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四年级学生需不需要填写音高变化的理由 [复制链接]

1#
银光图片
四年级学生需不需要填写音高变化的理由在一份试卷上,有这样一道题目,如下图




这里需要孩子们填写音高变化的理由,老师们觉得要求过高了吗?
分享 转发
TOP
2#

这个四年级课堂作业本上66页有非常类似的题目练习,算不得要求过高吧
TOP
3#

应该可以写的吧。明白振动物体不同,声音高低与振动速度有关。
TOP
4#

如果课上学生有过真实探究,这个题目可以试试
TOP
5#

作业本上有相关要求,所以可以做做!
TOP
6#

这个实验学生如果不能很好理解,就先实验演示一遍,再来分析,这样比较好!
TOP
7#

觉得有些拔高了。其实无论敲或者吹,振动的物体包括水、空气、玻璃,当然其中又有主次之分。

吹的理由比较好写,主要是因为空气的振动,空气柱越长,振动越慢,声音越低。

但是敲的理由,其实是玻璃振动,水在扰动,固然是水在影响音高,但是在说原因的时候不能说水在振动。
TOP
8#

这个要求应该属于正常范围,实验做过应该有印象。
TOP
9#

觉得有些拔高了。其实无论敲或者吹,振动的物体包括水、空气、玻璃,当然其中又有主次之分。

吹的理由比较好写,主要是因为空气的振动,空气柱越长,振动越慢,声音越低。

但是敲的理由,其实是玻璃振动,水在扰动,固然是水在影响音高,但是在说原因的时候不能说水在振动。
不睡觉的兔 发表于 2021/1/20 10:35:02
确实是这样的,我给学生讲过,但还是有很大一部分孩子表达不清楚。吹的方法,因为做过排箫,很多孩子都知道
但敲击的方法写理由难度还是大了一些
TOP
10#

难度高了
TOP
11#

全用文字去描述对学生来说语言组织有些困难,用选择或者填空的方式可以适当降低难度。
TOP
12#

回复 1楼上虞鹤小林泳桥的帖子

敲击的方法写理由难度还是大了!
TOP
13#

用文字描述是比较难的,用其他的题型如选择、判断的方式是可以的。
TOP
14#

能够明白什么在振动就可以了
TOP
15#

能够明白什么在振动就可以了
周王庙师 发表于 2021/1/20 14:03:00
我也是这么认为的,所以课堂上,只是让学生明白是什么在振动,不讲原因。但练习卷中有这样的题目,我就觉得超出四年级学生的认知范畴了
TOP
16#

到底是什么在振动,学生很容易混淆。
TOP
17#

直接用实验法应该可以解决,空气柱越长,振动越慢,声音越低
TOP
18#

难度有点大
TOP
19#

振动快慢很难发现,这个确实是一个教学难点。
TOP
20#

敲击不同位置声音高低不同,又该如何解释。
TOP
21#

敲击不同位置声音高低不同,又该如何解释。
白云的家 发表于 2021/1/21 14:09:21
我想是不是因为不同的位置,材料的厚度不同,导致声音的高低不同。又或者是因为水的阻碍能力不同。
TOP
22#

不要用填空题,改为选择题就相对容易一些。
TOP
23#

让孩子这样具体表述难度有点高,具体的原因孩子还是应该清楚的!
TOP
24#

陈老师分析的比较透彻,如果真的要写理由,我也建议是采用填空引导式的方法,例如:什么物体处于什么状态,因此产生了什么现象。
TOP
25#

对孩子来说表述是比较难的,讲解也很难让孩子理解透,要么让孩子做一做这个活动直观感受一下
TOP
26#

有难度但还是要写
TOP
27#

四年级学生需不需要填写音高变化的理由在一份试卷上,有这样一道题目,如下图




这里需要孩子们填写音高变化的理由,老师们觉得要求过高了吗?

上虞鹤小林泳桥 发表于 2021/1/20 7:14:07
这类题型的难度系数比较大,填空是学生的弱项,倘若变成填句难度更大。
吕坚
TOP
28#

音的高低和强弱已经搞晕了一拨孩子,让学生完整地说出理由有点难度,可以利用填空地方式。
TOP
29#

我觉得可以让学生尝试着写一写,学生已经学习过这方面的知识,这样巩固一下挺好的。
TOP
30#

挺难的,虽然实验是做过了,但是从实验到头脑中的理论分析有一点脱节,实验是能看到一个结果,但其实看不到空气在振动,也看不到水在振动,也看不到振动的快慢,所以我觉得这题是纯靠分析的。
最后编辑李尔敏 最后编辑于 2021-01-23 12:28:13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