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关闭
安全选项
找回密码
记住我
我的中心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切换到窄版
网站
注册
搜索
帮助
论坛
快速搜索
帖子标题
作者
版块
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
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
教师之家
»
王飞《小学科学教学关键问题指导》阅读摘录及心得
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教学研究
资源中心
科技活动
成长足迹
教师之家
专题研修
站务交流
返回列表
1
2
3
4
5
6
下一页
楼主:上虞王飞
王飞《小学科学教学关键问题指导》阅读摘录及心得
[复制链接]
发送短消息
UID
48126
精华
1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上虞王飞
组别
鸟类
帖子
5321
精华
10
积分
48346
威望
42975
在线时间
20230
注册时间
2018-07-20
91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21-03-09 08:27
|
只看楼主
教学关键问题2-7如何渗透和培养工程思维?
教学关键问题分析
一、工程思维:像工程师一样做研究
二、学习过程:不断地自我反思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48126
精华
1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上虞王飞
组别
鸟类
帖子
5321
精华
10
积分
48346
威望
42975
在线时间
20230
注册时间
2018-07-20
92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21-03-09 08:47
|
只看楼主
教学关键问题解决
一、对接工程学的“再设计理念
1.工程和工程思维
什么叫工程?工程是通过科学和技术使自然界的物质和能源的特性能够以最短的时间和最少的人力、物力做出高效、可靠且对人类有用的东西。
什么叫工程思维?从工程的定义出发,工程思维是基于科学和技术来解决问题,还要考虑到省时、省力、省材、效果可靠、造型完美等多方面要求的复杂的过程思维。
2.再设计
小学科学课堂中的“再设计”,指的是学生在探究学习中,基于原先的设计,运用已有的概念去分析、发现问题与不足,在此基础上不断思考并提出改进的措施与方法,最后达到一定的要求,使其更加完善。
3.再设计与工程思维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48126
精华
1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上虞王飞
组别
鸟类
帖子
5321
精华
10
积分
48346
威望
42975
在线时间
20230
注册时间
2018-07-20
93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21-03-09 09:13
|
只看楼主
二、指向工程思维培养和渗透的“再设计”理念下的过程教学
1.以科学素养引领课程目标
2.以工程系统规划指导概念教学
(1)重构系列课堂的概念路线。
(2)重定“知识到工程”的教学起点。
(3)确定“评奖到推进”的课堂走向。
3.以课程架构实现课时的转型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48126
精华
1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上虞王飞
组别
鸟类
帖子
5321
精华
10
积分
48346
威望
42975
在线时间
20230
注册时间
2018-07-20
94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21-03-09 09:30
|
只看楼主
三、“再设计”理念对于培养和渗透I程思维的意义
从课程走向来说,“再设计”是课程创新的核心元素。
从概念发展来说,“再设计”是概念形成的创意路线。
从素养发展来说,“再设计”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48126
精华
1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上虞王飞
组别
鸟类
帖子
5321
精华
10
积分
48346
威望
42975
在线时间
20230
注册时间
2018-07-20
95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21-03-09 09:39
|
只看楼主
第三部分 教学策略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48126
精华
1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上虞王飞
组别
鸟类
帖子
5321
精华
10
积分
48346
威望
42975
在线时间
20230
注册时间
2018-07-20
96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21-03-10 08:04
|
只看楼主
教学关键问题3-1如何基于学生经验开展教学?
教学关键问题分析
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
教师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学生的前概念,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水平,并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智发展水平,合理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发自内心的需求。在这种内心需求的驱动下,学生才会主动去学,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48126
精华
1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上虞王飞
组别
鸟类
帖子
5321
精华
10
积分
48346
威望
42975
在线时间
20230
注册时间
2018-07-20
97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21-03-10 08:22
|
只看楼主
教学关键问题解决
一、因地制宜,形式多样,全面了解学生的已有经验
如何简洁有效地了解学生的已有经验呢?
1.课前调查法
2.课前个别询问法
3.课堂直接提问法
4.画图展示法
5.观察分析法
几种常用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亦可综合灵活运用,有助于教师正确、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已有经验。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48126
精华
1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上虞王飞
组别
鸟类
帖子
5321
精华
10
积分
48346
威望
42975
在线时间
20230
注册时间
2018-07-20
98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21-03-10 08:44
|
只看楼主
二、搭建支架,经历探究,有效开展基于经验的教学
针对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下面提出三条教学建议。
1.了解已有的知识基础,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2.修正原有错误概念,重建新的认知
3.呈现科学事实,经历探究过程,习得新技能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48126
精华
1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上虞王飞
组别
鸟类
帖子
5321
精华
10
积分
48346
威望
42975
在线时间
20230
注册时间
2018-07-20
99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21-03-10 09:02
|
只看楼主
教学关键问题3. 2如何利用生 成的资源进行教学?
