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王梦婧《小学科学教学关键问题指导》阅读摘录及心得 [复制链接]

1#
开卷有益,开启寒假读书计划

                                                            关于举行喻伯军名师工作室上虞小组寒假专业阅读活动的通知

专业阅读,提升素养——为提高喻伯军名师工作室上虞小组成员的教育素养,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育方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做一名学习型教师,特倡议开展“阅读提升,感悟践行”活动,相关要求如下:
一、活动主题:“阅读提升,感悟践行”
二、活动内容:集体阅读交流《小学科学教学关键问题指导》
三、活动时间:1月25日——2月22日
二、活动流程:个人研读——工作室分享——心得撰写——宣传推介
三、活动组织:
1.个人研读:
每人重点阅读已人手一本的《小学科学教学关键问题指导》书籍中的1个“教学关键问题”章目,包括学习相关教学案例、扫码观摩示范案例微课。为保证“个人阅读有重点,集体阅读涵盖全”,附表分配了每个人的研读内容,如对分配内容不感兴趣可自行另选。
2. 工作室分享:
(1)2月5日前在工作室话题建立寒假阅读专贴,专贴主题为“姓名+《小学科学教学关键问题指导》阅读摘录及心得”。
(2)寒假期间用读书的“摘录”及“心得”不断丰富专帖。
3. 心得撰写:
在读书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教育生活实际,撰写格式规范的感悟文章,2月20日前上交。  
(1)文件命名:姓名+《小学科学教学关键问题指导》阅读心得;
(2)word格式:题目自拟,正文宋体小四号、标准边距、1.5倍行距。
(3)请上传至网络文件夹,地址为:http://www.xzc.cn/EJ5n550egY
4. 分享推介:
2月21-22日组织小组交流,2月22日集体组织优秀心得分享和典型心得宣传推广。
附件:喻伯军名师工作室上虞小组寒假阅读章目表

                                   喻伯军名师工作室上虞小组
                                          2021年1月23日
最后编辑博文王梦婧 最后编辑于 2021-01-31 20:13:38
分享 转发
TOP
2#

多学些东西总不会错
TOP
3#

读书方能名义,思考凝练思想——专业阅读促进我们教师的素养提升,赞!
TOP
4#

     “教学关键问题”指的是: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有着重要影响的教学问题。这与一般意义上所指的关于具体知识点的、琐碎的、零散的教学关键问题有着本质的区别。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理解“教学关键问题”的指向:
      一是如何选取对学生发展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核心学习内容。
      二是如何引导学生形成学科核心思想方法、核心能力及重要价值观。
      三是如何进行有效的教与学的活动设计,有力支持教学目标的实现
      四是如何对教学进行全过程、持续性的发展性评价。
体会:教学关键问题的指向:内容、思想、设计、评价。这正是渗透在每一堂课中的教学关键问题。平时上课中,多思考,多动脑。在教学设计中渗透科学思想,在活动中发展多元的评价,使小学科学焕发出生机和活力。用心上好每一堂课,抓住教学关键问题。
TOP
5#

核心素养篇之教学关键问题1-1 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
      一、营造宽松安全的言论氛围
      二、培养学生客观、正确描述观察对象的能力
      三、注重数据(现象)与结论的论证过程
      四、保护并给予学生证实自己想法的机会
      五、利用好“证伪”的特殊价值
体会:实证意识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就涉及到,吸引人的课堂就应当是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学生的想法展开。平常教学中,我比较注重学生的回答,了解学生的想法,要重视“证伪”的逻辑应用。让学生对问题进行猜想,加深学生的印象,产生观点的冲突,更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科学的兴趣。
最后编辑博文王梦婧 最后编辑于 2021-02-07 21:10:18
TOP
6#

核心素养篇之教学关键问题1-2 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质疑精神?
      一、营造宽松氛围,鼓励学生探索性质疑
      二、克服思维定式,引领学生发散性质疑
      三、允许质疑问难,保护学生否定性质疑
           1.尊重书本,但不迷信书本
           2.尊重科学,但不迷信科学
           3.尊重教师,但不唯师唯上
体会:在教学中给予学生最大的包容,当学生提出一种想法,不要急着否定,可以用探讨的语气交流,在探讨中修正学生的错误观点。平时课堂上,也可以让学生多提提问题,或者让学生在课堂中对老师提几个关于教学的疑问,加强师生沟通,形成质疑的习惯。
TOP
7#

核心素养篇之教学关键问题1-3 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倡导以探究式学习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探究。

当前小学科学课在科学探究方面普遍存在不足:
     一、学生缺乏探究平台
          1.学生没有主动探究的机会          2.学生缺乏主动探究的时间和空间
     二、教师缺乏探究指导技能
          1.教师缺乏指导学生探究的知识储备          2.教师缺乏指导学生探究的方法
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教师首先要加强自身对科学探究的研究,提高自己的探究能力;其次要突出创设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学习机会,加强方法指导,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会探究。
      一、明晰技能
      二、加强指导
           1.明晰科学课中强调的探究能力

