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海区第十九届“教研之春”暨小学科学新教材培训——活动记录及培训反思
定海区第十九届“教研之春”暨小学科学新教材培训
一、活动内容记录
2021年3月17日定海区第十九届“教研之春”暨小学科学新教材培训在舟嵊小学举行。本次活动分四大项组成,分别是四下科学新教材解读、研讨展示课、专家点评和培训小结。
为老师们带来最新的四下新教材分析的专家老师分别是:市教坛中间,中学高级教师,舟嵊小学丁红霞老师;省教坛新秀,中学高级教师,廷佐小学王燕萍老师;中学高级教师,定海区小学教育集团王文斌老师。三位专家老师分析教材的同时不仅给予很多实用的教学建议指导,还为所有参训的老师准备了丰富的“下水”实验材料,让老师们为指导学生实验做好充足的准备。
为老师们带来研讨展示课的分别是:市教坛新苗,舟嵊小学沈梦薇老师;市教坛新秀,白泉中心小学王卓梅老师。沈老师执教《里面是怎样连接的》,上课思路清晰,层层递进,通过自制的透明接线盒自然过渡到接线暗盒,既解决了检测方法的知识回顾又激发了学生主动来解暗盒的兴趣。沈老师基于教材、基于学生,把握教学重点,将大量时间分配在“根据检测结果来推测暗盒的连接方式”的教学环节,凸显学生的自主,注重学生的交流研讨。王老师执教《比较不同的土壤》,敢于向难度较大的新课做挑战。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寻找“舟山朱家尖西瓜为什么比别的地方长出的西瓜口感好”的证据,从而让学生在观察土壤中主动建构对不同土壤的认识。交流研讨中,王老师注重科学思维的培养,善于关注每个学生的发现。
专家袁优红特级教师以“学习进阶理论”分别对两节展示课做了深入点评。还指导老师们在日常教学中如何以“进阶学习理念”逆向设计教学、改进教学最终提升课堂效能。本次活动的最后,由定海区教研员林宏华老师做培训小结,林老师肯定了本次活动取得圆满的同时,也不忘鼓励我们年轻教师,在平常教学中以理论指导实践。
二、培训感悟反思
参加这次的教研之春活动,对我感悟最深,影响最大的是袁优红特级老师对两节展示课的评课环节。听完她的讲座,反思自己平时教学中有以下几点需要反思改进的。
1.高效能的科学课堂需要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
课堂的高效能是教师对自我要求的终极目标。如何实现课堂高效能,这重要体现在课堂上的学生是否发自内需地高参与、高投入。要做到这一点,不仅需要教师智慧的教学策略和有效的教学指导,更需要教师从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由浅入深地进阶教学。
2.借助逆向教学设计来安排教学活动,评价实施过程
平常的我,上课一贯的模式是钻研教材、参考教参来设计教学活动,上完课之后再对自己有想法的课进行教学反思。好多次教学反思的内容都是非常深刻,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课堂上的不足。但是,这些都是“事后诸葛亮”,对于我的学生,只能留有遗憾了。由于我在课堂上的不佳表现,让他们对这节课的学习并没有落到实处。如果,我能在上课之前,先确定预期结果,并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然后据此设计教学活动。借助逆向教学设计来安排教学活动,评价我的教学实施过程,那才能真正减少,甚至避免“我的遗憾”。
3.在大概念统领下去设计教学
科学的每个单元的内容都是有内在逻辑的,每个主题的学习内容也都会围绕主要概念逐层进阶的。如果每次设计教学,还是犹如井底之蛙一样,一课一备,那不仅使有内在联系的内容相互割裂,同时也会让自己的教学捉襟见肘,让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在大概念的统领下,我们不仅要研究同一主题概念的内容是如何螺旋上升的,还要研究学生在围绕核心概念在学习时需要哪些进阶的起点,如何围绕学生的真实水平设置进阶的路径,这样才能形成比较系统全面的教学策略和学习指导。