教学关键问题分析
生成的资源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生成的资源是在课堂教学情境中通过积极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共同思考与共同发展中产生的超出教师教案设计的新问题、新情况,即表现在言语、行为情绪方式表达中出现的“节外生枝”的情况。它具有动态性,是稍纵即逝的。
教师准确、及时地捕捉到这些生成性资源,并对其加以合理利用,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48126
精华
1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上虞王飞
组别
鸟类
帖子
5321
精华
10
积分
48346
威望
42975
在线时间
20230
注册时间
2018-07-20
100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21-03-10 09:37
|
只看楼主
教学关键问题解决
一、对生成的资源进行价值判断
如何利用生成的资源进行教学?一堂课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教师对生成的资源首先要进行价值判断。其价值判断的标准则是教师的教学理念,具体可以根据以下几条值判断标准进行辨别。
1.是否有利于激发和保护学生的探究热情
2.是否有利于培养和深化学生的科学精神
3.是否有利于提升和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
4.是否有利于学生巩周和理解科学知识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48126
精华
1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上虞王飞
组别
鸟类
帖子
5321
精华
10
积分
48346
威望
42975
在线时间
20230
注册时间
2018-07-20
101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21-03-10 09:57
|
只看楼主
二、运用生成的资源进行教学的方式
围绕以上价值判断标准对生成的资源进行辨别,并根据课堂教学具体情况进行运用,具体有以下几种方式。
1.全面重构,根据生成的资源全面调整教学预案
2.顺势而为.根据生成的资源局部调整教学预案
3.直接点拨,根据生成的资源细微调整教学预案
4.暂时搁置,按原计划继续教学预案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48126
精华
1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上虞王飞
组别
鸟类
帖子
5321
精华
10
积分
48346
威望
42975
在线时间
20230
注册时间
2018-07-20
102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21-03-11 08:58
|
只看楼主
教学关键问题3-3 如何引导学 生提出有效的问题?
教学关键问题分析
课堂是以实现学生的学习为目的的。
有效问题是教学过程的出发点。教师创设-定的教学情境,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中,使学生在有效问题的引领下,自觉主动地观察思考、记录、交流研讨.通过提供的材料、小组合作.师生互动,尝试解决提出的问题.从而发展学科核心素养。
有效提问可以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开门见山地提出问题,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动态生成提出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追求有效的课堂提问,优化课堂的提问环节和表述,都会对整堂课的有效建构产生深远的影响。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48126
精华
1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上虞王飞
组别
鸟类
帖子
5321
精华
10
积分
48346
威望
42975
在线时间
20230
注册时间
2018-07-20
103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21-03-11 09:34
|
只看楼主
教学关键问题解决
从教师层面讲.所谓“有效提问”,是指向学生提出的.要求学生思考和应答解决的问题。通过“提问”,可以启发每个学生思考,引发集体的思考,借以提升教学效果。
从学生层面讲,“有效提问"是对教师教学内容的“反哺".是继续生成学习的新起点,也是自主学习真正发生的开始。
一、理解倾听学生,培养学生提问的意识
1.理解学生,相信学生都有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创设民主轻松的课堂气氛
3.营造生本童趣的问题情境
(1)实验演示情境引发学生产生疑问。
(2)生活情境再现引发学生有效提问。
(3)创设与原认知冲突的情境引发学生有效提问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48126
精华
1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上虞王飞
组别
鸟类
帖子
5321
精华
10
积分
48346
威望
42975
在线时间
20230
注册时间
2018-07-20
104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21-03-13 12:52
|
只看楼主
二、整体把握教材重难点,找准每课核心有效问题
1.基于课标,立足教材,充分把握教学重难点
2.设计动态生成的教学环节,示范学生有效提问的方法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48126
精华
1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上虞王飞
组别
鸟类
帖子
5321
精华
10
积分
48346
威望
42975
在线时间
20230
注册时间
2018-07-20
105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21-03-18 08:27
|
只看楼主
三、及时反馈评价,生发更多有效问题促使有意义学习
1.课前有效问题引领,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进行有意义学习
2.分层设置有效问题,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学有所长
罗杰斯强调:“有意义的学习是兼备逻辑性直觉、理性与情感、概念与经验、构思与意义的。”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48126
精华
1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上虞王飞
组别
鸟类
帖子
5321
精华
10
积分
48346
威望
42975
在线时间
20230
注册时间
2018-07-20
106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21-03-18 08:44
|
只看楼主
教学关键问题3- 4如何引导学生 基于证据进行论证?