           2.创设学生自主探究的实践平台
           3.加强提升学生探究能力的方法指导
      三、注重交流
体会: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探究能力是可以培养的,我觉得关键是创设学生自主探究的实践平台。平时的课堂因为时间、教学内容、教学人数的限制,不能最大程度的让每个孩子都参与科学探究,这个时候可以借助拓展课程,设计一系列让学生自主探究的问题,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在课堂、课外培养孩子的能力。
TOP
8#

王老师阅读摘录真详细,读得好认真。
TOP
9#

核心素养篇之教学关键问题1-4 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一、运用结构性材料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通过递进式实验活动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运用学习单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通过辩论式交流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体会:逻辑思维能力培养蕴含在实验材料、实验活动、交流研讨、课堂练习这些环节中。教师在设计这些环节的过程中,多思考、多设计思维含量高的教学活动,注重有逻辑思维含量的练习题,避免重复一些无意义的活动,消耗学生的热情。
TOP
10#

满满的摘录,王老师很认真啊!
TOP
11#

核心素养篇之教学关键问题1-5 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先对导致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低下的原因进行简要分析
     1、教师主导的课堂教学导致学生缺乏问题意识
     2、低水平的问题设计影响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形成
     3、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导致学生参与问题解决的动力不足
    任务驱动教学法:

      


体会: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导向的。适合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现在学生提问题的能力减弱,对学习提不起兴趣。因为提问题怕给老师留下不好的印象。教师要鼓励孩子发现问题,并研究问题。任务驱动教学法才能应用。
TOP
12#

核心素养篇之教学关键问题1-6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课堂改进——引入项目学习法
      二、教室改进——构建创新实验室
      三、评价改进——展开多元化评价
      四、技术改进——学习“互联网+”资源共享
      五、培训改进——提升教师创新素养
体会:这些改进都围绕着教师、学校这两个关键展开的。首先,学校要有创新意识,才能实现创新实验室、才能在教师创新培训上下功夫。其次,要有创新型教师,有了创新型教师,何愁不能培育出创新型学生呢?
TOP
13#

核心素养篇之教学关键问题1-7 如何融合STEM教育的理念?
      一、把握STEM教育的特点,改进教学方式
      二、把握契机,强化培训
      三、依托院校,加强研究
      四、立足校情,整合课程
体会:STEM教育源于美国,结合STEM教育特点,研究适合中国学生的STEM教育,需要教师扎实的基本功和强大的团队合作。教师在平时要多参加这类培训,学习先进的理念。
最后编辑博文王梦婧 最后编辑于 2021-02-14 21:21:40
TOP
14#

既是摘录又是体会,句句反映着王老师的心
TOP
15#

边看书边摘录印象会深一点
TOP
16#

王老师看书摘录,向你学习。
TOP
17#

回复 4楼博文王梦婧的帖子

王老师对关键问题的解读很透彻,学习了,感谢分享。
TOP
18#

很多的关键问题都有可能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碰到,喻老师的这本书给我们提供了很不错的解决参考方法。
TOP
19#

王老师用心的,一边读一边写出体会,这样做成长会更快。
TOP
20#

开卷有益,希望能坚持下去,读出自己的感悟。
TOP
21#

教学策略篇之教学关键问题3-1 如何基于学生经验开展教学?
      一、因地制宜,形式多样,全面了解学生的已有经验
        1.课前调查法
        2.课前个别询问法
        3.课堂直接提问法
        4.画图展示法
        5.观察分析法
      二、搭建支架,经历探究,有效开展基于经验的教学
        1.了解已有的知识基础,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2.修正原有的错误概念,重建新的认知
        3.呈现科学事实,经历探究过程,习得新技能
      

体会:学生的经验是学生与生俱来的,基于经验教学意味着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可以在课前谈话中、课堂观察中、课后练习中进行,所以,教师也有“经验”。从教多年的老师,对学生经验把握会比新教师更充分,新教师可以在平时多了解学生,设计基于学生经验的有效教学。
TOP
22#

教学策略篇之教学关键问题3-2 如何利用生成的资源进行教学?
      一、对生成的资源进行价值判断
        1.是否有利于激发和保护学生的探究热情;
        2.是否有利于培养和深化学生的科学精神;
        3.是否有利于提升和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
        4.是否有利于学生巩固和理解科学知识。
      二、运用生成的资源进行教学的方式
        1.全面重构,根据生成的资源全面调整教学预案;

        2.顺势而为,根据生成的资源局部调整教学预案;
        3.直接点拨,根据生成的资源细微调整教学预案;
        4.暂时搁置,按原计划继续教学预案。
体会:生成的资源是视班级中的学生情况而定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的时候要抓住生成的资源进行因势利导的教学,有的时候可以缓一缓,随着下面的知识推进,自然而然的解决。这个基于教师对生成的资源处理方式。只要能将有利的生成资源教授给学生,这堂课就立足学生,解决问题。
TOP
23#

边看边摘录,边写体会,这样更深刻。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