地去了解“大概念”的是从喻伯军老师主编的《小学科学教学关键问题指导》这一书中的内容开始的,里面说到大概念也称核心概念,让我从科学概念的角度具体地了解了这个词的含义。而今天晚上娄老师的讲座让我进一步了解了”大概念“这个词,同时怎样将它体现在我们的教学中。娄老师从两方面,大概念的相关内容和教学设计解读两个角度展开讲座。在认真学习中也解决了我刚开始的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围绕大概念来进行教学呢?其实科学教育的目标不是去获得一堆用事实和理论堆砌的知识,而应是实现一个趋向于核心概念的进展过程,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与他们生活相关的事实和现象,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迁移应用,并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可以打下良好的基础。最后我自己的理解就是从大概念角度来教学是为了学生在长久上有更好的发展。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30#

参加《指向大概念的教材设计与解读》研修活动的学后感


杭州市嘉绿苑小学 余丽华      

幸聆听了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娄老师的关于《指向大概念的教材与解读》的讲座,她给我们分享了大概念的相关内容及大概念下的教材设计与解读两个方面,向我们讲述了科学大概念的内涵、与美国科学教育标准概念进阶的比较等等,之后又解读了四年级《岩石与土壤》和五年级《地球表面的变化》的教材设计与大概念的联系。 真有点恨不得早一个学期就能听到这个讲座,因为我刚上过五年级的上册《地球表面的变化》的内容,当时上有点纠结,觉得自己的概念进阶没有很好的体现出来。现在再上一次 ,肯定就是不一样的把握了。

1.对“大概念的理解更明朗了。大概念是指可以适用于一定范围内物体和现象的概念,能够解释和预测较大范围自然界现象的概念。科学大概念是指居于科学学科中心,具有持久价值和迁移价值的关键性概念、原理或方法,它包含了“大概念—中概念—小概念的”科学概念体系,还包含了思维形式,情感体验等多种形式。指向核心概念的教学,强调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内在规律,追求的是科学素养的发展和提升,希望能在清晰的教学目标指引下,实现教学内容的结构化和知识的系统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我好好再次学了娄老师提到的10个科学概念

• 1.宇宙中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很小的微粒构成的。

• 2.物体可以对一定距离以外的另一些物体产生作用。

• 3.改变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需要有净力作用于其上。

• 4.当事物发生变化或被改变时,会发生能量的转化,但是在宇宙中能量的总量是不变的。

• 5.地球的构造和它的大气圈以及在其中发生的过程,影响着地球表面的状况和气候。

• 6.宇宙中存在着数量极大的星系,太阳系只是其中一个星系——银河系中很小的一部分。

• 7.生物体是由细胞组成的。

• 8.生物需要能量和营养物质,为此它们经常需要依赖其他生物或与其他生物竞争。

• 9.生物体的遗传信息会一代代地传递下去。

• 10.生物的多样性、存活和灭绝都是进化的结果。

3.同时让我想明白了  “心中有大概念的教学设计”实施方法的改变:把握核心概念学习进阶,让教学有序

学科核心概念是学科知识的精髓,也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对核心概念的学习,首先要将事实性知识置于学习者的概念框架中,让概念以各种丰富的有代表性的细节展现出来。因此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下位学习机会,并以大单元的方式组织教学作为支撑显得非常重要。

此外,教学目标对教学起着引领、导向、激励的作用,设定目标不能只关注当前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应从核心概念的高度出发设定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甚至细化到每一个探究活动中。教师要理清每个活动分别要达到怎样的概念目标,然后按照概念发展的层级将一个个活动按序编排,最终实现在单元甚至是全套教材的框架下,将核心概念体现在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中。

这次研修活动的感受颇深!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