9教学关键问题分析
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于2011年7月发布了《K一12年级科学教育框架:实践、交叉概念和核心概念》,其中科学实践被放在科学教育的首位。
从某种角度讲,科学教育的本质在于推理论证。
将论证引人科学探究过程,学生能围绕核心问题开展论证活动,经历假设猜想、用各种方法收集所需要的证据,在探究逐步推进时,接受同伴的质疑,对自己的观点做出反思与辩护、调整,最后达成共识,这是一个动态的建构科学概念的过程。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48126
精华
1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上虞王飞
组别
鸟类
帖子
5321
精华
10
积分
48346
威望
42975
在线时间
20230
注册时间
2018-07-20
107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21-03-18 09:00
|
只看楼主
a教学关键问题解决
科学课正在逐步走向科学教育的本质与核心一推理和论证。引导学生科学论证就是要想方设法地让学生去获取证据,让学生经历推理、举证,用证据进行解释的论证过程。
它能发展学生对科学本质的深层理解,优化科学教学,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48126
精华
1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上虞王飞
组别
鸟类
帖子
5321
精华
10
积分
48346
威望
42975
在线时间
20230
注册时间
2018-07-20
108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21-03-18 10:37
|
只看楼主
一、带着寻找证据解释问题的想法与目标组织科学探究活动,让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内在需求
探究学习有时也被称为“问题导向式”学习,因此“问题”往往被视为探究学习的核心,而把“研究问题”上升为“科学论证的核心问题"又是推进科学课堂改革的一个新切人点。
心理学指出,引导学生基于核心问题进行学习活动,他们为了寻求问题的解决,就会主动经历活动去寻找证据。学生由关注“自己做什么”发展到关注“自己在学什么”,会主动参与到集体论证的过程中,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科学证据意识的培养才能得到有效落实。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48126
精华
1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上虞王飞
组别
鸟类
帖子
5321
精华
10
积分
48346
威望
42975
在线时间
20230
注册时间
2018-07-20
109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21-03-18 11:07
|
只看楼主
二、带领学生经历基于证据的推理论证过程,并使论证思维过程显性化
科学教育是学生发现问题搜集证据、寻求解释的过程。心理学研究表明,听了会忘记,看了能记住,做了才能真正理解。
引领学生经历一次次的推理论证过 程,在亲历中感悟推理论证,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最有效途径。
《思维可视化研究之目的与技术支撑》一文中指出,隐性思维显性化的过程是指将原本不可见的思维路径、方式、规律运用图示或图示组合的方式呈现出来,以期产生增强记忆及加深理解的效果。凸显学生的论证过程其实是强化科学思维训练的一种方式,导学单只是其中一种典型的方式,还可以是思维导图、结构性材料、语言表述等方式。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48126
精华
1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上虞王飞
组别
鸟类
帖子
5321
精华
10
积分
48346
威望
42975
在线时间
20230
注册时间
2018-07-20
110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21-03-18 11:38
|
只看楼主
三、重视交流研讨,引领学生对推理论证进行评价与反思,强调证据号与观点的协调
论证话动要让学生而对多种证据与各种可能的结论形成合理的主汰自己对问题的看接平台就是借助交流与表达。在论证的过程中,学生要有理有说行对出的酒言。
概括和整理法,.借助于精准的语言交流和表达.推测和解决问题的方案,采用科学的语言,论证过程中直观、零散的科学发现.使之形成有条理、有内在逻辑的科学概念。
鼓励学生参与论证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建构科学知识、发展科学思维.而且给学生提供了体会科学实践.理解科学本质、进而发展论证能力和科学素养的机会。同时.科学论证是需要理性的逻辑来维护和表达的。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48126
精华
1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上虞王飞
组别
鸟类
帖子
5321
精华
10
积分
48346
威望
42975
在线时间
20230
注册时间
2018-07-20
111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21-03-18 11:57
|
只看楼主
教学关键问题3-5如何提高学生分析和解释数据的能力?
95教学关键问题分析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在科学探究总目标中提出:“知道科学探究需要围绕已提出和聚焦的问题设计研究方案,通过收集和分析信息获取证据,经过推理得出结论,并通过有效表达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探究结果和观点;能运用科学探究方法解决比较简单的日常生活问题。”
从“教给孩子一生有用的东西”这- - 理念出发,我们应当重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释数据的能力。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58378
精华
4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唐碧莹
组别
鱼类
帖子
2651
精华
4
积分
16542
威望
13870
在线时间
9420
注册时间
2019-09-22
112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21-03-18 13:27
|
只看该用户
王老师还在记录读书心得,得向您学习啊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48126
精华
1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上虞王飞
组别
鸟类
帖子
5321
精华
10
积分
48346
威望
42975
在线时间
20230
注册时间
2018-07-20
113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21-03-19 09:07
|
只看楼主
教学关键问题解决
一、获取数据
1.明确收集信息的目的
数据的质量和数量直接影响研究的结果,所以,我们在分析和解释数据之前必须要考忠研究的需求是什么.需要收集什么样的数据.通过什么方式收集。
收集数据的目的通常有两类:
一是通过收集数据对已有的假设证实或证伪。
二是有研究的问题而无假设。明确“要用数据证明什么"这个问题.可以为收集数据、分析数据提供清晰的目标。
2.确定采集数据的方法
3.权衡数据取值方法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48126
精华
1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上虞王飞
组别
鸟类
帖子
5321
精华
10
积分
48346
威望
42975
在线时间
20230
注册时间
2018-07-20
114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21-03-19 09:26
|
只看楼主
二、整理数据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我们常用的方法是建立数据表格,把数据汇总呈现;制成条形图或折线图等,用图表展示数据,使其可视化。设法通过各种图表形式表现出数据中的规律,包括线性的(如折线图)、比例的(如饼图)或其他关系(如柱状图)。
1.分类整理
2.运用图表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48126
精华
1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上虞王飞
组别
鸟类
帖子
5321
精华
10
积分
48346
威望
42975
在线时间
20230
注册时间
2018-07-20
115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21-03-19 09:49
|
只看楼主
三.分析数据
分析数据是将收集的数据通过加工、整理和分析,使其转化为信息。分析数据、解读势图表,是一种重要的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常做的还有对统计表的数据分析。
1.先求同.寻找普遍规律
2.再求异.检查数据发现不同
3.寻找特殊数据,反思与解释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48126
精华
1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上虞王飞
组别
鸟类
帖子
5321
精华
10
积分
48346
威望
42975
在线时间
20230
注册时间
2018-07-20
116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21-03-19 10:06
|
只看楼主
四、综合数据形成规律
“没有分析的综合是混沌的,没有综合的分析是破碎的”。有分析就得有综合.
五、运用规律解释和预测
规律是可以用于解释和预测的。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48126
精华
1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上虞王飞
组别
鸟类
帖子
5321
精华
10
积分
48346
威望
42975
在线时间
20230
注册时间
2018-07-20
117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21-03-19 10:25
|
只看楼主
教学关键问题3-6 如何从低年段开始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习惯?
教学关键问题分析
科学习惯是指学生在学习科学学科时需要具备的学习习惯。
一、小学科学课程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习惯
二、低年段是培养学生科学习惯的关键期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48126
精华
1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上虞王飞
组别
鸟类
帖子
5321
精华
10
积分
48346
威望
42975
在线时间
20230
注册时间
2018-07-20
118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21-03-19 11:09
|
只看楼主
教学关键问题解决
科学学科是一门基础性、实践性综合性课程,通常让学生亲历各种实践活动建构科些概念、掌握科学学习方法,发展科学思维。
学生在避循既定规则的基础上进行探索,容易获得更多的信息与发现。
低年段如何培养学生生良好的科学习教师又该采取哪些策略以保证科学教么,学生需要养成哪些科学习惯以适应科学学习?学的有序、有效开展呢?
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培养。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48126
精华
1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上虞王飞
组别
鸟类
帖子
5321
精华
10
积分
48346
威望
42975
在线时间
20230
注册时间
2018-07-20
119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21-03-19 11:26
|
只看楼主
一.倾听习惯
倾听是了解别人的方式,是有:效沟通的基础,也是狄取信息的重要途径。
从低年段开始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期,教师首先要学会倾听努力听懂学生想教达的意思,同时在课堂教学中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48126
精华
1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上虞王飞
组别
鸟类
帖子
5321
精华
10
积分
48346
威望
42975
在线时间
20230
注册时间
2018-07-20
120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21-03-19 12:01
|
只看楼主
1.倾听要求
认真倾听的具体表现:
第一 .任他人说话的时候,能目光注视静静地听,不说话,不做小动作:
第二.能听懂他人说了什么,能复述:
第三,能把他人的想法与自己的想法进行比较.思考有哪些异同。
TOP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返回列表
1
2
3
4
5
6
下一页
高级编辑器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default
bq1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登录
|
注册
发表回复
查看背景广告
隐藏
发新主题
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教学研究
资源中心
科技活动
成长足迹
教师之家
专题研修
站务交流
TOP
设置头像
个人资料
更改密码
用户组
收藏夹
积分
Default
green
y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